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战役-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星期内,刘云以惊人的速度制作“量子干涉器”,很快就制成80个成品。这时候余福清连忙阻止道:“够了,够了,已经达到军方订购的数量,再多他们也不会买了。你真是太令我惊讶了,恭喜你,赚到80万的‘巨款’,同时也给实验室贡献了两百多万,所以我决定今晚请我们实验室所有同学一块大吃大喝”

刘云挠头笑道:“其实,我只是有一些心得罢了,我已经把其中的关键参数记下来了,余老师你一定要保管好,这东西可不能泄密,要不就悲剧了。”说罢,刘云递过一本笔记本,里面手写记录了诸多参数。之所以不用件,是因为件更容易泄密,反而是纸质文本相对更保险一点。

余福清郑重地接过笔记本,道:“刘云,我不知道你学了什么东西,但我觉得你在科研上非常有天分。等你毕业了,我会推荐你去美国留学,我认识几个院士,他们应该会帮你写推荐信,这样你去美国名校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刘云心中暗笑:“留学个毛啊,我的水平比美国佬高多了”于是他摇了摇头,道,“余老师,这方面我有自己的计划,到时候再说吧。对了,超导电子所是不是有一套老旧的烧结设备?我想把它买下来,自己做些研究。”

“你要它干什么?那台机器太老了,都落后了,没用”余福清惊讶了一下,善意提醒刘云,这东西不值得购买。

不过,刘云还是坚持买下这东西,因为这是他掩人耳目的工具。

刘云花了十万买了超导电子所的老旧设备,以及一些附属装置、原料,实际上,这套装置买来时花了八十多万。然后,刘云在昌平租了一套空厂房,用来放置仪器,顺便注册了一个“云龙超导技术”公司。最后,还找到几个已经工作了的同学,说服他们入伙。

至于如何说服,最好的说辞就是事实。当刘云用他改造过的仪器生产出性能优良的超导线圈的时候,他那几个同学都看呆了,因为国际上都还没做出过如此出色的超导线圈蔡锦等几个同学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二话不说立刻辞了工作,给刘云打工。

刘云的超导线圈卖给谁呢?首先,他联系了国内制作核磁共振仪器的厂家,说明了超导线圈的性能和优点,用事实证明了超导线圈比常规线圈更强,于是签了第一笔订单。

核磁共振是大医院必需的设备,但常规磁体的核磁共振成像效果并不太好,美国已经制作了低温超导线圈来代替,但这种线圈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需要液氦制冷,使用成本也非常高昂。如今,刘云提供了性能优良的高温超导线圈,只需液氮就能工作,并且能使成像效果提高十倍以上

除了核磁共振的线圈,国内还有一些需要超导材料的地方,例如,国家新建的“高新科技”项目——超导变电站,这里面也需要大量的超导线缆,但国内的超导材料产能还远远不够。

于是,刘云增购设备,用于生产超导线材,并且在超导变电站的项目中赚了一笔。这时候,刘云已经拥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购买自己的厂房了。

因此,“云龙”超导技术公司,成了国内超导界一颗闪亮的新星,其拥有的技术水平,不仅远超国内同行,甚至超过了世界水平这在科学界引起一阵轰动,所有人都知道燕大出了个天才学生,自己搞出一套先进技术,并且开始创业。而余福清教授,则对自己的学生倍感欣慰。

刘云想邀请余福清做技术顾问,但余福清谢绝道:“刘云,你的技术早已超过我了,何必请我做什么顾问?不错,之前你确实没有什么名气,但你也没必要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给自己撑门面,只要你取得更多的成就,学界会承认你的。而且对我来说,当个教书匠比经商更合适点,你就不要劝了。”刘云知道,自己这位导师不太关心金钱这类东西,相反更加关心具体的科技,现在他所生产的东西并没有创新性的科技,只是技术上的改进而已,余福清已经了解了改进的地方,所以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不过,若是以后刘云搞出一些轰动性的新技术,相信余福清会自动入伙的。

实际上,刘云还有另一个目的——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本来他想以余福清为招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进来,但现在只能自己去招聘了。

刘云还开发了别的一些产品,例如超导滤波器,可以用于电信工程,国内几家通信巨头都想购买这种新型设备。原本水木大学也有相关实验室在生产这个,云龙超导技术公司的出现,立刻抢了水木大学的生意,没办法,谁叫刘云的产品性能和质量比他们的更好呢?因此竞争是无法避免的。

除此之外,还有超导、超导电缆,这些产品都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不过,国内的电力公司尚未做好技术更新换代的准备,所以刘云只能把这些产品的推广暂时拖后。

尽管如此,现有的几种超导产品,已经足以让刘云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了,现在,他可以去见梅青的父母了,或许梅青的母亲对刘云的看法会有所改观。

“伯父好,伯母好。”刘云很有礼貌地向梅邵峰和方瑜问好,而梅青则在旁边笑嘻嘻地给父母引见刘云。刘云稍微打量了一下他的岳父岳母,梅邵峰身材高大,身上有一种身为大将的气势,但又不失儒雅,可以称得上“儒将”,方瑜衣着考究,即使人到中年,仍然风韵犹存,和梅青站在一起,看起来就像年长的姐姐一样,但她眼角中透出的一丝不屑成了最大的败笔。

梅邵峰也在打量着刘云,第一印象感觉挺好,笑吟吟地道:“你就是小青天天挂在嘴边的那个小刘了,呵呵,不错,我听说你搞了一个什么超导技术公司,发展得相当好,年轻人很有本事嘛,跟小青蛮般配的。不过……你怎么现在才来我们家,小青的身孕都四个月了,你们还没办婚礼,这传出去了多不好,这一点我要严肃批评你”

刘云汗颜道:“对不起,伯父,我只是想先做出点事业来,不想辱没了小青而已。”

忽然,方瑜冷不丁插了一句:“什么事业,不就是一个资产刚刚过亿的小公司么,这点事业和我们家相比还说不上门当户对吧……”

“方瑜,你少说两句”梅邵峰忽然板起脸来训斥道,方瑜吃了一惊,她没想到丈夫会在一个“外人”面前这样驳斥自己,于是脸色一寒,气得直接起身离开了。

“妈”梅青急忙劝了一声,但方瑜视若罔闻,径直走上楼去。梅青只好追了上去,试图劝解一下正在气头上的方瑜。

梅邵峰苦笑一声,摇头道:“小刘,你别在意,小青她妈是有那么一点门第观念,但我想以你的本事,用不了多久她的印象就会改观的。”

刘云连忙道:“没关系的,其实每个母亲都是为自己儿女好,我能理解伯母的苦心。”

梅邵峰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移话题道:“你和小青的事,我是不反对的,现在的问题是你们应该赶快举办婚礼,我们也该见见亲家,商量一下婚礼的细节。这事情可不能再拖,再拖就让人笑话了。”

刘云道:“没问题,您先跟我爸妈打个电话吧,这种事情还是得长辈们商量,我们服从就是了。”

岳父都同意了,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刘云和梅青很快就登记了,而婚礼将在七天之后举行。梅青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不过,刘云只需使个障眼法,外人就看不出任何异样来。

实际上,梅邵峰对刘云这个女婿感到相当吃惊,他觉得刘云相当神秘,相当厉害。军方订购一批量子干涉器的事情他也知道,想不到这批东西都是刘云一个人在短短时间内做出来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另外,刘云又迅速建了一个超导技术工厂,马上投产,并且很快取得相当大的收益,这一点,足以让梅邵峰看不透了。梅邵峰跟方瑜说出了自己对刘云的评价:“你别看他的公司资产刚刚过亿,要知道,这可是两个来月从无到有搞起来的,现在谁有这个本事?你张口闭口提到的什么世家,我看根本比不上小刘。中国可以没有那些世家,但就是缺少小刘这样的人才。我有种预感,我们这个女婿将来做的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第二天,梅青的大哥梅隆回家了,他要见见刘云这个妹夫。梅隆现在在老爹手下当兵,是南京军区下某团的上校团长,虽然有老爹的庇护,但梅隆也是相当有本事的,从一个小兵升上来,正正经经地走了一遭。当然,梅隆在带兵方面也相当有本事,他带的团经常在演习和比武中夺魁,没点本事是不行的。

梅隆的身材比梅邵峰还高了两厘米,看起来高大魁梧,跟刘云站在一块,刘云就显得像个“小白脸”了。

“嘿,妹夫,挺有本事啊,竟然把我的宝贝妹妹泡到手……”梅隆笑着跟刘云打招呼,拍了拍刘云肩膀,看似亲热,实际手上加了不少力,就想给刘云一个下马威。事实上,梅隆看到刘云“文文弱弱”的,心里就有几分不喜。不理解为什么妹妹看上了一个小白脸……

刘云淡淡地一笑,若无其事地让梅隆拍了几下,反倒是梅隆自己感觉好像拍到钢板似的,心里暗暗诧异,“没想到这妹夫还是真人不露相,不错,是条汉子”于是,梅隆的态度改观了不少。

此时,刘云跟梅隆握了握手,笑道:“大舅哥你好啊,我常常听小青提起你,今天一见面果然是英武不凡。”说着,刘云手上轻轻加力,梅隆陡然觉得一股巨力捏得他手腕都要碎了,龇牙咧嘴的,倒吸一口凉气。

“嘶妹夫,我说你也太热情了,厉害,厉害……”梅隆服软了,刘云便松开了手,梅青在旁边掩口轻轻笑着,戏谑地看着自己哥哥的糗事。

当梅隆仔细听说刘云搞得超导工厂之后,就更加佩服起来,他虽然看不起那些文绉绉的所谓“精英”,但他真心佩服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例如军队里造导弹、研制新装备的科技工作者们,显然,刘云已经被大舅哥划为“文武双全”那一类人了。

第十幕 回到地球 第三章 氮化镓技术

刘云和梅青终于在长辈们的见证下结婚了,他们自己在时空战场里早就拜了天地,而且已经是几百年的老夫老妻了,做夫妻的时间比现在地球人任何一对夫妇都要长,现在只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

婚礼后没过几天,在梅邵峰的介绍下,总装备部有人过来找刘云洽谈关于超导储能环的事情。总装的办事员知道刘云是梅司令员的女婿,不敢轻视,更不敢拿国家机关的身份来压人。看来,这有背景就是不一样。

“电磁轨道炮和航母弹射器用的超导储能环是吧,我们能做,不过,我想知道你们到底要买多少套,我这边才能决定是否添置新的生产线,才能计算出一个准确的生产成本。”面对总装的人,刘云非常气定神闲,现在是总装的在求他,而不是他求客户来买。

对面的黄办事员道:“我们军方买的倒是不多,毕竟还处于试验阶段,大概买个五六套就差不多了。你们这边能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现在,国内的电磁炮和航母电磁弹射器还在试验之中,这两种装备都使用超导储能环作为储能装置。当然,美国人也在搞,进度比中国快,不过他们使用的是低温超导材料,因为这是他们的强项。虽然低温超导线圈相对更容易做,性能也比一般的高温超导材料好,但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太高昂了,也只有美国才用得起。

而现在,刘云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优越的高温超导储能环,只需便宜的液氮就能使用,所以引起了军方的注意。

总装询问价格,于是刘云直接报了一套五百万的高价,那个黄办事员差点就想跳起来骂奸商了,不过知道刘云的身份,而自己有求于他,所以忍住不发作。

刘云解释道:“不是我说,现在全世界有人能做出同样的东西来吗?如果你们用铌钛线来做,我保证这个价格还要翻一番。其实,我这并不是坐地起价,而是因为我们新生产线也是要成本的,你们买这么少,价格自然就贵。如果你们有更多超导储能环的需求,这个价格就会大大下降了。”

“这……”黄办事员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没想到刘云这是在推销啊。于是,他只能草草询问了一些别的信息,这样便回去了,他还要询问上级的意见。

过了两天,那个黄办事员又回来了,这一次,他带来了内蒙风电集团的订单,这个订单很大,一次就要了两千台10G焦的高性能超导储能环,合同总价值达到20亿之巨于是,军方满意地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所需的物品,而刘云的工厂也能迈向新的发展道路了。

实际上,现在内蒙的风电工程有着重大问题,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500万千瓦,但风电根本没法联网,这么多电能输送不到电力需求巨大的华北地区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风电的间歇性,内蒙的风力资源很丰富,吹风的时候,风力呼啦啦地狂转,电能飙升,这时候电网根本承受不了,只能减少发电。而无风的时候,风电系统的出产又太小,根本就不稳定,因此没法连接全国电网。

如果有了大容量的储电装置,那么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电力丰富的时候,超导储能环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电力缺少的时候再释放,这样就能保证平稳地输出。

目前内蒙风电集团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别看现在拿出二十亿是大出血,但只要安装了这些超导储能环,他们马上就能扭亏为盈,赚得盆满钵满。1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一年的电量就是1300亿度,谁都能看出这里的利润有多大了。

因此,刘云扩建了厂房,添置了新的生产线,现在每个月能生产500台超导储能环,以这个产量,很快就能完成订单。虽然这看起来有产能浪费,但对刘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成本,所以无所谓。

现在,云龙超导技术公司的员工多数是年轻研究员、大学毕业生,许多科研单位里混得不如意的人纷纷跳槽来到云龙公司,一方面报酬丰厚,另一方面也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不过,超导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也就是说产值和规模都不大,想要靠这个赚大钱,并且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还做不到。所以,刘云准备搞一些别的产业,让云龙公司继续发展。

鉴于目前云龙超导技术公司的资金还不多,刘云又不想用一些惊世骇俗的手段,所以,刘云将发展方向瞄准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

第一代半导体是硅,硅的应用十分成熟,最典型的就是计算机芯片。有人说,硅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确实是这样。为什么硅基半导体芯片可以做得这么复杂,线宽可以这么小,可以做这么多层,而各层的结构仍然得以保持,就是因为人类可以制备非常完美的单晶硅。这样,同质外延生长的硅膜、掺杂硅膜、硅基氧化物薄膜就能做得非常好,这就构成计算机芯片的基础。

第二代半导体的代表是砷化镓,多用于制造LED,红光激光器。和硅相比,砷化镓是直接带隙半导体,而硅是间接带隙半导体,两者的区别是砷化镓容易发光,光电性能较好。

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则是氮化镓,氮化镓也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可以制作发光器件,和砷化镓相比,它是宽禁带半导体,发出的光是蓝紫光。目前的应用主要有蓝光LED,蓝光激光器(用于蓝光DVD)。

现在,氮化镓是物理学界研究得很热门的一种化合物,但人类应用氮化镓的技术和硅相比远远不如,因为现在还没能造出氮化镓单晶,那么就没法做成计算机芯片一样复杂的器件,只能做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