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您的意思是……”

“大名府!”李翠仙道,“我们去大名府,和王陆飞连兵,缠住忽必烈摆在大名府的三个万人队!”

第577章十万火急

十余名骑士,飞也似的从东南面疾驰过来。这些都是穿着皮袍子,一人双马的蒙古武士,一看他们来的方向,就知道是忽必烈留在大名府的三个万人队派来的。当先一名蒙古骑士皮袍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脑袋上抱着纱布,正是那个运气很好的蒙古百户秃哥。看来他的运气还没有耗尽,居然从上千玄甲军的追杀下逃了性命。

他前天晚上跑回自己的据点后,丝毫不敢耽误,也顾不得脑袋让马槊稍稍擦了一下,开了个大口子,流了好多的血。只是胡乱包扎了一下,就带了十余骑飞马去大名府报信,然后又马不停蹄去追赶忽必烈的大军,跑了一天一夜的马,才在彰德路的安阳县遇上了忽必烈大军的营地。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这个时候刚刚在漳水边上扎好,大部分的蒙古军将还在安置营帐,挖掘沟壕,树立栅栏,或者在伺候他们的战马。

现在蒙古军中的马匹已经越来越娇贵了,在忽必烈将蒙古人的主力移驻中原的这些日子中,他们的马匹就易损难补起来。每一次交战过后,蒙古人的军马都会减少。到了现在,连一人双马都维持不了,大部分的蒙古兵已经变成了骑马步兵,只有一人一马,而且也不是战马,只是普通的驮马,有些甚至骑着骡子行军。

至于还有战马的蒙古骑兵,则是个个都把战马当成了亲爹在伺候。平时行军都不舍得骑,安营扎寨的时候也要先把马安顿好了再安顿人。所以看到秃哥等人胯下已经在口吐白沫,屁股上鞭痕累累的战马,全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居然如此不顾马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秃哥等人在马背上望见了金顶大帐,就径直奔了过去,直到被守护的怯薛歹拦下。

“紧急军情,十万火急,唐国有变!”秃哥大声急叫,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不敢直接明说唐国已经背叛大蒙古投靠到明逆一边了。

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怯薛长安童这时从金帐中走出,大声问道:“大汗在休息,何人喧哗?出了什么事?”

“怯薛长,来了十几骑,说是有紧急军情。”

“让他们的头头上前说话。”

“紧急军情!”秃哥从马背上下来,连滚带爬到了安童跟前,单膝跪倒,压低声音:“十万火急,唐国生变……前日夜间,有至少数万唐军北上,途经德州。而且他们还主动攻击了下官率领的骑兵……”

“什么?”安童怔了一下,“你们去了德州?怎么回事?大汗不是传过旨意,不让进入唐国境内么?”

“回禀怯薛长,下官是追逐敌方细作才入唐境的。”

“细作?”

“没错,还扮成了怯薛歹的模样。”

“竟有此事?”安童眉头一皱,“细作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先把怎么遇上唐军的事情细细说与我听。”

秃哥的口才居然还不错,把如何追逐细作,如何遇上唐军,又如何从唐军的骑兵追杀下逃生的经历说得绘声绘色。安童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蒙古人的装扮,李家的兵将还会认不出?见了面不由分说就动手杀人,这已经充分说明……李家再一次倒戈了,至少是李家在益都督军的赵王李彦国投靠到明逆那边去了!

至少八万精锐外加青徐之地全部倒向了陈德兴!现在中原大战的兵力对比,仿佛已经逆转。陈德兴至少有十七八万大军,李彦国有八万大军,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已经比忽必烈麾下的十八万大军多了……况且,李彦国能倒戈,李璮麾下那些并非李家嫡系的将领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只怕人人都要倒向陈德兴了。

另外,淮西夏贵、襄阳高达,川蜀的刘整、张珏、吕文德等等,他们就不能背宋投明?

大蒙古一夜间,居然就要四面楚歌了!

想到这里,安童再也沉不住气,一转身就往金顶大帐内奔去,一边奔还一边急叫起来:“大汗!大汗……紧急军情,李彦国投靠明贼啦!李彦国反啦!”

……

大名都督府都督王陆飞这个时候,正飞也似的大步冲向架设在大名府城城楼上的望楼。呜咽的军号声音,也在大名府城内四下想起。因为蒙古大军主力撤退而稍稍松懈的气氛,顿时又紧张到了极点。

十几个大名都督府的军将也听到警号,都披挂整齐涌上了城头,有几个地位较高的,还跟着王陆飞一块儿上了望楼。没有资格上楼的军将,则遥望着东边漫天而起的雪尘,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怎么回事?东边怎么有兵过来?看这架势怕有四五万人呢!”

“应该是李家的兵,就不知道是帮谁了?要是助纣为虐,大名府可就要苦战了。”

“怕个鸟!大名坚城,守军也有数万,前日忽必烈都不敢攻打,何况是李彦国?我看,一定是李彦国被大王和王妃拉拢,带兵来和咱们会师了!”

“要这样就好了,两下会师,总有八万之众,蒙古人留在城外的三个万人队可不禁咱们打的!”

“不止八万,北面还有四旗马队两万人呢!他们可都是钢甲硬弓,真正的精锐!”

“十万打三万,可赢定了!这下可能好好战上一场了!”

“可不能打这样的如意算盘……忽必烈的大军随时会回来!到时候可就是十万打十八万了!”

“那也不怕,只要能缠住忽必烈的主力,大王很快会带大军过来的,到时候就是蒙古人的末日了!”

这个时候,王陆飞已经上了望楼,举起望远镜开始观看远方的地平线尽头。

在望远镜当中,约有上千名唐军骑士,拉出了一条长而稀疏的阵线,缓缓而进。这些骑士都穿着和明军一样的简易钢甲,手持着丈二马槊。蒙古人也出动了骑兵,在这些唐军骑士面前呼啸着左右驰奔,却不敢靠近放箭。因为这千余唐军骑士背后,还跟着大队大队的弓箭手。马槊在前,弓箭在后,无论是冲阵还是对射,都足以克制蒙古人的游骑。

在唐军骑士和弓箭手的掩护下,唐军黑压压的大队,由东向西,缓缓开来。

大队步军,组成一个个的方阵阵列。方阵的组成和明军方阵差不多,都是七八列的长枪兵为主,少量刀盾手为辅,方阵后方还有三列弓箭手。阵前则是各色旗号飘扬,遮天蔽日,似乎让天色都在瞬间黯淡了下来!

而在这些唐军方阵前的旗帜中间,赫然就有一面大明的日月王旗!这些日月王旗,都无一例外的居于最中间的位置,而且是由最长的旗杆高高挑起!

在这些步军阵列之间,是民夫辅兵,驱赶着挽马大车,车上不是大包小包的粮秣,就是一台台三弓床弩和一捆捆的天雷箭,并没有任何可以功臣的器具。

而在这大队步军左右,是遮护两翼的轻骑兵,都是红色战袄外罩钢甲,战旗也是红色或红色镶黑边的——这赫然就是明军八旗军中的正红旗和镶红旗!

大明的八旗兵居然和唐军大队一起行动!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支唐军是站在大明一边的!

而在这些行进中的步军大队的中间,还有一人数约有数百的马队,马队当中,高高飘扬着“大明王妃李”的认旗……

“王妃?”王陆飞惊呼了一声,放下望远镜,揉了揉眼睛,举起望远镜再看,“真的是大明王妃李……”

他身边一个明军将领大声道:“一定是大王派王妃去拉拢唐国赵王的……现在王妃带着唐国的大军过来啦!都督,咱们赢定了!”

……

“大汗,大汗!事情还没有到不可为的时候,即便唐国的四五万人和大名之敌合兵,也不过就是八万九万,加上周遭骑兵,不会超过十万的。大汗,俺们只要全军压过去,没有打不过的道理!”

“大汗,现在的关键不在河北,而在河东!河东如果有失,关中、河南都要高级,俺们的二十万大军,就再回不得草原了!”

“大汗,现在陈德兴一定已经督军入了河东,咱们应该立即从井陉关越太行去取太原……”

“来不及了,从井陉关入晋,再去太原,途中至少要十天。陈德兴一定会抢在我们之前的。为今之计,应该孤注一掷去取燕京!”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中,这个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蒙古的大将重臣,都济济一堂,在给眉头紧锁的忽必烈出主意。

忽必烈的表情却显得非常平静,目光则一遍遍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一言不发的刘孝元身上。

“刘孝元!”忽必烈喊着自己心腹谋臣的名字。

刘孝元站起身,冲着忽必烈一抱拳,语气沉重地道:“大汗……大事危矣!如今上策是走,中策是战于大名,下策是扑击燕京……河东,万不可去了!”

第578章声东击西和关门打狗

刘孝元跟随忽必烈多年,对这位蒙古大汗的心思可以说是把握到了入微的地步。现在的忽必烈好像是个赌徒,赌桌上的形势对他不利,但是他的赌本还有许多,未必没有翻本的机会——当然,在军事上解决大明是不可能了,在李彦国倒戈后,大明一方在军队数量上也占了极大的优势。质量当然也是明军更好些。忽必烈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打垮明军。他现在所能求的,无非就是取得一场两场局部胜利。然后退守河南,暂时维持住元明相抗的局面。

至于立即放弃中原会战,立即夹着尾巴逃之夭夭,离开中原……虽然是最保险的做法。但是这也意味着大蒙古永远失去中原!而且这中原还是丢失于忽必烈之手——这样一个失败者到了西域,还能不能坐稳蒙古大汗的宝座,可真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这中原花花世界,哪怕真的要放弃,也不能来个仓惶而逃。而是应该以胜利者的姿态,以远征的名义把蒙古军队带走。这样到了西域才镇得住场子,然后再征服几个西方富庶之国,如埃及、天竺之类,那么忽必烈这个大汗才能稳当的做下去……

所以刘孝元现在尽管提出“立即弃中原而走”这个上策,忽必烈是不会听从的……在刘孝元看来,只要忽必烈的蒙古大军还没有被明军狠狠打击,他是无论如何不肯罢休的。

忽必烈果然轻轻点头,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道:“逆明主力迟迟不出,倒是伪唐赵王的兵先到大名……看来陈德兴并不在燕京,多半已经督军入晋……史天泽、张柔也有可能已经降明,太原很可能已经落入陈德兴之手……”

这一番分析,忽必烈几乎已经推断出了战场的实际局势!

“入晋最不可取,”忽必烈顿了一下,首先否决了入河东去找陈德兴的主力会战。“河东地势险要,进出都不容易……若战之不利,则全军倾覆矣,若战之有利,陈贼还可以坚守关隘城池,以老吾师。”

“扑击燕京……”忽必烈还是摇头,“燕京坚城,当不亚于大名,若久攻不克,明逆援兵大至,同样有倾覆之危。”

“战于大名……”忽必烈居然还是摇头,“也不行!吾欲战之于野,贼多半固守坚城。大名城固,百万兵也未必能一鼓破之!”

刘孝元的眉头微微一紧,忽必烈什么意思?难道自己猜测他的心思,他这是要跑?

“至于走……”忽必烈摇摇头,“时候未到!”他沉默了一下,又道,“不能就这么走了,太狼狈了……而且陈德兴也不会容我们全身而退!”

到了现在,再想全身而退,真的是奢望了!刘孝元微微摇头,道:“大汗,您觉得该战于何处?”

忽必烈嘿嘿一笑:“咱们先去大名府,然后再扑燕京!”

“什么?扑燕京!?”刘孝元不解地看着忽必烈,刚才忽必烈不是否定扑击燕京的计划了?现在怎么又提出先去大名,再扑燕京了呢?

他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看到众人不解的目光,忽必烈哈哈大笑道:“朕算准了陈德兴取太原后必会扑击关中,断朕后路!朕现在就算仓惶退兵,跑断了腿,也未必能赶得上陈德兴大军叩击关中的速度。”

从太原入关中本来就比从河北跑回关中近。而且忽必烈还要撤退汴梁的宫廷和官吏,还有大量的财物积蓄要带走,肯定是走不快的。

他冷冷一笑:“所以,朕就给他来个虚张声势!摆出一副扑击燕京的架势,同时再看看能不能把大名府的明军引诱出来决战……若是能击败大名的明军,陈德兴一定会回援燕京,到时候咱们就能从容而退了。”

原来如此!刘孝元佩服地点点头,这忽必烈果然不容易对付!到了如今地步,仍然能想出这等计划。现在自己和陈明的联络已经断了,他们能不能识破,就看忽必烈的气数了!

……

太原府城,明王行宫。

陈德兴现在住进了他老丈人李璮之前的居所,原来的唐皇行宫,现在陈了明王行宫,连家具摆设都没有换,只是把伺候的人都打发走了。现在这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大明的军将。

李璮原本用来上朝的大殿,现在摆上了地图台,墙壁上也挂起了大幅地图。还有一块黑板也摆在了木架子上,上面罗列着一大堆的部队番号,都是明王军团下辖的军、师两级部队的番号和兵力情况——除了原属于明王军团各部之外,上面还多了史家军、严家军和张家军三个“军”。整个军团所辖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身穿着黄色战袍,战袍的袖口和领口分别绣着日、月、星辰标记的明军军官——星辰标记是尉官,一星为少尉,二星为中尉,三星为上尉;新月标记是校官,一月为少校,二月为中校,三月为上校;太阳标记象征将级,一日为少将,二日为中将,三日则是大将——或进进出出,或围着地图低声议论,不时还有通报军情或下达命令的喊声。

这场面,真有点像后世军队前敌指挥部里面的忙碌样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电话铃声,也没有发报机的滴滴声……

因为少了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所以陈德兴的这个指挥部现在还不知道李翠仙已经成功拉拢了李彦国,还从益都拉出了四万大军,还和大名府的明军还有两红旗马队实现了会师——大名府派出的塘马现在还在赶往燕京的途中。

所以,太原前敌指挥部的明军参谋们,现在只能做李彦国保持中立的打算。

“太原已经拿下,代州又被咱们团团包围,中原会战的第一期目标算是达成了。现在是时候开启第二期作战,本官的意见是西叩关中,断忽必烈的归路!”

“忽必烈在河北还保有十八个万人队的庞大军团,真的丢下不管了?万一忽必烈狗急跳墙,去蹂躏燕云之地怎么办?依我看,第二期作战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河北,先把忽必烈逼走!”

“不对,重点应该在河南!不如以主力南下走榆次——襄垣——潞州——高平——环庆,直入洛阳!打下了洛阳,咱们就能西击关中,东进汴梁。忽必烈那老贼岂敢再留河北?”

“取洛阳、入关中用偏师就可以了,只要明王的旗号出现在河南、关中,各地豪强一定会群起追随。另外,淮西夏贵、襄阳高达、利州刘整、兴元张珏等四大南朝节度使一定会北上响应咱们的……咱们自己的主力,还是要用来对付忽必烈!”

参谋们议论纷纷,大部分人的意见,都不大敢无视忽必烈十八个万人队——他们都害怕忽必烈跑到燕京周围去撒野,他们这些参谋官,全都是士爵,不少人的庄子是在燕京的!

陈德兴低着头,一边看地图,一边则在心里抱怨13世纪的通讯水平——要是有个手机多好?他和李翠仙一通电话,不就知道益都的情况了?哪像现在,整个盲人骑瞎马!什么情况都不明,一帮子参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