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天读懂经济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娲贰S捎诼⒍铣炭刂迫抗└也肪哂杏谰锰厣月⒍铣淌羌鄹竦木龆ㄕ摺R簿褪撬担⑷砜梢陨米远ḿ郏雎跃醚Ю砺壑泄┣缶獾亩ḿ鄄呗浴2⑶遥眯幸祷嵯拗菩鲁探搿J率瞪希碌钠笠狄氩僮飨低澈臀⑷硪徽谐》荻钤谀壳敖锥稳肥凳欠浅@训摹�
  垄断的原因和类型
  那么,为什么有的行业是百家争鸣,有的行业却会产生垄断呢?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进入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的垄断、政府创造垄断和自然垄断。
  资源垄断是指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例如,亚麻村里有几十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土地可以种水稻,那么,一斤稻米的价格就是你多种一斤稻米所花的成本。但如果亚麻村里只有一块地可以种水稻,这块地被一家所有,附近也不可能买到其他的水稻,该地区也不适合种植其他粮食的话,这一家就可以由于自己的资源形成垄断,它拥有极强的市场力量,如决定种植多少,定价远远高于成本多少。而微软就是利用它的技术资源取得垄断地位的。不过实际上,这种资源垄断的情况在现实中是比较少的,因为很多资源都拥有相近的替代品,而且,整个国际市场都是开放的。当我们国家不适合种水稻时我们可以在世界市场上去购买,或者我们改吃小麦。
  政府创造垄断是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力。如对于自来水供应系统,如果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一旦市场秩序混乱,则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因此,政府会把自来水的供应集中起来,交给一家自来水企业,这家企业就形成了垄断。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一个企业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时,它向政府申请专利,政府会赋予该企业一定时期的专利保护,在这段时期内,该企业就可以垄断市场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11)
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个行业中,一个生产者会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出现在规模经济的情况,当一家企业生产时,产量极多,平均总成本就很低,但如果多家企业生产的话,每个企业的产量就很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成本提高。继续以自来水供应企业为例,由于自来水供应线路的安装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果向全国供应自来水的话就需要在全国铺设自来水管道,显然,一个企业供应全国的产量时,由于产量巨大,平均的成本就能降下来,而如果多家企业一起供应,每家企业都需要铺设自己的供水线路,所付出的成本是一样的,但产量却被分摊了,那么,总的平均成本就会很高。
  实际上,垄断企业也许并不是生来就是一家,它可以是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形成的,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这几种:卡特尔,是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比如,亚麻村的村民都能生产水稻而其他村子不行时,这些村民为了控制价格没有相互竞争,而是组成一个集体共同制定价格和决定种植多少,从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就是卡特尔。托拉斯,也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但它的特点在于参与者都丧失了独立性。如亚麻村的村民都没有单个定价和生产的权力,而是一起集中到了村长手里。现实中的美孚石油、威士忌便是著名的托拉斯。相比托拉斯,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是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如德国的采煤辛迪加。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如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一起组成,组织为了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的影响和反垄断
  尽管有的市场出现垄断是必须的,且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和促进该垄断厂商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大部分市场上,垄断局面的形成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谋取高额利润的机会,也会造成低效率和无谓的损失。因此,政府常常会对垄断问题作出反应,主要包括制定法律反对垄断,如我国去年制定的《反垄断法》;进行价格管制或给予垄断者一定的价格补贴以使得其产品价格适当;将垄断行业国有化,如我国的电信系统、铁路系统,等等;任其发展,让市场自己解决。
  其他市场形态
  除了垄断市场外,经济学上,市场还有另外三种形态。
  比如,在可乐市场上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就是双寡头。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这就是寡头垄断,是一种由少数几家卖方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比较接近于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其实是现实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形态。比如,生产服装的行业就是这样的垄断竞争状态。特点主要在于产品差别的存在,即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另外,它存在较多的厂商。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价通常是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然后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最终达到均衡。 。。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12)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也是经济学中的典型假设市场。因为它的假定条件比较严格,现实中通常不存在,但我们一般认为原材料市场可以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包括: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即大家都没有任何差别;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也就是不存在内部的、不为人知的信息; 不存在交易成本,你可以随时进入和退出市场而不需要任何代价;最后,这里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而达不到规模经济。
  并购——当东边粥铺买下西边饺子馆
  * 含义
  * 分类
  * 动因及影响
  含义
  我们这条街道共有两家早餐店,一个是东边的粥铺,另一家是西边的饺子馆,两店分别占据街道两端。由于这条街道消费者众多,两家生意都不错。粥铺老板想要进一步扩大经营品种,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粥铺老板现在会重新开一个店铺,如饺子店吗?不,也许他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买下西边的饺子馆。因为一方面饺子馆地理位置不错,可以填补粥铺没有影响到的西边消费者,而且,饺子馆也有了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比重新开家店铺吸引消费者来得容易,也可以省去重新买桌椅厨具、聘用做饺子人员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让自己少了一家竞争对手。这就是收购的好处。当然,也许饺子馆老板并不愿意自己的店铺被买下,他也想要扩大经营品种,这时,两家就可以采取合并的办法,而不是一家被另一家买下了。
  这里,收购与合并都是并购的内涵,另外,还包括兼并。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并购现象。比如;这次引起众人关注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就是收购的典型。2008年,中国大型果蔬汁生产商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收购后,汇源果汁将撤销上市地位。对于可口可乐来说,积极发展一系列不带气饮料;包括果汁饮料、美汁源果粒橙及原叶茶饮料; 可以给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其也在公告中称这次收购预期的协同效应将提升经营及成本效益。可以另一方面,这次的收购引起争议因为它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涉及民族品牌丧失的问题,更容易造成外资在中国饮料市场的垄断。对于并购造成的影响,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1999年6月,英国两大生物技术公司——细胞技术公司、粒子螺旋藻科学公司宣布合并。这也是一场影响重大的合并。因为合并后的企业集团成为欧洲最大的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而且,这次的合并也为过于分散的欧洲生物技术产业的重新整合开创一个新纪元。它们的合并采取的是相互换股的方式。两公司合并后,原细胞技术公司总裁彼特?菲尔勒将掌管新的公司。原粒子螺旋藻科学公司总裁约翰?帕德菲尔德退下来后担任了新企业集团下属的一家分支机构负责人。
  分类
  对于并购,其实可以是全部并购,也可以是部分并购。就拿收购来说,在完全收购中,收购者购买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股本。部分收购时,收购者获得控制权,股份额通常高于50%,低于100%。比如,联想买下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其实就是对IBM的部分收购。因为IBM除了个人电脑业务外,还有其他的业务发展,而联想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13)
一般来说,根据并购的不同功能或根据并购涉及的产业组织特征,可以将并购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比如,上述的生产个人电脑的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其并购的为同一种业务,只是将自己的市场范围扩宽,从国内到美国,进军国际,这就是横向并购,即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横向一体化。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行业重组浪潮以及我国各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及法律对横向重组的一定支持,行业横向并购的发展十分迅速。
  当家具生产厂收购了木材厂,就是一种纵向并购,家具生产厂并购的是自己的上游企业。纵向并购,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之间的并购。可见,纵向并购的企业之间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是供应商和需求商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是企业在市场整体范围内的纵向一体化。
  而某化妆品公司收购了一家文具生产公司,就是混合并购了,也就是发生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那么可以看出,混合并购的基本目的在于分散风险,寻求范围经济。也就是让自己的经营和影响力多元化,为自己的企业进入其他行业提供了有力、便捷、低风险的途径。
  动因及影响
  其实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基本知道了企业要进行并购的原因,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寻求企业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希望扩张企业,如之前所举例的粥铺,虽然它可以自己内部扩张,去开新的店铺,但这么做却要面临新粥铺的缓慢发展甚至生意惨淡的情况,此时,直接并购街道西边已经发展成熟的饺子馆则要迅速的多。而在经济学理论中,并购的最常见的动机就是协同效应。也就是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并到一起,会产生一种自身的协同,从而使得一加一大于二,这种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比如,家具厂并购木材厂后,由于上下游企业为一家,就会省去很多谈判交易成本,经营会更有效益,就会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而财务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上,即由于并购后企业规模远远大于之前,造成的规模效益也迅速提升,从而比两家企业单独生产要强的多。
  具体分类的话,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这也是所说的财务协同效应,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能够带来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充分整合,降低管理、原料、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二来可以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比如,粥铺对饺子馆的并购就提升了自己在这条街道的市场份额,那么,这条街道上的早餐市场中,这家粥铺的地位将会提升不少。而且,随着并购后规模的扩大,生产力也会相应提高,销售网络不断完善,从而为企业在行业中确定领导地位增加砝码。第三还可以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这点不难理解。比如,家具厂并购的是其他的家具厂,那么,在同原材料供应商的木材厂讨价还价时就会更有利,因为此时它已经成为木材厂的主要客户。另外,还可以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及通过并购取得被并购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比如,当你并购的是一家知名企业时,你不仅仅是收购了对方的资产,而且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销售资源等。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根本提高,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有很大帮助。最后,通过混合并购可以跨入新的行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14)
现实中企业进行并购时不但要考虑“我为什么要做这项并购?”,也就是这项并购是否能满足我的动机,也要考虑“并购后能磨合好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即使理论上并购能达到很多要求,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不同的企业也是和不同的人一样,不同的人并不是想一起生活就可以做到,因为各自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职业发展、兴趣爱好都可能不同,不同的企业也是各自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管理团队和运作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凑在一起就可以,还需要进行磨合并磨合成功,否则,会产生一加一小于二的情形。
  比如,2001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网络商美国在线公司同时宣布两大公司将进行合并,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综合互联网和传媒优势的“航空母舰型企业集团”。当时合并的消息传出后,外界一片叫好,纷纷认为这是一桩在传媒史和互联网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勇气与荣誉的结合”。但是两年后,大家发现,并购后的“航母”不但没有预期中的强大,甚至不如两个企业以前的状况,股东的2000亿美元财富都消失一空。时代华纳“永远的天才”杰里?李文被迫辞职,美国在线的理想主义领导者史蒂夫?凯斯也被迫离开了他创办的公司。杰里李文这个影响美国传媒业30年的巨子在退休后说:“我从来没哭过,但是现在我经常哭泣。”
  因此,当东边粥铺要买下西边饺子馆时,老板还需要分析:两家在一起是否能够很好的磨合,是否能产生预期中诱人的协同效应。
  机会成本——北大学生卖肉为何引争议?
  * 定义
  * 计算
  * 机会成本的运用
  定义
  《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则消息――《机会成本——上大学不如擦鞋》:“成都某名牌高校的两名研究生联络本校和另一高校的3名本科生,开起了他们自称为‘国内第一家由在校研究生开设’的擦鞋店,头一天就挣了280元钱。此举引起了争议,一些市民指出,这样做太影响平时的上课,把钻研功课及其他的正事都耽搁了,实在不能理解。”
  可是,报道的作者却持相反的态度:“就投资成本而言,上大学的投入比开擦鞋店大。虽然新闻报道没有披露‘研究生擦鞋店’的注册资本是多少,但按常理推断,大约不会超过4万元,而‘上大学’就贵得多了,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年均成本超过1万元,据说七个壮劳力也供养不起一名大学生。就投资收益而言,上大学的不确定性似乎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