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浩劫重生-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桃花源和金星人、木星人打交道的诸多经历分析,似乎这些规条的严肃程度不容置疑,少说也是具备相当震慑力的。假如不是外星人给予的话,那这些不停蠕动的建筑和船只,又是谁提供给东瀛人的?总不会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吧!种种疑团纠结起来,真是万分费解呀!

“贸易联盟”这个名称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地球上的wto,假设这个联盟果然名副其实,那么联盟下属的成员们,自主性应该是比较高的。如果说有人愿意循规蹈矩遵守规定的,想必在暗地里出现少数违规牟利的成员也算不得什么意外。

依据着手头可怜巴巴的情报,吴晗作出上述的猜想,尽管在逻辑上讲得通,可惜他却忘记了一句至理名言,生活本身比小说更加不可思议。

虽然怀疑了一大圈,吴晗绞尽脑汁仍然没猜对这种生化技术的真正来源。事实上,这种技术不是来自外太空,它的确是属于地球的,但并不属于人类。

当现实变成历史,当历史变成传说,当传说变成神话,当神话渐渐被人遗忘。在无尽岁月消磨之中,数不清的秘密被时光无情地掩埋了,除非是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故,才有可能重新把这些尘封的东西从不知什么地方翻腾出来。

毫无疑问,那场宣告终结了核冬天的大洪水,无论是从规模的角度,还是由范围来看都符合这个翻天覆地的客观条件要求,所以某些不可思议的小概率事件就这样自然地发生了。

神秘的姆大陆据说是在一万多年前,突然沉没在太平洋中的古代文明,具体所在位置不详,关于这个文明的全部讯息,现代人所知比传说中同样陆沉在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更加稀少。关于生活在这块姆大陆上的居民是什么人,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统统是神秘未知。先民们口口相传到后世的只言片语,只能让后来者晓得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明沉入了那片蔚蓝色的大洋,除此之外,包含的有效资讯近乎于零。

同时由东部和西部山地倾泻而下的大洪水,持续冲刷着位于东瀛本州岛中部的琵琶湖,两股水流形成的大漩涡,生生从湖底挖出了曾经属于姆大陆的遗迹。如今东瀛人摆弄的这些与人类文明大相径庭的恶心玩意,十之八九都是来自于对姆大陆遗迹的逆向研究,其间还参杂了不少二战时代通过大范围人类活体试验所得来的宝贵资料。虽说比起真正的生化科技来说,所获甚少,甚至可说是一点皮毛,不过在这个时代里,已然称得上是强悍过头了。

吴晗只觉得一阵头疼,姑且不论东瀛人诡异的生化科技到底从何而来,总之他们弄到手了,变态的科技和变态的人种相结合,最终发展出什么东西来,真是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当然,预见到某些不妙的未来是一回事,亲眼得见这种令人不快的真相则是另外一回事,吴晗只能慨叹己方流年不利。既然东瀛人打到了桃花源家门口,别说他们如此气势汹汹,就算他们打着小白旗,自称是来拜寿的,吴晗也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地头上有人肆意胡为,任何企图染指这片滨海地区的举动,在他看来都是不可容忍的。

所有的疑惑和犹豫都是短暂的,吴晗毕竟是久经考验的狠角色,他稍微思索了一下自己的处境,迅速下定决心。与其等着将来承受被恶邻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最终不得不反击的恶果,倒不如从一开始就采取断然行动震慑那些心怀不轨者。

默默攥紧拳头,吴晗声音平静地说道:

“先开炮警告,东瀛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随着大头目吴晗的一声令下,驻守在补给站炮台上的幸存者们立即行动起来。早就作好射击准备的大炮最后验证过射击参数,随即,那些黑洞洞地炮口一齐指向了东面的海滩。

当失去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专用制导雷达辅助,以及配套的地形信息数据库等基础系统之后,导弹在现今已是风光大不如前,比起火箭炮来强不了多少。况且,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战斗发生在人的视野以内,根本不需要超视距的远程打击力量。由于外部条件适宜,大炮这棵几百年不倒的老树又趁势焕发生机,再次长出了几根嫩绿的新芽。

“咚……轰……”

伴随着一阵好似火车呼啸而过的怪异声响,一颗口径为二百五十毫米的爆破弹,在距离东瀛人登陆点不到两百米的位置落下,生生炸出一个直径近十米的大坑。

冒出青蓝色烟雾的弹坑,已经再直白不过地表明了桃花源对于这些不速之客的态度。东瀛人也不是傻瓜,即使他们再怎么暴怒,也不可能在自家半数人手还漂在海里的时候就马上开打。稍后,一位貌似彬彬有礼的使者来到了吴晗的面前,他不顾周围桃花源人满面怒容和恨不能要生啃了他的恶毒眼神,操着一口带有京片子味道的普通话,自顾自地说道:

“请谅解,我们无意跟贵方开战,只希望得到一个落脚歇息的地方。想必阁下也知道,前些时候的那场蝗灾造成了大范围的庄稼歉收,我们也蒙受了损失,这次冒犯了贵方,也是出于不得已。”

假使桃花源有洪流公司那样强悍的实力,吴晗手下拥有一批老练的精锐士兵,或者是能跟护矿队差不多,用人堆也堆死别家,吴晗现在肯定直接动手把这些东瀛鬼子打成飞灰。奈何桃花源的工业技术发展得还凑合,人丁方面始终不太兴旺,而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若是桃花源跟东瀛人血拼一场下来,最后结果是自家剩下一堆孤儿寡母,到了那时吴晗岂不是连哭都找不到庙门,尽管他很想一个冲锋把东瀛人赶下海,可是现在仍然要为了和平争取一线机会。

思及为难之处,纵使吴晗十万分地不乐意,此刻他还是缓和了一下口气,说道:

“抱歉,我们寸土不让。如果你们真得需要土地,就请往北边走,那边我们管不着。”

东瀛人派来的这位使者倒是很敬业,闻声他立即作出一副极其为难地样子,说道:

“北方的土地太寒冷了,不适宜耕作,请贵方不要强人所难。”

这个时候,耐心几近耗竭的吴晗似笑非笑地望着这位仁兄,语调怪异地说道:

“噢,那是你们的问题了,与我无关。”

坦白地讲,华夏人对东瀛这个每当尝试登陆,挨了打回去养好伤,然后就打算再登陆的邻居好感度有限。尽管在战前的那个时代,喜好东瀛动漫和健康教育艺术片的庶民多如过江之鲫,但是要说谁真心喜欢这个在华夏土地上肆虐了八年,前后进行了无数次大小屠杀,奸淫掳掠的恶事做绝,到后来还死不认错的恶德邻居,那肯定是传说中上网发了个汉奸帖子,随后就有日元装进腰包的某桑。

虽然吴晗如此强硬的态度不符合外交原则,却也得到了桃花源幸存者们的普遍赞同。

幸存者们都是老百姓出身,没人觉得为了从来没看见过的一衣带水的交情,自己就得为此打肿脸,或者是顾全个大局啥的。平头百姓的好恶简单而直接,不像那些虚伪的政治人物一样满口和平友好,顾全大局啥的,反倒是吴晗这种像是吃枪药似的强硬口吻,很符合一般大众的口味,这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喝彩之声。

见此情景,这位东瀛说客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在吴晗跟前没有讨到分毫便宜,只得灰溜溜地回到了己方登陆点,向首领汇报交涉结果。

第113章 急转直下(4)

尽管在战前的那个时代,东瀛列岛出于某些目的,被宣传得美轮美奂,好似人间仙境一般。似乎东瀛列岛上除了那些优美如画的旅游景区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整洁的城市街道,到处是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然而,不必讳言,东瀛的那四个大岛和周围的无数小岛,国土面积全加起来也只相当于华夏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考虑到东瀛列岛上的山地远比平原多,整天地震跟下雨一样司空见惯,显而易见,这里作为人类的栖息地,自然环境是相当恶劣了。

由于稠密的都市圈和众多的人口,在核战争轰轰烈烈的蘑菇盛宴当中,东瀛也分到了很大一块蛋糕。

当那一朵朵颜色或是纯白无暇,或者呈现土黄色和灰褐色,矗立在天地之间的伟岸蘑菇云,轻松覆盖了东瀛全境,这片土地生机灭绝。尽管其后的大洪水清洗了大地,不过比起辐射污染相对不太严重的辽阔大陆来说,东瀛列岛的幸存者们,只能捏着鼻子跟残余辐射作邻居。

虽然意外发现了姆大陆遗迹,可是要吃透这些跟人类文明南辕北辙的技术和理论,实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成的目标,至少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地努力才有希望。

原本东瀛人内部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观点较为保守,认为消化手头的技术更重要,不急于向外扩张,可以称之为缓进派,另外一派持有激进观点,认为业已破解的生化技术足以消灭任何对手,强烈要求对外扩张,实现八紘一宇的王道乐土构想,这一派算作是少壮派。本来两派势力旗鼓相当,谁也说服不了谁,奈何那场差点让吴晗愁得上吊的大蝗灾,蝗群最终东渡过海,在东瀛列岛泛滥开来。

倘若假以时日,凭借雄厚的生化技术储备,制造出杀灭所有蝗虫的生物制剂也是小事一桩。关键的问题在于缓不济急,没等东瀛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蝗虫们就已经啃光了他们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甚至连山里的树叶和杂草都没留下。

在饥荒迫近的生存压力面前,西进扩张的观点彻底压倒了缓进派的呼声,这才发生了如今桃花源与东瀛人登陆船队对峙的一幕场景。

那位灰溜溜的使者回到己方阵营,复述了一遍吴晗的言论。负责指挥首批登陆人员,世家出身的藤原贤治勃然大怒,挥刀砍断了身边的一根枯木树枝,大骂说道:

“八嘎雅鹿!这些该死的支那猪,愚蠢的支那杂种,早该被消灭的劣等民族。”

此番东瀛列岛的生态系统遭到蝗灾的沉重打击,自然恢复尚待时日,短期内无法供养那么多的幸存者,因此尽管名义上是冠以“大陆攻略”的美名,实际上这些东瀛人是拖家带口逃荒来的。这种形同大搬家的状况,使得船队规模相当庞大。为了以策万全,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者陆奥平太郎负责压后组织,至今他还漂在海上,陆地这边的事情就只能先由这位少壮派的代表藤原贤治说了算。

这时,见到上司藤原贤治怒不可遏的神色,侍立在一旁的大道寺一郎趁机进言,说道:

“藤原阁下,请派拔刀队出动吧!”

不同于因为北方草原的蛮族多次侵袭,致使文化传承出现数次断代的华夏本土。四面环海的东瀛作为岛国,很少遭到大规模的外来入侵,因而很好保持了古代华夏文化的风貌,再加上东瀛素来有尚武的文化传统。除去在明治维新时期和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曾遭到占领军当局禁止,剑道一直都是流传广泛的技艺。在得到了生化科技之后,东瀛人也没有把自己的看家本事弃如敝屣,反而抽掉一批自愿接受遗迹设施,对自身进行活体改造的强者,专门组成了一支使用纯冷兵器的突击队,并且沿用了拔刀队这个颇具渊源的历史名词。

这次出海之前,东瀛人便召开御前会议,策划拟定大政方针。在东北亚站稳脚跟是第一步,随后要积蓄实力图谋向内陆延伸,直至实现早年间那个夭折的“八紘一宇”计划的未竟事业。

藤原贤治既然身为少壮派的首脑,当然深知这个基本路线的重要性,但是他并不赞同陆奥平太郎那老头子,总希望步步为营的保守思维。

为此,藤原贤治暗中授意手下,他不仅私自将经过多次侦察才敲定的登陆地点向南移动了近百公里,而且明目张胆地向桃花源设在此地的补给站使用武力威慑手段。藤原贤治如此作为的意图很简单,只要在陆奥平太郎到达前制造出既成事实,那么他藤原贤治就是皇国第一大功臣,正如那些没有得到命令就炸毁南满铁路,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前辈们一样,胜利者是不需要受到责备的。

面对着这个近乎于全面开战的提议,藤原贤治假惺惺地犹豫了一下,而后冲着等候在他跟前的下级们,深深地一鞠躬,慷慨激昂地说道:

“皇国命运在此一役,请诸君共勉。拜托了!”

在这天底下从来就没有白吃的午餐。东瀛人虽然很幸运地得到了来自远古姆大陆的生化技术,可是接触到完全陌生的技术体系,没有任何头绪的研究工作,他们付出了堪称是极为惨痛的代价才勉强摸到一点门道。最初那些近似于盲人骑瞎马式的人体试验,实验者的死亡率高达六成,侥幸活下来的志愿者则或多或少具备了一些在常人看来超常的能力。这些体质变异的情况,通常是体现在非常变态的体能和恢复能力上,倒是跟吴晗的变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毫无疑问的是,由这些早期实验体所组成的拔刀队,一旦靠近到近身距离,他们将是所有敌人的噩梦。当然,只是对那些符合人类概念的敌人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急迫。

此时此刻,在桃花源补给站以东的海滩上,一排呈现酱紫色的生物体组织开始加速蠕动,那些外观类似下水管道的复杂构造暴露在空气中,它们统一将开口转向坐落在一千多米外山丘上的桃花源补给站。

“嘭!嘭!嘭!”

“板载!板载!板载……”

适才,桃花源业已通过大炮展示了自己的远程打击能力,藤原贤治的性格再怎么狂妄自大,也不会觉得用步兵的血肉之躯承受猛烈炮火轰击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那样只怕到不了补给站的山脚下就得先被大炮轰掉一半人马。对于这个棘手的难题,东瀛人自有解决之道。在这些模样怪异得无法用语言加以形容的生物弹射装置骤然发力之下,近百名拔刀队员被从海滩,直接投射到了以桃花源补给站为圆心的方圆百米之内。

随即,这群身着黑色紧身制服,黑布蒙着头脸,手持着打刀、太刀和野太刀、薙刀等颇具东瀛特色武器的拔刀队成员们,口中高呼着“万岁”口号,蜂拥杀向遭遇变故有些措手不及的桃花源幸存者。

竟然被人家打上门来,这个时候吴晗的眼睛都红了,他厉声喝道:

“快,自由射击,用机枪压制小鬼子的后援。炮台先把这些王八蛋的建筑都给老子轰了。记住,别炸船。”

尽管面对着不宣而战的东瀛人,吴晗恨得牙根直痒痒的,他也没忘记吩咐手下们留一步缓手。之所以下令不炸停靠在海边的那些运输船,目的就是为了给东瀛人留下了战事不利的退路,他们才不至于萌生破釜沉舟的念头,桃花源也能有效减低己方伤亡人数。

惨烈的战争最能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个性,譬如说华夏兵法历来极为重视谋略运用,强调大势为重,不讲究一城一池的得失。故此,华夏人在作战中通常是采取围三阙一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将领不会让敌方认定己方必死无疑。即便是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作为优势一方的统帅也要尽量制造缓和气氛,避免敌人产生非战即死的决死勇气,而东瀛兵法则完全不考虑这些问题。

东瀛人引以为豪的战术理论,简单来说用一句话就能形容,悍不畏死就能赢。猪突再猪突,这就是东瀛人数百年一贯制的基本战术,换句话说,实在是非常没有技术含量。

直到二战时期,东瀛军队依然延续了这种算不上高明的猪突战术,顶多是加上了火炮掩护而已。那种被后世戏称为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的简单步炮协同战术,竟然也能横行天下许久,只能说时无英雄啊!光是这些还不算完,东瀛人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得到了兵法之中的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