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警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深渊提督
申明:本书由 。。
本文设定
本文的灵感源自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2》,但所设定的故事背景在《红警2》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改动。
熟悉红警游戏的人都很清楚,194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利用其发明的时间机器回到了1922年的德国,消灭了阿道夫?希特勒,于是没有了纳粹和第三帝国,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消失了。
但是世界还是没能摆脱世界大战的阴影。约瑟夫?斯大林这位新沙皇率领他的红色帝国发动了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战,史称第一次红色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斯大林和他的苏维埃帝国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傀儡政权阿历山大?罗曼诺夫总理和他的新苏维埃联盟——世界苏维埃联盟(ce)。
在本文设定的世界里却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这么个举动,世界历史按现实一直走到了1955年的5月9日,西方世界发动了对苏联的新十字军东征,结果苏联失败,被重新改造。而本文中的故事则开始于1979年5月9日,新苏联在罗曼诺夫的带领下进行了复仇,并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战。
在原来的《红警》剧情游戏里只有一个赢家,要么苏联统治全世界,要么盟军获胜。
但在这里,战争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这里本文作为架空历史小说,以第三人称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面上按照时间顺序叙事。
涉及的人物除了游戏里耳熟能详的杜根总统、卡维利将军、罗曼诺夫总理、尤里、索菲娅、谭雅等等,还增加了诸如伊戈尔、斯特劳勃、罗德里格斯和靳尚勋等名将。
这些增加的人物也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因而故事的重点也就是从最早成名的伊戈攻占五角大楼那里展开,而著名的维拉迪米尔在战争初期横扫美国南方的辉煌则被简略带过。
武器方面也作了许多改动,更加接近现实,例如美军主战坦克早期是M60,当然光棱坦克发挥重大的作用;苏军图95等老牌武备,还有超强的天启坦克。而基洛夫飞艇被换成了核动力巡洋舰,在大洋深处与盟军特混舰队展开激战。游戏里没有出现的空战将变得非常普遍和重要,海战也会更加波澜壮阔。
最后是关于中国的问题。西屋并没有出口完整正式的“中国红警”。国内比较普遍的是《共和国之辉》,而《狂狮恕吼》、《赤龙之吼》、《中国崛起》、《第三帝国》等等又十分BT,简直一系列的中国无敌神话。
笔者考虑了良久,决定给中国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总体上中国实力不及苏、美,但又可以起到决定性任用。当然这势必将这个故事引入《三国演义》式的老套路中,不过无论如何,中国的表现不会让各位读官失望。
关于中国的武器装备问题也是令作者头疼不已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武器还是走上了苏式化道路,当然最终会独树一帜。所以中国先期会投入69式、强5和轰6等家喻户晓的名牌装备。中后期的武备目前还在进一步设定当中。人物方面,中国也将拥有靳尚勋、洪瑞芳、李敬先等一大批永垂青史的名将。
另外欧洲、日本、印度、中东、非洲、拉美、东南亚、朝韩和澳洲等国家地区也会发挥着重大作用。
特别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照。
作者承诺
首先提督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支持!在此向大家鞠躬。
本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八万字了,更新速度实在不敢恭维,上架这两个月才比较稳定。更新慢与提督的工作生活有些关系,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提督承诺本书中所写地名均在现实世界有图可查,每一场战斗都经过对当地地理环境进行过详细考量后设定的。
在YY流行的时代里,提督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一个美国小镇去图书馆翻资料(别跟我提百度,百度在这方面是绝对的白读),但提督做到了。不为什么,只为了作品,只为了读者。
随便搞个无中生有的地点出来,也许省时省力,大家看得也爽。然而提督一直认为,架空要有架空的职业道德。本书根据一个基于现实的游戏改编,那么现实的集中体现便是在于真实的地理环境。
我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架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小说,书中对主要战线德国图林根地区进行过详细而准确的描述,这种“忠于现实地理进行虚拟战争推演”的原则也成本文的创作基准之一。
而提督相信,这种地理真实性也将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而被广为传颂!
序章 世界现代史概略
当强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分崩瓦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随之结束,但和平并没有真正降临,世界仍然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西方是冷战,苏联和美国在共同的敌人消失后终于暴露出它们之间生来俱有的矛盾。随着温斯顿?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讲,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冷战时代,进行军备竞赛与武装对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使欧洲笼罩在可怕的战争阴云下面。
东方是热战,新兴的社会主义中国为他的邻居而同老牌的资本主义美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朝鲜战争。战争的结局众所周知,但影响却超出了想象。所向无敌的美国军队第一次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只是帮助自己的傀儡恢复了之前的边界,避免了弱小的“大韩民国”被赤化,但这是以付出惨重伤亡和树立一个更难缠的对手为代价的。
从朝鲜战争中帝国主义者看到了社会主义可怕的强大,一个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还满身伤痛的社会主义中国竟然能把他们精锐的军队打得头破血流,那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苏维埃联盟就更无法想象了——虽然苏联在1941年的失败是非常惨痛的,但第三帝国最后不就是淹没在那可怕的红色铁流中吗?
所以自由世界的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在苏联和中国还尚未成熟之际,用武力将这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扼杀,以免为将来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
于是所谓的“麦卡锡主义”盛行全美,大规模清除自由世界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分子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神圣而光荣的职责,告密、恐吓、调查、质询、听证……一系列的反共行动无处不在,这种种的行动加之“有识之士”的宣传鼓动推波助澜,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恐惧达到了极点。
二战中阵亡的反法西斯将士们尸骨未寒,西方的当政者们就开始密谋一场对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的先发制人的战争。许多人对这种可怕的阴谋是极力反对的,这当中包括后世名垂青史的杜根总统。但两个人物的上台终于使历史的大车轮转向了战争。
一位是美国新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二战中著名的盟军总司令。朝鲜战争还没结束美国选民及不可耐地选了这位陆军五星上将当总统,可想而知,专家治国是多么地急迫的事啊。艾森豪威尔在战争中给许多人包括苏联军官们的印象是文雅的军人,当然这个人的反共意识不比任何人差。
正是他在暗地里的极力推动,北约盟国才最终做出了对苏开战的艰难决定,也是这位被许多军事研究的个人和组织列为史上十大名将之一的艾森豪威尔亲自策划和指挥了后来对苏联境内闪击的战争,可以说第一次红色战争的发动者就是英明的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
另一位是斯大林死后上台的赫鲁晓夫,也是二战中的指挥官,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担任了方面军的政委。不过与英明的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相比,赫鲁晓夫充其量是个有点想象力的官僚。所谓的想象力就是时不时搞出一点不符实际的政策和行动,比如改造西伯利亚冻土地为耕地之类的劳民累国的事。
最富有意义的一次就是邀请了昔日盟友今天敌人的北约各国军队参与打尽的绝好机会,并且进而推翻了欧洲的苏维埃政权。
除了这两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直接和间接的推动外,促使北约特别是美国有足够的把握发起第一次红色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爱因斯坦和美国的科学家发明了超时空转移技术,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用的超时空传送仪(Cosphere)。
尽管该机器存在着许多可怕的缺陷,例如运转极为耗电且不稳定,只能用于传送非生命物体,有时物体会没有被送达目的地而消失。但艾森豪威尔和美国军方还是看到了这架机器潜在的巨大军事意义。正因为有了这架超越时代的恐怖机器,艾森豪威尔总统才想出了不必动用令人发怵的核武器,就能出其不意地闪击苏联腹地的战略。
很快军方便全面接管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实验室,在极高度的保密下超时空传送仪成功地实现了对载有乘员的坦克和装甲车的远程传送。于是,超时空科技的提前实现也促使了战争的提前到来。
1955年5月9日上午,雄壮的《牢不可破的苏维埃联盟》响彻莫斯科红场,赫鲁晓夫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齐聚于列宁墓上,威武整齐的红军各个方阵缓缓通过。当观礼的领导人和群众欢呼着欢迎盟军方队通过时,炮声响起了,史称第一次红色战争就在红场这个世界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圣地暴发了。
对北约盟军而言,战争进行的无比顺利:由超时空传送仪传送的各支特种部队在阅兵举行之时成功地到达苏联腹地和东欧的各个重点军事基地,并非常迅速地控制住了俄国人的杀手锏——战略火箭军、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他们的核武器。
同时红场的盟军也迅速地利用对方措手不及之时俘虏了苏俄和东欧各国的领导人,赢得了极大优势;紧接着集结在东德边境北约装甲集群在空军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民主德国,并快速向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挺进。与此同时,从超时空传送仪把大量装甲部队和特种部队美国内陆源源不断地传送到遥远的苏联境内各地,令到苏军陷入极度混乱与恐慌当中。
盟军装甲集群突进速度极为惊人,到6月22日,又一个特殊的子,从阿尔汉格斯克到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到赤刻以西的广大苏联领土均告陷落;到7月3日,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苏联地区也宣告投降。还不到两个月时间,无比强大的苏维埃联盟就这样完蛋。
西方国家将这次战争称为“新十字军东征”,而西方保守派学者则将其称之为“第四次布匿战争”,与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罗马主动出击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战争相提并论,大多数史学家更愿意称其为“第一次红色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东欧和苏维埃帝国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傀儡政权阿历山大?罗曼诺夫总理和他的新苏维埃联盟——世界苏维埃联盟(ce),这个成立于美国国庆日的资本主义苏维埃联盟。
罗曼诺夫
关于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的身世至今仍然是个谜,苏联的官方资料和欧美国家的官方资料竟然惊人一致: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男,俄罗斯人,于1923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黑森,1925看移居苏联,1941年8月参加红军成为一名坦克手并加入布尔什维克,1943年在哈尔科夫战役中被德军俘虏,1945年初被美军于埃森一个战俘劳动营中解救,同年去了美国并定居,1946年进入耶鲁大学,后获得哲学学士和法学硕士两个学位。
1953年2月回到苏联,8月被内务部逮捕,1954年7月被释放,同年年底被平反,恢复党籍和名誉,1955年3月进入当时的外交部任美国司司长秘书,1955年战争结束后,被过渡政府任命为外交部长助理。
1960年过渡政府结束,罗曼诺夫领导的祖国俄罗斯党派联盟在选举中胜出,担任新苏维埃联盟首任国务总理。1970年宣布改组祖国俄罗斯党派联盟,恢复联共布尔什维克并废止世界苏维埃联盟国号,改回旧称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79年修改宪法,宣布恢复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罗曼诺夫成为苏联最高统帅兼国务总理。
这就是罗曼诺夫登上权力巅峰的人生轨迹。37岁的罗曼诺夫能够成为硕大的世界苏维埃联盟总理,靠的可不单单是他个人本事,美国政府和智囊团对于这个代理人可是煞费苦心。
从罗曼诺夫在埃森的集中营里走出来那一刻,美国人就选定了他,当然开始只是想把他培养成詹姆斯?邦德之类的人物,后来发现这个人有着极高的政治天赋和令人狂热的演讲才能——就如同他们共同的敌人旷世奸雄阿道夫?希特勒,所以就极力把他培养成一个苏联的反对派。
罗曼诺夫回苏联也是美国政府安排的,当他被捕时,美国外交部和驻莫斯科大使以罗曼诺夫持有美国学位为由去处说情抗议。
尽管如此,这个人的发迹还是充满了令人不解的问号。
坊间关于罗氏的传说要比干巴巴的档案丰富,有学者相信他是当年得以逃脱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小的女儿安娜斯塔西娅公主的儿子,因此他才有这个光荣的罗曼诺夫姓氏,而且他的成功是沙皇海外后裔积极推动的结果。
这个说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阳光灿烂的加州海滩到麦浪涌动的顿河河畔,人们津津乐道于年轻的新总理的高贵血统和传奇人生。
然而人们总是太过于自以为是,1918年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在叶卡捷琳堡被枪决时,安娜斯塔西娅只有六岁,即使这位被誉为最高贵的公主能够逃脱,但怎么可能在五年后产子?!
等到1979年苏联入侵美国后,美国有记者撰文称罗曼诺夫是希特勒的后代,从他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希特勒的许多身影,甚至他的脸仔细研究会看到许多类似希特勒的轮廓。当然这是纯粹的造谣中伤,怎么看罗曼诺夫那张脸都是个典型的斯拉夫人,而不是那种金发碧眼脸庞俊秀鼻子高挺的日耳曼子民。
直到现在对罗氏的研究和讨论仍十分热烈,人们对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他的对手当年在耶鲁的同窗哈罗德?托马斯?杜根。
第一次红色战争结束后,如何改造苏联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想了几个点子,但终究没能实现。当时各加盟国并不想脱离联盟,广大民众对于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式改造也深感不满和反对,
这两个变数都是出乎西方的意料的。美国人的算盘是加盟国将分崩离析,苏联将轻松地被拆散成几十个小国,经济上国营工厂和集体农庄也会迅速私有化。但现在实现起来都变得麻烦,而且不满和反对导致了许多地区发生流血冲突,有些加盟国甚至发生大规模的反对拆散苏维埃联盟的示威并引发骚乱。这种种无法意料的变故令盟国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时候,罗曼诺夫向他的美国主子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方案,即政治上保留苏维埃联盟,但实行自由选举和三权分立;经济上在中短期内维持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但允许自由贸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也可以自由发展,而且土地也逐步实现私有化。
罗曼诺夫不仅向美国政府提交了极其详尽的改革计划书和时间表,还费尽口舌向美国国会保守的财主们描述他美好的自由苏维埃理想和计划。这个方案一开始就得到苏联各加盟国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就连在战争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相互争吵不休的大大小小政党都一致赞同。
美国人对这种缓慢的治疗方案并不太感兴趣,但迫于现实的无奈只好接受,虽然当时有学者提出了类似于后世的“休克疗法”的方案,但最终还是被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