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转人生-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李,还是你有眼光,知道这时候进军这特殊金属冶炼的行业。其实这玩意只要搞得好,这前景可大着呢。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咱们盖大楼要用的那些个大梁还有角钢,咱们国内,尤其是大城市,最近几年都是在频频的起高楼,说实话我也去国外考察过,人家国外盖大楼的方式和咱们不一样,他们盖大楼,都和造船一样,要用到大梁的角钢,大梁,作为龙骨支撑,然后才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辅助,一座大楼盖下来,光是这些大梁还有角钢什么的用料就是不少,可是咱们国内因为资源和技术有限,使用的更多的则是混凝土浇灌的方法,说实话这样一来成本是低,但是在建筑一些特别高的建筑,比如超过三十层的建筑的时候。这些方法就不行了。必须要学习人家使用角钢和大梁的方法。要不然这抗屈服度,和防震的问题就不过关,所以你现在投入,搞这门行业,将来可是大有潜力啊!而且这建筑用的特殊钢材,在整个特殊金属冶炼行业来说,不过就是入门级的产品而已,这种东西说白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特殊材料,也不过就是在金属炼化的时候,在后期的热处理的时候,要下足了功夫而已,其实这些技术,咱们公司以前也研究过,没什么难的,只不过后期的热处理要做到十足的话,可能会加大成本。在八年前,其实咱们就搞出来过。不过那时候咱们国内的特殊金属建筑型材的市场不大,所以一直没有推销出去。后来。。。哎。。。后来的情况你就也知道了,咱们公司换了领导,对于这一块的兴趣不大,因为后期的热处理时间长,需要使用的煤和焦炭量大,成本高,产品价格贵,又不好买,后来领导就把这个项目给下马了。再后来厂子经营不下去,很多懂这些技术的工人都下岗,到南方闯荡去了,这么技术在咱们国内也就算是失传了。。。。。。”
李本初讲起这段过往的时候是唏嘘不已,而李逸帆听了也是心酸不已。
确实其实我们并不是做不出来,只不过有时候有些技术,在研究出来的时候是生不逢时,然后在加上国营企业,在很多时候都是外行在领导内行,急功近利的情况非常严重。
毕竟国企的领导很多是有行政级别的,他们光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升官发财,而不是如何让企业更长久,更好的经营下去,这样一来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事情,可就没少发生过。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电信公司,满世界的在建设那种公用ic卡和ip卡的公用电话岗亭,可是当手机普及开来之后,这些花了十几亿搞的公用电话岗亭,最后只能是沦落为张贴小广告的废物标杆,里里外外赔了多少钱,可能根本就没人关注吧。。。
而这样的事情,几乎都是各大国企领导拍脑袋决定的,而在决定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熟悉市场,也根本就不愿意去了解市场,他们只需要为他们的上级负责就行,只要把面子做到十足,亏几个钱有能算得了什么?
他们在做这样的决定的时候,显然是没有预计到,未来几年之后,个人手机在国内的普及速度。。。
“哦?咱们当年就曾经研究出来过这样的技术?那原来懂这些技术的那些老工人呢?”
听李本初这样一说,李逸帆也来了兴趣,虽然他的手里有十足的资料,知道如何来冶炼这样的入门级的特殊建筑型材,可是毕竟如果之前有熟练的工人的话,怎么着也比再去重新培养一批工人来要强得多。
“嗨!当年我们一批的老家伙,一起研究的这门技术,其实这样的金属冶炼关键的就是在后期的热处理上,不是很难。但是后来无奈产品弄出来,卖不出去啊,那些老家伙们,后来在厂子破产之后,走的走,散的散,年轻一点的就去南方闯荡了,老的因为拖家带口走不了的,就留在这附近打工,干什么的都有,有蹬三轮的,有捡破烂的。。。”
想起当初的那批工友,李本初眼圈都有点发红了,面前的五十六度的烧酒,更是一饮而尽。
“李师傅,你和他们都还有偶联系吗?如果我要是愿意重新聘请他们回来,你说他们愿意回来干不?”
李逸帆的话让李本初眼睛一亮:“真的?小李老板,要知道那帮家伙在年轻的现在也都四十多了,年纪大的都差不多和我一样,六十多了,他们这样岁数的,手里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技术,出去打工,别人都不愿意要。”
“呵呵,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我就愿意要,但是前提得是,他们必须要有技术,能吃苦。而且你放心,我雇佣他们,肯定是走正规的合同路线,其实是国家对不起你们,像你们这样的技术工人,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你放心,只要他们愿意回来工作,而且手里面确实是有技术,有能力的,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老一点也没关系,他们可以直接在我这里干到他们干不动为止。。。”
对于这些技术工人,李逸帆还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在国内当蓝领的得不到尊重,人们一提起工人,就会想到傻大憨粗,浑身油腻腻,脏兮兮,满身的机油味的粗鲁汉子。
所以这年头更多的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小孩,选择去读大学,将来毕业之后,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可是殊不知,那些办公室的白领,也正是靠着这些蓝领工人的劳动支撑,才能够安稳的坐在办公室里的。
纵观世界上几大工业强国,就比如日本和德国,他们的蓝领工人,在他们本国内的地位可都是相当高的,而且关键是赚的钱也不低,甚至还要比那些坐办公室的小白领,要高得多。
在国内因为制度的问题,尤其是这企业领导的政治化的问题,使得很多企业的领导,往往都是国家安插下来的官僚,这样就堵住了技术工人的上升通道。
很多技术工人,就算你拿了八级证书,最后提升到一个车间主任也就撑死了,这样一来蓝领工人的上升通道就被堵死了。
很多从事这个工作,或者有亲属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就会这样理解到,你看你在卖力气,懂的再多的技术,又能怎么样,到头来,你还不就是一个工地上的小工人,你在看看人家,读个大学出来,就可以在工厂里当个干部,既不用下车间干活,也不用弄得浑身脏兮兮,那多好?
于是就会有更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也不愿意他们去当蓝领。
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就导致我国的技术工人数量越发的萎靡减少,等到十年之后,我国的技术派蓝领工人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更多的孩子宁可选择去读一个三流大学,也不愿意去学可以一技傍身的技术,这也是导致我国后来技术产业空心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在十年之后,因为经济形势的倒逼,那些工厂领导也都纷纷意思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那些私营企业的领导,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喊出了人才重要的口号。
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国家才开始重新的重视起了这些蓝领工人的培训,于培养,一个八级钳工的工资,在南方工厂里,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到八千以上,要远超过那些坐在办公室拿着二三千的小白领。。。
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李逸帆是早早的就重视到了这一点,所以李本初嘴里说的这些技术工人,在他的眼里看来就是个宝啊,这些人年纪大,知道在外面谋生不易,如果自己给他们一个工作,那么他们会更加愿意为自己效死命,而且只要给他们留出一条可以晋升的通道,那么今后自己的工厂将会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的到来。。。
然后自己就可以从这些人里挑选合适的重点培养,提拔到领导岗位,这样就可以实现专业的事情 ,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的夙愿了。。。(未完待续。。)
789。 偶遇发哥
想要在国内搞工业,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业,如果没有人才可不行,尤其是李逸帆这种雄心还比较大的,想要搞持续发展,想要搞自主研发的老板。
如果手下里,没有一批懂技术,能吃苦,并且头脑灵活的技术工人来支撑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让李本初帮忙把那些老工人都找回来,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特殊金属冶炼公司,虽然名号上叫的是特殊金属冶炼,可是其实说到底,根子上他还是一家炼钢厂。
这种炼钢厂的一线工作可不是那么好干的,整天穿着防烫服,站在几百度,甚至是几千度的炼钢炉跟前,这样的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挨的下来的。
在招收年轻工人,大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要有这么一批硬骨头,能吃苦,愿意奉献的老家伙们以身作则,把这样的精神薪火传承下去。
所以在李逸帆看来,李本初提起的那帮老家伙可都是宝贝。
而李本初在听了李逸帆的说法之后,竟然是两眼里泛起了泪光了,不管这位小李老板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人家这想法总归是好的。
自己那帮老兄弟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苦了,如果能够回到这个炼钢厂来的话,那他们的也不用为了生计,跑到大马路上去卖那两膀子的力气了。。。
“小李老板,这一杯酒,我敬你。。。”
“诶!李老,您这可是太客气了。。。”
从饭店里出来的时候。李本初喝醉了。李逸帆一家三口。只好把这位老人架到了车上,送回到他自己家去 ,老人的家,就在城郊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光是看那破烂不堪的外墙,就知道日子过的不是很宽泛。
老汉的家属看到他们几个把老头给架回来的时候,当然是千恩万谢,时候还免不了要埋怨老头几句。
李逸帆看着这家里近乎是家徒四壁的摸样。不由得有些鼻头发酸,好歹也是国家里的专家啊,这日子就过成这样啊。。。
给老太太手里塞了五百块钱,也不理会老太太的反应,他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
回到了城里之后,他的心里也是沉沉的,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架子,必须要尽快的搭建起来,哪怕是高级一点的产品,弄不出来。但是这最初级的,就比如是老头所说的那种建筑用的特殊型材。也必须要搞出来。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到处都是在大兴土木工程,地标性的高楼大厦,在很多市政府的官员眼里看来,那就是政绩。
仿佛一座城市里只有高楼越多,好像才能够越发的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一般,所以这年头甭管是京城,浦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杭城,深港这样紧随其后的二线城市,各大城市都是在争先恐后的在市中心一代,建高楼大厦,这建筑用的特殊型材,绝对是有市场的,而且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
晚上从二号楼自己的房间里,来到了一号楼的餐厅里,刚想找个地方坐下吃饭,没想到就听到别人喊自己,抬头一看,原来正好是雷良发,自己大哥的那个好朋友。
“咦?发哥,什么时候过来的?”
李逸帆笑嘻嘻的走了过去,问雷良发说道,这段时间,因为sas疫情的缘故,酒店里来吃饭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平时热闹不凡的晚饭时间,现在更是人少的可怜。
雷良发,正好和几个不认识的朋友,坐在一个卡座那边,那几个人李逸帆都不认识。
“嗨,我这不是刚刚从南边考察回来吗,这不就有好几个朋友问我去南方考察的情况,这不哥几个就出来聚聚,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你王哥,这个是你张哥,这个是你孙哥,这几个哥们,都是和我一样,做汽车生意的,有的是做整车销售的,有的是做汽车维修的,有的是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的,大家都是一个行当里混饭吃的,都是我的好哥们。哥几个,这位可不简单,这位可是咱们今天来的这家酒店的少老板,李逸帆,李少,哈哈哈!”
雷良发半开玩笑似地把李逸帆介绍给了他的这几个朋友,而这几个人一听说李逸帆的身份,顿时就都是两眼放光。
这正阳酒店是什么名头,什么来历,这么几年下来,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了。
当年原来的滨城市一把手,升官到了省里去当省长之后,滨城市的一批明星企业,都纷纷搬离了滨城,比如九阳集团,比如钱达集团,实地集团等等。
杨玉河来了之后 ,整个滨城,出了那么几个有名的国字号企业之外,根本就没多少家拿得出手的大型私人商业集团,尤其是在万得集团倒闭,老板跑路了之后,更是给滨城市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
可是之后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冒出了一家李氏集团,先是开了一家日进斗金的正阳酒店,然后就又接手了那家濒临倒闭的凤凰酒厂, 短短一年的功夫,就让这家酒厂是起死回生,产品更是在市面上供不应求,现在居然还做到到央视去打广告去了,而且听说他们家其他的产业也是不小,现在的李氏集团,在滨城,已经隐隐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你说这样的大企业的少老板,他们这些小老板该不该巴结?
在听到了李逸帆这样的身份之后,这几位哥,顿时就都变了脸色, 原本这些人还仗着自己做了多年的生意,年纪不小,小有身家,还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毕竟和他们的年纪比起来,对面的李逸帆可实在是太年轻了,可是现在这么一听,这还了得,这可是咱们滨城的龙头商业集团的少爷啊。
能够和这样的人物搭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于是这老哥几个,顿时就是脸色都变了,一个个在李逸帆面前是低眉顺眼,态度恭敬了起来。
李逸帆也把众人的变化都看到了眼里,不过也不说破。
“你小子,听说你可挺忙的?听你哥说,前段时间刚去了日本?这才回来?”
“嗯。”
“哈哈,听说那边疫情闹得挺厉害,你没事吧。”
“我没什么,我回来之后,那边才爆发了疫情的。”
“看你这样,好像还没吃晚饭呢吧?要不和哥几个一起吃得了。”
雷良发和李逸帆可是非常的熟悉,别的那几个人还很拘谨的时候,这家伙已经开始和李逸帆聊上了,他所邀请李逸帆一起吃饭,其他几个人,当即也都张了口。
“对,李少,今天可以定要给个面子,初次见面,这顿我们请客,你可不能走哦。”
“对,李少,给个面子。。。”
那几个‘哥’一张口,李逸帆也不好拂了他们的面子,于是也就做了下来。
“对了,小李,你最近忙什么呢,听说你刚刚收了一个钢厂,怎么地,打算以后进军钢铁产业啊?”
雷良发和李逸帆他哥可是铁哥们战友,所以李逸帆的情况,他可没少从李逸强那边听说,对于小李的动向,他还是挺关心的,一年多前,这小子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他就看出来这小子将来肯定成就非凡,所以他是肯定不会错过了和李逸帆交好的机会的。
“呵呵,小打小闹而已。。。”
“嘿嘿,你还小打小闹,你小子如果以后要是真的进军到这个领域,可别忘了你雷哥,到时候你手指缝里漏出一些来,都够你雷哥吃的喽。”
雷良发和李逸帆可是一点都不避讳,而且和李氏集团的少爷,这样的亲密的态度,也可以对桌面上的其他几个同行产生一种震慑,别看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是朋友,可是回过头来还是竞争对手,平时小手段也都不是没用过。
“对了,雷哥你说你刚刚从南方回来,去考察什么去了,考察的怎么样了?”
“嗨!还不是去考察那个什么所谓的4s去了?我们这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