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难波港外,刚刚落成的天道教日本大教方本观石山天道宫旁边,有一处陈设雅致的小小院落。在日本国内的天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冲突愈演愈烈的时候,在石山天道宫周遭,却还是大体维持着宗教圣地特有的安静闲适。其他地方渐渐兴起的反天道教风潮,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这个天道教在日本的圣地和中心。在石山宫外和难波港内的街道上,穿着天道教道袍挎着大横刀的道人或者穿着闪亮钢甲的天道武者在慢慢的走动。仿佛在宣示着天道教才是这里的主人。

在石山天道宫旁边的小院里,一个道姑正对着太一神的神位打坐。在那里喃喃的念着《太一光明经》。每念完一遍,就在面前的黄纸经簿上画一个红圈。黄纸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满是红圈,可见这个道姑已经在这里念了很长时间的经了。一片宁静当中,只有悠远的钟声从庭外面传来。偶尔惊起几只在日本繁衍的到处都是的乌鸦。它们呀呀的鸣叫声,让这个庭院更显出几分不类尘世。

念经的道姑,自然是大谷觉信,明王陈德兴的弟子,日本大教方主持道人,天道使。在日本的天道教中算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在她的主持下,天道教在日本的传播算是上了快车道,短短一年间,就发展了大批教徒,有身份的,没有身份的都有不少。

忽悠底层平民本就是大谷觉信这一系神棍的看家本事——日本的底层贱民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宗教理论,只要有神迹会变戏法,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而且祈祷方式又足够简单,也不需要给太多香火钱就好了。

历史上日本的一向宗就靠“南无阿弥陀佛”成了佛教第一大宗,稳稳压住那种佛法高深的大宗,在日本战国时期一向宗甚至拥有强大的僧兵团,成为战国大名之一,而且还是比较强大的大大名!

而如今的天道教则靠着“无所不能,唯有太一”这两句经文,和会飞的热气球,还有来自中国这个高大上的概念,迅速发展起来。在山城、摄津、近江、伊贺、越后、越中、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对马等令国中拥有大批信徒。加入的不仅有底层民众,还有大量的武士和商人,其中更有几个有力的豪强名主。

在庭院的门口,一个穿着整洁的蓝色道袍,梳着唐轮头(镰仓时代武士的流行发型)的,满脸都是沧桑,须发也有些花白的中年,正默默的站在门口。看他的样子,似乎已经在这里等候许久了。这个中年,曾经勾结幕府前将军藤原赖经谋逆,试图废除幕府执权北条时赖,引发所谓“宫骚动”的北条名越流前任当主北条光时。

宫骚动的结果是北条光时兵败降伏,所领没收,强制出家,流放伊豆国江间乡。但是北条光时背后的名越流却没有因此灭亡,仍然牢牢掌控越后国守护一职。而且北条得宗和北条名越流也因为这场“宫骚动”而对立。北条光时的几个弟弟,全都不甘心被得宗流打压。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再次发难,夺取北条家大权。

而大谷觉信的父亲亲鸾上人曾经在越后数十年,她的几个兄弟也在越后开设寺庙,自然是得到了名越流的支持。因此大谷觉信和北条名越流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在大谷觉信和天道教的帮助下,这位北条光时逃离了伊豆国,还潜行到了摄津国的石山天道宫,并且拜大谷觉信为师,成为了一名天道教道人。

一个月前,光时作为大谷觉信的使者前往京都,游说朝廷公卿,希望他们可以向天皇恒仁(龟山天皇)入道。现在北条光时回到了石山宫。可是觉信却不理不睬的继续念经,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慢慢合上面前的黄纸经簿。虔诚地供奉在了太一神位之前。缓缓地转过身走出来。

昔日北条名越流的当主单膝跪倒在她面前,“天道使阁下!属下无能……”说着就缓缓低下了头颅。

“宫骚动”是18年前的事情,18年来北条光时一无所有,只能忍辱负重的活着,在得宗家臣的监视之下,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却无时无刻不想恢复往日的尊荣。

而大谷觉信,或者大谷背后的天道教和大明,就是能让他圆梦的势力!

大谷觉信仿佛也陶醉在这种手握大权的感觉之中。她本是一个了不起的尼姑,不过也仅仅是个尼姑罢了。北条光时这样的人物,就算再落魄,也是她需要仰视的存在。

而现在,昔日名越流之主,越后守护北条光时,就拜倒在她脚下。

因为,只要她肯全力支持,北条光时就能再一次问鼎幕府执权大位!

大谷觉信缓缓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光时,天皇不愿意放弃根本不存在的神格,这早在我的预料之中。他还以为天照大神可以庇佑他的皇位,可他哪里知道,真正能让他坐稳天下的只有太一神……”

说起来恒仁天皇也是倒霉,他的权力比高丽国王王倎,安南国王陈晃不知道差多少倍。过得日子更不用说,朝不保夕,日本国随便找个名主都比他强。

在历史上,天皇一度沦落到靠本愿寺的施舍吃饭的地步——要不本愿寺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怎么还那么牛气冲天呢?没有大谷觉信的子孙发善心,天皇家没准就在饥寒交迫中灭亡了!

可是这个穷光蛋天皇却背着个现世神的包袱,人家是神的子孙……天照大神的子孙!可是天照大神是女神,她是跟谁生的第一代天皇呢?呃,不管这些了,总之别人都可以入天道,唯独天皇家不能入天道。

所以无论北条光时花了多少佐渡金(佐渡岛的金子本来应该有七成送去镰仓,不过现在却都送到石山宫了),疏通了多少穷得快断顿的公卿,恒仁天皇就是不肯点头——哪怕北条光时答应在打倒得宗之后,让天皇过几年真国王的瘾,这事儿也没商量。

“天道使阁下,那咱们……该怎么办呢?”北条光时抬头焦急地看着大谷觉信。

大谷觉信神色淡淡的,带着一点说不出来的骄傲,“光时,你是武士,是护道之人,必须要在天皇和天道之间做出选择!光时,你是天道的武士,还是天皇的武士?”

北条光时仿佛早就在等着这个问题,当下就郑重地道:“在下,是天道的武士!为了弘扬天道,万死不辞!”

第619章这是十字军的节奏?

“尔等,是天道的武士,还是天皇的武士?”

石山天道宫的院子里面,北条光时已经穿上了闪亮的钢甲,举起了三尺三寸大横刀,站在一个高台上,大声提问。

而他提问的对象,则是将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的全副武装的武士。这些武士也模仿明军步兵旅的标准编成,一共有三千余人,其中三百人是穿着钢甲,持着刀盾的武士。另有一千二百人则是长枪加钢甲。还有六百人都拿着丸木弓穿着日本式的大铠,其余约九百人也持着长枪,同样是日式大铠护身。

而这些所有的三千武士,人人背上都插着白底红日月的长条形背旗。

三千武士齐声高喊:“无所不能,唯有太一!我等皆是天道的武士!”

这些人,有些是天道教的道人,有些是石山天道宫的护道武士,有些则是畿内各令国中奉天道的武士——虽然天道教一直有暴力倾向,但是和日本本地的武士天道徒相比,别处的天道教徒根本就是热爱和平的小白兔。

这大概也是日本国情决定的,日本国的武士实在太多了!多到了镰仓幕府根本没有办法安排的地步。因此,只要有个不差钱的势力(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号召力)肯高价雇佣,总能在很短时间里把队伍拉起来的。

历史上,从元弘之乱开始,一直到南北朝合体,绵延六十多年的乱世,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武士太多,无法安排。

虽然现在距离元弘之乱还有好几十年,但是武士数量过多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

同样的问题,在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大明,其实也是存在的!军事贵族的子孙繁衍,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就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

而陈德兴的办法则是向外扩张,同时大力发展工商教育,给士爵子弟创造更多的出路——赵家天子用贵文轻武和科举取士让中国的“士”抛弃刀弓去学习孔孟经典,在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中浪费青春年华的办法,倒也是一个出路……

而日本国直到近代明治维新之前,都是个窝在几个破岛子上的封建国家,根本无法解决武士过多的难题。于是日本国内就一直动荡不安,便是各项制度都比较严密,又赶上金银矿产出高峰时代的德川幕府,最后也是因为武士太多,中下级武士生活贫困而陷于崩溃的。

那些没有出路,生活贫困的浪人武士,根本就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而且眼下还是13世纪,不是水户儒学大兴之后的19世纪,大部分的日本武士可不认识天皇是谁?

他们只知道,只要天下乱起来,他们就有机会建功立业,得到土地!

北条光时转过头,和他的堂房兄弟,北条极乐寺流的北条时茂换了一个眼色——他们现在有共同的目标:打倒得宗,然后由名越流和极乐寺流共掌大权!

他们北条家虽然掌控着日本,但是子弟繁衍的也太多了,除了核心的得宗流,那些旁支庶族的日子可都不好过!所以打倒得宗,取而代之,就是他们这些北条庶流共同的梦想……

在大谷觉信的斡旋下,北条光时和北条时茂已经达成了协议。打倒得宗后,得宗流的庄园由名越流和极乐寺流平分,执权一职由两家轮流出任。另外,不担任幕府执权的一方则掌握镇西探题,控制西国和九州。而南北六波罗探题,则由两家分别担任。

两人又同时扭头,望着立在一面日月大旗下,身穿白色道袍的大谷觉信。

大谷觉信代表的天道教会在北条光时和北条时茂起事成功后,成为北条家族所信奉的教派!

而天皇……呃,肯定要找个听话的,肯入天道教的来做,对外的尊号先改成日本国王,对内暂时不变,等到时机成熟再改。到时候,没准就是北条家当国王,大谷家的女人当日本王后了!

大谷觉信上前几步,目光凝重,大声地宣布着。

“天降明王,普天下亿万天道徒之主,已经在海西大陆之燕京城登基称帝了!整个大陆,北起北海,南攘南番,西连大漠,东至大海,亿兆人民,都已经拜服天道了!”

大谷觉信嘛,本愿寺的老祖母,她不能忽悠谁能忽悠?反正日本人也不知道大陆上发生什么事儿了。只管吹牛吧,把陈德兴说的越强大,日本的天道徒就越有信心。

而且,这个时代的日本人都粉华,觉得向中华上国学习总是对的。本来看中华上国好像要没落,要被蒙古蛮夷灭亡了。没想到天道教一出,蒙古人立马扛不住,这不正说明天道教的神仙灵验吗?

“无所不能,唯有太一!”

一帮唯恐天下不乱的武士都使劲咋呼。

大谷觉信抬起一臂,下面的人们立即安静下来。大谷问:“现在,平安京中有人不奉天道,不尊太一,还要禁止天道教!你们说,该怎么办?”

新任的幕府执权北条政村(他是北条义时之子,正村流创始人,不过却支持显然得宗,年仅14岁的北条时宗)已经颁布密令,让新任的南六波罗提探,得宗流的北条时辅出兵逮捕北条时茂,并且占领石山天道宫。

但是这个消息,却被极乐寺流安插在镰仓的内线提前一步送到了平安京。北条时茂也得以率领家臣离开平安京,抵达了石山天道宫和北条光时、大谷觉信汇合。

而北条光时、大谷觉信在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派人去摄津、加贺、山城、近江等地召集人马。还向越后和九州送去急报,要求支持天道教的豪强准备起兵打一场天道圣战!

“上洛!上洛!打倒国贼!大兴天道!”

院子里的武士大声欢呼,这里的区区三千余人,仿佛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居然想要挑战北条得宗这个庞然大物了,还打算要上洛去推翻仁恒天皇的统治!

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面一片银光闪闪的场面,北条光时却是信心十足。这支军队人数虽少,但却是用钢甲和钢刀还有天雷箭武装起来的。

放眼整个日本,根本就没有能与之对抗的武力,哪怕是得宗家的坂东武士也一样不行!

靠人多势众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的日本,就是钢铁和火药的时代。

而且,这个时代是属于他北条光时的!

……

即将要在日本开打的这场战争,被后世的历史学家命名为“第一次天道圣战”。顾名思义,这是一场由天道教发起的神圣战争。

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

天道教,这个由陈德兴和墨影娘生造出来的宗教,现在已经越来越强大了。甚至已经超过了陈德兴原先的预期,天道教的其中一部分,正在向政教合一的怪物发展……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的护道军队!

并且,天道教的军队还不止一支。

由大谷觉信、北条光时、北条时茂在日本的石山天道宫拉起来的军队,在后来的很多年中,都自称是“天道武士”或“护道武士”。他们将会挑起一场血腥而漫长的内战,并且在战争结束后的几百年间,成为日本国的主宰力量。

而在万里之外的中亚海押立附近的草原上,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一支打着天道教日月旗帜的小小的军队。后世称他们为“蒙古天道军”。顾名思义,这支军队是由信奉天道教的蒙古人组成的——其实也不都是蒙古人,也包括突厥人、钦察人、蔑儿乞人、塔塔尔人、乃蛮人,都是海押立周遭草原上的各种鞑子。大部分还是最没有见识的那一种,在见到了宝音带来的热气球后,又被宝音用锋利的镶钢大横刀引诱,就皈依了天道教,还聚集到了宝音身边自愿充当护卫。

积少成多,几个月下来竟然也有了一千余人。

对于宝音擅自拉起的这支“蒙古天道军”,海都汗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本人和他的直属部落,现在都已经加入了天道教。宝音的“蒙古天道军”,实际上也是海都可以利用的武力。而且“蒙古天道军”的军将,大多都是宝音从别家的部落里诱拐来的,海都并没有失去几个勇士。

现在正是水草肥美的夏季,牛羊马匹走到哪里,都不会没有草儿可吃。而且经过了春天的恢复,海都和几个愿意跟随海都去冒险攻打和林的窝阔台系宗王的部落,都已经有了进行长途迁徙的本钱。

当忽必烈抵达别失八里的消息传到海押立,海都汗决定不再等待,而是立即开始迁徙。不是军队远征,而是一万多户蒙古牧民(包括各种蒙古化的草原人),还有愿意跟随的一万多汉人(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二等汗了)商人和工匠,开始了他们的慢慢长途。

而离开陈德兴已经有一年多的宝音,现在则带着最欢快的心情,和她的母亲索菲亚,还有她的一千多个蒙古天道军,走在迁徙大军的最前方。

她终于完成了任务,很快就可以回到陈德兴身边了!

第620章神权统治的日本

急促的金鼓军号声在长长的行军队列当中响起。

这是全军停止前进和全军备战的信号。敌人,已经出现在大军前方了!

号声响起之时,天道武士的三千上洛大军,正走的气喘吁吁。这帮天道武士当然都是武士,近战肉搏是很强的。大横刀舞起来,两三个明军士爵都难近身。历史上,文永之役的时候,镰仓武士就是靠肉搏扛住了登陆的蒙古大军,让他们一时无法在博多湾的岸上建立营寨,结果遇到了台风。

不过这些日本武士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体力太差,行军的能力太弱了。根本没有办法和明军、蒙古军相比,甚至连南宋的团练军都比这群吃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