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这些,是两淮抚司报捷的口径……当然,小妖女什么的是不能告诉大宋官家赵昀的。

击退蒙古的大决战虽然发生在昨天,但是决战之后的追击战,扫荡战和清理战场,收拢部队等等事宜,一直忙到了今日午后才告一段落。而贾似道在这段时间中,都坐镇在运河边上的中军大帐之内,随时处理军务,寸步没有离开。直到十一月二十三日傍晚,才率领着数万凯旋之师,押送着战俘、缴获,还有数十辆大车装载的首级,浩浩荡荡的往扬子桥城堡而去。

……

大雪纷纷而落,落在了贾似道的斗篷之上,不多一会儿,奸臣的肩头就积满了雪花,策马跟随着的小厮儿想要帮他清理,却被奸臣挥手阻止。气温下降的很快,寒风扑面,奸臣的胡须上面都结起了冰棱。这便是一代奸臣贾似道在扬子桥大捷之后,凯旋入城时的形象。

扬子桥虽然只是附属于扬州的一个镇子,但是却因为此地靠近长江,又紧邻运河,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又相对安全,因而发展得非常繁华,不亚于两淮的任何一座州城,甚至不在扬州之下!

贾似道带兵入城的时候,扬子桥城内正是灯火通明,火把、灯笼熊熊燃烧,将扬子桥北门周遭映照得通明。驻守扬子桥的姜才和官拜保康军承宣使的宦官董宋臣则带着扬子桥城内的官员、士绅,在城门口列队相迎。在城内的街道之上,更有武锐军的士卒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戒备,街道两旁则拥满了欢迎凯旋而来的大奸臣贾似道。

虽然贾似道在史书上是奸的,但是此时的两淮民众还没有看过脱脱阿鲁图的《宋史》,他们只知道贾似道亲率数万大军来援,还在扬子桥以北和蒙古大军苦战竟日,最后大获全胜!战场上的喊杀声、号角声、金鼓声还有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像洪水一样横扫过来,让扬子桥城内的军民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有不少人连上吊的绳子都准备好了,最后竟然是宋军大获全胜。贾似道对他们而言,真是如救命恩人一般,叫他们如何不感激涕零?

“某家董宋臣贺大参(贾似道有参知政事的差遣)凯旋大捷!”面白无须的董宋臣这会儿也是一副感激的表情,看到坐在马上的贾似道,忙上前一步,躬身参拜,哪里还有一点临安“董阎罗”的声焰?

贾似道就在马上拱了下手,算是还了礼,然后便干净利落的翻身下马,朝着董宋臣这里哈哈大笑:“董承宣,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昨日天昏地暗的一场大战,可是让你亲眼目睹了,如何?可是比临安瓦子里的说书人说的要过瘾多了吧?”

说着话,奸臣非常豪气的一指身后装着人头的一辆辆大车,沉声道:“五千二百一十四颗头颅!有鞑子的,也有北虏汉军的,还有北虏都元帅也柳干的那颗头颅,都在这里,承宣不如一并点验了吧!”

贾似道的语调只能用生硬和冷淡来形容,隐约还带着些敌意!董宋臣的额头顿时就冷汗连连了。若是换个别的文官这样和他说话,他顶天就是一肚子不痛快,回头还能想法子报复回去。

不过贾似道可不是寻常文官!人家是当今皇帝赵昀的小舅子,虽然赵大皇帝最宠爱的贾贵妃已经故去多年,但是皇帝对贾似道的宠幸在朝中谁人不知?更加让董宋臣头大的是,贾似道是真的打败了蒙古人!没有一点水分,还是亲临前线指挥数万大军和凶得要死的北虏血战一日,还斩了北虏元帅也柳干!

这样的大功已经是没有人能够隐瞒不报的了,连右丞相兼枢密使丁大全也压不下来了。而这个丁大全,则是董宋臣在朝中的盟友……本来丁大全还和董宋臣合计过,想借着这次点验战功的机会阴贾似道一吧,好挡住他入朝拜相的步伐。

谁知道贾似道竟然大显神威,把指挥大军入侵两淮的蒙古元帅都给咔嚓了。这样的功劳,董宋臣是无论如何不敢抹杀的——这可是两淮十几万将士用命搏来的功劳,如果董宋臣敢抹杀,这帮骄兵悍卒就敢哗变,到时候官家少不得借他一颗脑袋去平众怒!

而这样的大功无法抹杀,贾似道宣麻拜相的步伐也就无法阻挡!要不了多久,贾似道就要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头衔去京湖、四川督师了。等到贾似道在京湖、四川的事了,那就该正式入主政事堂。凭着他的赫赫军功,凭着大宋官家对他的宠信。丁大全罢相外放恐怕是早晚的事情了!而董宋臣这个本官是保康军臣宣使的宦官,理论是个归枢密院管辖的武臣。要是贾似道入了政事堂掌了枢密院,那董宋臣就要归贾奸臣管啦,到时候贾似道怎么个管法,可就看董宋臣眼下的表现了……

董宋臣如何不明白这些,当下就连连摆手,大笑着道:“大参说五千二百一十四颗头颅就是五千二百一十四颗,有甚好验的?”

贾似道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董宋臣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是惴惴不安地看着贾似道。

贾似道忽然大笑起来,伸手拍拍董宋臣,笑道:“承宣,某家跟你可是许久未见了,走走走,先去城内痛饮几杯,再和某家说说临安的风物。这临安的繁华……某家可是想念的紧啊!承宣可得跟某家好好念叨一二!”

董宋臣只觉得一颗人心都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了,贾似道提到了临安风物,定然是有所指的——这位一定是对自己在临安做的什么事情不满了……

看见董宋臣一副战战兢兢,贾似道淡淡一笑,再不多言,猛的一扬手中的马鞭,大声道:“诸军听令,随某入城,喝庆功酒!”

第94章粗的还是细的

夜色当中,一条火龙仍然在扬州西北的大路上面弯弯曲曲,滚动一般的前行。

扬州城西北的形势如前所述,已经让北虏洗过几遍,大路附近,再没有什么完好的村庄堡寨可以给大军提供补给了。不过对于陈德兴所部和被他们俘获的几千蒙古汉军而言,没有补给的困难倒不难克服。只需要赶回几十里外的扬州,就算万事大吉。

所以陈德兴在将俘虏简单编组以后,就驱使着他们连夜赶路回扬州,也不顾这些人都仓惶奔逃了一日一夜,更不管他们的腹中饥饿无食——呆在这冰天雪地的野外,不是饿死就是冻僵,想要活命就走快些,早一点到扬州吧!这扬州不就是他们此次南下两淮的目标吗?

不过饶是有繁华富丽的扬州城在前面勾引着,饶是有陈德兴麾下的炮军将士吆喝驱赶着,这些早就筋疲力尽的俘虏还是走得艰难无比,跌跌撞撞的翻滚着前行,不时有人倒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四九!”陈德兴骑在马上走在队伍的最后,每当看到有人倒下,就会大声呼喊朱四九上前,“去看看,如果还有口气就找个人驮着,要不行的话也找人掩埋,再立块牌子,方便日后好生收敛,以后再带去北地安葬。”

为将之道将就言必信,行必果。陈德兴既然当众许下了诺言,就预备要实行到底的。这些来自北地的汉儿,将来都会回到北地,要么荣归,要么装在骨灰坛子里面!

“诺!”朱四九叉手一礼,遍带着几个护兵飞奔过去。这小子原本孤苦,得到陈德兴的提拔才有今日,是真心把陈德兴当大哥的,对陈德兴的命令,从来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倒下的人是个上了些年纪的老军,身体看着倒还结实,但到底上了岁数,一番折腾之下终于累倒了。一个身高总有六尺多,穿着破烂军服的巨汉正伏在那老军汉身边,大声唤着:“酒,谁有酒,给他来一口暖暖身子吧!”

“大块头,那老汉还有气儿吗?”朱四九已经带着几个人跑了过来,看了眼那巨汉,微微有些吃惊。这块儿比起陈德兴都大一号!虽然穿着破破烂烂的战袄,但是在一众北军战俘中还是显得鹤立鸡群。

那大块头回头看见了朱四九,一张端正的国字脸上顿时就堆起了讨好的笑容:“有气,还有气儿,只要有口酒暖暖身子就能缓过来。”

朱四九从腰间解下个酒葫芦丢给了这个巨汉,酒葫里面是上好的烧酒,是用来清洗伤口的。老军汉喝了两口,身子顿时就暖了气来,但是手脚还是无力,挣扎了两下终是爬不起来。

“大块头,你尊姓大名?”朱四九将葫芦收回的时候又多看了这巨汉两眼,果是相貌堂堂,凛凛一躯,就是面孔上都是污渍,显得邋遢了一点儿。

巨汉的目光闪烁一下,苦笑一声:“唉,俺是苦命人一个,有甚尊姓大名?俺姓张行九,村里人都管俺叫张九。”

姓张行九的这位,其实是有大名的,叫张弘范!呃,就是那个在历史上写下“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的张弘范!

现在,他可以提前去江南了,却是以俘虏兵的身份。而他麾下的几千顺天张家的甲士,在昨日一役中,自是损失殆尽,剩下的一些,不是被俘就是四下逃窜,连他本人都没有能及时走脱,当了俘虏。万幸的是,他身边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张家老仆,及时给他出了主意把身上的鲜亮衣甲脱了换成破衣烂甲,又把胡子刮了,还把一张相貌堂堂的俊脸抹脏了。所以才没有被人认出是大将,混在俘虏兵堆里。可惜还是因为长得太高太帅,引起朱四九的注意了。

“张九……”朱四九点点头,“唔,倒是相貌堂堂,不想北地汉儿中也有如此人物。”他又一指那老军汉,“背上他跟我来!”

“呃……诺!”听了朱四九的命令,张弘范顿时冷汗连连,心里面那个恨啊——当然是恨自己的老爹张柔了,为什么把自己生得那么高大英俊,走到哪儿都给人当好汉。在蒙古大爷那里让人当好汉也就罢了,现在当了俘虏还让人当好汉可就有点遭了……

不过他却不敢不听朱四九的话,只好硬着头皮背上他的那位忠仆,乖乖跟着朱四九走了。他现在连兵器盔甲都丢了,赤手空拳一个,肚子还饿得咕咕叫,怎么打得过全副武装的朱四九等人?而且就算打得过也不敢动手,因为不远处还有一个万夫莫敌的陈德兴在看着呢!

……

此时此刻,在扬子桥城内,贾似道的临时衙署当中,已经是席开数十桌。跟随着贾似道一起入城的驻军军头都在搭着雨棚的庭院里头开怀畅饮。而贾似道和他的几个心腹,如李庭芝,廖莹中等,只是在花厅当中,陪着董宋臣举杯。

在城门口敲打了董宋臣一番后,奸臣没有再给这位权阉脸子看,酒席之上,更是推杯换盏,其乐融融。不过董宋臣还是显得拘谨,只是浅浅的饮酒,说一些花团锦簇的好话儿。贾似道倒是一副放开怀抱的模样,扬州最后的琼花露只当白水似的喝了一杯又一杯。

至于外面的军将,更是豪放,笑闹的声音,简直要将屋顶给掀翻了!贾似道扬起醉眼,笑道:“这帮军汉,就是这等不知道规矩!董承宣,淮地不比临安,若是没有这等意气昂扬的武人,可是抵挡不住北虏的十万大军的。”

董宋臣笑道:“还不是大参用兵如神!”

贾似道哈哈一笑,拍了拍桌子:“用兵如神也得有兵可用!承宣何不随某去看看这帮赤佬军汉,若有看得顺眼的,就举荐给官家……某听说丁相公近来正四下寻觅少年才俊,不如某家也附和一二吧。”

董宋臣听了这话,便是一惊,瞪着眼珠子呆呆望着贾似道:“大参,您可是当真?”

丁大全最近的确在寻觅少年才俊——在赴临安赶考的士子当中寻觅。挺大一右丞相兼枢密使,整天也不干多少正事儿,就忙着找帅哥,当然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大宋官家的掌上明珠升国公主找帅哥,还得是文采风流的帅哥。

贾似道只是大笑,点头道:“董承宣,某家是两淮安抚大使,将着十几万军卒,自当言出必行,怎会有当假的话?”

“可是这武人毕竟粗鄙,只怕殿下不喜……”董宋臣微微皱眉,他如何不知道贾似道的意思,这是要举荐军中的少年才俊去搅丁大全的局——当然,升国公主是不可能喜欢一个粗鄙武夫的,但是让一个状元郎(丁大全的馊主意,公主配状元)去和武夫比泡妞,实在是有辱斯文。

贾似道却抚掌大笑:“殿下喜欢粗的还是细的,你董臣宣如何知晓?这赳赳武夫,凛凛一躯,战阵之上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好儿郎,试问天下有多少好女子不为之倾倒?”

第95章桃花运

“喜欢粗的还是细的……呃,大参,您这话说的真是……”董宋臣虽然是阉人,但是生理卫生知识还是很好的,贾大奸臣的话他只稍稍一品,就品出味儿来了。

贾似道放下杯子,看着董阉人一脸的尴尬,又是粗豪的一番大笑,便把话儿挑明了:“董承宣,这女孩儿家的心思终是和你不一样的,她自幼长在宫中,细皮嫩肉的早就看厌了,没准喜欢就是赳赳男儿。而且她是甚身份?一个状元在她跟前能算高贵么?再说那等能中进士的是什么人吾是知道的,有几人是年少英俊者?吾看还是寻个少年英雄的粗鄙武夫更实在!”

奸臣说到“粗”字儿的时候,又特别加重了语气,听得那阉人董宋臣很有点不自在——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子么?只是不自在归不自在,顶嘴是不敢的,要不然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大参,某家自可以去说,只是这等少年英雄官家未必喜欢……”董宋臣苦着张脸儿,可怜巴巴地看着贾似道。他虽然挂着武官的衔,但根本上还是宦官,就是官家的奴才,要是惹得官家不高兴,一条性命是随时可以送掉的。推荐一个粗鄙武夫去当驸马,这事儿怎么看都不靠谱……

贾似道嗤的一笑:“只要公主喜欢,官家怎会不喜欢?再说了,一个状元女婿对官家有甚用处?驸马又当不得好官,只是圈养起来陪伴公主,有没有学问都是一样的,何不寻个公主喜欢的?而且吾要举荐的这武夫是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细,就是圈在临安也能为国出力。若是放在外面,早晚又是个余樵隐!”

“甚么?又一个余玠?”董宋臣的眉头一皱,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有恁般的厉害?”

贾似道看看身边的廖莹中,廖莹中一笑,接过话题道:“这少年英雄可比余樵隐厉害多了!上一回保障河血战就是首功,将着千余步卒愣是连退六千北地汉儿和一千北虏铁骑,斩下北虏首级四百一十二颗!今次又以发石、天雷大破北虏,北虏元帅也柳干便是死在他手里的。”

“发石、天雷?”董宋臣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实际上贾似道已经把发石机的图样和原理写在奏折上送去临安了,不过这等事情在临安算是鸡毛蒜皮,董宋臣不知道也不奇怪。

李庭芝解释道:“皆是军国利器,不亚于神臂……此二者俱是那少年英雄所献。昨日一役得以大破北虏,全是仗着发石、天雷之力!首功又非此少年英雄莫属。”

献了不亚于神臂的利器,还立下了恁般多的功劳……董宋臣一脸讶异,追问道:“此少年英雄出身如何?名讳是什么?可曾婚配?”

廖莹中道:“此子姓陈名德兴,出身官宦将门,其生父乃是太学博士陈淮清,今年只有二十岁,荫补的承信,现为炮军都统制,未曾婚配。”

“二十岁的都统制!?”董宋臣倒吸口凉气,“还有恁般功劳在手,那横班岂不是入定了!这二十岁的横班……”

贾似道笑了笑:“横班只是当下,待西征得胜归来,可就该加遥郡了!落阶(正任官)就是三十岁前的事情,三十岁以后……老夫已经不敢想象了。这等赳赳武夫配上公主,岂不是三全其美的好事儿?”

真是三全其美,董宋臣在心里掰着手指头算了下,一全是功臣得善终——当今官家心眼甚小,先是信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