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显示自己的无辜和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他还主动提出让克格勃的人在旁边的房间里监听他们的对话。

现在自己的心思被一个小小的间谍识破并当面指出来,他脸上的表情一时挂不住,讪讪地不知道如何说好。

不过,他到底是政治家,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笑着说道:“艾哈迈托夫先生,你不愧为间谍啊,走到哪里都镇静如常……我也太欣喜于你们中国给的大礼了,以至于怠慢了你这位客人。请问喝点什么?来点酒怎么样?请!”

“谢谢,就来点酒吧,好久都没有喝过好酒了。”艾哈迈托夫说道。

艾哈迈托夫跟在叶利钦身后来到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酒吧。不得不说此时的苏联还是财大气粗的,这个小酒吧确实比街道上的酒吧小,但这只是就酒吧的面积而言的,但里面的货可不少,里面全是琳琅满目的高级白酒、红酒,还有咖啡等等。

一家街道的酒吧拥有的货品肯定没有这里货品价值的十分之一,这让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艾哈迈托夫一时间目不暇给。

他接过叶利钦递给他的酒杯,笑着说道:“先生,我不得不说这里很让我震惊。”

出乎他的意料,叶利钦也说道:“是的,先生。你看到了我们苏联阴暗的一面,这里太奢侈了。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生活相比,我们这些官员生活在天堂,请坐。

我不想对你这个来自中国的间谍说什么,但我还是可以告诉你一些我内心的想法,这些都得改变,我们必须把官员的待遇降下去,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起来。我宁愿自己掏钱坐在街道的酒吧里和朋友喝上几杯,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看着顾客们进进出出,或者大声笑或者大声骂,就算有人醉后打架,也远比坐在这里独自品尝美酒好得多。”

艾哈迈托夫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实在没有想到这位省部级高官会如此直言不讳。本来他的意思是借此机会嘲笑一下对方,让自己在谈话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1164章 惊疑不定的高层

叶利钦心里笑了笑,又问道:“艾哈迈托夫先生,你对你们中国的高官生活如何看?”

艾哈迈托夫很自然地摇了摇头,说道:“对不起,你也知道我的身份和地位,我怎么可能知道我们高官的生活。”

叶利钦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你的地位会很快发生改变,即使你不会短时间内成为高官,但你们中国人,不,应该说你的上级会让你生活得如高官一样。先生,来,祝贺你。”

艾哈迈托夫举杯跟叶利钦碰了一下,谦虚地说道:“这个不可能,我只能做一些小事。”

叶利钦微笑道:“你也许会认为是小事,但你昔日的那些同伴那些同级,一定会认为你做的是大事。你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他们羡慕和眼红。还来一杯?”

艾哈迈托夫点了点头。

随即他沮丧地发现自己本来处于主动地位,本来可以主导整个谈话的进程,因为自己是来给面前这个高官送大礼的,那些特工明显被这份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大礼所吸引,而面前的高官显然也想了解礼包里的内容,可是,面前这个高官只用了寥寥几句话就把话语的主动权抓在他的手里,让自己只能跟着他的思路来。

可他知道凭自己的阅历和能力,很难扭转目前这个局面,如果自己主动提起那件事,虽然可以引起叶利钦的追问,将主客位置调换过来,但谈话还是自己落了下风。

想明白这一点,艾哈迈托夫心里决定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就跟着他谈下去后,到时候看谁到底撑不住气,不得不低下身段询问。

看着艾哈迈托夫只是喝酒不说话,最多就是附和着嗯一声,叶利钦一下也变得郁闷了。如果是普通的谈判,他也许不会在意,再用话语牵着艾哈迈托夫走就是,时间长点没有关系。因为中国送一件大礼给自己是不是真的大礼还不知道,但他肯定知道中国必有所求,绝不会无缘无故送大礼给敌国,毕竟现在中国和苏联是敌对国家,都希望对方先倒下,或者希望对方多吃亏、多受灾。苏军真要遇到了天大的困难,中国幸灾乐祸还来不及,哪里会好心地帮助苏军解决问题。

既然是两国之间相互的,中国一样要从中得到好处,我干嘛着急,咱们就瞎扯一通算了。

再说,我叶利钦是地方和政府方面的领导,与军队没有什么关系,苏军是好是坏完全不影响我的仕途。所谓苏联遇到困难要不是阿富汗出了事,要不就是潜行在海底的潜艇出了事,这些都在苏联的国界之外,与我叶利钦更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在旁边看热闹就行。说实在的,我还巴不得苏军出事,好让他们早点撤退回国,他们消耗的资金、占用的财政收入太多,苏联经济已经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军费。

可是,叶利钦却不能真的无限制地和这个中国间谍瞎聊下去,因为隔壁还有克格勃的特工在监听呢,谁知道这些本来就已经起了疑心的特工心里怎么想:你这么跟他瞎聊是什么意思?明知道大家都想知道急切中国送的什么大礼,你还这么磨叽,这么拖时间,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叶利钦越想,越觉得自己主动让克格勃监听是一步臭棋,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虽然自己不请他们监听他们未必就不监听,但他们总得有所顾忌,自己也可以任意发挥。

想到这里,他又有点郁闷又有点感激地看艾哈迈托夫一眼,郁闷是因为自己因为外界原因竟然熬不过一个小小的特工,无法将话语的主导权一直抓在自己手里,感激的是艾哈迈托夫用沉默的方式来对付自己,没有跟着自己闲聊,让自己及时醒悟。

他喝了一口酒,借以让心安定了一下,放下酒杯的时候,装出很随意的样子问道:“先生,你也聊了这么久了,也该说说你的来意吧?现在我们可不是休息的时候。”

艾哈迈托夫哪里知道叶利钦脑子里转过这么多念头?他听叶利钦的语气里反而说他在闲聊,真是指鹿为马,比特工的脸变得还快。

他瞪了叶利钦一眼,说道:“我的意思其实你已经知道,何必问我。说实在的,我知道的真不多,如果你想知道谜底,请你马上致电中国大使馆,那里有人会为你解答。”

叶利钦确实早就知道了那张纸上的内容,但他和克格勃的人一样,不知道那是中国人演的一出给克格勃看的戏还是艾哈迈托夫真的只知道这些内容。加上叶利钦是苏共中央委员,他的身份很不适合立即跟中国大使馆联系,有点自掉身份。

叶利钦打电话给中国大使馆可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的整个苏联。即使艾哈迈托夫真的不知道具体内容,叶利钦也不能这么急不可待地凑上去,那等于是给中国增加谈判筹码,也是暗示苏联现在有求于中国,必须有一段时间来缓冲。

他希望能从艾哈迈托夫这里得到一些具体的消息,至少能知道是军队哪一个方面、哪一个领域的事情,这样才能决定是不是主动打电话去。

想不到艾哈迈托夫还真的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说,但结果都一样,那就是他叶利钦必须找中国大使馆,时间等的越久固然可以表现自己一方自信,表现自己一方掌握大局不担心,但另一方面却给本来危险的事情变得更危险,特别是军方的时间最重要,有时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成败,哪里容许他们这些人无端地耗去宝贵的时间?

当然,这个时候克格勃内部已经高速运转,早已经跟军方联系是不是发生了重大意外,军方是不是遇到了很大的危险,是不是这个危险与中国方面有关。

确认艾哈迈托夫真的不知道内情后,叶利钦就起身送客了。

当艾哈迈托夫走出叶利钦办公室的时候,一个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看到工作人员脸上焦急的神色,艾哈迈托夫心里暗乐。

叶利钦也依然一副淡定的样子,很客气地将艾哈迈托夫送到走廊。之后才招呼那个工作人员——也就是他的秘书——进他的办公室汇报。

他的秘书报告说军方有两件事情是重大,是军方面临或遇到的巨大困难,都很可能与中国相关:

第一件事是两个月前苏联与日本合作生产的川崎号潜艇被不知名的对手偷袭沉没,导致潜艇上日本几乎所有潜艇方面的精英与一批电子方面的专家葬身深海,彻底断送了日本想在海军方面崛起的希望。

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国家、任何组织和任何人出面承认击沉了川崎号潜艇,虽然苏联海军方面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苏联自己、美国、英国、法国人具有击沉这艘潜艇并让对方无还手之力的实力,但克格勃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没有发现美国、英国、法国有击沉这艘潜艇的时机,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他们击沉的。甚至于当时英国、法国根本就没有潜艇在太平洋活动。

至于苏联,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当然清楚,那是绝对没有动手。虽然他们也想弄清楚这艘潜艇交付日本后,日本人在上面安装了一套什么先进设备,以至于他们的探测距离和精度都大大增加了。

可是,现在他的秘书却告诉他,根据克格勃获得的情报,日本人将击沉川崎号的凶手锁定为苏联,他们决定进行报复,不但将中止向苏联偷偷出口尖端机床设备,还准备利用机会伏击苏联潜艇,准备以牙还牙。

对于川崎号沉没的这件事,叶利钦之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不是军方人员,也不是情报系统的领导,是以并没有将此时放在心上,对于日本川崎号的沉没,他还有点幸灾乐祸。现在听到日本将怀疑对象落在苏联身上,他感到又好笑又气愤,说道:“如果真是我们击沉的就好了。这个击沉潜艇的人是谁?我们得感谢他。哼,想偷袭我们的潜艇?是他们日本人想找死,真要他们动手了,我们就会让他们知道得罪我们伟大苏维埃联盟是什么后果。

……对了,克格勃是不是发现了他们制订了针对我们海军的计划?或者是不是要偷袭我们的军港?这些日本人可不是好东西也是一群目光短浅之辈,以前偷袭过珍珠港,偷袭美国的舰队,今天未必不会偷袭我们的舰队。军方怎么说?”

秘书说道:“克格勃没有收集到日本对我们海军即将动手的信号,也没有收集到他们的行动计划,只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他们说也许中国获得了日本方面的什么情报,这才以此与我们进行利益交换。

目前克格勃已经通知军方特别是海军做好相关准备,各军港将会因此提高戒备等级,提防日本铤而走险。那些在太平洋海底活动的潜艇都同样会收到撤退回军港并加强戒备等级的命令……”

第1165章 狂怒的未来总统

叶利钦点了点头,他知道克格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在日本获得什么神速进展,最多是迅速整理一下以前的情报,做出相关的评估与预测,以争取在与中国的利益交换中心里有底,不至于过于被动。

当然,这种评估与预测完全是靠运气来蒙,就如买彩票似的,极大部分会落空,会猜错,但有准备总比没有准备好。

他沉思了一下,对秘书说道:“说第二件事吧。”

在他想来,只要海军方面做好了准备,日本即使采取自杀性偷袭也不可能伤及苏联海军,最多伤及皮毛而已。

秘书这次的汇报认真得多,他说的是苏军在阿富汗的事情:

据从阿富汗传来的情报显示,苏军一个在阿富汗前线的师部被当地抵抗组织偷袭,不但存储在那里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被炸毁,而且该师的师长、师参谋长被俘,还损失了大批参谋和军官,使该师陷入群龙无首、缺粮缺弹的境地。目前虽然不知道师长、师参谋长是否投降,但抵抗组织却趁机扩大战果,利用苏军在巴德亚布这个小镇在防御上的弱点大肆进攻,在两个小时前,该小镇被抵抗组织所占领。

这个叫巴德亚布的小镇是一个扼守进山的战略要地,随着它的丢失,已经进山清剿抵抗组织的近万苏军已经显然孤立无援的境地。加上缺粮缺弹,援兵遥远,而且根据情报显示,阿富汗各地的、各种类型的抵抗组织要么朝该地疾进,以彻底包围该地苏军予以歼灭。要么就地向苏军发起进攻,破坏道路、桥梁,以阻止各地的苏军赶过去救援。

叶利钦大惊,急忙问道:“包围圈里有多少军队?”

工作人员回答道:“至少有九千多人,如果加上已经在师部被偷袭战中和巴德亚布小镇防守战中被歼灭的和逃离的,超过一万三,其中巴德亚布小镇那里死亡人数就超过两千。”

叶利钦瞪大眼睛,吃惊地说道:“师部被偷袭损失惨重我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轻敌,因为他们的狂妄自大,不损失才怪,师长、师参谋长被抓也是他们活该!”

他似乎忘记了面前站着的只是向他汇报情况的秘书,而不是接受他训斥的部下,只见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些家伙就该死!他们是我们苏联的罪人!”

说话的同时,他的拳头还不断地砸在办公桌上,发出一阵阵咚咚咚的声音,隔音效果良好的房间里充满了振动耳膜的巨响。

不过,秘书见惯不怪,他知道面前这个人嫉恶如仇、言行一致,敢于直抒胸臆。如果是外人在这里,他也许会收敛,但如果是自己人,他就肆意放射着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这是衡量周围面对他的人是不是亲信的标准,很多想巴结他的人以听到这刺耳的咚咚咚声为荣,感到荣幸而放心。哪一天你听不到这咚咚咚声了,也许你就失去了成为他亲信的资格,那才是最倒霉的。

过了几秒,叶利钦才意识到自己发泄情绪搞错了方向,但依然自顾自地说道:“巴德亚布小镇是我们在防守,抵抗组织在进攻,他们早就知道师部被偷袭了,应该早就做好了准备,可自己防守的地方怎么还被人家占领了?损失还这么巨大?难道他们抵抗组织都是钢铁做的了,一个个都成了不怕死的大力士?他们如果有这么强大,我们苏军当时怎么可能攻进去?哼!这场该死的战争本就不该发生,让他们早点滚回来也好。”

说到最后,他对着桌子又是一拳:“一群混蛋!一群腐蚀苏维埃的蛀虫,应该统统关进劳改营,要让西伯利亚的寒流让他们清醒清醒!让更称职的将军过去领导他们,连一个小小的阿富汗都收拾不了,算什么世界第一?”

虽然眼前这个人日后成了苏联的掘墓人,但此时此刻的他对苏联还是有感情的。作为苏联内部的一名高官,他还是在极力维护和维持苏联的运转,对苏联这个庞大而伟大的帝国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感情,希望它能摆脱沉疴,能够除掉身上的疾病健康发展。

他深知苏联现在存在巨大的问题,存在巨大的危机,虽然从外面看它还是光鲜的、实力也是无可撼动的,但他却深深知道,这个巨人已经病入膏肓,必须尽快医治,必须寻找科学的治疗方法,否则,哪一天早上醒来它就轰然倒下了。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其他苏联领导人也在寻找治疗办法。如现在正躺在病床上无法理事的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就是一个积极尝试新方法的人,安德罗波夫是从克格勃头子升到苏共总书记的,与后来一位强势的俄罗斯总统一样。他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登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宝座。

自他上任后,安德罗波夫对前任的一些政策尝试着进行了改变:在国内问题上,安德罗波夫主张“集体领导”,力争给所有领导人权力,同时强调法制建设,要让国家机器按已经制订的规则来有序进行,他强调苏联应当是一个有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