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嵌卫杳髑敖棺贫纯嗟氖惫狻�
刘 佩
2007年5月18日于大学城
目 录
第一章 择业之道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 2
第二节 行业之选 9
第三节 职业之选 12
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 14
第五节 职场新人扫盲: 360行, 我该做哪一行? 18
第六节 职场新人扫盲:
大大小小的公司, 我该进哪一家? 27
第七节 谨防四大择业误区 31
第八节 前辈职场“胜经” 41
第二章 求职准备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 做好五件大事 45
第二节 大四, 做好五件小事 60
第三节 职场新人, 谨防五大误区 64
第四节 名企需要8个为人之“道”和
8个做事之“理” 71
第三章 简历
第一节 HR如何筛选简历 74
第二节 制作简历的3个步骤 78
第三节 成功简历必须遵守的10个原则 82
第四节 成功简历示范 96
第五节 失败简历点评 110
第六节 如何更有效地递交简历 118
第四章 求职信
第一节 求职信Dos 和Don’ts 126
第二节 成功求职信示范 126
第三节 失败求职信点评 135
第五章 网申
第一节 HR喜欢的5种网申开放性问题答法 139
第二节 名企网申开放性问题点评与示范 146
第六章 面试
第一节 面试官的“好”与“恶” 160
第二节 面试之前的准备 174
第三节 中文自我介绍 179
第四节 英文自我介绍 189
第五节 候选人互相介绍 196
第六节 面试最常见的40个中文问题 198
第七节 外企面试最常见的36个英文问题 230
第八节 如何根据简历预测自己的面试问题 262
第九节 以“多层 Key Words陈述法”回答开放性问题 272
第十节 以“What…S。T。A。R。…Key Words陈述法” 283
回答“行为事件访谈型面试”问题 283
第十一节 如何应对面试时的英文测试 298
第十二节 如何应对“角色扮演” 305
第十三节 如何应对挑刺型问题 310
第十四节 如何应对非常规性问题 313
第十五节 小组讨论 317
第十六节 见风使舵: 根据提问判断面试官的个性和好恶 348
第十七节 面试实况与专家点评 352
第十八节 也来谈谈“细节决定成败” 368
第七章 感谢信与申诉信
第一节 感谢信: 核心并不是感谢 373
第二节 申诉信: 核心并不是申诉 374
第三节 电话跟进: 应聘小公司的制胜法宝 380
第八章 求职之道
第一节 适合你的, 才属于你 383
第二节 把事情做“绝” 386
第三节 把触角伸出校园 397
第四节 少几个目标, 多几页材料 400
第五节 精彩答案, 源自“感悟” 401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1)
以“择”开头的词语往往字字千钧: 择校、 择业、 择偶, 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人们沉甸甸的希望, 每一个词语都让人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为什么选择如此重要?
因为, 选择决定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 择校决定着一个孩子是否能学有所成, 择业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 择偶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美满。而学有所成、 事业成功、 生活美满, 恰恰是芸芸众生所追求的三大人生目标。
相比而言, 人们对择偶与择业尤为重视, 俗话“女怕嫁错郎, 男怕入错行”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态。
所以, 如果你想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发展之路, 就必须三思而后行, 慎重择业。
既然择业如此重要, 那么, 择业到底“择”什么?
择业, 绝非仅仅是选择某个具体的职业, 而是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选择:
(1) 行业
(2) 职业
(3) 公司
(4) 薪资
具体一点说, 到底应该如何择业呢?
这个问题, 见仁见智。笔者从过去三年多以来, 一直从事求职咨询与面试辅导工作, 接触了大量“新手择业”与“老手跳槽”的案例, 从而对择业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感慨与体会, 在此与读者诸君一一分享。
古语有云: “以铜为镜正衣冠, 以人为镜正得失。”在择业之前, 大家应该以过来人为镜, 衡量利弊得失, 从而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首先要与大家分享的, 是本书的主笔杨萃先的职业发展故事。
回首十二年的职业生涯, 既有令自己“悔之晚矣”的错误选择, 也有令自己深感庆幸的正确选择。在本节中, 我对自己每一次的人生选择加以“马后炮”式的点评, 希望读者以我为镜, 借鉴我的经验, 吸取我的教训, 正确择业。
我的大学与职业经历如下:
1995年8月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专业
1995年9月~ 1996年12月 北京某燃气公司 技术翻译
1997年1月 纳贝斯克饼干厂 生产总监助理
1997年2月~ 1998年9月 耐克中国有限公司 销售助理(后升任销售代表)
1998年10 ~ 11月 柯达中国有限公司 大客户经理
1998年12月至今 新东方学校 英语教师; 面试咨询培训师
一、 关于大学规划的反思
我的大学生涯, 由于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平淡无奇。和很多大学生一样, 我不喜欢也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国际政治, 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就业市场小+本人兴趣小”的“双小”专业!如果昔日重来, 如果我依然被分配到了这个“双小”专业, 我会怎么办?
十年回眸, 我的“马后炮”思维告诉我, 大学生涯应该这么度过:
1。 打造自己的“通才本领”
我参加并通过了三家不同的美国公司的面试, 发现越是知名的大公司越是在意求职者的“通才本领”, 而不是很介意你对该公司的业务是否非常熟悉, 是否已经具备了该公司所需要的“专才本领”。有一个比喻可以很恰当地说明知名公司的招聘哲学: 如果他们需要招聘一把“锤子”为他们工作, 他们往往并不在乎应聘者是否已经具备“锤子”的外观, 而是很关注应聘者是不是一块可能被打造成“完美锤子”的钢材。
根据我的经验, 一流外企所需要的“通才本领”往往包括以下几点:
(1) 英语口语水平
虽然我在大学毕业之前就通过了专业英语八级考试, 但是我在英语学习当中犯了两个方向上的错误, 其一, 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听力和阅读的训练上, 而在外企工作更需要的是口语表达; 其二, 我当时学习的素材和我的实际工作完全不接轨, 我记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晦涩难懂的西方名著, 而和我一起工作的外方经理, 更加希望我具备实用商务英语技能, 尤其是在办公室情境下的词汇和表达, 比如说Why always such short notice? (怎么总是最后一刻才通知我们呢?)We should stick to our price。(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报价。)等等。当然, 如果我可以和外方老板谈论一下好莱坞大片、 NBA战况和国际大事,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实用口语”的练习上, 掌握这个进入外企最顺手的“敲门砖”。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2)
(2) 计算机操作水平
虽然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基本的Word和Excel操作, 但是这些简单的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要求, 我记得自己曾经因为不会使用Excel表格中的函数而连续加班一个星期才把老板需要的一个表格制作完毕。尽管我的老板非常宽容, 但我还是在他的“温柔的指责”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并且立下了“一个月之内把Excel中的重要函数全部学会”的军令状!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把Word; Excel; PowerPoint学精学透。
(3) 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 我在应聘柯达公司的时候险些失败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上。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被列为外企招聘的第一热门关键词, 因为笔试和小组讨论的环节着重考查的都是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女性求职者的弱项。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参加“辩论协会”, 因为辩论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提高自己思维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2。 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应该是“双匹配”的, 也就是说, 这份职业既匹配你的兴趣, 也匹配你的能力。由于我在大学里没有进行“职业定位”, 所以在毕业后的几年之内, 我一直在摸索“双匹配”的职业。我做了翻译工作, 发现翻译工作只适合我“通晓中英双语”的能力, 但不适合我的兴趣, 因为翻译只是传声筒, 我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言论, 而我恰好认为自己是相当有见解的人。我做了销售工作, 发现它相当适合我“与人沟通”的兴趣, 但是却不能使我发挥“通晓中英双语”的特长。摸索了三年之后, 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双匹配”的职业: 培训师, 因为它既适合我“通晓中英双语”的能力, 也适合我“与人沟通”的兴趣。
所以, 如果重回大学校园, 我会在大一到大三反复尝试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既然我的兴趣是与人沟通, 能力是具有创新思维并且中英文口才较好, 那么我会去从事这三个职位的兼职: 教师、 销售和市场推广。我会利用做家教的机会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 我会去参加保险公司和直销公司的培训, 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擅长并乐于推销产品; 我也会参加营销策划比赛, 衡量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做市场推广工作的天分。
早早进行“职业定位”, 就会避免你在毕业之后频繁跳槽。更为重要的是, 它可以使你在大学期间就打造自己的“专才本领”。虽然我们在上文中强调了“通才本领”的重要性, 但是, 由于应届毕业生对一些大公司的好职位“群起而抢之”, 这些大公司变得越来越“挑剔”, 他们除了要挑选最好的“钢材”, 还要看看这块“钢材”是否已经初步具备了“锤子”的外观。
二、 关于职位的反思
1。 “翻译”职位
前文我们讲过, 口译员只是传声筒, 它往往并不适合那些乐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人。
我也尝试过做笔译, 而且翻译出版了《梅森探案集》中的《逃尸案》。为了翻译这本书, 我笔耕了三个月(绝对每天工作16个小时), 挣到了区区3650元钱, 而且从此患上了脊椎病。可怜的脊椎, 我至今还记得这笔害了它的血汗钱。
由于出版了一本翻译作品, 我迅速获得了翻译公司的信赖, 接到了更多的“翻译订单”, 但是, 我悲哀地发现, 自己根本不具备一名优秀翻译的才能。因为翻译公司所交来的稿件, 是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 只有知识广博的人才有可能对各个领域都略知一二, 从而顺利地译出稿件。为了翻译诸如“深海捕捞大黄鱼”等科技文章, 我陷入“文字狱”, 痛苦万分。
所以, 如果你不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 我不建议你从事笔译工作。此外, 如果一个公司招聘口头翻译, 我也不建议你去应聘, 因为翻译只是公司的辅助人员, 而不可能成为核心业务人员。不从事核心业务, 发展空间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一个翻译职位有着良好的“关联资源”, 比如说, 让你天天和CEO在一起, 让你日日接触投资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 那么这将是一个最好的“曲线救国”的职位。它能够帮助那些只有英语技能、 没有业务技能的人迅速转换角色, 成长为某个企业的核心业务人员, 再也不担当配角!原来和我同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职的一位男老师, 就在三年前去了福特汽车做中国区总经理的翻译兼助理。去年, 他被调任到市场部负责政府公关。如果没有“翻译”职位做跳板, 他不可能“空中飞人”跳到政府公关这个热门职位。
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3)
2。 “生产总监助理”职位
我在中美合资的纳贝斯克饼干公司只工作了一个月, 因为我无法回答下面的这个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做“生产总监助理”, 我的五年计划是什么?
我可能升任“生产组长”吗?不太可能, 毕竟我没有任何的技术背景。我要跨部门转成销售代表?整个一个曲线救国, 而且还未必救得成。试想一下, 如果我担任的是销售总监助理、 市场总监助理或人事总监助理, 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甩掉“助理”的帽子, 因为我不会遇到“饼干生产”这样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专业瓶颈。我完全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代表、 市场代表或者人事专员!
3。 “销售助理”职位
做助理是个大学问!做好助理, 你很有可能会快速地脱掉助理这顶帽子, 变成销售代表或市场专员等等。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做好助理有三大要素:
(1) 120%做好本职工作。 打字又快又好又省纸, 沏茶不烫不凉刚刚好!毫不夸张地说, 你的工作表现直接决定了你转部门或者转职位的速度。
(2) 服务于每个人, 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经理。要充分认识到做助理是公司最基层的服务人员, 即使你是总经理助理也不例外!心甘情愿地为所有人服务, 当每个人都说你能干而且具有服务意识的时候, 你的升职通知就在门外等着冲进来拥抱你呢。
(3) 偷偷学艺, 而不是明目张胆地学艺。学艺容易理解, 做销售助理就要多多学习销售代表是怎么工作的, 做人事助理就要琢磨工资福利专员是如何设计薪资制度的。而偷偷二字, 也是绝对必要的, 尤其是对于刚刚加入公司还没有树立起良好口碑的新助理。要知道, 在干好本职工作之前就问东问西是最令人反感的新人行为, 充分暴露了你的“狼子野心”。
4。 “销售”职位
很多人说销售工作不适合女性, 因为要出差、 陪客户吃吃喝喝、 压力太大、 要一辈子求人等等。但是, 我本人的体会却截然不同, 在耐克公司做销售几乎是我职业生涯当中最愉快的经历, 如果不是当年耐克的亚洲裁员风暴, 可能我至今还在从事销售工作。
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是很容易的。毫不客气地说, 在各大知名企业包括著名的外企里, 混日子的销售代表太多了!工作内容无非是查查库存、 打打电话、 催催款之类连初中毕业生也可以完成得很好的事情。当然, 想要靠这样的工作内容就脱颖而出得到提拔几乎是不可能的。
做一名优秀的销售员是非常困难的。你不能满足于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例行公事的销售工作, 你要想办法帮助现有的客户实现业务增长、 拓展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