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当时郭拙诚的最高级别只是市长,不是很全面地了解省级方面的改革形势,更不清楚全国国企改革的情况,特别是负面情况了解不多,只能从几份内参中得到一些。

现在郭知言是省部级领导,站的位置、看的角度都远远大于郭拙诚前世站的位置、看的角度。而且前世的郭拙诚属于基层干部的范畴,即使他当了市长,也刚刚进入高官行列,但在政策上依然没有多少决策权力,很多政策都是从上面下达,他去执行或者要求下面更低级干部去执行,可以上前世的他是被动的、只求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就行,用不着过多地思考这些政策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布置。

可是,现在他和他父亲却是政策的制订者,他们首先必须明确这些政策为什么这样,这样做的好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所以,郭拙诚现在说出来的方式、方法虽然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但依然有不全面的地方,郭知言很快就进行了纠正,或者与郭拙诚进行讨论。

在郭知言心里,一点都没有认为郭拙诚的方式、方法有错误,他对郭拙诚能够想出这么多的举措已经很佩服了,他甚至怀疑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他的思维竟然这么开阔,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东西,他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就是那些从政一辈子的老干部也未必有他这么丰富的经验,更别说想出这么多办法了。可小时候的他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啊?

和父亲呆在房间里整整讨论了两天,父子俩几乎都没有出门,上级领导也没有来打扰他们,只有一些不知情的好友前来拜访,如冯家的冯安田、冯振豪父子。

冯安田因为年纪大已经从领导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在全国政协那边担任了一定的职位,但这个职位是象征性的,几乎没有什么工作要做,他要做的主要是看看文件,看看内参,其余的时间都是在保健医生的保护下休养。他的儿子冯振豪已经从川昌省调到陕熙省当常务副省长,成了一方诸侯,如果不出意外,将来还能在仕途更进一步。

郭拙诚刚刚重生的时候在家乡救助的那个叫冯勇的孩子现在已经到了京城上小学,已经正式成了冯家的子孙,正式成了冯安田的亲孙子、只是没有将其改在冯振豪的名下而已,但熟悉冯家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为了避嫌,减少别人的非议而已。

对于郭家父亲,冯家是充满感激的,当时郭拙诚对冯勇母子的帮助可谓雪中送炭,特别是郭知言当时是以县委领导的身份给于冯勇母子帮助的,对于饱受欺辱的她们更是珍贵。

未婚生子在偏僻的山区、在那个时候都是受人鄙视,受人非议的,郭知言父子的帮助让她们能从周围异样的人群中抬起头来,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毕竟一个县委领导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天神般的存在,他为冯勇的母亲撑腰,谁也不敢再辱骂他们了。

看到昔日的领导冯振豪在自己父子面前客客气气,目前还不是省长的郭知言也诚惶诚恐,但其内心却是高兴而自豪的,要知道冯家虽然在中国政坛的名气不显,但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他们的势力远不是一般想象的那样默默无闻,如果郭家能得到冯家的支持,绝对是如虎添翼。而且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冯家也暗示将和郭家同进退。

郭知言在高兴之余,不得不再一次怀疑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到底是事先知道冯勇那个孩子是冯安田的孙子还是因为巧合?怎么会那么用心地帮助那对母子?

除了有关国企改革的讨论,除了见一些不得不见的人,郭拙诚还私下请求父亲到龙江省到任后,一定要花很多的精力用在森林防火上。面对父亲的狐疑,郭拙诚没有说多少原因,只是说龙江省是全国的森林大省,原始森林非常宝贵,容不得火灾的肆虐。

郭知言知道这些原因是表面上的,其他省的森林一样宝贵,滇南省那边的原始森林也不见得比龙江省的少多少、贱多少,郭拙诚之前就根本没有跟他提过这件事,现在如此郑重其事地提出来,肯定有其他不便说出口的原因。

他没有过多地追问为什么,只说一定会狠抓这件事的,会亲自检查各地的森林防火情况。

前世的大兴安岭大火是郭拙诚唯一担心父亲发生滑铁卢的事,担心父亲在这里走麦城。前世的时候,大家都对森林防火不重视,只重视家庭、单位的防火。以至于在1987年5月6日那一天,一位林场工人启动割灌机不慎,引燃了地上的一些杂木。

一个小小的事故最后酿成了震惊世界的大灾难。

这场火灾过火面积达133万公顷,外加1个县城、4个林业局镇、5个贮木场。这场大火直接损失达4。5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多亿元,还未包括重建费用和林木再生资源的损失,以及多年后林木减产,林区人员重新安置的费用,如果算上环境恶化的因素,这些损失几乎可以超过200亿。

而且这些钱还是那个时代的数额,如果按2010年前后的购买力计算,损失超万亿。

第1200章 最高首长亲自考察

此外,这场大火造成了210人死亡、266人烧伤,1万余户、5万余人流离失所;这还不算失踪人员和林区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

此外,还有大量而宝贵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在大火中被烧死、被毁灭,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虽然前世的时候受到处分的官方人员主要是林业部的领导,地方政府高官基本没有动,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只能说他们侥幸逃过了惩罚。

这一世郭知言去龙江省担任省长,也许过几年之后他就会升为省委书记,一旦依然发生火灾,他未必就会有前世龙江省的领导那么幸运,不一定能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因为现在的郭知言与前世的龙江省领导不同,他已经被聚光灯照着了,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有很多人眼红他,眼红他们父子,巴不得他出问题、犯错误。

只要犯了错误,肯定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要跟他们算总账,要郭家父子为此负责。到时候不但郭知言难以摆脱尴尬,就是郭拙诚也会被牵连。

当然,郭拙诚请求父亲重视森林防火除了不让父亲在仕途上麦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环保,就是借此机会保护动植物资源,提前对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进行有组织性的保护,让东北虎、飞龙、犴、狍、雪兔、原麝、紫貂、绿头鸭、黑熊、柳雷鸟、金雕、貂熊、白鹳、白鹤、白头鹤、蝮蛇、龙江草蜥、钻天柳、兰科植物等等有一个安全的庇护场所。

……

等到国庆节前一天,最高首长将郭拙诚招进大内,开始询问将来国际形势的变化。

在这个世界上对郭拙诚特殊性了解最多的就是最高首长了,只有他最清楚郭拙诚的不同寻常之处,甚至连郭拙诚的父亲郭知言都没有最高首长知道的多。

这不是郭拙诚主动告诉他的,而是凭这位老人的睿智猜测出来的,是老人凭郭拙诚办的几件大事推测出来的。

不过,他也只知道郭拙诚的目光有特殊的预见性,对未发生的事有不可置信的精准性。他并不知道郭拙诚根本就是重生的,无法想象这个年轻人已经两世为人,在前面那个时代生活了几十年,目前只是“复习”前世的人生而已。

郭拙诚自然也不会说出这个秘密,不是他担心自己说出来之后会有生命危险,也不是怕有人拿他到实验室去切片观察,而是他知道这一世因为他的重生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背离了原来的发展轨迹,他以前精准的“预见性”在慢慢蜕化,他越来越没有了原来的“自信”,他更知道随着时间的延长,前世和这世的区别会越来越大,将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他真的不知道。

他“胆小”并不与他的性格相关,而是他因为担心说错了影响中央领导人的正确判断,导致深信他的领导们办了错事,从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他知道对于未来发生的事件还是越少“预计”越好,越安全。

在前往最高首长办公室的路上,郭拙诚再次梳理着有关国际形势的想法,就中国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再进行了整理。这个问题很大,涉及面很广,就算郭拙诚是重生来的,也一时无法把握该如何立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处理起来远不是一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么简单。

最高首长还是一样的慈祥,看到郭拙诚进来,他有点费力地从单人沙发站起来,笑着跟郭拙诚握手,问他与父亲见面谈得还好不。

等郭拙诚认真回答后,他没有询问郭拙诚有关中国在苏美如何定位的问题,而是问道:“小郭,我们都很忙,现在我其他的事情不问,只让你思考一件事。我们前几天接到苏联政府的消息,叶利钦将作为苏联政府的代表出席我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他和他的随从会在这次会议上公开亮相,你认为这件事我们有什么可做的?”

郭拙诚从最高首长笑眯眯的眼神里看出他已经有了主意,只是询问一下自己而已,说得好的话他们可能会参考,说得不好,他们只会听一听。

郭拙诚开始的时候多少有点失落,感觉自己准备了好久,竟然只是回答这么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突然出现,一时间哪里想得周全?在他想来这纯粹是考验自己。

突然,郭拙诚心里一动:莫非最高首长是在点拨自己、考察自己?

想到这里,郭拙诚心里一下激动起来,能够被最高首长亲自考察,说明了什么?

他强行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脑海里飞快地运转着。

最高首长在沙发上坐下,笑吟吟地看着他,一边慢慢地喝着水,不时说道:“先坐下,慢慢思考,喝点水吧。”

郭拙诚笑了笑,走到最高首长旁边的另一个单人沙发前坐下,但他没有喝水,而是继续思考着。

隔着茶几,最高首长默默地看着他,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郭拙诚抬起头看着最高首长说道:“苏联让叶利钦公开在我国大使馆亮相,显然是做给美国人看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第一就是给我国面子,表示他们苏联主动向我们示好,让我们与苏联改善关系有台阶可下,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最讲面子,让我们在老百姓面前好解释。同时他们这么做也是对我国在阿富汗围困战中所做的帮助表示感谢。

第二就是苏联希望中苏关系就此实现真正的改善,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的高度,消除目前的敌对状态。即使他们达不到目的,至少也能在中美之间插进一根刺,让中美两国相互提防。可以说,他们这是一箭双雕。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很想跟我们改善关系,我认为我们可以借此做点文章。”

最高首长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也认为对于这件事,我们如何处理?你准备怎么做文章?”

郭拙诚看最高首长点头,心里又不由小小激动一下,认真回答道:“既然苏联很想跟我们改善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一方面继续向苏联要好处,让他们给我国转让技术,出售原料,进一步减少边境地区的驻军,同时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向我方靠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此向美国施压,让美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使两国的关系得到巩固并进一步加深。”

最高首长的眼睛眯了一下,眉头也不为人知地皱了一下,显然他对郭拙诚的回答不太满意。因为郭拙诚说的这些举措虽然不错,但都是中规中矩。正是因为它们太中规中矩了,就显示出这些举措太平庸,太没有创意,或者说就是一般人也想到这么做。

郭拙诚没有看见最高首长的神态,否则的话他非吃惊不可。不过,他也不过是吃惊一下而已,因为他还有话没说完呢。

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当然,这么两边讨好两边取利的办法只是小国行径,作为一个大国不屑于这么做,这么做最终将有损我国的大国形象,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相符。或者说,这种事我们可以让媒体去做,可以让美国、苏联自己去理解,可以慢慢地做,但最好不要现在就迫不及待地去做。

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是再一次陈申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陈申我们不依靠任何国家,也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以对付第三国。其次,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明确而严肃地告诉苏联,我们中国要收回外蒙和自清朝以来被沙皇帝国割走的领土,要求苏联必须履行革命导师列宁曾经对中国的声明。中国的领土回归中国,才有中苏全面改善关系的可能,也是双方取得相互尊重的基石。”

最高首长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笑了笑。

过了一会,他突然捏起茶几上的一根香烟,一下折断,意气风发地说道:“国家的话语权是建立在国家实力之上的,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不利用,我们就是民族的罪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不称霸不当王,但我们也不能任别人在我们身上割肉。以前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这一辈子无法收回我们的国土了,以为我们的难题只能留待我们的子孙后代来完成,虽然我们深感惭愧,但事实如此,我们力量太不够了。

七十年代我们虽然大喊不怕苏联的入侵,大喊要把苏联打倒,要赶英超美,但实际情况我们都清楚,不说打倒苏联了,就是苏联入侵我们能将他们赶出去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生命,不知道要毁损多少东西。就是几年前,我们连吃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老百姓都饿着肚子,还谈什么发展,什么赶英超美,当时我们可是打肿脸充胖子。实际上一直担心苏联军队突破边境进攻我国,我们都搞了好几次领导人疏散的行动。”

第1201章 最高首长的赞许

最高首长沉痛地说道:“那种提心呆胆的日子是一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但也是国力太孱弱的一种无奈。我国当时一穷二白,不说跟鼎盛时期的苏联没法比,就是跟英国、法国相比也比不过人家,我们的军人使用的武器还没有人家二战时期使用的先进。除了几架从苏联进口的喷气式飞机超越二战时期,其他的真是没进步多少。

将难题遗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很脸红,但那是无法的事情,我们总不能把我们刚成立的国家打的稀巴烂,不能让全国人民不要命地去与苏联硬拼,不顾伤亡地跟苏联战斗以抢夺回来那些被分割的领土。只有我们的人在,我们才有希望收回,人死光了就是要收回来了也会重新被别人夺去。

为了我国的国土,中华民族付出的实在太多了。十四年的抗日,我们为此死伤了三千五百多万活生生的性命,更有无法统计的经济损失,虽然抗日战争最后我们胜利了,但那是惨胜,将中华民族的元气都打伤了。

如果苏联全面入侵,他们的国力比日本要强大得多,他们的武器要比日本的先进得多,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虽然我们有党的统一领导,有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赶走苏联侵略军是必然的,但我们付出的代价肯定会更大,我们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一点点元气又要被敌人糟蹋干净,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就更加艰难,时间将更加长久。”

说到这里,最高首长神情舒展多了,说道:“现在我们已经不同了,我们的国力上升了,我们的军队战斗力增强了!我们虽然在整体力量上还不能跟苏联相提并论,但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与苏联长期对峙。而苏联现在陷入了全面的困难,他们有求于我们。现在我们有理有节地要回我们的国土,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也会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