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拉玛会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顿跨上最后一级台阶,他发现墙顶很平,约有10来米宽。大墙内壁上有许多交替设置的斜坡滑道和阶梯,通过它们下去20米,就抵达主要街面。

他看到的一切实在复杂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他首先用电视摄影机慢慢地照了一张全景扫描象,然后,他向伙伴们挥了掸手,并通过无线电话与海那一边通话:“任何活动的迹象都没有,一切都鸦雀无声。来吧!上来吧,让我们马上开始探测活动!”

第二十三章制造人的工厂

十分钟后,诺顿队长就得出了结论:这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自机器。

“谁来猜猜看?”诺顿终于开口,向所有能听到他声音的人间道:“如果这是一座工厂,那未它生产什么东西?它的原料又是从哪儿来的?”

玛瑟从遥远的对岸答腔了:“我想大概从海里,据医生讲,这海水含有差不多所有你能想得出来的东西,”

“想得不错,卡尔,不过,纽约城用来干什么?”

无论是从飞船,从毂形中心,还是从北部平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展然没有一个人答话。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发言了。

“对,这的确是一座工厂。队长,原料也许是从海里来的,因为地球上就是这样的,不过方式不同罢了……我认为。纽约城是一座工厂,……是一座制造拉玛人的工厂。”

不知是谁,在什么地方扑嗤笑了一下,但一下子就收住了,听不出来是谁。

这个远离人间的纽约城,是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由许多同心的短圆弧组成的,这些圆弧通过辐射状幅条互相联在一想。

这里十分宁静,但人们觉得它比“拉玛”那一端开阔平原上的宁静更令人感到难以忍受。机器总该有点串响,但这里却什么声响都没有。

他们终于来到了这座城市的最尽头,随后,他们爬上了环绕城市的坝墙顶,极目向海南端望去,这绝壁向乎把抗玛分成了两部分——通过望远镜观察来判断,这一半最复杂,变化最多。从他站的地方望出去,阴森漆黑,真有点令人毛骨依然。人们很容易把这堤岸看戍是监狱围墙,它把整个大陆都圈了起来。

第二十四章脚踏飞行器

詹姆斯·帕克少尉是“大力号”飞船上资历及级别最低的一名军官。他有抱负,他考虑了好久才拿定了主意。

这是一场赌博,如果他输了,他就要倒大霉。他不仅拿他的前程去冒险,可能还包括他的脑袋,如果他赢了,他就会成为英雄。不过,如果他坐失良机,无所作为,他就会在懊丧之中度过余生。

“我有一个主意,队长。我知道如何才能登上南部大陆——甚至还可到南极。”

“请讲下去。你计算怎么去?”

“嗯——用飞行的办法。”

“继续讲下去呀!如果真管用,我保证在你晋级时把这件事考虑进去。”

这种一半是许诺,一半是开玩笑的话。

“队长,我去年参加了月球奥林匹克运动会,你是知道这件事的。”

“当然知道,遗憾的是你没能取胜。”

“原因是机械不好。我知道毛病在哪儿。我火星上的朋友们一直在研究改进它,这一切都是秘密的,我们想一鸣惊人,让大家目瞪口呆。”

“火星?我可不知道啊……”

“知道的人不多,太阳系里最好的空气动力学家都在火星上。如果你能在那种大气里飞,你就哪儿都能飞,”`这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处呢?”

“所以,我就和罗厄尔港的朋友组织了一个辛迪加。他们造了一个专作特技飞行的飞行器,而且,还作了一些过去末曾有过的改进。在月球的重力之下,它在奥林匹充体育馆里一家会引起很大的轰动。”

“让我想想看,我是否正确理解了你的意思。一个参加月球奥运动会的脚踏飞行器,能在六分之一的地球重力下飞行,那未,在技玛毫无引力的状态之下,自然就会飞碍更出色。你可以驾驶它沿轴心从北极飞到南极,还可以再飞回来。”

“是的,而巨轻而易举,它飞单程时,如果中途不用停顿,需要三个小时。当然,只要你不远离轴心,你愿在哪儿休息就可以在哪儿休息。”

“那么好吧,我有个爱打听的毛病,你是怎样把那玩意儿偷到飞船上的?你告诉我,我替你保密。”

“哦,……它算‘文体用品’。

“嗯,你倒没撒谎。它有多大份量?”

“只有20公斤。”

“只有?!不过,这华竟没有我想的那样糟。说真的,你的飞行器只有这么点份量,实在使我惊讶。”

“有些飞行器只有15公斤重,但不结实,拐弯时往往会拧成麻花。‘蜻蜓号’不会有这种危险。我刚才已说过,它完全可作特技飞行。”

“‘蜻蜓号’?名字不错。告诉我,你打算如何使用它?然后我才能决定是给协晋级还是把你送往军事法庭。也许,两者都有份。”

第二十五章古怪的玩艺儿

“蜻蜓号’这个名字确实取得很好。它狭长而带尖端的翅膀几乎是看不见的,结构精巧的机翼架好像包在一个大肥皂泡里面,它是包在这小小飞行器外面折一层有机薄膜,只有几个分子厚,但很结实,完全能控制并引导时速为50公里的气流的运动。。

驾驶员会坐在处于重心位置上的一个小座位里,并向后半躺着以减少空气阻力。他仅靠一极拉杆控制飞行器,这根拉杆能前后左右地移动;唯一的“仪表”是装在飞行器最前端的一条系有重物的飘带,它能告诉驾驶当时的风向。;诺顿看着吉米爬进这架稀奇古怪的玩意里去后,心里又重新思考起来。

“蜻蜓号”飞到圆柱海对岸之后,假如这些只有铅丝粗细的支架有一根断了,即使他能够安全着陆,也无法返回来。他们现在这佯于,也违反了宇宙探险中最神圣的信条之一。吉米比飞船上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他进行这次活动有什么危险。

“我说,吉米,你好好听着,”劳拉·厄恩斯特说:“要紧的是别劳累过度。要记往,在轴心这儿含氧量仍然很低。”

吉米开始慢慢地蹬起脚踏板来。飞机螺旋桨的叶片很宽,看上去非常脆弱,经不起碰撞——它也像机翼那样,在精巧纤细的骨架上象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薄膜。叶片开始转动,转了几圈以后,就变得完全看不见了,“蜡蜒号”向空中飞去。

“它好操纵吗?”诺顿通过报话器能问道。

“灵敏度好,稳定性差。不过,我知道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没有重力。

下降-公里就会好得多。”

“等一等——下降安全吗?”

他充满信心地回答说:“我能毫无困难进入十分之一的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区域,在比较稠密的空气里,‘蜻蜓号’会飞得更轻松。”

“蜻蜓号”从容不迫地在空中一边盘旋,一边沿阿尔法阶梯的大致走向,朝平原飘荡过去。

他很快就发现,在较低的高度上,“蜻蜓号”更易操纵些。吉米驾驶着“蜻蜓号”兜了几个大圆圈,随后又再次爬高,这时,他发现,使这轻如薄纱的飞机平稳降落,并不是大有把握的事情。

“要不要扔给你一根绳子?”诺顿半真半假地问他。

“用不着,队长。我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到了那一头,可没人来帮我忙呀!”

吉米坐在那儿想了一会,随后他驱动“蜻蜓号”,让它朝觳形中心方向挪动。当离中心还有五米远,飞行器仍在缓慢向前移动的时候,吉米暮地一下离开了它,依靠惯性飘向中心所设置的的安全网,抓住了靠他最近的一根绳子,随后转过身来,用双手及时抓住了向他飘过来的飞行器。他这一手麻利快捷,赢得一片喝采声。

我现在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我要带一根20米的绳子,绳子装一个粘性弹,这佯,我要在什么地方停靠,就可在什么地方停靠了。”

“把手腕伸出来,吉米,”医生命令他说:“往这口袋里吹气。我还要抽取你的血样。你呼吸发生过困难没有?”

“在这个高度上才觉得困难。嗨,你抽血干什么?”

“查血糖含量,这样我才能测出你消耗了多少能量,我们必须确保你有足够的能力以完成这次任务。”

吉米跟着主任军医走到过渡舱那边,又回过头来对伙伴们招呼了一下:“请别摸它!谁也不能用拳头去捅机翼。”

“吉米,这件事由我来负责,”队长答应说;“全体人,包括我自己在内,谁也不许碰‘蜻蜓号’!”

第二十六章南极大尖锥

在吉米·帕克到达圆柱海岸边时,他才突然意识到,这次探险非同小可。他要去的地方不仅从未有人去过,而且,那也将是永远不会再有人去的地方。在滔滔历史长河之中,他将是唯一去过“拉玛”南部地区的人。

吉米现在已飞出很远,来到了海上。他蹬行的速度均衡,每小时二十公里。再过五分钟,他就要飞到纽约城上空。已看得见那座岛,它很像一条船,正周而复始地围着圆柱海航行。

到了纽约城,他绕着它飞了一圈,还不止一次地停了下来,让他的小型电视摄影机往回发送不晃动的稳定图象。这些建筑物、塔楼、工厂,电站——不管叫什么——的全景相片令人着迷,但从根本上讲又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离开纽约城后,吉米只用十五分钟就飞过了圆柱海的另一半距离。吉米一飞过圆柱海最南端的悬崖,就立即用电视摄影机把这一地区四周情况全部拍了下来。

20分钟后,周围世界开始往里收缩。他已经到达了“拉玛”圆柱部分的尽头,现在正进入南湍的圆顶。

虽说他已通过望远镜从“拉玛”的另一端对这个圆顶作过长达数小时的观察研究,并将其他理情况默记在心,可是,他现在对周围的壮观奇景,仍感到吃惊不已。

“拉玛”南北两端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没有三个一组的阶梯,没有一连串狭长的、同圆心的高地,没有从毂形中心到平原的一溜斜坡。相反,这儿有一个庞大无比的中央尖锥,它长五公里多,沿中心轴线伸展出去。这儿还有六个小尖锥,只有中央尖锥项的一半大小,他们均匀地分布在大尖锥周围。

这一组物体看起来像-群特别匀称的钟乳石,从岩洞顶上挂了下来。

吉米小心翼翼地向中央大尖锥顶部靠近,当他相距不到一百米时,就停止了蹬踏,让“蜻蜓号”慢慢静止下来。

“你能看到什么东西?”中心控制站急切地问道。

“我只看到大尖锥。它表面十分光滑,没有标记,顶端特尖,简直可以用来当针使,我实在不敢过于接近它。””吉米再慢慢地往前蹬,当到了大尖锥直径达几米的地方时才又停了下来。他开一个小容器,十分小心地从里面抽出了-个垒球那么大小的圆球,把它朝大尖锥抛了过去。圆球向外飘开时,后面露出了一根勉强看得见的细线。

粘性弹击中了光滑的圆孤表面,没有被弹回来。吉米试着把线蓦地抽了一下,随后就使劲地拉了起来。象渔夫收网一样,他慢慢地绕卷着线,将“蜻蜓号”拉到被恰当地称之为大角的顶端。他终于可以用手摸到这个角了。

吉米向中心控制站报告说:“大尖锥摸上去很像玻璃,几乎没有摩擦,有点温暖的感觉。”。

“吉米,我是队长。根据你发回的照片,我们判断小尖锥和大尖锥完全一样。你可用变焦距镜头好好把它们拍摄一下,我不需要你离开低引力区——除非你看到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

吉米越接近南极,就越感到自己象一只小麻雀,正在一个大教堂的拱形屋顶下飞来飞去。他怀疑,这地方会不会真的是一座宗教神坛,或是什么性质相类似的东西。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没有发现什么迹象可以证明在“拉玛”里面有艺术存在,所有一切都是只有实用价值的。也许拉玛人认为他们已经领悟了宇宙的最终秘密,早超脱了尘世间碌碌众生的欲念和思虑。

吉米打开了小功率的无线电信标发射机——用这种机器可以判明他处在`拉玛”内部什么位置上,并开始计时。当他再发话时,声音听起来可怜巴巴的:“出了什么事?你现在听得见我的讲话吗?”

看来中心控制站没有听见他的话,因为它接着要求他把电视摄影机打开十五秒钟。一直等到吉米问话重复了两遍后,他们才算听明白了。

从无线电里他听到声音完全正常,后来就不知不觉地掺进来一种奇怪的、变了调的声音。频率为一千周的哨音为一种低沉颤动却又很有节奏的声音所调制。这是一种极低音,它每一个震响都可以叭得见。这种调制音本身又受另一种调制,它一会儿升高,-会儿降低,然后再升高,降低,每次间隔约五秒钟左右。

“我们认为,你一定处在某种高强度的能量场当中——可能是磁场一一它的频率大概是十周。它十分强大,可能有危险。建议你立即离开那里——这种现象可能局限地部分地区。你把无线电信标发射机再打开,我们再为你转播,这佯,你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罢脱掉了这种于扰,”吉米急急忙忙地驾驶“蜻蜓号”兜了个大圈子,同时听着耳机里传过来的急强急弱的声音。飞了还不到几米,他就听出来了,干扰强度正迅减弱,正如中心控制站猜测的那样,局部地区才有这种干扰。

吉米在能听到干扰声的最后一个地方停了下来。这种声音很象他脑海深处的轻微悸动。

不管这声响意味着什么,在南极这个庞大而又令人压抑的建筑群里,一个孤立无援的人还是不要独自倾听“拉玛”之音为妙。

第二十七章电

当吉米往回飞的时厌,一路上并没出什么问题,虽说他觉得有点累,可倒没有可操心的。他开始升高,朝中央大尖锥的尖顶方向往回飞行。越来越细的锥尖离他还有一公里远。他突然注意到身上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一种凶多吉少的预感,一种使人心神不安、身体不适的凶兆。他蓦然想起一句成语:“心惊肉跳,大祸将临。”

开始时,吉米只耸了耸肩,没有在意。但这种感觉越来越严重。这可能是心理上的毛病,他确实惑到他的皮肤已开始起鸡皮疙瘩。

吉米现在真的发慌了。他在半空停下来,向四周看去,什么变化也没发生!大角巨大的尖锥顶离他头顶几百米远,再过去就是天空,另外半个“拉玛”就在那边。

吉米感到手背上有东西在爬动,党得有点痒。起初,他以为有一只虫子落在那里,他就连看都不看一眼,用手去掸。他的手指还未及掸下去,就想起什么似的马上停住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蠢。可不是,又有谁在“拉玛”见过什么虫子呢?……

他抬起手盯着瞧了瞧,真有点莫明其妙,因为发痒的感觉依然存在。这时,他才注意到,他每根毛发都直挺挺地紧立了起来,从手上到前臂都是这佯——当他用手去摸头时,头发也一根根地挺立着。

喔,原来如此!他正处在一个非常强大的电场里,他刚才感到的那种压抑沉闷的气氛正是地球上雷雨之前人们会感觉到的。

突然之间,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很危险,他慌了。地找不到迅速解决的办法了。他赤手空拳,孤立无援,空间充满敌意,而他周围巨大而可怕的静电力又随时都可能勃然大怒向他大发作。

“中心控制站,”他十分焦急地说:“我周围正积聚着一个强度越来越大的静电场,我看,马上就会发生雷暴雨。”

吉米刚说完这话,一道电光就在他身后掠过。当他数数到十的时候,第一次雷击的噼啪声就传到了他的耳里。三公里——这说明声响来自于小尖锥,他回头向那里望去,看到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