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弄潮-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南乡党委书记在赵国栋面前显得有些紧张,很显然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来花林不到两年,固然把一方经济带动起来,但是这也让花林付出了相当代价,那就是花林相当大一批干部因此被冷藏和闲置甚至下台进班房。

“还有什么?”赵国栋一边记录着,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一次性给我抖落干净,若是日后又有什么暴露出来,那就是你郭隆峰的责任了!”

“呃,还有就是在用工问题上,因为这两个村群众认为皮革厂建设用地大多都是在两村原有土地上,希望在用工问题上优先考虑两村剩余劳动力,另外也就是在土建和砂石等建筑材料问题上也能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人提供的材料。”

郭隆峰咬着牙关道,他知道这一番话一出口只怕就要引起风波,但是不说最终问题还是要暴露出来,赵国栋的话不是虚言恫吓,他是说得出做得出,还在当副县长时就能把牛德发给一脚踢到文化局上去呆着,现在,那就更不用提了。

果然,赵国栋手中笔停顿了下来,眼睛也眯缝起来,目光睃了一眼坐在另一侧的公安局长陈雷,郭隆峰心中顿时一紧。

“郭隆峰,我问你,你给我老老实实回答,用工问题不是问题,你东南乡和河东新区管委会协调完全可以借决,我相信你不会不清楚这一点,至于建材供应问题,我倒是想很感兴趣,究竟是什么人想要在里边起了花花心肠?”

赵国栋目光如炬,见郭隆峰垂首不语,轻轻哼了一声:“不用在我面前装傻,我是从公安这条线上出来的,好歹也当了两年派出所长,这里边的门道我比谁都清楚!老庞,陈局长,这件事情我交给你们俩,如果有乡村干部裹胁在其中,党纪政纪处理!如果有自以为可以称王道霸耍门槛威风的,那你这个公安局长我看就只能当粮食局长了!”

庞钧和陈雷都是点头,认真坐着记录。

“好,继续,郭书记。”

“另外一个因素恐怕就是涉及到我们整个东南乡。”郭隆峰顿了一顿之后才道。

“整个东南乡?”赵国栋目光一凛,“你说!”

“赵书记,我们东南乡虽然属于城郊乡,但是其实状况比新坪和马首的那些个乡都还不如,你看新花公路和花蓬公路虽然打通了县里的主动脉,但是我们东南乡正好处在河东一隅,背靠就是浦渡镇,而通往浦渡的公路距离我们东南乡也还有好几公里,旅游开发区没我们的事儿,养殖基地也与我们没有关系。”

“就算是桂溪大桥修好了,可是河东新区就规划到了咱们两个村的一部分就再也不往南了,也就是说咱们是啥也靠不上边,就连路现在都还是碎石路,经济发展也很受制约,乡里不少群众看了新坪和马首这边,都在骂咱们乡上干部没用,可这从河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都还没有拿出来,更甭提指望从河东新区把道路延伸到我们东南乡那边了,乡村干部怨气也很大,觉得县里好像把咱们东南乡忘了一般,完全没有人来考虑我们东南乡的发展,只知道发展到边上就占我们一片土地,纯粹就是把我们东南乡当作备用棋子儿一般。”

赵国栋相当认真的作着记录,郭隆峰心中也是惴惴不安,不过这个时候他也算是豁出去了,总之出了这么大一件事儿,你不把根本问题解决,就算是现在把这事儿抹平,日后一样也会冒泡鼓疙瘩,正如赵国栋所说的那样,今儿个你把问题抖落干净,没你事儿,若是没有抖落干净,日后又冒出问题来,那可真就是自己的责任了,于公于私他也要问题反映清楚。

“郭书记,没有了?”赵国栋搁下笔。

“没有了,除了污染本身问题之外,也就只有这几个问题,如果这几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觉得东南乡老百姓还是相当支持县里工作的。”郭隆峰迎着赵国栋目光道。

赵国栋对于这个郭隆峰还不是很了解,在他来花林县时,此人还是农业局下挂到城郊区委任组织干事,后来就到了东南乡任党委书记,年纪也不算大,但是桂全友曾经和他提及过这个人,说这个人虽然和万朝阳有点沾亲带故,但是却是一个有些能力的角色,不过当时赵国栋也没太在意。

“你们几位?”赵国栋目光流动,落在唐耀文、鲁达、庞钧、王二凯脸上。

“老郭说的基本上也和我们在下边了解情况差不多,老百姓不完全是针对污染问题而来,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农转非和补偿问题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另外正如老郭所说,东南乡这两年发展滞后,尤其是在县里保持着较快发展速度的情况下东南乡变化却不大,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增收无力,当然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唆使煽动,这个情况我们也掌握到了一些。”王二凯补充道。

“好,我来说说,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几点,一是老百姓期望值过高或者违背了政策,无法达到,产生了怨气;二是对国家政策不理解,尤其是在环保方面标准等依据了解不清,河东新区管委会和东南乡党委政府解释不得力;三是我也要作一个检讨,那就是我们的确有些忽略了东南乡群众对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的期待,他们希望县里能够考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第四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利用这件事情给党委政府施压,籍此谋利。”

赵国栋言词平和有力,“我也就这四个问题拿出处理意见,第一政策问题,由有关单位抽调得力干部进入工作组,充分作好解释工作,符合政策的该办就办,该落实就落实;第二环保政策问题,仍然要作好解释,另外也把环保部门拿出的意见和措施介绍给群众,让他们放心;第三,县交通局和河东新区要立即落实从河东新区通往东南乡道路建设项目,力争尽早动工,满足东南乡群众对交通改善的需求;第四,公安局马上组织专案组,对反应出来的想要在中间啄一嘴食儿的,要坚决打击,并且要加大力度宣传。”

第七卷 海阔鱼跃 第七十一节 观念

唐耀文对于赵国栋如此干脆利落的就作出了对策还是抱有一定疑虑,尤其是在涉及前两项政策问题上,如果真的按照所谓政策进行宣传,只怕很难让群众满意,而这个问题会不会沉寂一段时间重新爆发出来,他有些担心。

不过在会上他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担心,而是等到其他人都各自散去开展工作,只剩下他和赵国栋二人时,他才提出他的忧虑。

赵国栋对于唐耀文的担心也很理解,但是他更清楚实际上环保问题只是一个导火索,虽然这个导火索会在日后成为真正的麻烦,但是现在那些打着环保污染问题幌子的村民们却没有几个真正明白制革业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过赵国栋倒是想要利用这个契机要把这个制革业的痼疾的危害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道路建设问题倒是赵国栋真正觉得自己有些失误,正是因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些自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忽视了这些事关民众需要的问题上,才会导致这些怨气积郁太久,最终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发泄出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尽快拿出补救方案也足以显示县委县府的重视。

“耀文,不用太担心,这种事情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会不断增多,我在安都那边已经经历过不少这种事情,随着我们花林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征地拆迁、环保污染、下岗破产、农转非生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会不断的涌现出来,社会转型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时期,而如何做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持社会稳定,也就是考验一个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领导艺术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指针。”

赵国栋和唐耀文已经逐渐。适应了他们之间这种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年龄鸿沟上的差距已经随着角色的转化适应而渐渐消失,唐耀文也很自然平静的融入到了县长这个角色中,而赵国栋也更理性的站在了县委书记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和处理关系。

唐耀文叹了一口气,“但是赵书记,。我觉得村民们提出的环保治污问题恐怕也的确值得引起重视,我接触了一下那个大学生,他在安原大学学的是化工专业,对于制革业鞣制皮革中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和铬污染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下来我询问了一下环保部门负责这方面的同志,他们也基本承认那个大学生所说的属实,也就是说制革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带来环境污染,而且相当难以治理,环保成本很高啊。”

赵国栋一边在听唐耀文的感。叹,一边也在琢磨如何和唐耀文就这个问题交换意见,形成统一认识,否则日后制革工业还会给花林带来不少困扰。

虽然赵国栋一直不支持在花林发展制革工业,但。是他也得承认,以花林县目前如此好的条件,发展制革工业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说花林县委县政府因为环保问题而扼杀了制革工业,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是一种不智之举,因噎废食这个帽子肯定会扣在自己头上一辈子,而且这四家企业是在罗大海主政时期就已经以常委会决定的意见确定了引入,而且签订了投资协议,现在要想推翻已经不可能,也就是说目前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将这个产业规划好,即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效益,最小限度的控制污染。

赵国栋相信随着花林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已经。有了四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革企业的这个制革产业园区加上即将谈成的这两家制革企业也会很快进入,花林制革产业成形大势也是不可逆转,如何引导这个产业向着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花林县委县政府来斟酌考虑的问题了。

在赵国栋看来,这还不是一届党委政府的事情,。只怕日后三年五年身之十年,制革行业的环保问题都会困扰花林,与其那个时候再来头疼,还不如现在就要做好规划,先行确立标准,促使日后进入这个园区的制革行业都不得不遵守制定的发展准则。

赵国栋不认为。自己会在花林能呆得了多久,一年还是两年,他不知道,以唐耀文目前中规中矩的表现,如果时间长一些,这位唐县长可能会接任成为书记,如果自己在花林呆的时间太短,那么可能市委会考虑其他人来接任。

但不管怎样,熟悉了情况的唐耀文都会在日后花林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当话语权,能够让唐耀文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花林日后几年的发展确定一个正确思路,这很有必要。

“耀文,制革行业的环保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可以说即便是在欧洲这些环保要求更高的地方,制革业污染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制革行业尤其是初级制革业才会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处于大力发展经济阶段,对于发展经济的渴求使得我们在环保标准上也就有一些底气不足,或者说虽然标准制定出来了,地方政府处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在执行上却是力度不够,以避免制约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存在于制革行业,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

唐耀文点点头,他在市委宣传部当副部长,分管新闻宣传这一摊子,前年市里媒体曾经追踪报道过曹集县造纸产业的污染问题,掌握的资料相当详实,污染状况也是触目惊心,唐耀文也看过那些照片,情况的确相当严重,曹集县的小王庄镇的老百姓也是屡屡上访县政府,但是采访报道出来虽然几易其稿,但最终还是被枪毙,让记者们也是相当的无语。

“有的人认为发展经济不可避免的要以牺牲一些环境作为代价,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说这种污染破坏环境是无法逆转日后也无法修复的,那我们就绝不能拿子孙后代的幸福来为眼前我们的政绩涂脂抹粉,如果说一定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和修复的,那我们也应该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尽可能的将这些问题影响限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唐耀文若有所思的颌首,赵国栋的观点也有一定代表性,既不像他所说的有些人主张的那样发展需要付出一定环保代价,也不像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观点,那就是过度强调环保一票否决的权力,只要涉及有污染问题,那就不能开绿灯,当然后者只是一种存在于理论界的观点,在实际操作中,前者观点基本上占据了绝对主流。

而持赵国栋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只是他们难以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一地主政官员目光都盯在GDP数据上,能够因为环保而对一地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一门产业设限的领导,唐耀文还真是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说过。

“我县制革产业也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十字口上,群众因为污染问题而反对,但是经济发展却又需要,怎样化解这个矛盾,我觉得县里恐怕还得在这个问题上下下工夫。”赵国栋目光深远,缓缓道:“制革行业污染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规模不够,治污设施投入巨大,以目前进入园区的这四家制革企业来衡量,即便是按照我原来的想法集中建成处理废水废液废料和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厂,这四家企业也承受不起,我这一次去北京时就专门咨询过这个问题,就算是县里可以在配套上减免支持这家处理厂,资金差距都还相当大。”

“那赵书记你的意思……?”唐耀文蹙起眉头。

“尽快促成现在正在谈判这两家制革企业入园区,另外县里想办法贷款也好,出资也好,建成一座现代化标准的污水污物处理厂,既可以处理工业园区的污水污物,也可以处理民用污水。”赵国栋断然道。

“这个厂需要投资多少?”唐耀文心中一凛,这个企业按照赵国栋所描述的,不知道要花费多大。

“估计至少得三五千万吧。”赵国栋平静得瞥了一眼唐耀文,任何一个县长只怕听到这个数目都得要晕过去。

果不其然,唐耀文张大嘴巴倒抽一口凉气,三五千万?到现在还没有哪一家企业一次性再花林投资超过三千万呢,赵国栋居然说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就要花费三五千万,而且听他的口吻,那意思就是要由县政府来主导,这未免也太过分了!

“赵书记,这恐怕不妥,制革企业污染理应有制革企业来承担起这个责任,怎么能由我们政府来担主责,如果说我们帮助协调用地或者说提供一些配套条件政策还差不多,县里财政也根本支撑不了这样大一个公益性项目。”唐耀文摇摇头,在这个问题上,赵国栋的观点已经不能用新颖超前来形容了,那是激进和钻牛角尖了,作为县长,他不能同意这个观点,而且他要相信就算是赵国栋在县里威信颇高,只怕也难以获得其他常委们的支持。

第七卷 海阔鱼跃 第七十二节 熟人

赵国栋心情有些烦躁,坐在车里看着飞快向后退去的路旁树木,默默的思索着。

他没有能够说服唐耀文,这让他产生了一种挫败感,一直以口才自傲加之自以为对日后时局大势的了解,赵国栋满以为自己可以说服唐耀文赞同自己的观点,但是唐耀文没有妥协,虽然表面上他很尊重自己,但是在要耗资数千万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还是无法接受,尤其是这个污水处理厂主要是为制革企业提供污水处理,这就更让唐耀文无法理解。

赵国栋和唐耀文在这些制革企业的日后税收和现在投入上的看法有很大差距,唐耀文认为投入几千万对于各处都需要资金的花林县来绝不现实也不合适,而以制革产业最近三年的税收收入只怕都难以支付起这笔投入,更不用说考虑承担的贷款利息了。

按照唐耀文的想法,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