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三全其美,董宋臣在心里掰着手指头算了下,一全是功臣得善终——当今官家心眼甚小,先是信不过孟珙,迫得他郁郁而终(总算是善终),后来又害死余玠,搞得四川防线毁于一旦。现在又得了个陈德兴,看上去比孟珙、余玠本事还大,估计早晚也会被害死的。若是能娶个如花似玉的公主回去,虽然不能再掌兵权,但总是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的。

二全是公主得佳婿,虽然粗了点,但是公主未必不喜欢,这公主的口味,一宦官的确无法想象……

三全自然是贾似道拆了丁大全的台,让他用状元驸马讨好皇帝老子的如意算盘落空。而且他董宋臣也能借此机会投到贾似道这边儿。

董宋臣心里面打好了算盘,一拍桌子,就大笑了起来:“行,某家都听大参的!待某家回了临安就去和官家提议此事。别人怕丁青皮势大,某家可不惧他!”

贾似道大笑着摇手:“不必去和官家说……董承宣,你回去之后,只需把陈德兴此子的英武勇锐说与公主知晓。”他一伸手,一旁的廖莹中便递过来一叠文稿,贾似道又将这些文稿交给董宋臣,“就照这上面写的说,其他的事情,吾自有安排,不须董承宣你出头去得罪丁青皮的。”

……

在扬州城外,陈德兴还不知道自己马上要有一场“桃花运”了,他这会儿正和数百炮军士卒和数千北军俘虏一起在原先蒙古大军的营地当中,席地而坐,大嚼着扬州城里送来的面饼猪羊。

贾似道现在不在扬州,守城的官员当然不敢自作主张放几千北军战俘进城,只能将他们临时安置在城外蒙古人放弃的营地当中。不过还是差人送来了吃食和营帐。陈德兴和他的一般兄弟就用城里面送来的芦席为垫,坐成一圈,先是哀悼了一番昨日战死的曾阿宝,然后就默默地大吃大喝起来——之前的交战和追逃对体力的消耗极大,现在众人只想着吃饱了好好睡上一日,而且又折了一名弟兄,整个炮军的损失也不小,实在是没有欢笑的兴致。

“张九……倒是个好汉,是哪部分的?可有官职?”就在陈德兴用饭的时候,化名张九的张弘范也被朱四九带了过来——被带来的“好汉”并不止张弘范一人,凡是看上去像个军官的,都被挑出来,由陈德兴亲自问话。如果确定是个军官,自然不能再和俘虏兵编在一起,免得他们寻机煽动士卒闹事。

“回将主的话,小的是益都李相公的部下,没有甚官职,就是个大头兵。”张弘范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生怕陈德兴查出他是顺天张家的九公子——他还打算寻机逃归北地,继续去为大蒙古效力呢,要是被查明了身份,可就等着被严加看管吧。

“益都李家的人?”陈德兴扬了下眉毛,看了眼这巨汉,“益都的兵马可是全身而退的,你怎么没有跑掉?”

张弘范脸色不变,瞎话他早就想好了,当下只是不住地叹气:“回将主的话,小的不走运,被差出来到战场上捡拾没炸响的天雷,结果天雷没有捡到,大蒙古……鞑子的兵就溃了,小的只能跟着萧家的兵一起逃。”

“什么!居然能想到捡拾没炸的天雷!这妖女也忒狡诈了,也不知蒙古大军一边还有没有第二个像她一般狡诈的……”陈德兴听张弘范说起精心编造的瞎话,顿时就转移了注意力,挥挥手就让朱四九带他下去和一般北军俘虏兵圈在一块儿了……

第96章英雄年少

扬州城,卧虎坊将军第。

“廖世伯大驾光临!失迎失迎!”

廖莹中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对襟长袍,坐在正堂在和郭芙儿说话。见陈德兴出来,他仔细打量一番,笑吟吟点头:“果真是英雄年少,风流倜傥!不错!不错!”

陈德兴心头微凛,这话听着就像是保大媒的。再看看郭孺人,没有欣喜若狂的样子,看来是自己想太多了。

陈德兴一边转着念头,一边躬身行礼:“廖世伯说笑了。”

“听说庆之你又捉了七八千的北虏汉军回来,现在都安置在城外那个蒙古人废弃的营地里了?这可又是一件大功!”

廖莹中端起茶盏饮一口,又道:“算上之前的六百多级斩首,再加上这回斩杀蒙古元帅也柳干,献上发石机,震天雷。庆之,你的功劳自我朝南渡以来,也能排进前几名了,也就是岳武穆、孟忠襄在你之前,连余樵隐都有所不如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岳飞惨死风波亭,余玠又被当今官家逼死,孟珙比较机灵及时上表请求致仕,且致仕之后又很快死去,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内幕?

陈德兴坐下来道:“小侄如何敢比岳武穆、孟忠襄和余樵隐?他们都是一方节帅,小侄不过是一介武夫,这些微末功劳都是枢密相公英明指挥,下面的将士用命,小侄不敢居之。”

廖莹中摇摇头道:“这话在旁人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在老夫面前可不必说。老夫是抚司参议,贾相公的运筹帷幄,老夫岂能不知?若没有贤侄建功,扬州之役起码还要再打一个月,也不可能斩杀也柳干,斩首真虏两千三百有余,生俘北虏汉军近万……如此大捷,实乃端平以来所未有啊!以贤侄之才,为一方阃帅也是早晚之事。”

陈德兴笑道:“廖世伯过誉了,不过小侄只是一介武夫,不通文事,岂能替天子牧守一方?能当个海军都统,能驱百八十艘大舰,扫荡北地沿海,使北虏不能全力南下便心满意足了。”他冲着在屋子里面伺候的王蓉儿招招手,“蓉儿,去让人将那两艘战舰模型过来。”

廖莹中一怔,然后哑然道:“就是那个什么三层桨座战舰么?”

陈德兴微笑道:“正是,小侄这些日子让人打造了几个模型,还在小溪里面试航了一番。”

廖莹中点点头,笑道:“那就带着这两个什么模型去抚司赴宴吧,对了……你们炮军的震天雷所用之药是有什么秘方的吧?”

陈德兴早有准备,取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廖莹中:“廖世伯,震天雷所用火药的秘方就在这里面。”

廖莹中连忙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看,顿时就是一愣:“怎恁般的简单?”

秘方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硝石七成五,硫磺一成半,木炭一成半。比起《武经总要》上的火药配方简单了不知道多少!当然,制造颗粒火药的秘密,陈德兴并没有交出去。

陈德兴道:“就是如此简单,廖世伯回头差人验证一下即可知晓。”

廖莹中小心地将信纸塞回信封:“庆之贤侄,这可又是大功一件!”

“此乃是贤侄的好友武学生任宜江所献。”

廖莹中点点头:“唔,少不了他一个官身的。”

陈德兴微微欠身:“小侄替任宜江多谢廖世伯提携了。”

廖莹中摆摆手:“谈不上提携,献上军国利器本就可以得官的,这是有例可循的。对了,时候不早,贤侄快快随我去抚司赴宴吧。”

这次赴宴显然非同寻常,廖莹中不仅亲自来请,还带了辆车来接。陈德兴自然不敢推辞,客套几句就随廖莹中一起登车。至于军营里面的事情,只能差人去打个招呼押后一日再说了。

扬州抚司,陈德兴是来过多次的。不过每次过来看到的都是一片肃杀,只有这次没有了如临大敌的气氛,倒是多了不少身着艳服的美姬在阁内穿梭,犹如仙子。比姬妾更多的则是各种各样堆积如山的财帛器物,应该是准备用来犒赏三军的。

这一次贾似道设宴的地方是抚司内宅的花厅,贾似道和一个面白无须,面貌忠厚穿着便服的中年人安然坐在两张锦榻上,周围林立着如花的美姬。见陈德兴、廖莹中,还有四个抬着舰船模型的小厮儿进来。贾似道只是指了指陈德兴,对身边的中年人说:“承宣,这便是陈德兴了,可是少年英雄,风流倜傥?”

这话什么意思?听着怎么恁般的像保大媒呢?陈德兴偷眼瞄了眼那中年,总觉得有些古怪。

“下官陈德兴拜见相公。”陈德兴躬身行礼,然后恭恭敬敬站立在花厅当中。

那中年人凝视着陈德兴,仿佛是在打量一件什么牲口——呃,这比喻或许不恰当,但是陈德兴的确有这样的感觉。

“这位是保康军承宣使董宋臣。”贾似道又一指身边的中年人淡淡地道。

陈德兴微微一愕。这个竟然是临安大名鼎鼎的董阎罗董宋臣!

“下官拜见董承宣。”陈德兴不敢怠慢这个阉人,连忙行礼。

“果是好儿郎……”董宋臣拍了拍手,扭头对贾似道说,“大参,这儿郎果是不错,某家看了也欢喜。”

什么意思?陈德兴又是一愣,这阉人难道有闺女要嫁给自己?

贾似道只是笑了笑,伸手一指一个空着的锦榻:“坐。”

这口气虽然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抗拒的威势。陈德兴又行了一礼,才大马金刀的坐下来,只听贾似道问:“那两个是船吗?”

陈德兴道:“的确是船,这是三层浆座战船的模子,其中一艘是用来航海的,船底为尖,还配了船帆。”

“拿上来我看看。”贾似道从一个姬妾手中接过眼镜,仔细地观看一番,“这帆怎是三角的?”

“这是三角帆,挂上三角帆的船可以逆风行驶,这是大食人所用的帆。”

“哦。”贾似道只是点点头,目光又盯住了两艘浆舰模型艏部伸展出来的好像是猪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撞角吧?”

“正是,此船可以以高速撞击敌船,损伤敌船之底部,使之进水沉没。”

贾似道点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有了这撞角,水战就不止有弓弩可恃了。”

他对多层浆座的设计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此时南宋水军早就装备了翼轮——理论上,翼轮提供的驱动力是要超过船浆的,只是这种木质机械结构容易磨损,磨损之后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了。所以此时的南宋水军已经普遍采用了浆轮并用的设计,而到了明清,翼轮这种设计便基本上在中国消失了。

“下官想要打造一艘三层浆座战舰,以验证其效,还请相公恩准。”陈德兴看到贾似道有些兴趣,连忙趁热打铁,提出了打造战船的建议。

第97章快船和桨手

“庆之贤侄,你方才说打造一艘三层桨座战舰,以验证其效……这是何意思?”

酒宴开始,菜肴一道道被端上来的时候,贾似道又问起了打造三层桨座战舰的细节。此时南宋士大夫的饮宴是极为奢华的,各色珍馐总要上个十几道,席间还有美貌的姬妾服侍,宾主之间通常还会以诗赋助兴。

不过贾似道的兴趣似乎还在战事之上——两淮此间的大战已经尾声,蒙古军惨败而走,现在的疑问就是夏贵能否在淮河拦截蒙古副帅渤花率领的残部了。但是四川方面的战局却仍然严峻,钓鱼城被围,川江航道被蒙古人用浮桥截断。而且蒙古人还在宋军叛将杨大渊、张大悦、刘渊等人的帮助下打造了200余艘战船,依靠占据上游顺流之利,几次击退了试图逆流西进的吕文德部——眼下还是水流较缓的初冬,要是到了春夏水涨之时,川江水流之急,足以让普通的车船难以前行。

陈德兴笑道:“相公,下官想打造一艘三层桨座舰以检验其航速和撞角效果。”

贾似道沉吟良久,似乎在琢磨有没有必要浪费个二三十万贯会子去打造一艘“试验船”,最后道:“庆之,这船到底有多快?”

陈德兴道:“若在无风无浪的情况下,最快可达每个时辰八十里!”

“一个时辰八十里?那岂不是一日千里?”一旁的董宋臣吃了一惊,脱口而道。

陈德兴摇摇头:“一日千里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力有限,全力操桨半个时辰就该力竭了。”

“那就是四十里,有何用处?”董宋臣连连摇头。

贾似道却道:“若是逆流呢?这船在逆流之中,这船能开多快?”

贾似道并没有想过要用这种三层桨舰去打海战,眼下让他头疼的是川江之战!在逆流当中,宋军的战船很难前进。行军的时候还能靠纤夫,但是上阵打仗不可能用纤夫啊!所以他就想要一种能在逆流中保持一定速度的快船。

陈德兴追问:“那要看水流多快了?”

“若是在川江之中呢?”

“川江……”陈德兴皱眉思索,他的前生虽然是海船上的二副,但是对川江的水文资料并不陌生。

在三峡大坝没有修建的时候,川江在夏季丰水时的最大流速在14。5公里/小时之上,虽然蒙古人架设浮桥的涪州西蔺市并不在水流最急的三峡地区,但是水流速度最急的时候,也不会低于10公里/小时。航速低于5节的船只根本不可能在川江中依靠自身的力量逆流航行,只能靠纤夫拖拽。

而三层桨座战船的理论巡航速度可以达到七节半以上,也就是接近14公里/小时。若是全速冲刺,达到十一节以上的航速,也就是超过20公里/小时,也是有可能的。

“若是在眼下交兵的涪州西蔺市一带,春夏涨水之季,以匀速航行,每个时辰行上八里还是可能的。”陈德兴默算了一下,回答道。“若是全力极速,当可达每个时辰四十里!”

“每个时辰八里到四十里……”贾似道拈着胡须,低声自语道:“倒是不慢了。若再以发石、天雷摧破浮桥,当可使大兵直抵钓鱼城下!”

一旁作陪的廖莹中笑道:“若如此,川江水路畅通,西援川蜀之战就能大获全胜了。”

董宋臣也连忙赔笑道:“若如此大参必能解四川之危,说不定还能把北虏大汗的性命也留在钓鱼城下!”

这个阉人还真有张乌鸦嘴!这蒙哥大汗不就是死在钓鱼城下的吗?

陈德兴斜了董宋臣一眼,声色不动地道:“相公,若是验证成功,下官希望将炮军改成水军,亲自监造三层桨座战船36艘,为西援大军之前驱。”

贾似道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却扭头看看董宋臣:“如何?是少年英雄否?”

“的确英雄年少!”董宋臣媚笑着挑起大拇哥夸道。

贾似道笑吟吟点头,一挥手道:“庆之,老夫准你所请了。”

“谢相公,下官还有一个不请之请。”

“说吧。”

“这三层浆座战舰的桨手有些难觅,不仅要身强体壮,还需耐得劳苦。而且桨手不会上阵,难有杀敌立功的机会,寻常战士恐怕不愿充任。因此下官想将日前所俘获的七八千北虏汉军充作桨手。”

三层浆座战舰的桨手的确是个苦差事!在如今的西方,充当桨手的通常是奴隶。这一点,陈德兴是知道的。而想要在当下的南宋招募到几千个胳膊粗装的汉子充当桨手,的确是不大容易的。所以陈德兴就看上了那七八千个蒙古汉军战俘了……其中还有一个人是张弘范。

“此等归正人可靠得住?”贾似道摇摇头,“不如将之打散编入诸军为选锋。”

被俘汉军被南宋称为“归正人”,是很不得信任的,和主动南归的北人并不是一个概念。通常情况下,宋军会将这些归正人打散编入诸军,在作战时就让他们充当炮灰。而陈德兴提出要将七八千归正人编入一军,听着的确不大保险。

陈德兴道:“请相公放心,下官会让人严加看管此等归正人,亦不会给他们武器盔甲,只让他们充当桨手出力。”

贾似道回头对廖莹中道:“群玉,你看呢?”

“相公,学生觉得用归正人充桨手倒是不错。”廖莹中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思索着道,“只是这桨舰每船有将手一百七十余人,甲士不过数十……是不是少了一点?”

贾似道看看陈德兴,他也觉得几十个甲士太少。寻常二十几轮的车船上都有两百左右的甲士呢!

陈德兴胸有成竹地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而且桨舰并不以登船肉搏和弓弩杀敌,乃是靠撞击和发石破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