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剑衷谒淙幌时叭艘蛭窘诘墓叵得挥写缶俪龆悄驯5搅嗣髂甏禾欤时叭嘶岵换崆愠捕觯歉鍪焙颍檬峭婕伊斓氐谋;て诮崾氖焙颉

方志文安排好了濠山、隆化和伟昌县的事情之后,就将目光盯住了楼班,中部乌桓人中硕果仅存的这个楼班,原本有蹋顿遮挡着,现在却已经凸显了出来,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实际上,方志文跟楼班有过接触,知道这个家伙优柔寡断,也没有什么大志向,所以方志文更倾向于去劝降他,如果可以的话,楼班的部族六十多万人口和将士,能够完整的接手岂不是更好,一场仗打下来,就算再怎么减少杀戮,死掉一半的人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蹋顿倒下之后,落到方志文手里的人口,前前后后也不到六十万,但是蹋顿去年刚刚吞并乌延和丘力居部的时候,可是足足有一百六七十万的人口啊!

劝降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方志文的手里一个外交人才都没有也是事实,正当他为这事烦恼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人选出现了,那就是崔琰的从弟崔林。

老实说,方志文在崔林拿出崔琰的书信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头,虽然看上去长得相当英俊,气质也沉稳敦厚,但是稚嫩的容貌还是很难让人信任。

看了崔琰的书信之后,方志文大喜,这是上次到郑乡的另一个意外之喜,本来还以为要到明年春天崔林才回来,没想到现在崔林就出现了。

方志文对崔林的认识,乃是来自崔琰的推荐信,信里崔琰对崔林的稳重和大气十分的推崇,至于能力,崔琰自然不会介绍一个没有本事的族人来丰宁郡打天下,那样的话,丢得可是他崔琰的脸面。

方志文看完了崔琰的书信,轻轻的放在面前的案台上,打量了一下坐在客座位置年轻人,只见他身体挺直的坐着,眼神正平静的看着方志文,当然了,一点点的紧张还是有的,不过在崔林的眼神里,方志文看到的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究,显然崔林对方志文这个年轻的主公有着很大的兴趣。

“德儒,你一路北来也算对丰宁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丰宁郡初创,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以对德儒的到来本官是非常高兴的,不过,本官还是先要问清楚,德儒是否准备在丰宁郡出仕呢?”

方志文对崔林在历史上的履历并不了解,如果他知道崔林在历史上曾经是魏国的幽州刺史、安乡侯恐怕就不会这么淡定了,至少,这样的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浓重笔墨的人,怎么会自动自觉的跑到自己这里来出仕?

或者说,智脑认定自己将来必定被曹魏所败,自己的人也就成了曹魏的人,自然就回到了历史原本的轨迹之中?

“大人,林虽不才,自认为也有百里之能,丰宁郡初创,似乎有些前途未明的感觉,但是俗话说,雪中送炭强于锦上添花,能与大人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岂不是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崔林似乎得到过崔琰的告诫,知道方志文喜欢人坦诚,所以说得话很直白,果然,方志文脸上露出一缕笑意。

“呵呵,雪中送碳也未必就容易,这需要好眼光、好魄力,不是谁都能做得出的,德儒是智者!有德儒相助,乃是本官之幸也!”

“林敢不效命!”

“好,德儒的职务么……我想问问德儒,以你对丰宁郡当下情况的了解,觉得丰宁郡现在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

崔林知道,这是方志文要考考自己,看看自己的能耐,才能决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任命,这可是关乎自己的未来的,崔林不得不慎重的对待。

“主公,属下对丰宁郡的情况都是道听途说得来,未免有失偏颇,可否请主公为属下讲解一二?”

方志文暗暗点头,这个崔林不是凿凿空言之辈,没有张口就胡说,而是慎重的先问清楚真实的情况再说,这点也让方志文十分的满意。

方志文招了招手,让崔林坐到他对面来,让身后的甄翔在案台上铺开一副地图,方志文仔细的给崔林讲解了现在丰宁郡以及密云密道的情况,还特别介绍了与异人合作的进展和计划,当然了,对于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方志文是只字未提。

这种详细的介绍,连甄翔和周醒也是第一次听到,自然都很仔细的听着,在这张不大的图纸上,方志文重现了密云城蛇吞象的过程,以及当前的态势,让在场的三人都对主公的能力和计划心折不已。

大概用了两刻时间,方志文才将今年冬季攻势的战略构想、执行的过程以及当前的形态解说完毕,然后方志文端起茶水润了润喉咙,抬头看着正在盯着地图上沉思的崔林,等待着他的见解。

良久,崔林才从沉思中醒来,见方志文并没有因为自己忽略了时间而有任何不耐,心里也越发的钦服这个年轻的主公。

“主公,以属下所见,现在东边由赤峰与凌河一南一北完全扼住了东部鲜卑与东部乌桓的西进之路,可以说是比较稳妥的,剩下的就是加快建设这两个要塞城池。北部,由于靠近大漠和沼泽,所以人烟稀少,在西路畅通的情况下,暂时鲜卑人也不会想到从北边进攻。所以现在的关键在于西路,而整个西路又可以分成南北两个方向,北边的慕容氏族现在用小部队与我纠缠,显然还不想在冬季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南路,却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属下对乌桓人了解不多,请问主公,这个楼班是丘力居之子,其人可有大志?”

“不曾有!楼班其人优柔寡断,志不大才也疏,丘力居死,北方空虚,未见其进取,反而将草原拱手让人。”

方志文缓缓的将自己对楼班的认识说了出来,既有自己的看法,也有事实佐证,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希望让崔林以及身后的甄翔和周醒熟悉这种说事的方法,要习惯用事实说话。

崔林的眼神一闪,挺直了腰身充满了自信的说道:

“既如此,主公当迫降此人,以一富贵闲侯许之,收楼班之民众以充城塞,属下以为,丰宁郡当下最紧迫的问题不是别的,乃是人口太少造成的有地无人守的困扰!不知属下之言可对?”

崔林字德儒:(内政将,方志文属将)

统帅:21

武力:20

智力:72

政治:74

魅力:73

技能:舌辩(10级),劝农(18级),建造(5级),鼓舞(5级)

第192章  敢去出使么

方志文微笑的看着崔林,对这个新下属的回答十分的满意,同时也有小小的疑惑,对于崔林的属性,刚才他抽空看了看,发现崔林现在已经是三阶顶端的内政将领了,按照他这个年龄,将来的能耐肯定不会小,怎么自己似乎对这个人没有印象呢?

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这个崔林被他的从兄给遮掩住了光芒,崔琰可是八阶的内政将领,与崔琰一比,崔林就什么都不是了,而且崔林是后来在魏国渐渐的爬起来的,可以是说大器晚成的那一类。所以,只看三国演义,不看三国志的方志文,是没怎么留意崔林这个人的存在的,不过不要紧,香香与李雪音都会很快的将崔林的真实身份找出来的,只不过,她们要如何讲给方志文听才是大问题。

“德儒所言甚是!丰宁郡最大的问题乃是地广人稀,其次就是人才匮乏,以往,我们汉人会认为草原上比较贫瘠,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水系丰富的草原地区是可以耕种的,而且放牧牛羊的价值也并不一定比耕种差,胡族之所以不能依靠放牧丰衣足食,一是因为胡族头领盘剥过甚,二是因为与汉族的交易渠道不畅,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如果草原掌握在我们汉人手里,其创造的价值要比在胡人手里高得多,问题是这个好处现在明白的人不多,所以草原上对汉族人口的吸引力是有限的。但是在异人眼里,对草原的价值是有着充分的认识,从他们对开发草原的热情上就能看出来。也因此,丰宁郡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原住民与异人人口比例倒挂的问题。这,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全部紧迫问题了。”

崔林仔细的听着方志文的话,同时在心里急速的思考,方志文是在从本质上分析丰宁郡问题的根源,这与他刚才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说,层次不同。

崔林的分析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没有问题,但是跟方志文的说法放到一起一对比,就发现方志文的说法更加接近本质,是从源头上找问题,同样的,获得的解决方法当然也会比崔林的思索更加的深刻与准确。

从这点上看,崔林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方志文的面前,还是显得肤浅了一点,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脸红,同时对方志文的敬服也从心底里慢慢的涌起。

“属下明白了,主公的分析非常深刻,从中可以看到很多问题的根源,同样的,也能从中找到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志文的眼神闪了闪,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德儒有什么新想法?”

“刚才主公说到,胡族的头领对牧民盘剥过甚,那么属下有两个建议,仗要打,但是生意也可以做,我们可以将牛羊相关的交易直接做到牧民家里去,这点可以用……用甄家,主公与甄家联姻应该不假吧?”

崔林一边思考,一边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来,他现在已经不再害怕说错话,因为他将自己是来面试的事情早给忘到一边去了,现在他只是非常着迷的与方志文探讨草原攻略。

“不假,这个事情可以做,远交近攻、釜底抽薪嘛!”

方志文笑着点头,这个主意李雪音也提出来了,她建议的是用投靠的鲜卑族人,或者乌桓人来进行,可以暂时给这些人一个虚假的部落,让他们方便行事,不过距离远的,用甄家也无妨,因为战争是战争,贸易是贸易,胡族人也不会傻的拒绝商队进入草原,因为那等同于自杀!

方志文的态度显然鼓励了崔林,崔林的神情更加的亢奋了一些,语速也不知不觉的加快了,毕竟还是年轻人,有时候会有些忘乎所以,方志文微笑的看着崔林继续发表他的建议,心里下意识的为崔林找好了借口,只是他似乎忘了,其实他自己也是年轻人。

“嗯,属下也是这个意思,还有一点,就是可以离间低层牧民与胡族头领的关系,以类似流言的形式传播开来,这点主公麾下有众多的胡族降兵,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不用别的,只要他们自己去现身说法就可以了。”

“不错,这个主意也很好,现在所有的战俘和奴隶,已经都予以释放,转变成了普通的居民,享受着跟大汉百姓一样的三十稅一的赋税,半成的商税,这种程度的税收,与胡族内部的严苛盘剥有着天壤之别,现身说法确实是个有效的方法,这样能自然吸引牧民来投,等于是釜底抽薪之策,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战斗的根本之策,非常好!”

崔林非常的兴奋,脸都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红,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主公对他的赞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主公的谈话,如同一个棋逢对手的棋局,充分的激发了崔林自己的潜力,爆发出闪亮的思想火花。

而站在主公身后,默默的听着两人之间对话的甄定远和周静峰,已经有点瞠目结舌的架势,这两人的对话让他们两个武将觉得非常的惭愧,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这些呢?他们一说出来,自己只觉得如同醍醐灌顶,整个人都通透了,但是他们没说之前,自己是完全想不到的,这个,就是差距吧。

“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战斗,主公这个评语真是精确!我大汉的先进文明,一定能从根本上战胜胡族的落后文明,同样的,落后文明的民众,也应该会向往先进文明。”

“呵呵,是的,但是我现在缺少一个人,去将这些东西告诉乌桓人,告诉楼班,德儒,你可敢去会会楼班?”

崔林有些惊讶的看向方志文,不过方志文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异的表情,只是在就事论事,崔林相信,即使自己不答应这个请求,方志文也不会因此而看低自己,崔林不知道他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一刻,他确实就是这样想的。

其实,这中想法来源于方志文对崔林的赞赏和看重,让崔林有了这种信心,不过这还是不够的。

“这不是命令,只是征求你的意见,不过德儒愿意前往的话,我一定会保证德儒的安全,你的身后有数万大军,楼班不敢将你如何的。”

崔林哑然笑了笑,跪坐起来朗声道:“主公,属下并非害怕。且不说楼班现在弱势,他不敢轻易激怒主公,即使退一万步来说,我此去乃是为了楼班的前程而去,怎么说也是对他有好处的,他即使不能接受,也未必不知道好歹吧。再说了,属下自负有自保的能力,主公无需为属下的安危担心。”

方志文赞赏的点了点头,老实说,去见楼班确实没有什么风险,关键是能不能有便给的口才说服那个优柔的家伙。

“如此甚好,你可跟楼班只谈内附之事,不谈投降,以德儒之能必能建功!”

崔林恭敬的应下,只谈内附一方面给足了楼班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崔林本身安全的保证,对于一个来劝降的人,乌桓人可以充满恨意,但是对一个来谈部族未来的人,乌桓人必须给于尊重。

“主公,按照大汉定例,外族头领汗王内附,最高可以定县侯,属下应该如何去许诺?”

崔林的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许什么诺,关键在于方志文能否让这个诺言成为现实,大汉的定例还能不能如约实现是一个问题,朝廷会不会承认方志文单方面的许诺又是一个问题。

“至少保他一个乡侯,这点德儒无需担心,此事刘伯安大人已经知晓,并且同意的。更重要的是,朝廷里的人应该也希望见到这个结果,大汉的北边都是草原啊,地方大着呢!”

其实让刘虞同意这点方志文一点代价都没有出,因为楼班内附成功的话,这个功劳可是要记到刘虞的头上,再怎么算,也算不到方志文的脑袋上,因为从原则上来说,方志文根本就没有外交的权力,这个权力在刘虞的手里攥着呢。

没有权力自然也就不会有功劳,不过,方志文要的不是功劳,而是实惠,是楼班的那六十万部民和部队,至于功勋,以前很重要,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方志文自己的数据面板上,功勋值已经足可以拜将军了,就是东南西北的四镇将军职务,但是,现在方志文是太守,乃是行政等级,跟功勋值无关。

至此崔林已经完全明白了,主公的意思是在说,现在丰宁郡其实就是一个样板,一旦丰宁郡成功的在草原上打开了局面,丰宁郡的模式就有可能被朝堂上的巨族世家所复制,所以,楼班也就成为了一个样板,乌桓的大部族内附,足以震慑整个草原上的胡族,同时也为处理汉胡关系,树立了一个新的模式,不管是对哪一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想通了这点,崔林不由得有点小激动,自己刚刚来丰宁郡,就捞到了一个能够名留史册的任务,从中也可以看出主公对自己的重视,而自己一旦完成了这个事情,自然也就能够正式获得丰宁一系元老的认可,也算是在丰宁站住了脚跟,没有辜负大兄的托付。

第193章  纠结的楼班

兴奋的崔林匆匆安置好了住处,以及跟他一起到来的从人,就带着有关的书信凭印,拜会了慕容方,领了一队护卫士兵,准备先行出发。

方志文这边也立刻重新部署部队,调回折罗加上他自己亲自出马,凑足了两万骑兵,一方面是给楼班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准备在事情顺利完成之后,能有足够的部队控制场面。

同时方志文也给宇文伯颜下达了命令,让他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