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战役-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是自我复制,纳米机器人就像微生物一样,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开始自我复制,几分钟数量就翻一番,直到数量达到预定值的时候才停止。紧接着,这些纳米机器人就开始搬运原子、分子,消耗着能量体的能量,同时培养缸也在给能量体充电。就这样,数小时之后,一把08式自动步枪(刘云擅自命名的自动步枪)就成型了,其“生长过程”就像胚胎的发育一样,刘云可是按照模仿生物的宗旨设计的。与此同时,三十发弹药也已经“长成”,子弹里面的发射药不是湿的,因为自有纳米机器人把里面的水分子搬走,很神奇的功能。

从08式自动步枪开始生长,到形成成品,只需五个小时的时间,此时,刘云将枪支捡起来,甩掉上面的残留培养液,然后装上弹药……“突突突!”刘云向沙袋开了几枪,这步枪竟然能正常使用!而且他的心神扫描表面,这支步枪和通常生产的步枪没有什么两样,完全合格!这就证明数量庞大的纳米机器人确实能够建造宏观的东西。

“神奇!太神奇了!这预示着纳米时代的大门,正式开启!”刘云不由得惊叹道。

有了纳米机器人,刘云就有了“万能制造机”,通过模仿生物生长的方式,刘云完全可以在巨型培养箱里制造他想要的任何大型机械,甚至是军舰也可以制造!不久,刘云就拥有了第一辆“基地车”,可以通过基地车来生产各种建筑,然后制造各种机械、车辆、船只和飞机。

这种基地车,其功能更像《红色警戒3》里面升阳帝国的基地车,虽然刘云很讨厌小日本,但红警3里面小日本用纳米技术来建造各种建筑和单位的方式确实很先进。这不能怪谁,只能怪EA的人干嘛把这么好的创意用在小日本这个阵营上。基地车重280吨,超重的一辆载具,外形就像一辆巨型坦克。这么重的重量,是因为里面装载了大量的纳米核心,其中有一些可复制的纳米核心,剩下的就是可以拉出去建造的纳米建造核心。除此之外,还装了许多“培养包”和“能量包”。建造之时,先从基地车里开出一辆小车,小车里装着一个打包的纳米核心和足够的培养包、能量包,这样就是一个可以展开的纳米核心了,就像红警3里面的纳米核心一样。到了制定地点,那么小车本身就成了容器,然后纳米核心开始利用培养包和能量包里面的原料和能源来建造,然后就可以建造战车工厂甚至是船坞这种大型建筑。不过,纳米核心可不能一展开就完事,因为一个可展开的纳米核心不过五吨重,而修建的战车工厂总重却有几百吨,所以不能像游戏里一样完全忽略补给。事实上,建造过程中需要卡车不断运输培养包和能量包,才能建成各种建筑。

当然,战车工厂和船坞这种建筑在生产载具、船只之时,也需要不断补充培养包和能量包,如果是固定的基地,那么可以用管道来输送培养液,至于能量包,只需补充一次,之后就可以用电能来充电了。现在,刘云的基地车所能建造的建筑,包括枪械厂、战车工厂、飞机制造厂、船坞,还有一些自行设计的防御建筑等,总之,自己想设计什么,纳米核心就能建造什么,但建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实打实的原材料和能源,而不是像游戏中那样只需消耗一个数字,又或者像系统建筑那样只需消耗一些橙色的资源块。

第四十章 修路引发的事件

基地车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建筑,例如战车工厂、飞机制造厂,由于采用纳米机器人生产,所以体积比较小,比以往的战车、飞机生产线的厂房小了许多倍,那种生产线是流水线作业,占地面积以公顷计。系统的生产建筑,如系统的战车工厂,也造得非常大,占地面积很广,这是为了让建筑的HP很高,很难被炸毁。而现在,基地车造的建筑,果真就只有游戏中的战车工厂这么大了,当然船坞还是这么大,因为船只本身也这么大。工厂、车间得以缩小,并且高度集成化,这都是纳米技术的功劳。

此时,刘云正在河北的某基地里,这不是系统的基地,而是基地车建造的基地。看着各处正在建造的纳米核心,刘云感慨道:“这就是全自动化大生产啊,竟然不需要工人,这种东西,如果用在人类社会,恐怕不止引起一阵革命,连动乱都有可能产生!”

“嗯?为什么?”梅青不解道,“生产力大大提高,这不是好事吗?”

刘云道:“不全是好事,科技本来就是双刃剑,现在所有的东西都由纳米核心制造,那么工人就不用聘请了,社会上这么多人口,你让他们干啥去?这样说吧,我们把社会简化成一个模型,现在你有一个全自动的企业,但只需聘请几个科研人员,不用请工人,那么,大多数人都得不到工资,也就没人来买你的产品,你也做不下去,而人们没有收入,没法过活,就会产生动乱。”

梅青仍有些不理解,道:“照你说的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不必把纳米技术用在所有领域,只是作为高新技术出现,不就没有影响了?”

刘云摇头道:“不可能,如果一项技术成本又低,收益又高,还不用聘请多少人,那么这种技术肯定会以最大的速度占领市场。资本是追逐利益的,但整个社会的经济必须是一个健康的循环,企业生产产品,同时也要发工资,而其产品的大多数是由同样是领工资的普通人来购买的,但是,工资总量肯定少于企业的产值,这就是一个矛盾,这时,就要有一个东西来弥补这个差值,这个东西一般是国家和货币的增量发行。国家通过税收和投资、建设来平衡社会的产品分配,而货币总量的增加,就成为经济的驱动力,如果货币总量跟随社会总产品的产值一块增长,那么这种方式就是健康的,否则就容易出问题。在一个经济正常运行的社会中,如果突然出现这种zhan有绝对优势的纳米技术,那就像生物圈内突然出现一种优势外来物种一样,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最后,刘云又发了一番感慨:“治大国如烹小鲜,先贤的话语果然十分正确啊!”

梅青翻了翻白眼,道:“经济的东西太忽悠人了,我不懂,也不想懂,我还是只管技术就得了,治国你自己治去。”

“……”刘云一脸黑线,怪不得他们这个小队在治理一个地盘之时,都把他推出来当首脑,刘云还以为是他们视名利为浮云呢。不过,他所说的这些关于经济的观点,有些东西和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不同,他认为货币的增长是人为推动的,后世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就是狂印钞票来让全世界给他买单,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但是,西方经济学却否认这些国家在掠夺世界人民的财产,这就是典型的别有用心了。

基地车的出现,让刘云他们大多数的工厂都成为过时货,他们正在不断地设计建造程序,让纳米机器人去建造同样功能的工厂,甚至连热核电站这样的大型建筑都能用纳米机器人去建造,不过建造方式有些不同,是先造好部件再组装,目前还不能一蹴而就。于是,就在工厂更新换代的同时,换下来的仪器设备都被扔进次元舱里,等什么时候拿出去卖钱。

生产建造,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是需要原料的。不过,纳米技术的采矿方式有些特别,刘云设计了这样一种“矿塔核心”。首先,让飞机携带矿塔核心,飞临矿区(无论富矿贫矿都能开采)上空,然后空投矿塔核心下来,在一个区域放置一个矿塔核心。然后,这个纳米核心就开始展开,开始往地下钻洞,就像生根一样,伸出一根长长的管道,主管道直直往地下伸,主管道又分叉出支管道,支管道再次分叉,总之是模仿植物的根系。然后,这些根系的纳米机器人就开始采矿了,直接搬动原子和分子,然后通过根系的脉络运上去。矿塔的地面部分就是一座塔,像种树一样,每天从地下开采矿物,累积到塔内,然后由矿车每天运走。当然,这些矿塔需要能源和原料,能源可以有两种方式获取,最省钱的方式是制造一片太阳能电池纸,用太阳能给能量体充电,另外还可以不断补充和更换能源包,这样比较费钱。原料则需要原料包了,毕竟采来的矿未必含有建造矿塔和根系所需的全部矿物。这样,无数的矿塔就像种树一样,稳定地产生经济效益,如果需要加大功率,只需增加能源和原料的供给即可。如果矿快被采光了,那么还可以让纳米机器人将根系分解掉,从末端开始分解,然后回收原料,不能浪费。

这样的矿塔,采矿效率很高,比原有的矿厂高出许多倍。如果刘云愿意,他可以在澳大利亚的各地布满矿塔,然后将这片大陆的表层矿物统统吸个精光,让澳大利亚彻底成为贫矿区!

自从刘云四人打完抗日副本回来之后,已经过了三个多月,如今的中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刘云也有很长时间没怎么理过政务了,许多事情都交给政务院总理李鸿章和手下去处理。如今,纳米技术已经取得突破,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他也可以抽出空来管管这些政务了。

北京,中南海,时隔三个多月,刘云终于再次出现在这里。由于技术方面突破很大,所以刘云心情很好,到处见人就打招呼,弄得那些普通工作人员受宠若惊。忽然,刘云看见一位穿着新式官服的老人,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正向几个人交待什么事宜。

“哈哈!李中堂,哦,不,应该叫李总理,好久不见了!”刘云乐呵呵地向李鸿章打招呼。

李鸿章见到刘云,立刻诉苦道:“我说宅下,呃,主席,你终于出现了!这几个月可把老夫害苦了,我可是呕心沥血,这政务院的事情真是多,比我以前的事情多多了,而你身为首脑,却不理政事,简直跟昏君有得一比了。”

刘云笑道:“哈哈,李总理真是强悍,呕了三个月的血,还能这么面色红润,佩服,佩服!”

李鸿章老脸微热,不过他在官场打滚多年,这点玩笑不算什么。李鸿章道:“宅下大人,老夫还是这么称呼你吧,你身为国家首脑,虽然你是宅下,身份特殊,但也应当为后来者立一个表率才是。”

刘云微微一愣,便道:“李中堂说得有道理,是我疏忽了,今后我一定注意。下面给我说一下现在国家的情况吧。”

其实,刘云自己用心神探查也能知道大概的情况,不过,他需要看看政|府的报告,还要看各种数字。听李鸿章所说,这几个月来,政府的主要工作还是稳定政局,安抚人心,用刘云的话说,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现在局面稳定,政|府部门工作正常,中央的各个机构已经改组完毕,人员也都定了,各种制度也有了相关修改,但地方上的制度还有许多要改革的地方。经济上,由于在红星企业做了领头羊,国内也百废待兴,所以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中,最主要的是铁路和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由詹天佑主持。之前红星带头修的川汉铁路和广汉铁路已经通车,相关铁路公司已经有收益了,同时,京汉铁路也正在修建,准备和广汉铁路连接起来,形成京广线。由于有了现代机械,所以铁路建设比较迅速。其他铁路也有在修建,例如从北京经过沈阳到哈尔滨的铁路,从连云港经过洛阳、西安,最后到达兰州的铁路,这两条线路也正在修建,由于政|府的钱不多,仍然是红星企业作为大股东,从社会集资修建,实际上主要还是靠红星。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铁路在建了,因为红星的力量也有限(如果刘云加大投入就不同了)。

公路方面,主要是京津唐地区正在建大型公路,本来是按高速公路的标准建造的,但现在汽车不多,想高速也高速不起来。不过,北京城的主要干道都在修路,一部分已经完工,如天安门前面的长安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至少全部都是宽敞的水泥路,看起来相当有气势。不过,大路周围的建筑还不太合拍,古建筑还比较好看,关键是有许多违章建筑,例如乱七八糟的宅院、菜市场等等,看来还需一段时间来整改。

李鸿章还告诉刘云,现在东北的一些豪商、大地主联合起来,要集资修公路,要修一条从沈阳到哈尔滨的公路,未来再配合北京到沈阳的公路,那么从北京到东北的道路就通畅了。从军事上看,由于日本玩家盘踞在西伯利亚,所以修了这么一条路也方便出兵。因为经济和军事的双重考虑,所以李鸿章批准了民间修路的要求,现在公路已经在修建了。不过,听到这个消息,刘云的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李鸿章相当不解,抚须问道:“怎么?此举可有不妥?目前税务制度刚刚建立,国家余钱不多,各方面的建设需要太多资金,地主绅商联合修路,这是一件好事啊!”

刘云黑着脸道:“不错,你说得不错,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些地主绅商为何要修路?本来修路这种事情是长期投资,大把大把的银子扔下去,几十年才能收回来,一般人即使有钱也不会把钱扔到这个无底洞里去,只有国家才会去做这种事,因为经济发展起来,税收就增加了。但是这些绅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又没法收税,按通常收过路费的方法,又要收上几十年才能收回来,李中堂,你说说,这是什么道理?”

“这……老夫倒是不知,财务经济方面,本就不是我所长。”李鸿章道。

“哼!”刘云敲着桌子,气道,“你知道么?这些人修路,路还没修多少,就先建起收费站了!把住交通要道,路没修,先建起收费站来收钱。佩服,真是佩服!这些人还真聪明,竟然想到这样的法子来收钱。你知道他们的过路费收多少么?一个人过去要收一钱银子,一辆车过去要收一两!他妈的,这些地主老财,真他妈的坏!现在所谓的工程是开工了,但修路进度奇慢,分明是他们要拖延时间!等过了几年,国家有钱了,回过头来这条路还没修好,国家想接手,但他们已经把修路权拿到手,还说什么已经把资金投入了,国家不能侵吞他们的。哼,真是打的好算盘!”

李鸿章霍地站起来,惊讶道:“真有这事?那、宅下大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云闷哼一声,道:“我自然有办法知道,你都说我是宅下大人了,我还能没办法么?”

李鸿章表情一滞,旋即恢复过来,立即向刘云请罪道:“主席,老夫有罪,险些给这些人瞒过了,不仅害了百姓,还害了国家,请主席降罪、咳,处分。”看来李鸿章对这些新名词还不太习惯,不过,李鸿章这里不是什么恭敬,而是作为官场老油子的一种正常表现,先把罪名揽下来,刘云还好意思责怪吗?

“呵呵……”刘云笑道,“罪不在你,你也是不知情的,更何况,现在是法制社会(??),怎能随便定一个人的罪?其实,我也是刚刚才知道东北那群人在违法乱纪,而这群人许多是以前的满清贵族,他们有钱,但现在失去了许多特权,失去了许多经济来源,如今就要想着法子敛财。哼,是时候该处理一下这些人了!”

李鸿章听了这话,忽然感到后背一阵阵凉意,看来,不少人要遭殃了。

很快,中央出台了新规定,规定了公路的收费标准和收费站的最小距离,同时,还做出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主要是不能让某些人钻漏洞,以投资建设为由想方设法敛财。实际上,这个收费标准很低,而且收费站的最小距离是两百公里,这样就使民间修路变成公益事业,根本无利可图。刘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认为,修路这种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