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警戒-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拥有先进火控系统的IFV战车和其他自行防空炮拼命向射击,形成密集的防空火力网。但是苏联的空中优势尽显无疑。攻击击和武装直升机发射出的大量火力,将红场和南面克里姆林宫滨河路的美军坦克克和装甲车炸得东倒西歪。苏联的飞行员接到通报,知道最高统帅罗曼诺夫早已经撤离了克里姆林宫,因此毫无顾忌,肆无忌掸地朝那些依托克里姆林宫建筑进行反击的美军地面部队进攻轰炸。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周围那些全人类的宝贵建筑遗产很快就被爆炸、大火、硝烟、破坏所吞噬。
苏联空军的第一波攻击虽然遭受巨大伤亡,但摧毁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的美国陆军第31装甲师和国民警卫队第9装甲师许多坦克和战车。残余的苏联飞机调头返航,第二波攻击的飞机也已经升空,飞入云层,从四周向莫斯科市中心扑来。
就在这时,天气控制器终于启动了。其顶端的球体打开一道开口,而来自电厂的巨大电流则被注入它的八角台底座里,驱动一套二氧化碳大型激光器产生一束巨大的飞秒激光脉冲(光束)。光束被直接向上射入圆柱体底部进行分束延时,分出主脉冲和副脉冲,再直上进入光阑和准直系统,最后这束超短脉冲光束进入顶端的球体里的反射系统,被按照战术要求从球体的开口反射出去。
只见天气控制器顶端的大球闪出一道明亮的光芒,直射南边天空的云层里面,转瞬而逝。紧接着又闪出一道光芒,射到西边的云层里。然后一道又一道的光芒不断被照射到北边和东边的云层里。它不持续不断地将光芒照射到周围的云层当中,像舞厅里的球型射灯一样闪耀。
不像苏联人的磁能塔直接发出致命的电弧,天所控制器不断发出的那些光芒是超短脉冲激光束。它们比实验室里的超短脉冲激光具有更大的规模和具强的能量。由于激光在大气中具有非线性效应(即激光会在大气中散射或极化,影响大气与激光本身的电声强度等等),这些超强的激光迅速将照射过的云层电离和热化,在云层当中形成电离通导,同时被热化的云层也因气体升温而加速对流,导致更大规模的云层电荷急剧产生,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云内闪电和云间闪电的形成。
随着激光不断射向空中各个方位的云层当中,莫斯科上空形成了一个伞形激光面。在这个激光面的云层当中,风涌云流,道道耀眼的闪电迅速被催生。而此时大批苏联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给成的第二波攻击编队,正钻进云层以便避开地面敌人的视线,从四面八方扑过来。殊不知,他们正陷入大规模的超强云中雷电的巨大电网当中。
第三十八节 困境
随着阵阵雷鸣响起,莫斯科逃难的市民发现头顶的云层频繁地闪现出耀眼的亮光。
大量的云间雷电被天气控制器发出的超短脉冲激光引诱出来,形成云中的雷暴,只见云中电光四闪,雷声阵阵,云层中充满了明亮的火光与强大的电流。
从云层中扑向莫斯科市中心的苏联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很快就发现它们陷入一张无法逃离的强大雷网当中。虽然雷电中的飞机可以被视作“法拉第笼”,而且现代飞机都装有各种防止雷击的装置,特别是军用飞机,更具有先进的防雷系统。
但是人类对抗大自然的力量终究是相当有限的。天气控制器引发的云间雷电,其强度与密度远远高于通常情况下的云间雷电。无数刺目的闪电像飞舞的群蛇在云层里乱蹿,从四面八方击中苏联攻击机和直升机。超乎想象的电流强度和雷击密度让四面八方飞来的苏联飞机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着大大超过设计的电荷。几乎每一架苏联飞机都在同一时间里被多道闪电击中,机身上的放电刷和翼尖甚至不能及时把迅速积聚在机身上的巨大电荷导走,飞机和机上的炸弹、导弹就被引爆。结果浓密的云层当中,传来的不仅仅有频繁的雷声,还有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飞入云层中的苏联飞机就像小蚊子被诱入灭蚊灯时一样,噼啪炸响。
天空中到处是雷爆和闪光,大批苏联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没能逃过这场可怕的攻击,在云层中被炸成碎片。燃烧的碎片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地掉下来。
同苏联的磁能塔一样,美国人的天气控制器也是以闪电为杀人手段。不同的是,磁能塔是点对点战术武器,当然其威力之大可以影响整个战区进程,并且是利用电磁制造人工闪电,它是人类篡夺大自然力量进行战争犯罪。天气控制器则是利用超短脉冲的激光激发雷暴,是人类引诱大自然力量进行战争犯罪,而且是点对面的战役武器。雷暴一旦形成,打击的可是一整片地区,就像天气控制器首次使用,就让企图借云层掩护苏联攻击机和直升机群如数尽墨。
第二波攻击机群的毁灭让泽廖诺格勒的科西金和特雷舍科夫十分震惊。
“美国人又投入了新式武器!”科西金面色慌张地对特雷舍科夫说。
特雷舍科夫则一言不发,他比科西金清楚这第二波攻击机群的损失意味着什么。第一波攻击只是试探性的,用以探明敌人在克里姆林宫周围地面部队的防空力量。第二波才是真正的拳头,奇。сom书动用了莫斯科军区剩余的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却没想到连一颗炸弹也没能投出去就全被云中的雷暴撕成碎片。
这时,临时指挥部门口的士兵高声司令:“全体起立!”
指挥部里的人马上起立。罗曼诺夫带着伊戈尔走进来。
“我听说美国人投入了新式武器?”罗曼诺夫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问科西金。
“他们能够引发云间的雷电,摧毁了我们第二波空中空击。”科西金无奈地报告。
“莫斯科军区已经损失掉了九成的空中打击力量。”特雷舍科夫补充道,“现在地面部队都被逃难的市民堵在外围,很难向市中心前进。”
第三十九节 闪电风暴
引发云间闪电风暴,摧毁了苏联航空兵的第二波空中突击,不过是天气控制器牛刀小试而已。
索恩·卡维利和欧文·布鲁克斯两位将军目睹了天气控制器的发挥出威力后十分高兴,亲自赶到操作天气控制器的“赫菲斯托斯”工程小组的控制室。
“卡彭特博士,太好,你们的成功是无敌的。”卡维利握着“赫菲斯托斯”工程总工程师亨利·卡彭特的手高兴地说。
“接下来我们应该对伏努科沃机场、别科沃、茹科夫等机场发动闪电攻击。”布鲁克斯将军提醒道,“不过现在开始下雪了,气温也在逐渐下降,天气控制器的作用会受到影响吗?”
按计划,接下来利用闪电风暴摧毁这些机场上的苏军和航空兵,以消灭莫斯科周边苏军的空中反击力量。尤其是位于莫斯科西南、距离克里姆林宫二十五公里的伏努科沃机场(Аэропорт Внуково ),并没有处于配合美军进攻的国家秘密警察的控制之下,因此需要利用闪电风暴摧毁其守军,为休伊特·詹姆斯将军的部队和保罗·杰里夫将军的空军通过超时空传送抵达伏努科沃扫清障碍。
“将军,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这么浓密的云层都是天气控制器引发闪电风暴的理想条件。”卡彭特信心十足地说,但他脸上却颇有难色,“听说莫斯科市民正在大规模往市外逃难,我很担心如果我们诱发云地闪电风暴会杀死大量的平民。毕竟闪电不会区分平民和军队的。”
听了博士的话,卡维利看了布鲁克斯一眼,然后对卡彭特说:“我们也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博士先生,我们别无选择,在人道与胜利之间,我们只能选择胜利。”
“没有了胜利,人道也只能被架空。”布鲁克斯补充道,“请你按计划执行吧。不管怎么样,对命令及其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我们这些指挥官负责,而不是你这种工程技术人员。”
布鲁克斯上将最后一句话给了亨利·卡彭特博士某种名誉上的保证。
卡彭特略加犹豫,接着说:“好吧,我们将按计划发起新一轮闪电风暴。”
天气控制器顶端的大球缓缓转动,将打开的炮门转向西南方。
此时云中的闪电风暴已经平息,灰暗的天空显得十分平静。但是莫斯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骚动和恐慌,逃难的市民成群结队地从各条主要街道往外涌,企图进入市区中心的苏联装甲部队艰难地在难民队伍中逆行。三个方向的装甲部队整整一个17日上午平均前进不到四公里,换作平日,不到两个钟头他们便可开到红场。离红场最近的只有里姆斯基少将的第11坦克师,他们本来在列乌托夫出发时就距克里姆林宫只有十七公里左右,他们在热情者公路的人流中缓慢前进,一个上午只推进了不到十公里。前锋部队到中午时只到达了莫斯科货运分拣车站(Москва…Сортировочная),离红场还有七公里的路程。
现在的莫斯科市中心,被美军两个装甲师重重包围的克里姆林宫正受到粗暴的搜查。但是美国人似乎没什么斩获,他们并不知道,苏联的两位最高领导人亚历山大·罗曼诺夫和尤里已经逃之夭夭。
莫斯科中央机场上,庞大的天气控制器已经做好又一次发射的准备。这架大型蕈状机器身上的各色指示灯纷纷亮起,如同超时空传送仪一样充满了科技与神秘气息。不过相比达到两百多米的超时空传送仪,这架天气控制器的规模和震撼人心的程度都要小得多。
超时空传送仪是完完全全的战略武器。在它的作用下,战争不再是线性进行,敌人根本没有纵深可言。因为它的超时空传送可以让对手的纵深也变成决战的前线。
天气控制器虽然是战役武器,只能在所在的战区诱发闪电风暴,但这已经足够摧毁战区内的绝大多数常规部队,甚至所在的整个城市。天气控制器更像是战术核武器,只是它的毁伤方式十分干净、“自然”,甚至是“环保”。
美国这两架超越时代的战争机器相互配合,可以令她的军队打得任何敌人措手不及。然而,中国有句古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在莫斯科上空,一颗大型卫星正在悄悄发出强大的磁场,无形的磁力线正贯穿地球,射向地球另一端上空的另一颗卫星。与此同时,美国阿拉斯加上空,也出现同样的景象。
两地上空各自正在形成一个逐渐扩大的大气漏斗。中国人也动用了他们的战略武器,以阻止迅速倾斜的世界天秤。谁都不曾想到,这场战争已经把大自然的力量也直接拖进来,闪电风暴、大气漏斗。
气温在缓慢下降,雪花也纷纷扬扬地从云端飘落下来。可惜这场雪并没有给莫斯科带来以往的浪漫情调,逃难的市民与战乱的城市使这场不期而至的降雪充满了凄凉与悲惨。而且人们很快就会看到另一种无比恐怖的现象。
随着一声令下,天气控制器再度发射出一道明亮的超短脉冲激光束,在飞舞的雪花当中,直射西南方的天际。
伏努科沃机场就在中央机场西南26公里处,完全处于天气控制器的有效射程内。由于地球曲面的缘故,特别是受激光在大气中非线性效应的影响——非线性效应是把奇特的“双刃剑”,既是实现激光引发闪电风暴的关键原理,也是限制激光射程和威力的重要原因——天气控制器发射的超短脉冲激光束在五十公里内才能起到预定的效果,而五十公里外引发的闪电就难以形成有杀伤力的闪电风暴。
尽管距离很大,但是持续对云层底部进行激光照射,使伏努科沃上空的云层底部不仅被大量电离,还急剧升温。很快,云层底部被不断加热和电离的水滴、冰晶、霰粒和其他微粒,分化成带正电和负电两种微粒,带正电的微粒迅速向上蹿升(因为失去电子,质量更小一些,上升速度也就比因得到电子而质量更大的带负电粒子更快),与云层中部和上部里的其他没有被电离和加热的相同物质激烈碰撞、摩擦,使这些微粒也升温和电离。
随着云中的微粒被大量电离,并且因正负极性而产生分层,伏努科沃上空的浓云变得暴躁不安起来。
当第一道耀眼的闪电从天而降,在飞扬中的雪片当中,顺着机场的避雷针钻入大地时,在伏努科沃机场及其周围的红军和居民立即毛骨悚然——冬季雪天中打雷——如何反常的物候已经超乎许多人的想象。
果然,灾难迅速到来。
天空中的浓云紧接着发出一阵刺目的闪光,又一道强大的闪电如迅猛地击打下来。霎那间,停机坪上一架飞机被击中,周身立即笼罩着耀眼的光环。飞机上的接地防雷装置居然承受不了,转眼之间飞机就化作一股明亮的火球,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猛烈爆炸。
紧接着,数不清的闪电如同天庭射下的光箭,密集而又精准地击中伏努科沃机场上的苏联飞机、后勤设施,将其一一引爆。
在远处的人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怕景象:雪花飘扬的天空当中,无数条闪天像森林一样繁密,“耸立”在伏努科沃机场上。伴随着不绝于耳的爆炸声与闪电击穿空气产生的爆音(雷声),那些闪电也交替隐现,“闪电森林”的根部接连腾起巨大的火球。
伏努科沃机场连同周边的数个小城镇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被闪电风暴无情地“戳穿”。飞机和车辆被击毁,油库和弹药被引爆,房屋被击穿,玻璃窗也被无比强烈的雷声震碎,织物、木材、塑料制品也被闪电点燃,引起火灾。
最为悲惨的莫过于当地闪电风暴下的军人和市民:
或是被超强的闪电直接击中,当场被数成千上万亿瓦特的电流烧成碳柱;
或是被附近闪电击穿空气引发的音爆震得五脏俱裂;
或是被闪电引发的大爆炸炸死;
或是被闪电引起的大火烧死;
……
强大的闪电风暴毁灭了伏努科沃机场及其周边的一切自然与人造物,甚至机场上的混凝土跑道都被万均雷霆打得坑坑洼洼。
然而,灾难并不仅限于此。当西南天际闪现出阵阵致命的闪光后,天气控制器又转动顶上的大球,把激光器的炮门对准东南方外的茹科夫斯基(Жуко?вский)。
尽管直线距离达四十公里,可在超短脉冲激光束的持续的照射下,伏努科沃的灾难在这里也迅速重演。而且这一次范围更大,茹科夫斯基周围三个机场——别科沃机场、马雅奇科沃机场(Аэропорт Мячково)和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试飞院机场(Жуковский; ЛИИ им。 М。М。Громова ,即现今莫斯科航展的举办地)以其周围的好几个小镇都淋浴在密集的闪电中。
电光、火球、大火、巨响为雪花纷飞的莫斯科合奏出一起悲壮的死亡战争交响。
第四十节 变革
茹科夫斯基周围三个机场笼罩在恐怖的闪电风暴当中后,天气控制器将超短脉冲激光器的炮门转向莫斯科市中心东面三十公里的柴可洛夫斯基机场(Аэропорт Чкаловский),引发又一场强大的闪电风暴,将驻守该机场的苏联空军和陆军的航空部队全部消灭在电光当中。
莫斯科中央机场上,美国人的超级武器全速运转,在柴可洛夫斯基机场引发闪电风暴后,将炮门又转向南方,对三十公里外的奥斯塔费沃机场(Аэропорт Оста?фьево,现为B级国际航空机场。)发起攻击。驻守那里的苏军航空兵同样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南面偏东四十公里左右的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Аэроп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