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气。
  愁更愁,忧更忧
  我们对某一件事感到不如意,往往非常容易想起另一件更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再想另外很多件,所谓“祸不单行”,其实就是这种道理。
  愈吵愈凶
  很多时候,为某一件小事而争论,双方互相刺激之后,又拣起一件又一件过去的事情不断挖苦对方,从而愈吵愈凶,气话越来越多,痛苦累积加重,最后大打出手,直到两败俱伤后情绪才被迫安静下来。
  工作和生活中这8类扭曲的事例还有很多,多注意观察研究,看看每天会发生多少这样的扭曲现象,你如何掌控这样扭曲现象?
  生活的荆棘地
  有一只小兔子被狡猾的狐狸缠住了。
  为了活命,小兔子便急中生智对狐狸说:“我说狐狸啊,大家都知道你很狡猾,所以,我请你千万不要把我丢到长满荆棘的地方去。”
  狐狸听了以后,心中窃喜,认为兔子最害怕荆棘,就真的把兔子丢到荆棘里去了!
  可是,兔子一旦到了荆棘丛生的地方后,狐狸反而不敢进去抓兔子了……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一个大智慧:将对手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看起来对我们极具威胁,而事实上对我们较为有利的事情上,对方很可能因此而被困扰,反而不采取我们真正害怕的行动,也就是有意让其产生扭曲的觉知。
  

第五章 改善心灵的八大心识方法(1)
读明白了心识作用和心识运作过程,就不难发现改变情绪管理情绪的逻辑方法,应用心识作用的运作过程,转念改变想法,远离忧伤的感受,释放负面的记忆,种植善念,净化心灵等,可以归纳出改善情绪的八大心识方法,从而更好地管理*不羁。
  一、正反转三思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正反转三思,顾名思义就是正向思考、反向思考及转向思考的总称,它是一种积极改变人们内心想法的有效策略,是应用想识思考改变内心藏识的想法和认知。比如,对愤怒的事物,我们可以重新诠释,改变解读;对委屈的事及不合理的事可以重新将之合理化;对讨厌怨恨的人,改变对他的观点;对价值观、满足度重新定义,重新调整预期心。
  正反转三思觉识图
  (一) 改变想法策略
  应用正反转三思策略,即从正面、积极的方面思考,或向相反方向作逆向思考,亦可换位进行转方向思考,即所谓人不转我转,我不转心转。
  一位喜欢赌马的人,因为丢掉了比赛用的宝马而内心很痛苦。
  我们假使他能够从正面去思考,就会觉得“丢马其实只是意外,没有人能永远拥有这匹马,再伤心烦恼也没有用”;
  如果我们再假设他进行反方向的逆向思考,就会觉得“没有马也好,那样我以后就不用再赌马了,也就不会再有机会把钱赌输给别人,细细想来,即使就算我能把马儿找回来,以后赛马时万一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跌伤了、摔断腿了……更得不偿失”;
  如果我们假设他转个方向去换位思考,就会认为“缘由天定,此马丢了,或许我可以再买一匹更好的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心理就会释然许多。
  阿东本来想请假,但是经理未批准,于是阿东就与经理进一步发生口角,并从内心怀恨经理,认为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主管。
  其实,阿东如果能正反转思考,经理不批准事假这件事,肯定是有原因的,怨恨的情绪就会得到逆转,心态也会平和许多。
  下面,我们再利用正反转三思策略对阿东请假的事件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从正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请假批准不批准是主管的权限范围,经理有其考虑的各种因素,我阿东有义务服从和尊重经理的安排,并将此视为一种美德,这样去想,或许就能够避免上述的一切不快。
  其次,我们再从反面进行逆向思考——未批准我事假也好,可以继续工作,还可以多拿一点工资,并可节省外出的开支。其实,假如经理真的批准我的事假了,可外出时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
  再次,我们可从各种角度进行换位转向思考——胳膊扭不过大腿,我没有必要和主管抗争,以免节外生枝,等下一次经理心情好些再去跟他请假吧。我相信,一旦公司的生产工作没那么紧张了,说不定经理就会批准我的假期了呢。
  又比如,某人遭遇亲人病故,亲人离散,令人非常伤心痛苦,但是我们谁都明白伤心无用,只能节哀顺变。为了帮其释怀,我们可以引导他作如下思考。
  首先,我们站在他的立场上作正面的积极思考——哎,老人家的一生是磊落的一生,幸运的一生,但是我们谁也没想到生死有命,老人家会走得这么快,这么急。可是生老病死,本为常事,再美好的人生也不可能永远保证亲人能不离不散,再说“人死不能回生”,再伤心也没有用,自己的日子还要继续过,咱们还是一起想一想如何完成老人家的遗愿才是关键。

第五章 改善心灵的八大心识方法(2)
其次,我们再从反方向进行逆向思考——老人病故了,他所有的病痛都从此解脱了,再也没有痛苦,没有人间烦恼了,上了天堂后还可以保佑我们大家,他在天上有天仙庇护,我们只有祝他一路走好,愿他在极乐世界里早日成仙……所以,我们应从内心去祝福他,为他祷告。
  再次,我们可以站在换位的立场去引导他进行转向思考——为了不再增加家庭的负担,老人家选择了这条路,也真是苦了他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他以前未能完成的工作努力奋斗,帮助老人家实现他的心愿。
  同样,离婚、失恋、单相思、失业等痛苦事情,我们也可以朝下面表中的方向进行思考。
  积极、逆向、转向思考表
  (二) 人不转心转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很难改变别人的观念和决定,没有办法弄走他,自己又不愿离开……那就只有设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了。
  我的女儿欣如过去在日本读书时,一位舍友有些啰嗦,经常找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与欣如较真。有一次欣如生气了,她就狠狠地跟舍友吵了一架,弄得双方都很不高兴。
  事后,欣如想,我暂时无法改变舍友的处世作风,但是,也无法将其赶走,而自己暂时又不打算搬离该宿舍,就只好在内心里说服自己“委曲求全”。
  于是,欣如就去向舍友赔不是,说自己不知怎么一时糊涂了,竟然莫名地生气,并把这个气发到舍友身上了,是欣如的不好,请舍友原谅,以后还需要舍友多多照顾。从此,舍友再也不找欣如的麻烦,双方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沟通。
  下面,我为正反转三思策略专门设计了一张简表,可供各位朋友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正反转三思策略简表
  (三) 改变认知,重新诠释,重新解读,重新定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很多已经被定义了的事物,事实上其定义也许不一定是积极的、准确的、理想的,为了改变我们的“藏识认知”,可以重新将“被嘲笑、被诽谤、被骂、被侮辱……”的事情进行再定义,再生新的诠释内容。
  认知、情绪变化表
  (四) 改变心态
  心态是内心藏识的态度,对人、事、物想法看法的状态,心里的主张。改变心态,就是应用想识改变思维,思考改变内心的观点、态度,例如悲观的心态、消极的态度,改变为积极的态度。
  改变对生离死别的观点:
  一个人在大地震中,妻子、女儿丧生,儿子残废,内心充满悲伤和地震恐怖的阴影。经过心理康复训练才想通:自己大难不死,应该好好活下去。他化悲愤为力量,开始当义工,帮助抢救工作,也劝儿子要勇敢,要改变心态,不要自怜自卑,断脚但生命还在,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日子还是要过。儿子也改变心态重回学校,过上正常的生活。
  卡耐基的例子:
  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15岁时长得很高,瘦得像竹竿,但是打球、赛跑各方面却都不如别人,同学取笑他,给一个“马脸”的封号。托马斯内心充满烦恼和自卑,经过情绪管理的学习,托马斯克服了自卑感,战胜了尴尬的心态,重获信心和勇气,健康的心理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释放负面认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会有一些忧虑、担心等负面记忆的存在,而这些负面的记忆长期积压之后,压抑在我们内心的藏识之中,累积多了就会形成压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改善心灵的八大心识方法(3)
特别对于一些不平的想法、不合理之事、受屈受辱的记忆……压抑在我们藏识之中太久了往往会对心灵造成创伤,应当设法把它们从内心之中释放出来。那么,如何释放呢?也许我们可以站在高山上大声吼叫,或者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抑或清醒地摔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特别是对非贵重物品摔打也可以发泄。在日本、美国、韩国……有人聪明地注册了一些专供人们“发泄”的出气公司,他们会花小钱买来一些廉价的模特、道具……商品供要发泄的人摔打、报复,然后再照单付款。
  三、远离感受环境
  远离感受,其实就是离开负面的生活环境,主动选择感受的有效信息,远离或避免负面的刺激。
  生活中,我们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不要主动去感受过多的负面环境,要善于断绝负面情绪信息的来源。如果不看某些事情,我们就可以“眼不见为净”,如果不听某些事情,我们就当自己“不知道就没事了”。
  事实上,凡事均可以改变情境,感受不同情境可以让我们避免触景伤情。或者选择正面而有益的情绪信息;或者播种有利的想法、观念、行为;或者选择感识感受积极的信息,避免吸收负面的信息,从而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
  下面,我们简单地举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说明。
  一个成年女子,因为空虚看了很多恐怖片,从此内心有了不少恐怖片中的恐怖情节。于是,她每每在遇到类似情景时,就会产生恐怖的情绪。
  我们如果听了某些神奇鬼怪的事情,或被相命人士告知我们某年某月会有“厄运”,往往就会有厄运的预期,有时候即使没有“厄运”,也会找出“厄运”的情节来“证实”其命运的灵验。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净化自己内心记忆的种子,不要为了好奇而花太多的时间去看恐怖片或乱看手相、算命、听鬼故事,应严肃保持心灵的净化与单纯,确保藏识只易于产生良好的觉识、感识,坚决消除可能产生负面情绪的藏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信息?
  (1) 离开现场,避免受刺激
  争论吵架时人们往往互相刺激,双方急于辩解,急于反驳,脸上的表情、肢体动作互相感染,相互刺激,越争越气。而最好的方法是先离开一阵,进行“冷处理”,比如倒杯茶、喝点水、上洗手间等,让感识不再继续被刺激。劝说不动对方,对方不转变,自己先转变,正所谓:“山不转水转,人不转心转。”
  (2) 远离伤心之地,避免触景伤情
  失意、失恋,容易触景伤情。应改变环境,离开伤心的地方,通过转换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事、物,来避免继续受到同样的刺激。因此,失恋时,可以外出旅游,不仅能够陶醉于美丽的大自然,心旷神怡,还能舒解心中不愉快的情绪意念。
  四、播种善念
  内心藏识中每一种想法、每一种观念,就像是不同品种的种子,我们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与种子相同属性的果实。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内心藏识想法是爱,那么,觉识往往就会产生出“爱的情绪觉知”;如果我们内心中想的是愤恨,往往就会产生出某种“恨的情绪”。
  所以,要想保持较好的情绪,就要储存好的观念和想法,因为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情绪管理就是要多播种善因,即播种善念、培养好的观念和想法,这样自然会产生好的情绪之果。

第五章 改善心灵的八大心识方法(4)
在生活与工作中,多做一些有功德的好事,多播种善因,在藏识里多储存一些好的记忆,让正面的、积极的,可成功发芽、能开花结果的种子深埋在你的内心深处。因为有风度、有学识、有好的心态、有善的记忆……从而在生活中,藏识散发出来的心念也是善的、正面的觉知和正面的情绪。
  五、净化心灵
  如果我们的内心藏识里没有烦恼的想法,就没有忧虑的事情,觉识就不会有忧愁的情绪;内心没有不平事或没有怨恨的想法,觉识就不会有生气的感觉。
  通常,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愤怒或怨恨,其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了太多的贪念、无穷的欲望……如果内心的某些欲望未达到,就会产生挫折失望的痛苦。看过武侠书的读者都知道,很多故事中某个坏人的内心常存嗔念,于是就为其怨恨、不平、报怨的想法埋下了根,从而会在正义的对面产生愤怒、生气、怨恨的不良情绪。
  内心执著、有成见、主观,犹如镜子染尘,反映的影像会失真。我们内心的执著,如果不是择善而固执,一旦固执自有的主观“成见”,内心的觉识就会依照主观觉识产生想不开、看不清楚、听不明、想不通的困境,这就是“困扰”形成的原因。
  六、心灵充电
  工作时间长了,会感受疲惫;事情不顺心,会感觉压力大,不论体力、心力都感觉有种无力感,缺乏斗志,产生消极的情绪,此时需要给心灵充电。心灵充电可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情绪。心灵充电主要有下列方式:
  10种舒解情绪的方式
  心 灵 充 电 放 松 方 式
  1 休息 冲凉后美美地睡上一觉,或带着孩子出去玩,或干一些简单的家务……
  2 散步 一个人独自在马路上漫步,或与爱人一起牵手前行,或约几个好友边走边聊……
  3 娱乐 唱卡拉OK、听mp3、打电子游戏、与朋友去公园玩、打牌……
  4 听音乐 听交响乐、参加明星演唱会、听教育光碟、听学习录音……
  5 看电视 看名人对话、专家大讲堂、足球评论、连续剧、现场直播节目……
  6 运动 跑步、练拳击、打篮球、跳绳、赛跑、骑自行车……
  7 打球 打乒乓球、打网球、打高尔夫、打台球、踢足球、打棒球、掷铅球……
  8 爬山 上山野炊、与爱人游山玩水、与朋友登山比赛……
  9 旅游 市内旅游、省内旅游、国内旅游、国外旅游、故地重游……
  10 谈心
  聊天 与朋友谈心、与老师谈心、与爱人谈心、与家人谈心……
  七、静心
  静坐,冷静,打坐,修心,静心可以使急躁的心念沉淀下来,使烦躁的情绪安静下来,更可以启发灵感,产生顿悟,发挥潜能。这部分在情绪控制中至关重要,下一章将详细叙述。
  八、信仰
  把问题与自己的责任、身上的使命、未来的伟大事业……一比较,会发现自己没有时间去计较很多身边的小事。同样,很多有信仰的朋友通过祈祷、祷告,把内心的烦恼交给自己的信仰,释放内心负面的情绪,将内心矛盾冲突的想法发泄出来,从而解决情绪的问题。
  美国作家霍尔姆斯曾经说过:“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称之为‘念头’)扩展成为一种新的观念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