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污染处理砖家-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想归想,林安还是让谷川大地等人起来,“没什么事情已经过去了,谷川先生请坐。”

    据王燕提供的资料,这位谷川大地是东京电力的少数身居高位的股东。

    他这次过来就和林安商谈福岛核电站污染一事,福岛核泄漏发生后,从东京电力公司暴露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受到了国内外的诸多指责,连带着现任的日本首相都饱受责难,尽快解决污染问题,成了东京电力的最最重要的问题。

    谷川大地在带着人坐下来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林先生,您的清道夫公司是海洋污染清理方面的专家,公司派遣我过来就是向贵公司咨询海洋核污染方面的问题。”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到是让林安准备的翻译干坐在旁边,见对方如此开门见山。早有准备的林安整好以暇的说道:“不知道贵公司是想询问哪一方面的?”

    谷川大地向后面吩咐了几句,从随从人员那里拿到几张文件过来,递给林安。

    “希望林先生以及贵公司帮忙保密,上面的数据请务必不能泄露出去。”

    见他这么郑重其事的说,林安眉头一跳,王燕主动走过去将从谷川大地那里接过文件。

    林安拿过来翻开一开,上面的文字已经翻译成中文了,里面的内容是一份关于福岛核泄漏发生后的海洋污染面积。包括了污染范围,浓度,以及污染后的海洋流域等等方面的调查统计报告。

    这文件确实不能公布出去,当然公布出去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无非将福岛当地的情况渲染的更严重一点,当地民众在抗议游行几次,反正东电公司已经债多不压身了。

    不过其中的后续的污染预测让不由认真起来,要知道日本离华国不算远,在这份文件的预计当中。受到辐射污染的海水将会飘到整个华国的南方,其中就有中海,最远达到了韩国、朝鲜等国。

    妈蛋。这小日本地震、核泄漏也就罢了。怎么他一出事搞的周围国家全都遭了灾。

    林安看完后将文件交给王燕,让她还给谷川大地,然后说道:“具体情况我已经了解了,贵公司是想怎么处理这次污染?”

    在见谷川大地之前,他就已经经行过相关的试验了,试验证明这次福岛核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与之前饕餮一号处理的那些工厂排放的污水之类的项目,基本上差不多,无非是面积更大,受灾的对象更多。

    谷川大地见林安信心满满的样子,眼睛一亮。急切的问道:“虽然这个问题很失礼,但林先生贵公司真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他在来之前同样调查过清道夫公司。与康迪公司推荐的一样,清道夫在海洋污染清理方面的确拥有强大的实力,环保巨头康迪公司都甘愿当他的产品代理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林安给了他一个郑重的答复:“没错,谷川先生相关的技术方面问题,你们可以询问贵公司的专家,我们公司也可以经行相关演示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演示的一切物品和人员也都贵方来准备。”

    “那实在太麻烦您了。”谷川大地只是客气了下并没有拒绝,和林安定下了具体演示日期后,又谈起了相关的价格问题。

    林安见主菜来了立即来了精神,小日本主动送上门不宰白不宰,他以前不是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不宰他个血流成河都对不起这称号。

    “不知道贵方是打算一次性解决,还是在限定范围内,计算方式是按照贵方给出范围,收费是按照该范围内的海水中核放射元性素铯…137、锶…90浓度来计算,每公顷将要花费一百万美金左右,当然清理效果也是最好的。”

    “如果是限定范围的话,根据海域流动情况我们还要商定一下比较弹性的空间范围。”

    这些都是他这几天召集蔡云成等人紧急磋商后的结果,如果顺利的话清道夫公司将有可能从这个项目上一举获利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美金。

    谷川大地根据映象中的数据计算了一下后,刨去污染较低范围不算,浓度最高的范围有将近3~5万平方公里。

    按照最佳效果每公顷一百万美金计算,五万平方公里,将要花费上万亿美金,谷川大地差点没被自己计算的结果给吓死。

    谷川大地僵着脸,对林安摇摇头:“这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把东电公司卖掉也没这么多钱。”

    说实话,谷川大地没被吓的扭头就走已经够好的了,这也和谷川大地经常跟华国的商人打过交道有关,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所以对此他心里有数。

    林安微微一笑,甚至赞同谷川大地说的话,点头道:“没错这个价格的确很太高,理论上这样的清理效果可以将海水彻彻底底的净化,丝毫污染都没有。”

    谷川大地这才松了口气,下意识的看了下自己身后的人,那人的表情和他同样。

    林安也注意到谷川大地的目光,不由问道:“这位是?”

    “额。”谷川大地迟疑了下,见那人点点头于是介绍道:“这位是我国经济产业省派驻在我公司的小组副组长,中村翔先生。”

    “哈?经济产业省?”林安在见谷川大地之前恶补了一下日本东电有关的资料,可这经济产业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最后还是在久久不见动静的翻译那里才得到了答案,这经济产业省就相当于华国的发改委一样。

    在得知了经济产业省的作用后,林安才知道自己从资料上看到的,东电公司同意日本政府的若干条件才得到了政府的注资,其中就包括了公司的具体经营以及财务,完全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次接触
    有中村翔的加入,林安彻底明白,谷川大地以及东电公司为什么会对海洋污染会这么上心了。

    纵然东电公司是这场核泄漏事故的源头,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地震的缘故造成的,东电公司怎么可能会去主动承担清理海洋核污染这个责任?

    日本作为四面环海的国家,从事渔业相关的渔民、海产店等等,当核污染泄漏后,整个渔业出口都收到了极大的打击,就连国内的普通民众都不敢吃鱼了。

    在海洋被核污染后最着急的是日本政府,光是福岛附近的海域受到污染后就直接损失数十亿美金,毕竟被核辐射后的鱼类根本没人敢买。

    就算海洋的流动性极大,根据有关专家推算核污染还将持续数年甚至十年以上,那损失就更大了。

    “林先生,您好,我是中村翔,请多关照。”

    中村翔的汉语并不是很流利,不过旁边很快就有翻译上来翻译。

    “你好,中村先生您好。”

    两人互相问候了一声,中村翔的既然说出了身份,很快调换了位置,坐在谷川大地的旁边,这说明两人的地位是一样的。

    “林先生,贵公司的验证方式我们可以接受但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价钱能否再优惠一些?拜托了。”

    这就是做独门生意甚至是垄断生意的好处了,完全是卖方市场,什么价格都是由卖家说了算,买家除非不买,否则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林安摇摇头,说道:“中村先生,完全可以去做一做市场上的调查,或者去参考一下康迪公司那边的价格,除了污染源一个是石油一个核污染以外,两者区别并不是很大。”

    中村翔他们怎么可能没做过调查。可他们对林安是毫无办法,毕竟清道夫是华国的企业,在本国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他们许诺的各种诱惑利诱根本没用,林安死咬着价钱就是不松口,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中村翔和谷川大地相视无奈,谈判已经进行不下去了。除非他们再拿出更高层面的条件,比如加入政治因素等等。否则林安是不会松口的,可这些东西根本不是他们两个可以做主的。

    林安见两人没辙了,于是说道:“其实两位的着眼点放错了地方,完全不必在价钱方面有过多的纠缠。”

    中村翔见林安似乎还有话要说,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于是恭敬的说道:“哦?那还请林先生指教。”

    “指教不敢。”林安略微谦虚了下然后说道:“在我看来,清道夫公司的作用在于加速海洋核污染的恢复,比如价钱定到最低的一万美金,根据推算五到六年内将会恢复正常,每多加一万美金将会推快半年左右的恢复速度。”

    两人听后心里豁然开朗。诚心诚意的向林安表示感谢,不过他们表示这么大的决定不是两人可以决定的必须要上报。

    林安心知这样的涉及金额庞大的商业谈判,想要订下来可没那么容易,光是签订一个意向就得经过几个星期的论证等等。

    不过关于核辐射清理的试验并没有拖延,准备工作都会有日方来做。日期则订在了下个星期。

    林安带着人亲自将中村翔、谷川大地等一行人送到楼下,“林先生请留步。”

    在目送他们上车走后,林安终于能松口气了,这次的谈判相当重要只能由他来,纵然有蔡云成等公司的人在后面群策群力,可是跟这些帮日本人纠缠可真不容易。

    面对中村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利诱条件,林安都差点心动了,还好他死抓着钱这一点和自己的根基在华国这两点,才没能让他们得逞。

    转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王燕也跟着进来了,蔡云成也同样跟着进来了,林安问道:“关于一个星期后的试验的准备工作布置好了吗?”

    “额。已经准备好了。”蔡云成不清楚林安为什么这么问,无非是去做一下现场试验而已,能有什么好准备的?

    见他这样,林安反复叮嘱道:“不要小看了那帮小日本,说不定他们会弄出什么难题出来,一定要准备好。”

    “难题?他们现在有求我们,还敢设置难题吗?”王燕难得插口问道。

    林安就知道她这么说,蔡云成也同样如此,只是被王燕抢先问了,很干脆的解释道:“他们是不敢弄什么幺蛾子,可这个却是他们讲价的手段,总之一定要准备万全,知道吗?”

    “是老板,我明白了。”蔡云成郑重的点点头,同时兴奋起来,一旦这笔生意真的做成了,不光带来极为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巨大的国际声望。

    “对了,通知陈嘉风,香兰化工的产业升级一定要再加快,还有统计我们合作的那几家化工厂他们的供货量的极限是多少,不要到时候单子谈下来了,产能跟不上。”

    “好的老板,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出去作事了。”

    林安点头让他出去了,结果他一出门林安就想起饕餮二号下放的事,也不知道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再叫蔡云成进来也不合适,不过王燕在这问她也可以。

    “已经快谈到尾声了,总公司现在正在统计业务,准备移交给分公司,按照谈判后的结果饕餮二号每升按照320块卖给分公司,具体分公司准备处理是分公司的事,总公司只保留监督使用的权利,防止饕餮二号向外流出。”

    提出监督是很必要的,在工业化今天的华国是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林安的饕餮二号是市面上唯一的产品,被给予了诸多觊觎。

    至于后面的交换的条件比如每月分公司订购最少不少于2000万的订货量,必须先款后货等等一系列的对卖方有利的条款。

    林安拿着以前吴江省和苏江省的前几个月的数据对比,在营收额上总公司还是下降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利润就是送给分公司的了。

    不过总公司好处更大,最重要的是先款后货回款迅速,毕竟先前清道夫公司是跟政府谈判定下的合同,政府每月的开支都是有定额的。

    第一个月的款子需要等上三、四个月才能全部拿到手,这还是好的,有些拖延时间长的,第一年的款子过个两年才能全部拿到手。

    想跟政府做生意,你得先垫款再说否则免谈,现在就不同了,现在这个回款的压力放在了分公司身上,以梁海、沈天他们的能量自然有办法把这一进度加快。
第二百三十二章 打造公司形象
    当林安在为处理完事情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王燕又拿了一份报告文件给他看。

    “这是?”林安翻开文件,上面一幅幅示意图草图,从汽车到服装样式以及logo等等,文件开头则写着《关于打造清道夫公司形象计划》文件的署名是公关部的童正。

    看到童正这个名字,林安这才想起之前饕餮二号的推广就是他来做的,不过由于赵瑜的警告,林安不敢在继续炒作下去,于是童正所在的部门就渐渐往清水衙门方向发展。

    如果换家普通公司可能还需要公关部去维持客户的关系,比如日常送礼、节假日旅游等等项目,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油水部门。

    可清道夫公司不同,林安和政府部门关系非常的硬,除了必要的礼节以及一些额外的支出外,几乎没什么要维持的客户关系。

    毕竟清道夫属于卖方市场买家只会求着上门,所以公关部所处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看着那些兄弟部门吃的是油光水滑,自己这边只能数着三瓜两枣过日子。部门内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童正迅速召集了部门内的所有人开会,一定要拿出一个解决他们当前窘境的方案。

    在集合了众人之力,其实还是托了清道夫公司成立时间短的缘故,毕竟一个半年不到的公司,提供给公关部操作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公司的形象,众所周知每个大公司都有他的形象,标语,用人单位多的还有他的专用服装,以及专用造型的涂装汽车。

    清道夫公司的工作人员近期已经达到了800多人,汽车则达到了一百二十辆,毕竟他们外出作业需要用汽车。除非是坐飞机过去。

    这些事情勉强属于公关部负责的范围,于是童正拿着相关计划找到蔡云成汇报。

    对于这份计划蔡云成还是很看好的,只要是大公司都会不吝这方面的投资。钱方面还好说,清道夫公司业务非常的红火也没什么外债之类的事情。所以公司账上有的是现金。

    只是这事情涉及到了整个公司,非得林安点头才可以,蔡云成是绝对不敢自作主张的。

    前段时间林安并不在中海,这份文件留在王燕手上已经好一段时间了,今天王燕才有空把这份文件拿给林安看。

    林安翻了翻,将文件往桌子上一扔,皱着眉头说道:“这设计的都是什么玩意儿。难看的要命,帮我把童正叫过来。”

    得了林安的吩咐,王燕走出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电话熟练的按了起来。即便她很少和公关部联系但还是准确的拨通了电话。

    牢记公司每个部门的内部电话,这是身为秘书必备的技能之一。

    接到王燕的电话,知道是大老板召见,童正不敢怠慢连忙赶了过来。

    “老板,您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