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尽梦境-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獾饶炅湓绺靡醚炷辏匆廊辉谖芪赫蚴睾褐校骶芰醣福α瞬懿佟恫匠鱿拿判小す晁涫佟分心蔷洹袄湘鞣溃驹谇Ю铩A沂磕耗辏承牟灰选!

夏侯渊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早年曹操在家中遇到官讼,夏侯渊便挺身而出,为其顶下重罪,后被曹操所营救才得以免罪。后来兖、豫两州大乱,闹饥荒,夏侯渊家里乏粮,实在养不活全家人。他便放弃了自己的幼子,而将挤出来的那点口粮分给自己亡弟的孤女。

此女夏侯氏于建安五年外出砍柴的时候,被张飞遇见,便带回娶为妻。就在这场定军山结束之后,便是这张飞之妻夏侯氏收葬了自己的伯父夏侯渊。这是一段《三国演义》中所未曾讲述过的历史。但无疑夏侯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令人景仰。

“有士心助我,汉中无忧矣!”夏侯渊搂着与他一般高的黄志,亲切地往大帐中走去。要知道黄志的身高可是有一米八,对于现代人而言并不稀奇,但是这在古人中算是相当罕见的。当然,若是比起张飞关羽来说,他并不算高的。

对于夏侯渊的期许,黄志有些无言以对,只能讷讷地回了一句,“妙才(夏侯渊字)过誉了。”

夏侯渊爽朗地拍了拍他肩膀,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司马富强随二人进入帐中,他的心里可是郁闷得很。不是因为夏侯渊即将身亡,而是东海队又一次面对必败之仗。而且这一次的形势实在是不妙,连主帅夏侯渊都身陨于此,曹军可谓是兵败如山倒,于梦中人自然是危机重重。

他也曾考虑过像淝水之战那般先谋后路。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东海队在淝水之战中不过是几名微不足道的小卒,并且存心要脱离前秦阵营,自然是可以恣意地逃亡。但黄志在曹魏阵营可是高居谏议大夫的首席梦中人,所以他们不能逃。不单单是因为阵营贡献度和亲密度的问题,夏侯渊这位统领一方的征西将军也不容他们临阵脱逃。

所以东海队必须死撑到底,撑到夏侯渊身死,魏军逃亡那一刻,实在是难熬。

路上司马富强看过了,定军山各处缓坡上都布置着鹿角,也就是拒马。刘备的军师法正便是让人烧了这些东西,同时从定军山南麓和东麓发动进攻,并顺利地分割了夏侯渊的兵力,终至定军山失守。

唯今之计,便只能是利用黄志的影响力尽力说服夏侯渊不要分兵,哪怕是败,也不能败得太过难看了。

话说历史应该是一部美军重型主战坦克,要不他的车轮怎么就是阻挡不住呢?哪怕是明知道的结局,哪怕是梦中人尽力地去提醒夏侯渊注意鹿角不要被烧,但事情还是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219年元月的天气特别的干燥,入夜之后,蜀军轻易地便引燃了定军山外围各处的鹿角,曹军根本阻止不了。东海队随着夏侯渊在山腰处注视着山脚下一处处燃烧着的火头,无奈地接受了定军山无法改变的结局。

法正不愧为刘备谋主,将万余精兵分作十路,同时动手烧鹿角,并且对定军山几处战略高地进行突袭。由于无从判断对手各路兵力的强弱,夏侯渊不得不将自己手中的兵力均分到各处据点,再留下适当的机动力量以应付突发状况。

这时候,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来,“报!东围有刘备大军来袭,张郃将军守不住。”

夏侯渊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当即便下令分兵一半去助张郃守东围。

黄志和司马富强再也顾不得什么上下尊卑,立刻出言阻止,“将军不可!”

“有何不可?”夏侯渊纳闷地问到。

“刘备行的是‘声东击西’之计,名为攻东围,实为取南围啊!”这些东西司马富强已经事先交代过,此时黄志毫不犹豫地说了出来。

“那又如何?”夏侯渊那刚毅的眼神突然变得柔软,“尔等欲弃儁乂(张郃字)于不顾?且东围失,则定军失。兵者,虚虚实实也。若我不救,东围此刻便要失守,弃之何异于认输?”

黄志哑口无言。

司马富强则看得更深一些,当鹿角被烧的那一刻起,夏侯渊便意识到定军山的败局已定。他一员征战数十年的老将,岂能比自己和黄志两个新嫩不懂兵法。史书上并未写明定军山之战点点滴滴的细节,但此时看来,并非夏侯渊分兵之过。

历史果真是不可改变……

夏侯渊分兵并非为了苟延残喘,他是为了给张郃及大部分魏兵留一条后路,老将军的心思一目了然。定军山西北两面山势陡峭,无法行人,唯东南两个方向有出路。往南则蜀军领地,往东即汉中,是魏军撤回关中的唯一路线。

从一开始夏侯渊安排张郃守东围,便是为他准备一条退路,一旦定军山失守,正值壮年的儁乂便有一条活路,可东山再起。

果不其然,夏侯渊突然说到,“尔等亦去助儁乂守东围,此处有某足矣。去吧,儁乂便拜托诸位相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处处青山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曹操委以征西将军重任,着夏侯渊守汉中,老将便誓与汉中共存亡。当然,他也不是自寻死路,只不过习惯于身先士卒,想坚守定军山到最后一刻。

也难怪曹操一再警醒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实在是因为太过于了解夏侯渊的性格。

黄志死死地盯着夏侯渊那张老而弥坚的坚毅脸庞,将其牢牢地刻印在视网膜里,刻印在脑海里,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并肩作战。

司马富强惋惜地摇摇头,拉着黄志,“走吧,历史是改变不了的……”

第一夜 定居山之殇(四)

定军山东围,随着夏侯渊分兵的到来,蜀军的攻势也逐渐减弱。然而回首南望,南围那边却是激战正酣,蜀军已经是攻上山头。张郃正犹豫着是否回救,黄志却不得不制止他。尽管他心里也有万般不舍,但这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刻。不管是为了保存魏军实力,还是为了东海队,他都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时年张郃为荡寇将军,品秩比黄志的谏议大夫要低,且黄志同时兼任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军师,故受其节制,便领命伺机东撤。

尽管熟悉这段历史,但身临其境的司马富强依然觉得如此的无力。史书无法写明双方每一条军令,每一次兵力调动,一切还看临场指挥。而他们面对的是蜀汉谋主法正,这个被陈寿评为“奇画策算”的法孝直。显然东海队的三个臭皮匠依然是稍逊一筹。

法正兵分十路不仅仅是为了让魏军无法守护鹿角,其谋虑之深远,甚至考虑到了如何阻截魏军的突围。只有全歼夏侯渊大军于定军山,蜀军方能一路畅行无阻,出汉中,取关中。

无论司马富强如何调兵遣将,总是被十路蜀军之一堵了回来,找不到一条活路,眼见着便要辜负夏侯渊的期望,将魏军全部葬送于此。

黄志双眼赤红地盯着定军山南麓,那里烈火冲天,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蜀军以优势兵力彻底压制了夏侯渊剩下的半数汉中军。

“我们反其道行之,就往西北方向走!”他转头望向司马富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阳平关?”司马富强恍然大悟。

他以前研究《三国志。张郃传》总是有一段相当不解的问题,便是其中一句“渊遂没,郃还阳平。”

阳平关的作用在于西拒蜀军,而蜀军一旦过了阳平关,进入定军山所在的汉中盆地,那基本上就遏制了曹军通过斜谷南下的可能,同时也获取了兵出斜谷北上关中的机会。

古阳平关地处定军山西北方向,即现实世界中的汉中市勉县武侯镇。按理来说,刘备大军从阳平关出来,南渡沔水以攻定军山,这一代应属于蜀军的地盘。

而斜谷道位于定军山东面,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通道,中途经过终南山里的太白县,南口名为“褒”,即现代汉中市北面的褒城镇,北口为眉县,在宝鸡市和咸阳市之间。

两者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这就引发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为何张郃败军不往汉中方向取道斜谷退回关中平原,反而回了敌人的地头阳平关,成了一支深陷重围的孤军。

古人写史总是惜墨如金,以致于留下一大堆谜题让后世不得不反复考证,依然没有个定案。就如同安阳曹操墓一般,其真伪恐怕还有待梦中人亲自去一探究竟。

此时黄志一言既出,立刻让他想通了这一切。原因就是张郃反其道行之啊,既然法正不让魏军逃回汉中,那么反攻他阳平关便是。法正已将蜀军悉数带来包围定军山,那阳平关定然守备空虚,取之不难。

阳平关与定军山之间流淌着一条沔水,而斜谷道南口“褒”也同样在沔水以北。这样一来,据有阳平关的张郃军进可攻退可守,并将蜀军阻于沔水南岸,随时可以根据形势往东退往斜谷。

也不知是梦中人又一次冒了古人的功劳,抑或是历史本就该有他们留下的足迹,黄志当即对张郃下达了全力向西北突围的新指令。而那个方向,也正好是十路蜀军中最薄弱的环节,梦中人也都是身先士卒,紧跟在张郃身边,以锋矢阵突围。

张郃也是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善巧变,曾先后随韩馥、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屡屡献策,但不为袁绍所用,否则历史必然为之改变。

别看他现在仅是个荡寇将军,很快在一年之后,便被曹丕授予左将军一职。后又在228年于街亭击败马谡,令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半途而废。最终官拜征西车骑将军,与张辽、乐进、徐晃、于禁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著一传。

张郃被誉为五子良将之躯,因为“手足头颅皆丧,唯躯干长存。”他是五子良将中活到最后的一个。231年,随司马懿击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后,不慎死于流矢。也就是说,他与东海队还有很长的一段缘分。

此时并肩作战,再没有比这血与火的战友情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在张郃看来,谏议大夫士心的这几位亲兵亲将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但比起一般的校尉也不差了,只是欠了些火候。

司马富强的盾用得好,但是攻击就比较差,冲击力明显不足,这能是守护着侧翼。残月使的是长柄锤,步战尚可,马战时因为下盘不稳,反而有些施展不开。同理还有晓风,他的“敏捷”也适用于步战,在马上基本上是无从发挥。可是若要让这二人弃马去步战,司马富强又不肯,毕竟大军团作战时,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指不定背后挨上一刀便没了。

反观一直不显山露水的黄莺和午阳更适合马战,他们两一刀一枪,都是马战利器,配合上技能段位压制,对上一般小兵所向披靡。

张伟的爪子更是无用,他也和黄志、李莎一般拿弓射箭,暂时转职马弓手。但是其准度实在不佳,毕竟骑射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就算黄志也是新近才领悟此技巧。不过张伟此时又一次凸显其排兵布阵方面的长才。眼见各人在锋矢阵里发挥的作用不同,便立刻作出调整。

“黄莺到儁乂将军右手边,午阳去左首。马强护黄莺外侧,残月护午阳。其余人都射箭!”

这其余人里,除了张伟自己没有“箭术”技能,其余三人恰巧都有。新队形一旦调整好,这支“锋矢”的冲击力立刻上了一个档次。

黄莺有了可以完全信任的队长在旁保护,便放弃了防守,将手中丈二长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她进入梦境世界以来第一次放手攻击。估计这里面也有某些想法在作祟,尽管很理解司马富强,但她多少对于这家伙的大男子主义有些许的不满。她要当着这个男人的面,全力地展现自己的能力,让他知道自己这个女人也能为他分担责任。

另一边,午阳的朴刀与残月的锤子也是相得益彰。残月只要依靠锤子的力量将周围来袭的兵器撞开,午阳立刻抓住空袭挥刀劈砍,其效率却是比黄莺这头高得多。

后头的四张弓则按照张伟的指挥,随时将火力倾斜到前方阻挡最密集的地方,缓解身处锋尖的几人将要面对的压力。

蜀军是兵多但将寡,不可能每一路都有名将坐镇以防张郃突围。在张郃与东海队的合力冲击下,蜀军转攻为守的防线很快便被凿出一个口子。张郃带着东围魏军大部贯穿了蜀军防线,成功突围。

第一夜 定居山之殇(五)

然而蜀军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负责此路的校尉立刻衔尾追击,一路跟着这支败逃的魏军往西北方向去。张郃手下多步卒,要想摆脱追兵几乎是不可能,除非将他们当做弃子,但这样一来又辜负了夏侯渊的期望,所以只能是且战且退。

离开定军山,回首已是一片冲天火光,夏侯渊以半数魏军的牺牲拖住了刘备大军,顺利地换来了张郃部的脱逃。

黄志对着定军山方向一个揖到地,“妙才,幸不辱命!”

此言一出,东海队的两名女孩立刻呜咽了,男人们也忍不住红了眼。说起来,他们和夏侯渊接触的时间并不长,算上渭南之战,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个月。可这就是一代名将的个人魅力,夏侯渊的武魂从此与定军山同在。一瞬间,众人仿佛看见那伟岸的身影与定军山重叠在了一起。

东海队随着张郃的魏军继续向西北而行,只要向北渡过沔水便可脱离蜀军的追击。法正也不曾料想魏军竟能反其道行之,反过来拿自己的阳平关,一时竟是调不来太多的追兵。这支魏军的前景可以说是相当的乐观。

就在大军接近沔水时,一队蜀军轻骑突然自西南方向而来,直接从侧面插入魏军,锋尖直指东海队所在的中军位置。此时魏军新败,士气低迷,加之侧翼薄弱,竟是阻不住敌人,任由这队轻骑轻易地突入中军,直接威胁到东海队与张郃的安危。

此时发动了“登高远眺”的司马富强看见为首一骑须发皆白,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将,放眼此时的定军山战场,不是黄忠还能有谁。

黄忠能百步穿杨,眼力自然不错,此时也发现了梦中人和张郃的所在,立刻快马加鞭继续又往前推进了一段距离。此时双方相距一百五十米,古人算一步为左右脚各迈一次,一百五十米也就是相当于百步的距离。

果不其然,黄忠从背后掏出一张弓。尽管距离还很远,但是司马富强明显能看出那张弓的尺寸要比一般人的大一号。那便是这员老将傲视群雄的二石弓了。

按古人计量单位,一石四钧,一钧三十斤,即一石一百二十斤左右。这二石弓即二百四十斤,合现代的一百二十公斤,相当于黄志手中白蜡短弓的四倍力量,所以射程也几乎达到了四倍。以他的判断,身为蜀汉五虎上将的黄汉升至少是A段位以上的“箭术”,哪怕是S段位也不为过。

眼见着黄忠弯弓搭箭,司马富强的心揪了起来,立刻从腰间武器袋中抽出一面大盾,同时高喊,“黄忠要射箭,大家注意隐蔽!”

早在队长喊话之前,黄志便感觉到了一种刺骨的寒意。这股寒意就像一支锋利的箭矢一般,直接贯穿了他的脑海。顺着寒意袭来的方向望去,他穿过人海丛丛,直接与黄忠的双眼对上了。

“他的目标是我?”黄志突然有了这样的觉悟。

他试着策马跑动几步,却发觉那股寒意并没有丝毫的消退,反而更加强烈。黄忠锐利的眼神牢牢地锁定着自己,和当初作为新人在第二夜的时候被那个狙击弓盯上的感觉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着这种避无可避的眼神,他竟有种心慌的感觉,加快几步往司马富强身后躲去。相信队长的“盾守”应该可以挡住百步之外射来的箭矢。黄志也曾尝试过自己全力一箭的射程,一百五十米便是极限,不但是毫无准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