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计算中心吧?请问贵公司有上ERP的想法吗?” 此种行为岂不浪费人才!难道我大学4年学出来就是为了给你打电话?!小杨的种种想法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 也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 看不起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可是哪一份工作不是重复性的?麦当劳重复地炸着薯条, 就像给自己炸出一根根金条。 佳和公司每年几千万的营业额, 不都是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出来的?

  (2) 浅尝辄止。小杨只要耐下心来, 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老销售, 他就会发现, 老销售们所过的生活, 和小杨的理想非常贴近: 电话要打, 酒要喝, 差要出, 价要讨。万丈高楼平地起, 最初的工作一定是无聊的、 重复性的, 那是因为你只是火车上的一个螺丝钉。往往企业越大, 你越觉得自己渺小。可是, 只要你努力奋斗, 你就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你会从火车尾被挪到火车头, 左右着火车行进的方向, 你的视野开阔了, 你看到了碧绿的原野和原野边美丽的姑娘, 这就是成就感!

  (3) 不敢沟通。如果你对工作不满意, 你完全可以找总经理吐吐苦水、 谈谈困惑。三十八岁头发就快要全部光荣退休的总经理, 急切地需要从教育下一代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他会鼓励你说: “盖茨不也是从车库起家的吗?俞敏洪不也刷过糨糊吗?我老人家十年前不也天天打电话吗?而且, 如果你不喜欢做销售, 也可以考虑到北京总部去做开发……”在困难面前, 不要选择逃避, 要敢于向老板说出你的困惑, 反正你是实习生嘛, 如果这个老板连容忍抱怨的气度都没有, 那你再选择闪人也不迟。英文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When things get you down; don't go and hide; e and talk to your boss。 That's what he is here for。

  案例二:

  小张, 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毕业生, 通讯专业。因为同学们都认为小张经常有一些新想法、新思维, 他一直都幻想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市场开拓人员, 成为某个大公司的品牌经理, 而且他暗暗地将目标锁定在“宝洁市场部”。在校期间也参与了一些大公司在校园举行的促销活动, 但总觉得不够过瘾。经过多方寻找, 他在暑假来到同班同学父亲的朋友开的电脑销售公司, 如愿进入神秘的市场部打杂。暑假是电脑销售的旺季, 小张很幸运地参与了所有的市场活动: 在路边搭台做road shows, 设计买电脑送打印机的宣传活动, 甚至发小广告等等。经过一个暑假的实习, 小张发现喜欢上了这种蛮“刺激”的工作, 所以他坚定了自己放弃通讯工程本行的想法, 一心一意去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熟悉品牌推广和促销策划的专业人才!

  案例二分析:

  显然, 小张从暑期实习中获益良多, 至少, 他从“想改行”变成了“坚决改行”, 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实习中, 他了解到了市场工作的实质性内容, 发现了这份工作和自己兴趣和特长的结合点, 增强了自信心。就这样, 从大三开始, 小张已经开始走上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而他的很多同班同学, 仍然在广泛地把简历投递给各种各样的公司, 仍然在抉择着: 向左走?向右走?

  案例三:

  小陈, 华工大2007年硕士毕业生, 机械工程专业, 但立志从事销售、 市场或管理工作。在华标街道办事处党委办公室实习, 负责端茶、 送“鸡毛信”。

  案例三分析: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6)




  我很喜欢小陈, 因为他利用机械硕士所学到的杠杆原理, 把热茶端得一点不洒。我怒其不争地愤愤问他: “到党委办公室实习?你将来要当党委书记吗?你才是个团员哪!”小陈同样气愤: “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嘛!凑合一下不就完事了?”回过头来看小陈的简历, 令人神往: 组织部长!策划篮球大赛、 绘扇大赛、 模特大赛!(啧!) 惟一有可能把触角伸出大学校园的机会, 就是实习, 小陈选择了街道办事处(惟一的好处是被办事处打杂的大妈看上了, 三天两头给他介绍对象)。 小陈的实习经历完全浪费了他宝贵的25岁的青春, 对职业发展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所以说, 找实习单位的时候, 尽量要做到专业对口, 或者至少是工作性质对你的胃口。

  案例四:

  小赵和学校几个同学一起到一个很大的外贸公司实习, 被分配给几个业务员做助手。 这是个有国营特色的企业, 同事们都互相称呼对方为“老张” “老王”, 几个同学入乡随俗也采用了这种“老X”的称呼。小赵被派给了老李, 但是不论别人怎么叫, 他一直很尊敬地称老李为“李老师”。他主动见事就做, 跟着老李跑银行和商检交单, 到海关报验。尽管老李说因公外出可以打出租车, 小赵一个人外出而且不赶时间的时候一律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有好几次, 老李接国际长途, 小赵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 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则悄悄地给老李递一支笔, 或续上水, 或记录一些数据。这些细小之处, 既给老李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 也表现出新人对“前辈”的尊重, 在实习期结束的时候老李向公司申请把小赵留作助手。

  案例四分析:

  实习生在公司里, 姿态摆得越低就越容易成功, 门你来开, 茶你来倒, 纯净水你来换, 打印好的文件你来拿, 就像刚刚进门的新媳妇一样, 眼睛里有活儿, 手里不闲着。新人对“前辈”, 也如同新人对公婆一样, 无论如何尊重都不过分。小赵无疑就是靠这种低姿态取胜的。

  上面的这几个案例, 一定充分地说明了正确实习的重要性, 那么, 到底应该如何去找实习机会呢?

  笔者在从事求职咨询的过程当中, 了解了不少大三学生找实习机会的故事, 并且总结出一些寻找实习机会的技巧, 现在, 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寻找“对口”实习机会

  “对口”实习, 也就是说, 你的实习工作恰好是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 几乎可以确保你实现“实习——毕业——就业”的三级跳。即便你实习的单位没有招聘的计划, 你的这一段实习经历也几乎可以确保你在同类公司获得面试机会。

  我的一个学员朋友小孟就顺利实现了上述的三级跳。小孟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 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大三的时候, 他看到中国移动招聘暑期实习生, 立志花大力气去拼这个实习机会。为此, 他详细分析了移动对暑期实习生的需求, 结合招聘启事的要求与网上的一些信息, 小孟发现移动主要需要实习生来帮忙做数据统计分析, 所使用的软件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此, 小孟赶制了这样一份申请材料:

  (1) 在大学里曾经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过的一份作业: 为了显示自己对SPSS的熟练程度, 小孟特意熬了两个通宵把报告从4页多加长到10页, 而且到一间专门做标书设计和制作的打印社用Photoshop做了排版。

  (2) 一份求职信: 介绍自己对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心得, 以及如何利用SPSS为移动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

  (3) 个人简历: 主要突出自己的学习成绩中上等、 在社团活动中主要扮演“得力助手”角色、 擅长打乒乓球等特点。之所以突出这些优点, 是因为名企向来偏爱三类学生: 成绩好的、 执行力强的、 有文体特长的。

  小孟的申请材料理所当然地让中国移动和HR颇为惊喜, 他也因此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关, 成为中国移动06年在广州招聘的三名实习生之一。07年, 小孟再次以类似的申请方法, 通过了同样竞争激烈的面试, 拿到了中国移动的正式offer。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7)




  2。 找不到“对口”的?找你能进的“最大的”公司

  在某种程度上, 找实习机会的竞争比就业的竞争还要大, 因为大部分公司并不招聘实习生, 即使招聘, 也为数寥寥。在这种情况下, 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变得更为艰难。那么, 你可以暂时忽略自己的最终职业定位, 无论是什么职位, 只要是大公司招聘, 你尽可以去尝试。当你真正进入那间公司之后, 你可以在120%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 “默默地”接近你最心仪的那个部门, 认识里面的人, 观察他们所做的事情。

  实习经历, 其实并不能真正使你掌握某个行业的核心业务技能, 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你大四简历的竞争力, 同时, 你可以接触一些高素质的人, 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即便实习和你的就业目标并不“对口”, 也不必太在意, 只要能和高素质的人接触, 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

  3。 挤不进“最大”的公司?你可以“主动送上门”

  我的一个学员朋友Robert, 所学专业是电子商务, 在BEC高级班上, 我们认识了。课下, Robert找到我, 说自己在应聘一家500强公司市场部实习生的时候被BS了(被鄙视, 即申请失败), 现在想看看广州新东方市场部是否招聘暑期实习生。我告诉他, 据我所知学校没有正式招募实习生的计划, 但是, 如果他愿意, 可以“主动送上门”, 问问市场部是否需要一个免费的“杂工”, 帮忙做一些派发传单之类的体力活, 以及更新网页、 统计数据之类的半体力半脑力的活儿。

  Robert听了我的建议之后颇感犹豫, 他说: “人家又不招人, 你自己送上门去, 这是不是有点低三下四的味道呀?”我反问Robert: “假设有一天, 突然有个女孩走过来跟你说‘Robert, 听说你正在制作实习简历, 我很擅长用Photoshop, 你需要我帮你设计一下吗?’ 这个时候, 你会觉得这个女孩子犯贱, 还是觉得很感动?”

  就这样, Robert鼓起勇气去找市场部的主管, 说明自己想要免费打杂的愿望, 没想到, 他的热情受到了“礼貌的冷遇”。市场部主管说, 有人专门负责网页维护, 至于派传单之类的体力活儿, 也不能委屈了Robert这个名校的学生。

  难能可贵的是, Robert没有忘记中国的励志言“一而再, 再而三”, 他在被回绝之后又一次找到市场部主管, 把自己模拟设计的一个网页打印稿交给对方。就这样, Robert得到了市场部实习生的机会, 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 他没有被安排去做“体力活”, 而是专门协助网页设计工作。

  Robert的这一段实习经历, 在申请宝洁的网申时, 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的答案, 证明他如何Set a demanding goal and then see it through。目前, 他正服务于宝洁公司, 与众多同事一道, 正试图将PG。革新成为集市场、 调研、 电子商务及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市场工具。

  4。 为什么大部分公司连“主动送上门”的廉价劳动力也不想要?

  很多大学生都说过: “我不要钱, 我只要一个实习机会, 让我实现从学生到社会的第一次转型!”但是, 大部分公司对实习生还是表现出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有的公司领导甚至说: “实习生非但没用, 而且添乱!”那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还在大学生自己身上, 他们在实习过程中, 有以下致命的问题:

  (1) 高不成。每一行都有自己的专业性,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企业不可能把非常重要的业务, 交给实习生去做。

  (2) 低不就。很多大学生都说: 我不在乎工作性质, 哪怕让我端茶送水也行啊!但是, 你在连续端了三天茶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小媳妇伺候公婆”的委屈神情, 而这种样子, 让谁看了都难受, 觉得虐待了你, 还不如自己端茶算了, 或者巴不得你赶紧结束实习期, 去另谋高就。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8)




  (3) 太想学东西了!大学生抱着渴望与热望而来, 他们既想学“宏观”的知识, 也想了解“微观”的操作。未来想做HR的人想亲身体验公司的选才过程, 想做市场营销的人想亲自参加与媒体和公关公司的洽谈会, 每个人都想做一些“很有挑战性”的事情。而这些, 非但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其中, 而且, 即使在公司的正常运作中, 这种“大事”也不是每周都发生的。在90%的时间里, 企业处在“细节操作”的状态, HR部门的人每天都在琐事中度过: 更新员工联系方式、 办四金等手续、 新员工入职讲解等等。然而, 即便是这种“微观”操作, 也不可能委托实习生来做。能够放心交给实习生做的, 就是复印、 填表、 整理文件之类的杂活。而这样的杂活, 很难满足实习生“学东西”的愿望, 时间长了, 自然就产生怨恨的情绪, 觉得自己被鄙视了。与此同时, 使用实习生的部门也会觉得良心不安, 干脆以后不再用实习生了!

  当然, 还有一些客观原因, 导致企业无法招收实习生:

  (1) 没有办公场地。办公场地的限制, 使得很多单位即使想用实习生也不可为。大部分公司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很难找到空闲的场地。笔者本人曾经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 每一天, 当部门的实习生到来的时候, 我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发现他略带委屈地站在门外, 等着我给他找一张桌子坐下来。当我无比繁忙无暇顾及他的时候, 会觉得十分内疚。实习生多数都怯生生的, 和其他员工也不熟悉, 不可能大大咧咧地自己找个空座位安顿下来。正是由于这个尴尬的经历, 我们的部门仅仅招收了一次暑期实习生, 就再也不敢动这个念头了!

  (2) 即使有办公桌, 电脑以及网络接口也不够用!笔者在担任广州新东方听力口语部主任的时候, 曾经招收过4名大学生做助教实习生, 其中, 有一名叫小亮的实习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的表现突出, 我曾经推荐他到一间美国的制药企业去做销售, 但是因为涉及猎头收费的问题而最终作罢, 对此我一直心存遗憾。所幸的是, 这个男孩子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Global Marketing, 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现在, 我们来分享一下这个小亮做实习生的一些细节:

  (1) 主动与办公室的其他人建立关系, 而不是仅仅面对自己团队里的人员。记得他刚到办公室实习的第一天,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主动和我旁边的同事做自我介绍, 告诉大家可以把复印之类的杂活儿交给他来做。就这样, 他再也不像个外人一样怯生生的, 而是有了一种归属感。他没有位子坐的时候, 有的同事会在外出的时候叫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 会安顿自己。每次他来办公室的时候, 会首先寻找空位子, 然后询问我是否可以坐在那里(因为有员工出差或休假, 空位子肯定是有的), 如果没有, 他会到茶水间安顿下来。而且, 他每天都会随身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以及一个插线板!读到这里,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我很夸张: 难道公司连一个插线板都不给提供吗?事实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