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君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李翠仙这时又递过一个手巾板,让陈德兴敷了敷脸,那点儿酒意顿时就被驱散一空了。

看着化身贤妻良母的妖女,陈德兴发自内心的笑了笑,“益都相公谋划反蒙有些年月了吧?”

“嗯,”李翠仙点了点头,“该有二十年了……现在蒙哥汗已死,没准会有个汗位之争,到时候机会就来了。”

“只是等机会?”陈德兴看着又化身女诸葛的李翠仙,在心里想着,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机会主义吧?

“也不是啊,”李翠仙一笑,“俺爹爹这些年一直都在积蓄实力,如今已经有了八万军马,积攒的军费也有百万贯铜,益都所存的粮草足够大军吃上两年。”

“就这些?”

“还有联络贾似道,还有就是……”李翠仙抬起臻首,含情脉脉看了陈德兴一眼。

“不够!”陈德兴摇摇头,蹙了下眉,“还是不够啊……”

“不够?”李翠仙怔了下,看看陈德兴,“陈郎,你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法子了?快说于奴家听听。”

陈德兴一笑,开口只吐出两个字儿:“组织!”

第207章复兴社(二)

“组织?”

李翠仙已经擦干了陈德兴的两个大脚丫子,端起铜盆把水泼到门外院子里面,然后洗净了手又来给陈德兴捏肩儿。她虽然出身高门,可是却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身段伺候男人,真是个聪明娘们儿。

“怎生组织啊?”李翠仙柔声细语地问。

组织这个词儿在宋朝已经有了,不过作为名词,宋时的组织只是纺织品的意思,并没有革命组织、群众组织等等的概念。作为动词,却和后世的意思差不多,有安排、整顿的意思。

陈德兴却没有给李翠仙上语文课的意思,只是笑了笑,解释道:“就是用一个团体或会社,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合力?”李翠仙蹙着秀眉,认真地想了想,才若有所思道:“郎君的意思是,俺们李家应该将军队、官衙、商行、细作、书院等等的,都合在一起?这成什么了?”

“不是合在一起,而是以一个团体为核心。”

这个话,饶是李翠仙这等玲珑的人儿也不能理解,只是摇头:“怎能这样搞?这军队、官衙、商行、细作、书院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务,怎能由一个……团体来搞呢?真是要有这样的团体,那俺爹爹的权柄不就分散了?”

这样的团体,在几百年后可是会横空出世的,它的名号就叫共产党!

呃,虽然共产主义不符合当下的生产力。然而列宁式的组织方式,却是最适合斗争的。用一个组织为核心,将所有的力量拢合在一起,而且组织严密,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党的中央领导一切,指挥一切,一声令下,全党、全军乃至全国都要坚决服从!这样的模式,的确是可以最大限度动员出一党、一军、一地乃至一国的力量。

历史上,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俄国和中国取得胜利,这等严密高效的组织模式自然是功不可没的——虽然这样的模式在后来出现了僵化和官僚主义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它的战斗力!

而且,现在的汉人要考虑的是民族存亡的大计,只要能救亡,没有什么办法是不能用的。别说是共产党的组织方法,便是在南宋成立一个大宋共产党也无不可。一个游牧民族的帝国要遇上共产党,还不是被吊打的苦命儿?

话说会来,如果不用这样的组织方式。现在益都相公的军队、政权、商行、工场、农庄、书院、细作等等的力量,看着不小,其实都是一盘散沙。比另一个时空的国民党还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一旦起兵,益都行省的几十个州县,二百多万百姓,根本无法有效动员组织。就连李家的八万大军,也未必都肯跟着李璮走上反抗民族融合的不归路。

这样的闹法,在强大的蒙古帝国跟前,如何会不失败?

所以陈德兴不打算学李璮,他现在就是要搞一个严密的革命组织,用来将自家的这点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也要透过这个组织,将力量渗透到别人的地盘和军队里面去。

想到这里,陈德兴突然站立了起来,背着手在屋子里面走了几步,突然一回头对李翠仙道:“仙儿,让人去传和尚、道士、高大、陆虎和张世杰到我的书房里来!”

……

将刘和尚、任道士、高大、陆虎、张世杰等人引进书房之后,李翠仙很识趣的就要离开——自打被陈德兴强上了之后,她现在乖巧的可很。不过陈德兴却道:“翠仙,你也进来一起吧!”

李翠仙应了一声,就拉了把椅子坐在了陈德兴身边儿。几个被她连夜唤来的男人,除了早知道底细的刘和尚之外,都是一脸的诧异。

陈德兴一指李翠仙:“她是益都行省相公李璮三女,现在是我的妻子,可以参与机谋。”说着话,他又目光炯炯地扫视了几人一圈,沉声道,“她的身份不能公开,你们心中有数就行了。”

“庆之,你这是……”张世杰是几个人当中反应最大的,一脸莫名惊诧的表情。

“益都相公是吾的盟友!”陈德兴没有解释其中的来龙去脉,只是笼统地说,“他有志驱除胡虏,恢复北地,与我等的想法一样!”

屋子里面一片安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陈德兴身上,似乎在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刘和尚、任道士、高大、陆虎、张世杰这五个人,还有留在扬州的黄智深、刘阳和郭芙儿,都是和陈德兴一体的人物。哪怕是才加入不久的张世杰,既然入了这个团体,将来的富贵前途就和陈德兴捆在了一起。

若是陈德兴真的能在北地据土为王,他们又怎会不跟随呢?一个是开国功臣,一个是被文官士大夫死死压住的中级武官,两者实在是天差地别!

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后,陈德兴微微一笑:“吾的志向,当然不是在临安做个富家翁!北地自有大好江山,岂容胡虏窃居。吾早晚提兵扫北,自开一番基业。诸君可与我同心?”

“如何不愿!”陆虎第一个应道,“哥哥但有吩咐,刀山火海,俺恶虎在所不辞!”

“俺高大也跟定哥哥了!”

“和尚也誓死追随!”

这三人都是琼花楼兄弟,从草根上来的,除了陈德兴,真是别无依靠。自然巴不得陈德兴高升,要是当了皇帝,他们可就个个公侯世代了。

“道士也跟定庆之大哥了!”任宜江这个时候也不含糊,他这点本事,文不成武不就,在大宋这边一辈子就个道士官了。可跟着陈德兴,只要成事儿就是出将入相!哪怕不成功,大不了退隐江湖继续当神棍!

现在就剩下张世杰还没有表态了,屋子里面一片安静,只听见张世杰的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茶几的声音。

“起家的地盘呢?庆之,你该不会打两淮的主意吧?”

“我不要两淮,我去渡海去高丽,两万精兵,还有益都相公为后援,还怕拿不下高丽?”

“饷呢?高丽的地盘能养活多少兵马?庆之你想来不甘一辈子窝在高丽吧?起码也得取辽地为家,这样就要和蒙古东道诸王打,没有十万精兵怕是不行的。这十万精兵的粮草可以取之高丽,但是军饷不能够刮高丽的地皮吧?”

张世杰缓缓地说出他的担心,只是看着陈德兴。他现在和陈德兴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的一千多兵马已经打散并入霹雳水军,差不多已经被洗脑洗成大汉族主义战士了,就算他卖了陈德兴,也收不回这一千多人了。一个没有军队的小军头,在南宋算个屁啊。

陈德兴冷冷一笑,从牙缝中挤出的话,似乎就带着钢铁碰撞的声音:“饷不够就去抢!俺们霹雳水军将来会变成海军,东南沿海任我来去,黄智深已经在打造可以航海和海战的三层桨帆船了。大食人的三角帆船可跑不过三层桨帆船,我一年抢上十几艘二十艘的,还怕没有个几百万贯?现在最要紧的是,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有没有跟着我破釜沉舟的决心?”

张世杰虽然不懂海战,但是也算见识过陈德兴在水上的本领。打劫大食海商筹饷的法子,在他想来还是靠谱的。

地盘可以去高丽,粮草也吃高丽人的,军饷靠打劫筹集,至于军队的战斗力……张世杰更不怀疑。

他现在只觉得浑身发热。

有了地盘、粮食、军饷和一支真正能打的精兵,如何建不得帝王之业!

这个时候,张世杰只有起身一礼:“属下愿为拱卫效死!”

陈德兴冷冷的一点头:“这不是为了一家一姓,而是为了我们大汉民族的复兴,你们要牢记这一点。我们的军队是民族的军队,不是谁的私兵,我们是在为民族而战!在南沱场,我们已经杀掉了大汉民族最凶恶的敌人,为民族赢得了一个复兴的机会。现在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必须将所有的力量能凝聚起来,共同奋斗。而带领这股力量的,不是安丰陈家,也不是益都李家,更不可能是暮气沉沉的老赵家。而只能是一个属于民族的团体,一个为大汉民族之复兴而斗争的团体——大汉复兴社!现在我就要组织复兴社!你们可愿意参加?”

张世杰重重点头,这个民族利益,绝对高于一家一姓的利益!

屋子里面其余的人,也都面目凝重地点头。陈德兴、张世杰、刘和尚、任宜江、陆虎、高大、李翠仙,这七个人,现在就是大汉复兴社的第一批成员了。这个勉强能算是“革命组织”的复兴社,初始的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却不同于这个时代任何一种政治、军事组织模式。

它是依照着后世列宁式政党的模式建立起来的!陈德兴相信,自己的复兴社哪怕只发挥出后世列宁式政党一成的战斗力,也足以成为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了!

第208章复兴社(三)

房门轻轻被推了开去。木门移动的轻响,让埋头批改军校学员作业的陈德兴抬起了头。

门口站着两个穿着红色战袄的高瘦男子,正在躬身向他行礼。引着他们前来的陈德瑞,则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看着这两个男子,陈德兴微笑道:“张九,王珏,请进吧。”

来人正是随营武校的教官张九和王珏。两人肚子里面都有点墨水,都是随营武校一期毕业,又在军中表现不错。现在又一起转入随营武校担任了教官,同时还是《醒狮》报的副主笔。算是混得风生水起了。这样的人物,当然是新鲜出炉的大汉复兴社的发展对象。

说起这个大汉复兴社,现在仍然是草创阶段。陈德兴也没有抛出复兴社领导一切的原则——这个复兴社眼下也没有这样的力量,毕竟在陈德兴背后是没有共产国际存在的,一切只能按部就班的慢慢发展。

虽然前途必定无可限量,然而如今的复兴社,却是低调的很。活动范围只在霹雳水军,社的纲领也没有脱出民族大义和恢复中原,社章主要强调的还是服从和保密,也没有把分社设到队上。似乎就是一个大汉族主义结社,除了总社长是陈德兴之外,便没有一点引人瞩目的。

而除了陈德兴、张世杰、刘和尚、任宜江、陆虎、高大还有在复兴社成立第二天加入的朱四九和孔玉之外,其余的复兴社社员身份目前都是保密的——和早期的共产党一样,复兴社实行同样的保密原则。不仅大部分社员的身份不公开,而且每一个被发展加入复兴社的成员,都必须起誓效忠组织、遵守纪律、保守秘密……

而加入复兴社,在现阶段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陈德兴是深深知道,革命组织的力量强弱并不在于人数多寡,而在于组织成员的素质和信念。盲目扩大盘子拉人头,对组织的发展建设并没有好处。

所以复兴社眼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就是随营军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

张九和王珏走进来,以无可挑剔的站姿挺立在陈德兴面前。陈德兴点点头,拿起自己桌子上两份《入社誓书》道:“你们二人都是自愿入社的?可知我复兴社是做什么的吗?可知道我复兴社的规矩?”

“回禀将主,我王珏是自愿加入复兴社,愿意为恢复北地,兴我汉族而奋发努力!愿意遵守复兴社的一切规矩,愿意服从复兴社的一切命令!”

王珏大声地回答。这个村秀才出身的青年是去年考入随营武校一期的,当时还是一介白身,如今陈德兴已经保举他做了承信郎,算是过了当官的门槛,如何不对陈德兴感激?而且他虽然读过书,但是阅历毕竟不丰,家乡又受过鞑子的蹂躏,也有亲人死在鞑子手中。自然容易被陈德兴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洗脑,现在已经打心眼里愿意跟着陈德兴,跟着陈将主走了!

陈德兴微笑着拿出一份他亲自填写的《复兴社社员证》递给了王珏:“好的,王兄弟,从今日起,你就是我们复兴社的兄弟了!我们一起奋斗,定要将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恢复俺们汉人的山河!”

接着他又看着高高瘦瘦,不修边幅的张九。

“将主,俺张九和鞑子有血海深仇!现在自愿加入复兴社,这辈子就和鞑子干上了!誓要将蒙古鞑子都尽灭了!若不如此,俺请愿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张九咬牙切齿的发誓,好像现在跟着忽必烈南渡淮河而来的张柔不是他老子而是他仇人似的。

“嗯,张兄弟,你也好好干!”陈德兴欣赏地冲张九点点头——他当然想不到对方竟然是张弘范!而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张九的表现也的确积极的不像话。活脱脱就是一个大汉族主义狂热分子!这样的人物,自然入了陈德兴的法眼。

“张兄弟,你还没有字号吧?我帮你取一个,就叫庆复吧,陈庆之的庆,恢复中原的复!”

在张弘范上报的身份里面,他就是个上过几年私塾的破落户,虽然能书能写,但是却没有起什么字号。当下得了陈德兴赐下的字号,自然要伪装出感激涕零的模样。他现在已经分不清到底什么是装,什么是真心了。只知道自己表现的越突出,就越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蒙古人的细作——实际上,他也不是细作……

陈德兴看着两人,淡淡一笑:“好,去好好做事吧……以后你们就是我复兴社的社员,早晚都是要担当重任的,俺们的大汉族就要靠你们和我一起去复兴,去拯救!”

……

“王保义,俺家将主有请。”

瞧见王珏和张九并肩出来,陈德瑞又恭敬地招呼已经等了一会儿的王炎。王炎和他带来的二十几个王家子侄和兴元诸军小将,现在都如愿以偿成了陈德兴的学生。

在广阳岛呆了不到一个月,王炎对陈德兴最大的印象却是平易近人——和别家的将主高高在上,下面的小军官轻易难得一见不同。陈德兴每天都有一个时辰是专门用来和麾下的小军官还有随营军校的学生单独见面谈话的。虽然每个小军官或学生和陈德兴说不上几句话,可是王炎知道,就是这三言两语,说好了就能让下面人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在这个团体中有一席之地的。

这等笼络人心的法子,比起单纯的赏赐不知高明了多少,当然也麻烦了不少。

一进书房,王炎就看见陈德兴已经站在了门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王炎忙一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陈德兴一笑,摆摆手道:“安国,不必如此见外,你我在课堂上是师生,出了课堂就是兄弟。说起来,你还比我年长呢……对了,这段时日,在广阳岛上可习惯吗?”

说话的时候,已经有担任勤务的少年兵端来了开水——这个时代的饮茶文化以点茶为主,就是和后世日本的茶道差不多,弄起来很麻烦,陈德兴事事追求效率,可受不了那种泡个茶都要大半天的做派。所以他在军中,就以白开水待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