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镇得一众君子大气也不敢喘上一下,神经都绷足了。

有些个人甚至还在心中暗想:大宋自太祖、太宗之后,何时有这样英武的天子啊!若是这位汉国、周国公主不是女流,而是男儿,当了大宋的太子,继承大宋的皇位,这大宋何愁不能中兴?

这时赵琳儿已经到了廖莹中等人的跟前,黑色的战马在赵琳儿的操纵下一个人立。长长的嘶鸣了起来,接着才是前蹄重重落地。而赵琳儿却稳稳坐在马背上。这一手马术,惊得一群君子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这手控马的本事,大宋历代先皇当中,也只有太祖太宗能与之相比了!这位汉国、周国公主怎么就是个女子呢?大宋,怎么就那么命苦呢?

君子们都在发愣,赵琳儿却抢先开了口,沉着声道:“吾乃汉国、周国公主,大明皇贵妃,还将是宋国的女王!尔等还不参拜,更待何时?”

第674章大宋王位继承战争

好凶的公主!

好凶的女王!

君子们一阵阵的倒吸凉气,这个赵琳儿看上去很凶,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头发花白,脸色灰败的廖莹中带头,一帮君子营中的头面人物一起迎了上来,单膝跪倒,上百条嗓门儿一起张开:“臣等恭迎公主殿下!”

赵琳儿呵呵一笑,模仿着李翠仙的做派,利落的偏腿跳下马,身上的甲胄横刀碰撞着发出轻响——这都是真家伙,一身装备有三四十斤呢!要搁以前,赵琳儿弱不禁风的时候,三四十斤重的甲胄刀具穿戴起来,她准保趴在地上动都动不了啦。不过现在,乖萝莉已经练出来了,这身装具穿上一整天还能健步如飞呢。

琳儿一手按住刀柄,一手在廖莹中胳膊上虚扶一下,“廖卿,平身吧!”然后她又模仿李翠仙的动作,很豪爽地一挥手,对跪了一地的君子们大声道:“起来,都起来!”

英主啊!君子们心想,可惜不是男子……不知不觉间,君子们的思维也起了变化。如赵琳儿这样披甲佩剑还善于骑马的君王,早个几年可不是君子们想要的。

这等英武的君王,往往意味着锐意进取,意味着要强兵,要打仗,要恢复中原。当然,恢复中原是好事,这一点君子们都知道。

但是,恢复中原是很不容易的,倒不是打不过……南宋有一亿人,中原只有一千万人,而且大部分人口、地盘还掌握在形如君王的汉侯手中。实际上就是团结的一亿人对上分裂的一千万。

蒙古,并没有那么难对付!

可问题是,要把这一亿人引向战争,就得进行一番锐意刷新。按照先秦诸雄变法图强的经验,其实就是用利益把民众往勇武上引导。也就意味着原有的财富和权力分配标准——科举考试,要被彻底抛弃。

要一亿人民去打仗,自然要让军功和勇武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行啊!你这个不能书中自有什么什么的,都去读书了,没有人习武作战,怎么打得过蒙古人?

而一国的利益终究有限,都给了赳赳武夫,那么习惯科举定富贵的士大夫们可怎么办啊……

这些道理,士大夫们都懂!即便之前不懂,现在看到大明崛起的过程,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陈德兴的那一套,除了天道教和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其实就是秦朝军功爵的改良升级版!

眼下的大明朝,就是以军功贵族为核心,以天道教和士绅商人为两翼,以藩镇诸侯为外围的国。如果大宋要照着这个办法来,以军功将门为核心,以儒生士大夫和商人为两翼,再招揽拉拢北地汉侯,照样可以吊打蒙古。但是这样改法,江南义门得拿出多少利益给两淮、京湖和四川的将门?

陈德兴开创的大明是从零开始,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没有那么多利益纠葛,自然可以由着陈圣人的心思来了。

而三百年的大宋王朝,早就被各种利益链条死死束缚着动都动不了啦。

可是现在,君子们已经不再是掌握着大量人口、土地的江南义门的栋梁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差不多所有的东西,还成了阶下囚。而赵琳儿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赵琳儿表现的越强势,就越能赢得他们的拥护。

所有的“大君子”都站了起来,在赵琳儿跟前肃然而立。他们的目光还在赵琳儿身上转来转去,除了灰溜溜的颓唐,还有那么几分期待和不甘。

这眼神赵琳儿看得清楚,她在陈德兴跟前永远是只萌萝莉,不过对上别人,琳儿的脑袋瓜子还是很好用的,而且一点也不乖。

美目一转,已经明白了众人的心思。不甘心就此沉沦,还想着要奋发向上,有这样的心思,就事有可为!

赵琳儿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严肃,侃侃而道:“天下大势,几无悬念,大明天朝已立,四方亿众归心,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吾赵宋如欲存宗庙,延国祚,唯有顺应大势,归附大明。而如今赵家,却是有国无主,痴愚之儿妄居人主之位,国家大事皆决于权臣宵小。因而才行事荒谬,无视天命,以一隅抗天下,使江南万民陷于离乱,富庶之土俱毁于战火。本宫虽为女流,但却是赵宋太上独女,上承太祖血脉,依‘礼’当继承赵氏大统,然后拨乱反正,顺天应人,上保赵氏宗庙,下安两江百姓。尔等,可愿追随?”

赵琳儿的话当然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不愿追随着就去新大陆挖矿!

追随赵琳儿自有地方做官,不愿追随也有地方挖矿!

“老臣愿意追随!老臣恭请公主殿下早正王位!”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贾似德,弟弟是丹心碧血的功臣,哥哥却是个没骨头的小人!扑通一下就跪在赵琳儿面前,磕头如捣蒜,还一个劲儿的劝进起来。

这些日子,身为贾似道的眷属,贾似德比一般的俘虏过的好太多了,有属于他一家的帐篷,有以赵琳儿的名义送来的食物,还有天台贾家的几个女眷给他当仆人使唤。

可是日子过得去,心思却重得不行。他已经一连托人去寻了几回陈淮清。但是却没有任何回应!

陈淮清无视他的存在,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贾似道这些年上窜下跳和陈德兴作对,显然已经把这位活神仙惹恼了。现在他两腿一蹬去名留青史了,可是陈圣人的气儿消了没有?会不会祸及家人啊?

这些日子,贾似道的家人们可过得很不好!贾似道和贾似德的老娘已经病倒了。两人的姬妾差不多都跟人跑了,两人的儿子们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而女儿们……连送都送不出去,贾似德都已经做好让她们去做官妓的准备了!

“舅舅,起来吧。”赵琳儿语气淡淡地开口。

舅舅……听到这两个字,贾似德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赵琳儿,哦,是宋国女王还认他这个舅舅,这说明贾家一门不会有灭顶之灾了,他的宝贝闺女也不会沦为官妓了。

贾似德躲到一边抹眼泪了,赵琳儿的目光则缓缓地在跟前几大君子。

“臣廖莹中愿意追随殿下,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臣陈宜中誓死追随殿下,千难万险,皆无所惧!”

“臣胡三省愿随殿下……”

“臣青阳梦炎愿追随殿下左右。”

并不是每个大君子都那么软骨头,和廖莹中一起成为君子营首领的苏刘义只是低头不语。

赵琳儿也不理他,只是用平静的语气对众人道:“愿随吾者,来日必有富贵相待。不愿追随者,静候大明朝廷发落便是。”

……

葛岭,后乐园,半闲堂。

在一间光线不足的屋子里。几个穿着儒服的男子,正相对无言。这里现在是大明福王陈淮清在临安的住处,临安城内贾似道遗留下来的这点实力,靠赵琳儿一个人自然不可能都吃下去。赵琳儿再怎么装女中豪杰,她毕竟就是个小女子,如何能和陈淮清这样的老狐狸相比?

所以,陈淮清也会出面接手其中的一部分力量。现在到半闲堂做客的,就是李庭芝和他的幕僚陆秀夫。

三人各自捧着杯点茶,就在屋子里面坐着,茶水早就没有了热气儿,显然已经聊了有一会儿了。只是不知道碰到什么问题,让双方一时无话可说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李庭芝叹了一声,开口道:“大王……您要臣带兵去南番,去天竺,哪怕万里西征去打蒙古人,这都没有问题。可是去对付大宋,这个,这个我毕竟是宋臣啊!”

陈淮清微微一笑,扫了眼李庭芝身边的陆秀夫,这位淮东才子(他是淮人)的脸色铁青的都快变成黑色了。陈淮清收回目光,认真地看着李庭芝,笑道:“祥甫你现在依旧是宋臣!根据《陈礼》汉国、周国公主才是宋国王位之正统,赵禥小儿不过是篡立之君。”

还可以这样!?

李庭芝和陆秀夫互相对视一眼,都是满头黑线。这陈德兴真是胡来了,居然要让赵琳儿当女王,还把官家赵禥说成篡夺之君……这也太会胡说八道了。

陈淮清叹息一声,也苦笑起来,“若不是公主继承大统,赵宋国祚,就要断绝在咱们手中了。这个……公主毕竟还是太祖和太上的血脉,赵宋毕竟还能有一国。如祥甫这样的赵家臣子,也算有个可以效忠的王。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吧?”

“一国?”陆秀夫冷哼一声,“也不知是哪块海外不毛之地!”

陈淮清笑着捋捋胡须,道:“是不是不毛之地,还要看有多少宋臣愿意追随女王……若是无人追随,大宋就真的要去不毛之地立国了。若是大宋还有十数万众生死相随,自然就有镇压大国富国的力量。祥甫,你觉得如何?”

李庭芝摸着胡子,深以为然的模样,“大王所言极是,吾等宋臣,总要为宋国谋块富庶繁华之土才好。”

第675章江万里,走万里

武昌县城外,宋军大营。

大宋平章军国事,两江安抚制置大使,两江团练大使,端明殿学士,南康郡公江万里的军帐之内,陈设萧然。只有一个几案放在当间。上面发令的令箭架子都掉了漆,几只令箭,七零八落的放在架子上,威武旗,旄钺鼓号,全都无精打采地陈列左右。

牛皮帐篷中的顶上不知什么时候破了一块,居然也没有人去补,阳光就从破口当中透进来,照在帐中就是一道光影,尘埃就在光影中幽幽浮动。

帐外,是一阵高过一阵的声浪,喧嚣杂乱到了极点。有人马嘶鸣,有火器炸裂之声,有兵甲碰撞之音,好像浪涛一样朝大帐拍击过来。让帐中所坐之人的心头,变得更加低沉压抑,仿佛被压上了一块巨大的石块。

这声音,自然是两军交战厮杀所发出来的。江万里的江夏山大寨,正在遭受大明一方藩镇联军的猛攻!在陈德兴收拾两浙的时候,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山,明宋两军的激战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吕文德、夏贵、吕文焕、高达、俞兴、杨文、张胜、刘整、张珏等九镇联军十几万人陆续抵达了鄂州,在江夏山——樊口一带,和江万里统率的八万赣勇和三万水师展开连番恶战。

虽然江万里抢先占据了江夏山险要,水军也有些优势。但是团练军毕竟不能和京湖、四川、淮西那些和蒙古人苦战过三十年的老字号军镇相比。

这几年,明军、蒙古军、宋军都在进行军事改革,这些亲明的藩军自然不会混吃等死什么都不干。各大藩镇,特别是夏贵、吕文德、吕文焕和高达四强藩,都照明军的办法,将军将和土地挂钩,还派遣了不少子侄去大明的军校短期留学,学习明军的战术。还模仿明军建立了一个或两个步兵军——其中二吕、高达各有一军,夏贵有两个军,虽然他们无力将自己的步兵军完全钢甲化,装备的火器质量和数量也远不如明军,也没有什么轻重骑兵可使用。这样的军肯定打不过明军的步兵军,但是欺负江万里的佃户团练兵已经足够了。

团练兵这种佃户兵的根底还是雇佣军,现在江万里又拿不出足够的军饷,又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给团练兵去抢,这帮赣勇其实没有多大斗志。

之前的“武昌大捷”那是因为中游上游的军镇都在磨洋工,连鄂州镇的张胜都在保存实力。让江万里的六万大军去围攻武昌县城内的三四千人。

可是当十万斤明洲黄金运抵舟山的消息传开,明宋之战再无悬念的时候,中上游诸镇也不再犹豫。九镇大兵会于鄂州,推举夏贵为盟主,吕文德副之,共讨江万里。于是,江万里的苦战就开始了。哪怕据险而守,哪怕增兵添将到来水陆十一万众。仍然在九镇联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

现在已经丢失了江夏山、白鹿矶和樊口三个要点,退却到了武昌城。兵力损失,也达到了三万之多!

不过真正让江万里和他麾下的团练军将领感到绝望的,还是从两浙传来的噩耗。

临安沦陷,太师贾似道以身殉国,李庭芝、廖莹中等人附逆降贼,而且还联名上表请汉国、周国公主赵琳儿即宋女王位!还公然颠倒黑白,说当今大宋官家的皇位不“合礼”。因为他不是太上皇的儿子,而且还是个傻瓜!

这个《陈礼》是陈家的礼,怎么能管赵家的事情?而且傻子怎么就不能当皇帝了?这叫垂拱而治!皇帝,傻乎乎的就行了,天下自由大臣帮着管。再说了,就算傻子不能当皇帝,要换也该换个赵家的男儿,怎么能让女人当王?这都是什么规矩啊?

还有李庭芝、廖莹中这些乱臣贼子也忒可恨,不就是一死吗?就不能学一学贾似道那个纨绔?抱上两颗天雷去和敌人同归于尽有那么难吗?实在不行还可以上吊投湖啊,哦,西湖不能投,太浅了,可以跳钱塘江啊……怎么样都比投降当贰臣强吧?

江万里白须颤抖,目光炯炯地在营帐中一扫,见到诸将包括自己的儿子江镐在内,都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大难也的确临头了。现在江夏山大战已经打得土头灰脸,损失惨重了。高邮湖方面传来的消息更坏,淮东方面的江东团练军(宋国没有淮东团练,因为淮东是将门的地盘,淮东将门大多亲陈明,陈德兴自己也是淮人)已经被李彦国、史天泽一帮子北地诸侯打垮,本来打算退守扬州的。不过现在两浙宋军已经完蛋了,陈德兴的明军主力很快就要杀进江南东路了,估计淮东路只能全部放弃了。

可是放弃淮东就能守住江东吗?江东团练军已经被打垮了,明军一到,不过就是灰飞烟灭,根本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抵抗!江南东路一丢,大宋真正巩固的地盘就只剩下江南西路一个路了,再被明军主力和藩镇军两面围攻,不是大难临头是什么?

想到这里,江万里只是一声喟然长叹:“这大宋,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了呢……怎么就到了这步田地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猛地抬头,“诸位,大宋如今是风雨飘摇,江南西路只怕是难保了,为今之计,看来只能弃地而走!”

老头子白须颤动,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

江南西路是守不住的!两浙已经完全被陈明控制,江南东路、淮南东路完全落入陈明之手也是时间问题。而且作为如今大宋武力支柱的团练军,已经损失惨重。江东团练在高邮湖大战中折损过半,余众已无斗志。而江西团练……也已经伤亡了两万多人!

“洪都虽是坚城,但也是死地绝地!”江万里捋着白胡子,侃侃而道,“朝廷若是被困洪都,就是瓮中之鳖!”

众将默然无语。江万里的话没有错,退守洪都肯定是不行的。洪都地处江南腹地,现在的局面,整个江南怕是很快都要姓陈了,就守着洪都一城,不是坐以待毙是什么?

“大人,咱们弃了江西又能去哪儿?”江镐皱着眉头发问。

“先去荆湖南路,走吉州、衡州、永州、全州……”

“入广南西路么?”江镐摇摇头,“广南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