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被忽必烈打败的阿鲁忽昔日则压得整个窝阔台系喘不过气来——陈德兴比忽必烈厉害,而忽必烈又比阿鲁忽厉害,阿鲁忽则比海都厉害……这么一比较,海都当然知道自己这点实力在陈德兴面前根本不够瞧的。

想去南方汉地抢东西那是做梦!想要在和林维持局面,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大家一起吃苦,就像成吉思汗崛起前的蒙古人一样生活;二是去讨好陈德兴……当然,必须要掌握好分寸,向大明称臣是不行的,因为他现在是大蒙古国的监国,是代表整个大蒙古国的。所以海都现在能做的就是入天道教和释放和林的汉人奴隶。前者不过是宗教信仰,应该不算什么。后者在海都看来也算不了什么,因为蒙古已经没有办法从汉地得到大量原材料供应了,没有原料,和林的工匠又能干什么呢?养着这些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不如放了这些汉人奴隶去向大明示好,换取大明的支援,这样他就能打败忽必烈得到三河之地。到时候就能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就能重整大蒙古国,然后再领导一个团结一致的蒙古,去和陈德兴的大明一较高低了……

第683章假装相信

“阿速台!”海都低沉而威严的嗓音,如闷雷般滚过了大殿,把满嘴胡话的阿速台吓了一跳。“既然汉人那么柔弱,那你的父亲又是怎么死的?你为什么不带着你的兵南下去抢东西,去替蒙哥大汗复仇,而是呆在和林说这些废话呢?”

听了海都的话,和林这里的蒙古国大臣阿兰答儿、浑都海、哈剌不花、合剌察儿、脱里赤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当然想带兵南下去抢东西……今年运到和林的好东西比忽必烈丢失中原前少了足足八成,而且全都要花钱购买,价钱又贵得要死。家里面的女人们都在抱怨钱不够花了!

可是忽必烈为了在中原和陈德兴决战,已经从各个千户大量抽调壮丁,而且被抽走的壮丁几乎没有人返回草原——不是已经战死,就是仍然跟随忽必烈在作战。现在草原上的各个千户都缺少足够的青壮年,连放牧的人手都不够,还这么抽调人手从军?

再说了,蒙古人从军都是由各个千户提供装备和马匹的。各个千户都已经把最好的装备和战马给了出征的将士,现在没有哪个千户还能凑出足够的皮甲和顽羊角弓了——制作一副好甲,一张好弓可都的很费功夫,同样也很费钱的。

壮丁不足,装备不足,就算勉强凑出军队,南下也是送死。好在海都的窝阔台系看着还有点实力。哈剌不花和合剌察儿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都是蒙古宗王,其中合剌察儿还是术赤系的王爷,是金帐汗国在和林的代表——当然,这不等于他和金帐汗别儿哥是一路人,事实上他是拔都派来和林的。

合剌察儿站起身道:“监国,您手中不是还有两万勇士吗?现在草原上至少还能凑出两万勇士……有了四万勇士,咱们总能洗掠一番燕云之地吧?听说,汉人的皇帝陈德兴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去灭宋国了。燕云之地应该非常空虚。”

对于金帐汗国的宗王,海都必须得客气一些,他勉强一笑,耐着性子解释道:“合剌察儿兄弟,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南面的汉人皇帝在燕云之地留下了多少军队。因为我们很难得到燕云之地的准确情报,漠南草原东部已经被明军的八旗兵完全封锁,我们的勇士根本无法通过。

而这些八旗兵据我所知,都是最好的骑兵,他们都是被大明收服辽东、辽西和辽中的山野游猎之民,弓马之术不在蒙古之下。而且拥有坚固的钢甲,锋利的钢刀和威力巨大的角弓,还拥有一些火器,我们的勇士不是他们的对手。”

陈德兴并没有八旗兵带去伐宋,这支和士爵兵一同成长起来的骑兵军团,现在也已经完全实现了钢甲化,其中大部分的八旗兵也都取得了汉人士爵的地位,不是什么旗人了。只有在陈德兴登基之后才入伍的辽中、辽北的野生鞑子以及一部分由旗奴(有些旗奴甚至是蒙古人)入伍的八旗兵,还是旗人身份。

经过扩充的八旗兵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足够控制漠南草原和大兴安岭一线。让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无法南下,也无法东进,只能被困在蒙古草原之上。

随着天气的转暖,驻防在漠南草原和大兴安岭的八旗兵甚至还频频出击,入侵草原,掠夺旗奴和牛羊马匹,许多在东蒙古地区游牧的部落,都不得不西迁避风头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草原上的蒙古人幻想再出一个成吉思汗这样的英雄,带领他们去恢复往昔的富庶生活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惜海都没有成吉思汗的本事,而且面对新兴的大明世界帝国,就是成吉思汗复生也一样没辙。

好在海都对当下的形势还是看得很清楚的,或者说他知道自己的两万勇士来之不易,不能随便折损了。否则他非但当不了蒙古大汗,连如今的监国地位也会立即不保,最好的下场就是去萨莱当金帐汗的食客。

而陈明的杀伤力实在太大,崛起至今,打死的蒙古勇士少说都有二十万了。

这个对手可不好惹,一不小心就会输光老本的!

不过,海都现在也得把草原上那些在陈德兴手上吃了大苦的蒙古千户忽悠好了。否则他的监国一样做不下去,在蒙古草原上也很难立足。

想到这儿,海都的脸上已经堆起了奸笑——这个表情他可对着铜镜练了很久,直到看上去仿佛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几声冷笑之后,看着像个老狐狸,实际上也很狡猾的海都沉默良久,再次开口了,“阿速台、哈剌不花、合剌察儿,我的兄弟们,我知道整个草原都在期待我海都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实际上,这也是我的目标,我现在正在追寻大汗的足迹,做他曾经做过的事情。”

大殿内的蒙古宗王和贵人们这下都来了精神,数十道目光灼灼地看着海都。

海都迎着众人的目光,侃侃而道:“我们大蒙古崛起太久了,大家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也曾经弱小,哪怕是伟大的成吉思汗也不是生来就拥有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的。在大汗弱小的时候,他曾经认王罕为父,同扎木合结为安答,还曾经向女真人的金国臣服……”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殿中的诸人,声音陡然提高,“你们是不是觉得大汗这样做是因为胆怯和懦弱?”

“当然不是!”阿速台大声嚷道,“王罕、扎木合还有金国,最后都被大汗踩在脚下了!大汗暂时向他们低头,只是为了积蓄力量以便一举将他们打败!”

“是吗?”海都目光如电,射向阿速台的双眼,“阿速台兄弟,你认为我海都现在有力量一举打败陈德兴吗?靠我的两万勇士和草原各部的两万勇士,一共四万大军,就能强过忽必烈的二十万大军?”

“这……”阿速台一时无语。

海都当然没有力量一举击败陈德兴,哪怕他真的当上了蒙古大汗,集合起整个大蒙古国的兵力,恐怕也很难击败陈德兴。

“如果,陈德兴现在派出他的八旗兵深入草原,杀人减丁,咱们能抵挡住吗?”

海都的这句话好像一把锤子,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尖。

杀人减丁是女真人治理草原的政策。最早开始于有小尧舜之称的完颜雍,这位金国历史上有数的“仁君”在想方设法缓和金国内部民族矛盾,并且和南宋和好的同时,却敏锐地觉察到了金国潜在的最大威胁——北方草原上的蛮族。他的应对之法就是每隔三年就派出军队去草原杀人,凡是金兵所到之处,都是尸骨积山,帐篷烧毁,牛羊抢走,一片惨象。

同样的政策,陈德兴也有可能采取!

而且陈德兴的明军远远比女真人的金兵强大。金兵再怎么强,和草原上的勇士是不存在代差的。而明军已经是领先于蒙古军一个时代的军队了,虽然还没有达到后世欧洲线列步兵的程度,但是已经不亚于16世纪时大规模装备板甲、长枪和大炮的欧洲军队了,只是没有装备火枪。而草原上的蒙古勇士还完全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甚至连冷兵器都造得不好,连皮甲和角弓都凑不齐。

陈德兴要用杀人减丁法扫荡草原,海都他们能做的就只有带领部落东躲西藏了。可是游牧部落虽然能躲能跑,但还是要逐水草而居。而那些水草肥美之地,一定会成为明军扫荡的重中之重。

如果蒙古人不能在水草肥美之地放牧,自然也就无力养活太多的人口,勇士的数量自然就少了。

“海都兄弟,依着你的意思,我们难道也要向陈德兴称臣,认他做父吗?”阿速台心有不甘地问。他的父亲是被陈德兴打死的,在所有的蒙古宗王之中,他和忽必烈肯定是最憎恨陈德兴的人。

“倒不必称臣认父,”海都看着阿速台,“只需要信天道教,释放草原上的汉人奴隶就行了。”他停顿了一下,“其实这对咱们蒙古人没有什么损失,那些汉人奴隶大多不会放牧,他们都是替咱们打造兵器甲胄和盖房子的工匠。可要打造兵器甲胄衣服光有工匠不行,还得有铁有钢有丝绸布匹,可是蒙古草原上有钢铁吗?有丝绸布匹吗?根本没有。过去都是靠从汉地输入铁料丝绸,现在汉地的东西来不了,这些工奴什么都做不了,不是在白吃咱们的东西么?

至于盖房子……咱们是蒙古人,有帐篷就行了,住什么宫殿啊?而且和林这里已经有很多宫殿宅邸了,不需要再盖了,盖了也没有人住啊。所以这些汉人工奴没有什么用,还是放掉算了。”

“那天道教呢?”阿速台追问。汉人奴工现在的确没有什么用,留着也是白吃饭。可是入天道教却有点难以接受。

海都却哈哈大笑起来,“入个教而已……阿速台,你也太老实了吧?又不是要你真的信,假装一下还不会吗?”

第684章金减丁,明入道

和林天道观内,宝音穿着宽大的白色道袍,将惹火的身材遮掩起来,端正地跪坐在蒲团上面,背后是巨大的太一神牌位。单看她宝相庄严的神情,还真有几分得道神棍的样子。

“宝音,你什么时候去燕京?”一个轻柔的女声在发问。

宝音答道:“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等天道宫派出的蒙古大教方主持抵达和林,我就能回去了。”她顿了下,又道:“索菲亚,你也和我一块儿回燕京吧,那里可比和林热闹多了,气候也好,冬天没有那么冷。”

“去燕京?”那女声突然一阵轻笑,“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年老色衰,去哪儿都没有人要了。”

宝音苦笑着看了眼正在和她说话的女人,这女人有些慵懒地盘腿坐在她的对面,虽然坐着,但是仍然能看出她的身材高挑丰顺,眼眸是淡蓝的色泽,鼻梁挺直,五官精致,眉毛弯曲。但是她眼角已经浮出细密的皱纹,皮肤虽然还是牛乳般洁白,可是已显出了松弛,就像盛开的花朵开始枯萎,即将在暮色中凋零。

这的确是个上了点年纪的女人,看她的长相和宝音有些相似,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出色的美人,多半比宝音更加漂亮。只不过现在她的年纪至少有四十多岁,再怎么精心打扮,都没有办法遮住岁月在她的身上脸上留下的痕迹了。

这个女人名叫索菲亚·斯维亚托斯卡雅·留里克,是贵由大汗早年随拔都西征时得到的一件战利品,是某个罗斯大公的女儿。留里克的姓氏来自罗斯王族,听着蛮高贵的,不过在当时的罗斯诸国中遍地都是,在蒙古入侵之后更是不值什么钱。

而索菲亚自是不幸的!用她自己话说就是个卑贱无耻的人尽可夫的娼妇,为了活命而委身给了杀死自己父母兄弟的敌人!就是贵由汗,她还替贵由生了个女儿,便是宝音特穆尔。

在贵由死后她又委身给了继任的大汗蒙哥,保住了自己和女儿。在蒙哥死后,她又试图勾引阿里不哥,不过阿里不哥上了她以后并没有把她纳入后宫,而是将她送去了海押立让海都照顾她。不用说,她到了海押立后又勾搭上了海都,不过海都玩了她几次后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好在索菲亚也不在乎,海都不把她收入后宫,她正好可以过自由而放荡的生活。海押立不缺男人,索菲亚自然也不会独守帐幕。

就在这时,本来已经被宣布死亡的宝音居然活着到了海押立……

“索菲亚,还是跟我回汉地吧。”宝音微微摇头,显然她这几年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对索菲亚的放荡生活很有些看不过去了。而且,宝音仍旧没有放弃“点化”母亲入道的努力。因为海都的支持,她在蒙古人中的传教布道非常成功,光是登记在籍的蒙古天道徒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五万人!其中还有不少人是千户官和百户官这样的大人物。

可是宝音却偏偏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母亲相信太一神。生活放荡的索菲亚是一个虔诚的正教徒,信仰基督,每天都会在十字架前为自己的放荡而忏悔。

“可以考虑,不过我有个条件……”索菲亚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几乎已经半卧在一张柔软的毛毯上了。“宝音,我们互不干涉,包括宗教和私生活。怎么样?”

“在燕京,你最好检点一些。”宝音特穆尔皱着眉头,看了看自己风韵犹存的老娘。“另外,您最好皈依天道,哪怕是假装的也好!”

“假装?”索菲亚眨了眨美眸,“还可以这样?呃,宝音,这就是你的宗教观吗?你自己真的相信太一神,相信明王降世吗?”

“我当然相信!”宝音很肯定地点头,“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真信的。”

宝音跟随陈德兴的时候还没有天道教呢,而且天道教的教义是一步步完善严谨起来的,各种“神迹”也有一个逐步彰显的过程。宝音又是和陈德兴同床共枕的女人,当然知道自己的枕边人是肉骨凡胎。所以刚刚入道皈依的时候,不过是为了讨好陈德兴。

但是信教这事儿,是个逐渐洗脑的过程,久假成真,信着信着往往就会迷进去。如果一代人不着迷,那么两代、三代、四代就会变成真正的信徒了。

“好吧,我可以假装一下。”索菲亚只是轻轻点头,“为了讨好那位中国皇帝,就假装一下吧……不过我是不会真的入道的,就和你的那位海都堂兄一样!”

宝音之所以会那么容易被陈大神棍迷惑,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宝音是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之前并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贵由、蒙哥时代的蒙古宫廷在宗教信仰方面非常混乱。传统的萨满教式微,而基督教、喇嘛教道教和天方教则互相争斗,所以没有确立什么国教。宝音也就没有被从小洗脑洗成某教的信徒。而她的母亲索菲亚则是从娃娃抓起的基督徒,当然不会轻易改宗,就是表面上改了,内心也仍然是基督徒。

至于海都,他虽然也没有什么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是当君王的人岂是那么容易忽悠的?对他而言,什么神能给他带来利益,他就会相信什么神。他入天道教,完全是为了利益。

如果天道教不能给他带去相应的利益,他随时都会翻脸。就在索菲亚和宝音母女聊着宗教信仰问题的时候。海都也正在赶往和林天道观的途中。

今天的会议上,海都总算取得了成功——成功说服了和林的贵人们假装相信天道教……如果大明能够开放互市,放开南芬钢和火药的出口,允许蒙古部落到东蒙古草原和漠南草原过冬的话。

这三个要求是海都磨了半天嘴皮子才和几个宗王、贵人们谈下来的——和林的蒙古贵人中可不乏糊涂蛋,都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想要陈德兴给多少多少的岁币呢!他们以为陈德兴是宋朝的皇帝吗?

想到宋朝皇帝,海都就有点埋怨自己的祖父窝阔台——宋朝皇帝要河南之地就给他吧,让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