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 全集 2-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我正犯愁这个月的干部工资怎么办呢!刨去党委政府的日常办公费用,光是一个干部的裸体工资,只怕都不够……”
柳俊是真的吃惊了。
没来之前,就知道长河区的情况很糟糕,许多上报的数据,全是水份,但是却万没想到,竟然到了这般田地,堂堂高新区,要为干部的裸体工资发愁了。
长河高新区虽然是副地厅级架子,但与正规的行政区划相比,人员编制上面,要算是精简的,只有工委与管委会两套班子,也就是柴绍基嘴里的“党委和政府”,人大与政协这两套班子,是没有的。因此长河区的干部任命,全都是由省市直接掌控,无须经过人大的选举过程。而且长河区辖区面积只有三百平方公里,合共三个街道办事处,五个建制镇,干部的在编人数,远远少于一般的县级行政区。
根据报表显示,长河高新区一共有各类工业企业五百余家,其中还包括长风摩托车制造总公司这样的骨干国企,该当是玉兰市很有实力的财政收入来源。当初建立长河开发区的时候,省市政府都对这个开发区寄予厚望,期望能够为玉兰市放一异彩。
就是这么一个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却连干部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绍基同志,我想听听理由!”
柳俊抽了几口烟,神态回复了平静,缓缓问道。
柴绍基叹了口气,说道:“书记,你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拥有五百多家各类企业的长河高新区,会连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
“是的,我确实很奇怪!”
柳俊直言不讳,望了柴绍基一眼。
“嘿嘿,瞎折腾,都是瞎折腾坏的事!”
柳俊淡淡问道:“谁在瞎折腾?”
“整个长河区前后两任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在瞎折腾!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实话说,我这个管委会主任,很不合格!”
柴绍基出口惊人,脸上带着惭愧的神色。
柳俊又望了柴绍基一眼,柴绍基的神态,似乎很是诚恳,不像是作秀。不过如同柴绍基这样做过县委书记的老江湖,老于官场,老于世故,要从他的脸上看透内心的想法,怕是很不容易。一时之间,柳俊不明白柴绍基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照常理分析,一把手刚刚上任,柴绍基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是要“授人以柄”的。
不过柳俊暂时没有心思去琢磨柴绍基是“真情”还是“假意”。最起码,柴绍基现在汇报的应该是事实。财政局的账目,一目了然摆在那里,柴绍基不能也没有必要说假话。
柳俊关心的是长河区的现状,为何会如此糟糕。
“每一任领导,都有自己的一套搞法,第一任的郭书记搞了三年,把自己搞垮了不说,区里的企业也折腾垮了一少半。继任的张书记,也不是行家里手,招商引资搞不进来,企业还是陆陆续续的垮下去,现在情况更加糟糕……”
柴绍基进一步做了说明。
第七百四十八章 魄力和格局
柴绍基对于已经进了班房的第一任书记郭某。不是很客气,对于继任的张书记,言辞间就要注意许多。毕竟人家虽然闲置起来了,级别还在那里摆着呢。说不定过得两年,又再起复了。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只要没有彻底倒下,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就看运气好坏与个人运作的手法高明与否了。
其实这位张书记,非但不是治理经济的行家里手,德行较之郭书记,也不遑多让!只是他的关系硬扎一些,免了牢狱之灾而已。再好的底子,经过五年瞎折腾,还能好到哪里去?
况且据柳俊所知,长河开发区自成立伊始,就是仓促上马的一个政绩工程。注册的企业数据上,水份很大。也就是说,整个长河区的底子,原本就不大厚实。
“绍基同志,既然区里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日常的经费支出,是怎么维持的呢?”
柳俊想了想。问道。
柴绍基望了柳俊一眼,神色间有些疑惑。这位小柳书记,和他一样,是县委书记任上调过来的,主政一方的经验不缺乏,地方上腾挪的手段,焉能不知?
估计是故意这么问的吧,好展现他一把手的权威。
“不瞒书记,以往都是靠贷款,东挪西借凑合着过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要能弄到钱,不管这钱最初的用途是干什么的,先就发了干部的工资再说……”
柴绍基尽管心中疑惑,还是将大致的手法向柳俊做了一个汇报。
柳俊淡淡一笑,说道:“老是东挪西借,拆东墙补西墙也不是个办法吧?”
柴绍基脸上闪过一抹羞愤之色,说道:“我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可是火烧眉毛,且顾眼前。要是干部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怕是连正常的工作,都没人肯干了。”
“正常的工作?呵呵,要是广大干部们都能够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长河区焉能至此地步?”
柳俊语气还是比较温和,双眉却微微扬了起来。
他在宁北县狠抓经济建设是实,然而更多的精力,则是放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上面。正因为柳俊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才有了宁北县三年大变样的辉煌成就。
自打进入官场。柳俊便明白一个道理:治理地方,不是靠一个人能力出众就能做好的,依靠的是一个战斗力强大的团队。
柴绍基被柳俊这么轻轻的一句话憋得十分难受,心里一股火气忍不住升腾起来。好在柴绍基久历官场,养气功夫也很是了得,牢牢记住自己今天前来拜访柳俊的目的。假使现在一口气忍耐不住,与柳俊闹僵了,对他没有半点好处。
且不管柳俊是何延安亲自调过来的,无疑是何省长的心腹亲信,也不管柳俊身后杵着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就算柳俊只是一个背景平凡的干部,刚刚到任,他柴绍基也不能与柳俊闹僵了。不然的话,上级领导会怎么看待?
人家刚一过来,你柴绍基就不好好配合,出幺蛾子,摆老资格?
柴绍基以前做玉东县县委书记的时候,风评还是不错的,在市里领导眼里,印象也不差。调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之后,级别是升了。只怕在市委领导心目中的份量,反倒直线下降了。
没有做出像样的成绩嘛,全然成了一个维持会长。整日里为了党政机关的办公经费和干部工资焦头烂额!
此番何延安从千里之外调了这么一位年轻的书记过来,不但长河高新区丢人丢到了家,连带着玉兰市委市政府也脸上无光。
但这并不意味着,柳俊就没有得到市里领导的认同。
干部任命,自有其严肃性。
柳俊刚一到任,就闹出与政府一把手不和的传闻,细论起来,一定是柴绍基的不是。上级断然不会因为柴绍基的不配合而马上就将柳俊调走,只怕为了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对他柴绍基采取断然措施。
现在这个时候,柳俊的地位反倒是最稳固的。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一时三刻,都还怪不到他的头上。假使柴绍基按捺不住,人家只要一句“情况不熟”,便将所有的不是都归到了柴绍基身上。
“书记一语中的,说得再对也没有了,长河区的事情,坏就坏在干部队伍建设这个方面!”
瞬息之间,柴绍基就压下了怒火,调整好了心态,做出很诚恳的样子说道。
柳俊微微一笑。
柴绍基果然是老于世故,轻轻一句话,不但顺应了柳俊的意思,也将自己不声不响的摘了出来。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委书记的正管,与我老柴关系不大!
“那么,绍基同志认为。对于眼下区里这种状况,要用什么方法加以扭转呢?”
柳俊早已按捺下心里的愤怒,恢复了不徐不疾的语调,又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
柴绍基也露出了笑容,说道:“区里搞得这么乱,我也是有责任的,现在柳书记到了,我们当然都等待你的指示,希望在柳书记的带领之下,长河区能早日走出困境!”
这就变成踢皮球了。
柳俊对柴绍基的认识,又多了几分。此人不但比较谨慎,而且魄力和格局方面,都不是很够。他还以为柳俊是在考校他呢。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将他从玉东县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调到高新区来的吧。
做一把手的人,可以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魄力和格局,却是至关重要的。不然最多就是个和稀泥的好好先生,要开拓创新,想都不要想!
这也是张书记垮台之后,省里和市里都不曾考虑将柴绍基扶正的原因。
柳俊笑了笑,说道:“绍基同志,我刚来,对区里的情况不熟悉。现在说到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还有点言之过早啊。绍基同志就不要藏私了,有什么好办法,和盘托出,咱们一起商量着办!”
柴绍基想了想,很谨慎地说道:“书记,管委会那边,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是大的动作,还是要经过党委批准才行啊!”
柳俊淡淡道:“绍基同志不妨当我要过几天才到任,说说你的办法吧!”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可以将我柳某人当作不存在,你自己就是当家人,可有好的办法渡过难关?
柴绍基见柳俊步步紧逼,不肯放松,知道自己不拿出点东西来,怕是过不去了,当下说道:“书记,要解决目前的难关,也不是全无办法的。管委会的意思,有两个方案值得一试……”
柳俊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望柴绍基说道:“绍基同志但请直言无妨。”
柴绍基说道:“第一个办法,就是拍卖已经破产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一些负债累累,早已关门走人的外资工厂,也可以拍卖,筹集一笔钱……年关在即,不能不预为之所啊……”
柳俊微微一蹙眉头,看来这是柴绍基今天过来拜访他的真实意图了。
拍卖国有企业和破产的外资工厂,这个事情,柳俊离任之前,宁北县也已经在开始筹划。但是对于宁北县的情况,柳俊很熟悉,故此可以做决定,但是对于长河区,他目前两眼一抹黑,却是不能胡乱答应拍卖企业。人家要在这中间做手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将不该卖的企业卖了,上头追究下来,大伙可就要拿他柳书记去顶缸了!
还真把我当作不懂事的年轻人啊?
柳俊不动声色地问道:“绍基同志说说你的第二个办法!”
柴绍基沉吟着说道:“第二个办法就只能是打上面的主意了。不瞒柳书记说,自从今年年初开始,高新区就已经入不敷出,需要省里市里进行补贴。不过省市财政,也并不宽裕,补贴的资金有限,不能完全填补区里的缺口……”
“区里的人员编制,超编了多少?”
不待柴绍基说完,柳俊忽然问道。
柴绍基不防柳俊忽然有此一问,愣怔了一下。
很明显。省里市里的补贴,是按照标准编制给予补贴的,如果不够,只能是区里的缺口远远大过了这个标准编制,许多不该吃皇粮的人都挤进各级机关捧上了铁饭碗。
柳俊虽然还是神色温和,眼神却已经变得很是凌厉,被这凌厉的眼神一扫,柴绍基情不自禁的有些慌乱,期期艾艾地说道:“嗯,超编了一些……”
“一些是多少?”
柳俊紧盯不放。
柴绍基苦笑一下,说道:“百分之两百!这是超编的比例!”
柳俊的眉毛顿时扬了起来。
“百分之两百?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编制,有三个人在干着?”
“是这样……这还只是区委和管委会机关的超编情况,各职能局委办、街道办事处以及镇里的情况,只有比这个更严重……”
柴绍基也不再隐瞒了,一边说一边紧张地望着柳俊。
柳俊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只是柴绍基注意到,他的眼睛里闪耀着愤怒的光芒。良久,柳俊才说道:“好吧,绍基同志,我暂时对这种情况不发表什么意见。财政上的困难,希望绍基同志想办法去克服,无论如何,干部的工资还是要保证发放的!”
第七百四十九章 任重道远
柳俊站在办公室的巨大的落地窗前。双手抱胸,点起一支烟,透过缭绕的烟雾,眺视着远处合水水库的湖光山色,脑子里却是翻江倒海,不能平静。
早就知道长河区的摊子不好收拾,不曾想竟然糟糕到了如此地步。
企业大多数经营艰难,原有的,本就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基本上都是纷纷倒闭,关门大吉。少数坚持下来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及本土民营、个体企业,境况就更加不用说了。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好歹还有个优惠政策支撑,在税收和其他费用方面的负担,比本土企业要小得多。而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这些本土企业的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柳俊对某些政府部门执法手段的野蛮,是深有认识的。他们只管完成上面交代的收费任务,至于企业能不能经营下去。才不会去操心。而真正握着企业命脉的领导干部,明明知道这样干下去是杀鸡取卵,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就对企业的困境视而不见。
要拯救这么多面临困境的企业,远不是擅长招商引资那么简单。真要拉投资,一年之内三五个亿,甚至十个亿,对于柳俊都只是小菜一碟。撇开小青与巧儿庞大的资金实力不说,单是金福昌振臂一呼,也能做到应者云集。
只是投资拉来了,能不能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却对生长的土壤要求很高。至少不能是盐碱地吧?
首先还得练好内功,栽下梧桐树才行。
然而企业不景气,还只是表象,真正的深层原因,在于高新区的整个管理团队,完全不得力。主管经济建设的管委会主任柴绍基,也许做党务工作是把好手,但很显然,对经济建设不在行。以前玉兰市在调整高新区干部班子的时候,估计对这个方面考虑不足,忽略了高新区的特性,将长河区当做普通的行政区域来对待了,一味讲究官场上的平衡协调,却牺牲了整个高新区的利益。
当然,高新区眼下的困境。不能怪在柴绍基一个人身上。种种迹象表明,前两任工委书记都比较强势,柴绍基管委会主任的地位遭到了弱化。而柴绍基本身,又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更多的只是注重自身的进退得失。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为了整个高新区的前途奋起一争。若果是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一个比较传统的官场,柴绍基或许是很不错的搭档。识进退懂规矩,争权夺利的欲望不是十分的强烈。
但是现在的高新区,却需要更加奋发向上的领导干部!
或许,换了书记之后,柴绍基也会有些改变吧。
用自己的风格和魅力去影响身边的主要助手,本就是一个领袖型人物必备的素质。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改变柴绍基,也是对柳俊自身的一个考验。
在官场上,打倒一个对手,或许不难。毕竟只要揪住了对方的把柄,重拳出击,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渐渐的改变身边的人,让大家自觉向自己靠拢。却远远要比打倒对手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这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高新区面临的最大最关键的问题,柳俊认为还是要着落在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长河高新区要真正腾飞,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上而下,打造出一支得力的干部队伍,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孤身前来,要扭转整个干部队伍的局面,进而扭转整个高新区的经济格局,当真谈何容易。
柳俊现在就有些焦虑,高新区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到底应该由何入手,才是最正确的切入点呢?
除了长河区的局面十分糟糕,柳俊身上还有一副重担,那就是长风摩托车制造总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