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国恒说道:“那么大的厂子怎么可能没听说?现在有几家工厂有他们那么牛气?我的乖乖,提货的卡车排了几里长……他们也真是走了狗屎运。听说不但是那些进口的电子材料是人家几乎白送的,就是他们的产品也是人家给设计的,连怎么销售的办法都给说出来了。谭应池那个家伙我和他也算熟悉,我私下问过他,问他是谁告诉他这么好的门路,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人吗?可人家就是不说,只说是一个好人,那是国家机密,决不能透露。”

刘峰笑道:“谁不知道那个人是一个好人?可以说是他的大恩人。如果我遇到这种人,让我把他当再生父母一般对待都行。嗨,我怎么就没有这种运气呢?”

旁边的郭拙诚一阵汗颜,同时也对自己能帮助一家国营电子企业重新焕发青春有着一丝丝的自豪。事实上,他也知道卫津市电子厂成功,这不仅仅是看文件得知的,也不是看有关报纸报道的,而是从街上年轻人携带的随身听而想到的。

对于面前的两个企业领导人,郭拙诚没有出手的意思,虽然他从刘峰的脸上看到了他眼里的企盼:

一则他不想做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自己也当不了菩萨。二则他对刘峰的液力变矩器、液压元器件并不熟悉,最多算是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对这个行业稍微了解的程度,与刘峰相比,他还是门外汉。三则他的资金也不是随便用的,虽然他的钱多,但如果遇到什么事就撒一把资金,到时候就无法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现在他的闲置资金必须要用到伊拉克油田的建设上去,用到数字通信设备的研发上。

至于国家的资金,他想都没想过。他只是思考自己能否提前为解决三角债做点什么。

第698章 总理

不过这三角债的事实在太麻烦,远不是一个三机部的领导所能解决的,只能慢慢想办法,根据各地当前的情况和前世的一些成功经验,尽量整理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来,等将来有机会向领导呈递,或者将来自己在某一位置后再着手实施。

当然,他也在想是不是先写一篇文章,说一下三角债的危害,提醒大家严格按合同办事,免得自己的企业被三角债缠死。

可这有牵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合同法》。郭拙诚心里思考着:“好像我国第一部《合同法》是明天7月开始实施的吧?1993年3月好像是第二部《合同法》出台。我是不是等明年七月再说?”

郭拙诚可不愿意这一世等三角债问题充分暴露,大批企业无法维持下去了,才逼得上级派铁腕总理来进行三角债的清理。他的想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依靠推广、落实《合同法》来从源头杜绝三角债的产生和蔓延。

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整治政府部门,把政府部门中各级领导的思想改变过来,不能反正企业都是国家的,某些企业困难的时候就容许他们到处赊欠,容许他们拖欠货款或挪着他用。只要消除了这种思想,他们才可能严格督促各企业按合同开展商业活动,才能杜绝在商业活动中有没有合同都一样的想法,涉及到企业与企业的财务纠纷时,才不会各打五十大板,给一点留一点。

至于周国恒他们研究出来的特种金属材料,他确实已经看上了,但他也不会直接插手,只会安排航空研究所或者导弹设计所的人前来和他们洽谈,以公对公的方式进行。

他相信凭他以前告诉钱学森的那个导弹材料制造方法,移植到周国恒的工厂里,这种金属材料的性能就能提高很多,基本能满足中国近十五年甚至二十年的特种材料需求。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郭拙诚越来越认为帮助一家企业脱困,帮助几个工厂赢利都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确立一种制度,一种鼓励人们创业、创造的动力,一种给创业的人保驾护航的法制,同时要解决人们在创业中遇到的有关资金、市场问题。

自己拿钱出来帮助或者投资,只能帮几家或几十家,而国家政策却能帮几万几十万家,还能鼓励那些潜在的、不愿意过苦日子的人起来经商做生意做产业。

国家最新出台的某些政策、方针已经达到了鼓励人们创业,鼓励商家雇佣工人的目的。如国家颁布的专利法就确保了人们创造出来的知识产权的归属,确保了凭自己的智慧赚钱的合法性。但国家在资金、市场方面还没有做出多大的努力,现在创业者贷款困难,特别是私营业主想贷出大笔贷款是不可能。

郭拙诚心道:“要不要鼓动国家马上成立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加大对私营企业的倾斜?放宽对私营企业的贷款限制?”

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总的来说是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中国基本上只有一家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掌管货币发行和管理金融活动又办理一切银行业务。改革开放后,恢复和组建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专业银行,但到现在为止,其业务种类很少,主要是针对国家或集体企业进行存贷业务。

很多时候,银行的贷款数额、对象都由政府官员确定,并不是根据企业需要来进行。

“连金融领域的改革我都要想吗?呵呵。”想着想着,郭拙诚不由笑了,“嗨,敢情我把自己弄得像国务院总理似的。”

直到下火车,郭拙诚也没有告诉周国恒、刘峰自己是什么人,挥了一下手就算分别了,留下他们两个傻乎乎地看着郭拙诚离开。

郭拙诚带着贺小虎原计划在卫津市呆一天、走访了两家军工企业就走。可是,贺小虎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郭拙诚改变了主意。

从火车站下来坐公共汽车前往军工厂,中途换车的时候,贺小虎看着街道感叹似地说道:“卫津市的变化好大啊。”

郭拙诚也无意地应了一句:“现在全国变化都大。直辖市这点变化算什么?”又随口问出,“……小虎,你家不是西北的吗?部队驻地也在南海,你以前来过这里?”

贺小虎看着不远处一群灰蒙蒙的房子说道:“我外公外婆就住这里。小时候来过几次,不是我对这里有很深的印象,他们那几栋房子没变化,还真认不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郭拙诚顺着贺小虎的目光看向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问道:“你多久没看见你外公外婆了?”

贺小虎想了一下,说道:“快八年了吧?记得我还是读初中的时候,外公外婆到我家看见她们的。去年我妈写信说外婆身体不好,想看看我,可我在部队。幸亏外婆的病好了,要不就……我妈说我明年探亲的时候就直接到这里来看她老人家。”

郭拙诚一听,马上扯了贺小虎一把,说道:“走!买东西去!”

贺小虎还没有从亲情的回忆中清醒过来,脱口问道:“买东西?买什么东西?”

郭拙诚笑道:“买你外婆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啊。快点走,正好可以赶过去吃中饭。”

虽然他知道两人这么贸然上门的话,贺小虎的外公外婆有点措手不及,做饭做菜很麻烦,但他相信他们更不愿意贺小虎到外面吃,更愿意多一点时间看看这个久不见面的外孙。能和外孙多聊聊天,肯定比什么都高兴。

“啊——”贺小虎又惊又喜,可又不愿相信,更有点不敢往这方面想,问道,“郭主任,你这——不合制度吧?”

“你一个小兵还跟我这个领导讲什么狗屁制度?这是命令!”郭拙诚扯了他一把,笑道,“傻了吧?……我们都已经到了这里,就应该去看看他们。难道还真的学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那是那个人有外遇,呵呵……等下你外婆他们看见你这么潇洒,肯定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贺小虎兴奋而羞涩地笑了一下,又担心地问道:“主任,这不会耽误你的事吧?”

郭拙诚说道:“耽误什么事?我们只是来调研,刚才在火车上不也调研了。到你外婆家不也是调研?我又不一定非得到军工厂才行。快点,你知道你外婆喜欢吃什么吗?”

贺小虎说道:“知道。她喜欢吃……”

两人先到附近的百货商场买了一些老人家喜欢吃的点心,出来后又找人问了菜市场的位置,跑到菜市场买了水果、鸡蛋、猪肉、羊肉、卤菜、罐头,直到贺小虎双手提不下了,两人这才朝那些灰色房子走去。

虽然贺小虎要掏钱,但郭拙诚没有让他掏,他一个士兵能有多少津贴?这些钱对于郭拙诚而已简直不值一提。再说,这也是一个收买手下的机会,虽然郭拙诚不做,这些士兵也会尊敬他,但能够从这些私事方面让他们归心自己更好。

在路上,贺小虎简单地说了一下他外婆外公的情况。

他的外公外婆都六十多岁,三年前就已经退休。现在跟贺小虎的舅舅一家住在一起。在这里,还有他的姨妈一家。舅舅是一家工厂的普通职工,舅妈在街道办事处上班,生有一儿一女。姨妈和姨父在另外一家工厂工作。

这里的房子很灰暗很陈旧,是一溜的平房,几栋房子围着一块空地,跟京城的四合院有点相似,但没有京城四合院那种古朴和典雅。

贺小虎显然有点记不清哪个门了,找了一个在天井里玩的小孩,这才问清了门牌。

那小孩得了郭拙诚送的一把糖果,高兴得直跳,自告奋勇地跑上去用力地敲门:“宋爷爷!宋奶奶!你家来客人了!带了好多东西呢!”

郭拙诚笑了一下,摸着小孩的头,问道:“小朋友,谢谢你。你今天怎么没有读书?”

小孩大声说道:“今天第四节课是体育课,我们老师病了,让我们提前回家吃中饭。”

油漆斑驳的门悠然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狐疑地打量着外面的两人,问道:“同志,你们找谁?”

贺小虎连忙喊道:“外婆!我是小虎啊。”

老太太一愣,看着贺小虎的脸,惊喜地喊道:“小虎?你真的是小虎!老头子!三儿的小虎来了……真精神啊,好!……快进来,快进来……”

郭拙诚见太太看过来,连忙说道:“外婆你好。我是小虎的战友,我姓郭。”

很快,里面涌出好几个人来,听贺小虎的招呼,他们分别是贺小虎的外公、舅舅、舅妈、姨父、姨妈、表哥、表姐、表妹。

贺小虎在路上说的亲戚几乎都在这间小小的房子里。郭拙诚真怀疑这小小的房子怎么能容纳下这么多人。

“奇怪……”郭拙诚心里想。

第699章 可怜的女孩

喜与亲人见面的贺小虎没感觉到什么异常,但郭拙诚却在心里默默想着这里出了什么事。郭拙诚发现不但贺小虎的舅舅、舅妈以及他的表姐现在有点强装笑脸,就是他的外公笑容里也有一丝萎靡,况且现在还不到中午下班的时间,他们又不知道贺小虎要来,怎么这个时候凑一起?如果是做生日什么的应该都高兴才是。

进了屋子,郭拙诚更感觉到不同寻常:房子里充满了劣质烟草的味道,地上扔了十几个快烧到屁股端了的烟蒂。

这时贺小虎也发现了一点不同,但没有往心里去,而是笑着问道:“外公,你们在干什么,怎么家里到处都是烟?”

外婆看了贺小虎的表姐一眼,然后笑着说道:“没什么,没什么,今天你舅舅舅妈他们还有你姨父、姨妈他们正好都放假。小虎,你陪你的战友小郭在这里坐着休息一会,我马上就做饭……我说小虎,你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你现在还是部队的人,能有多少钱。你和战友能来看我们,我们就很高兴了,还花这么多钱……”

虽然外婆说的热情,但她脸上的笑明显有一丝尴尬,这下就连高兴的贺小虎也感觉到了:家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他不好意思地朝郭拙诚笑了一下,然后说道:“主任……拙诚,你坐。”

郭拙诚用眼神示意没事,然后就在一条小木凳上坐了下来。他知道今天来的不是时候,可现在要退出去也不行,会令他们更加尴尬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装着不知道,在一边静观其变。如果问题不是很复杂,自己能帮的还是帮一下。

等贺小虎的外婆、舅妈、表姐到厨房忙着做饭去了,小小的客厅里依然还有好几个人:贺小虎的外公、舅舅、姨父、姨妈、表哥、表妹。

郭拙诚从相貌看得出来,客厅里那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是贺小虎姨妈家的孩子。

郭拙诚掏出刚在百货商店买的烟每个男人都递了一支,笑问道:“这卫津市的空气都带一股海鲜味,这里的海鲜多不多?”

几个男人没有怎么说话,只是干笑了几声。

贺小虎显然一不愿意这种尴尬的气氛延续下去,毕竟郭拙诚是领导,把事情说明白了,大家才好说话。他想了一下,直接问道:“外公,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我看你们一个神态都不正常。”

外公看了的儿子宋锦秋也就是贺小虎的舅舅一眼,讪讪地说道:“没事,真的没事,嘿嘿。”

宋锦秋和他的儿子宋志文同时低下脑袋,不吭声。

旁边的男子——贺小虎的姨父杨健——则冷笑了几声。

他的女儿也就是贺小虎的表妹杨敏则抬头看了郭拙诚一眼,再看了外公一眼,随即说道:“外公,什么没事,就是有事!反正这事也瞒不了多久,对他们也没有必要瞒。你们不说,我说!我告诉表哥,你表姐她还没有结婚就怀孕了!”

说出这个石破天惊的大事,这个脸上挂着讥讽的女孩又继续说道:“现在男方不同意跟她结婚,要分手,可表姐她非要和那个男的结婚。表哥,你说说,这种事是不是太丑了?应该按下来不让人知道吧?可表姐非得坚持,不知道这样闹下去,会让大家都下不了台,让左邻右舍都知道吗?今后还怎么做人?我们……我们都是在劝她,我爸爸妈妈连班都不上,请假过来劝姑父、姑妈和表姐她们。”

郭拙诚和贺小虎目瞪口呆,特别是贺小虎的脸一下变得通红,异常地尴尬。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未婚先孕是很可耻的,远不如郭拙诚原来所处的前世那么开放。这个时候只要没有举行婚礼,男女就不能突破那个界限,否则就会被所有人瞧不起,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特别是女方,连父母亲戚都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本来准备帮忙的郭拙诚不得不苦笑:这种事他可不能帮忙,也帮不上。

显然见到了郭拙诚和贺小虎的神态,贺小虎的表哥宋志文连忙说道:“不是杨敏说的这么一回事。我姐她是……”

贺小虎的表妹——杨敏——连忙打断宋志文的话说道:“什么不是这么一回事,就是这么一回事。她和那个人就是没有结婚,现在她肚子里有了毛毛。人家的父亲是一个工厂的厂长,母亲又是公安局的主任,你们说他们家哪里会同意这门亲事?”

宋志文争辩道:“周继平喜欢我姐,他们一起在山区插队,当时说好了要结婚的。现在他也没有直接说不娶我姐……”

杨敏冷笑道:“你还在做梦吧?人家都已经跟335厂的人说好。只要他们结婚就有洋楼分,就是一套二室一厅的套房,说不定今后还能把周继平招进去当正式工。他跟我表姐结婚有什么?住哪里?他们家说了如果表姐和周继平结婚就不给表姐他们房间住。你说,难道为了表姐结婚,你们就要住到外面去。你们出去没有关系,总不能让外公外婆也住出去吧?我第一个不同意。再说,就算外公外婆住到我家去,让这里的房子给表姐和周继平住,人家周厂长会同意不?这个破房子,他们可不会看在眼里,连人家洋楼的厕所都不如。”

外公插嘴道:“可我家晓萍肚子里有他周家的骨肉啊。他们怎么会不要,人不会这么无情……”声音有点悲苦,但更多的是无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