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雄天下-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万可用之兵,的确不少了……”赵昀微微点头,心思稍安。“对了,最近还有不少士子上书,要实行什么学校议政,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校议政其实早就存在了,南宋的太学就是个议政场所,一帮太学生除了念书就是议论朝政,时不时还会公开上书朝廷。而朝廷对于太学生们的意见,也一直非常重视。从某种角度而言,南宋的太学是类似于议会的。
不过太学的议政功能却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一种潜规则,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君王和宰执沽名钓誉的基础上的。
另外,有议政功能的也只有太学,下面的府学、州学、县学并没有这方面的功用。因此,地方上的士大夫对州府官员,并没有监督约束的权力。
而现在,地方士大夫通过办团练掌握了刀把子,自然要更进一步去染指州府权力了。而这种染指以潜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团练和州府官衙的矛盾。如果要摆到台面上,就是争学校议政之权了。
而掌握政权的贾似道,当然反对这事儿的,所以朝廷过去对这种意见完全置之不理。但是贾似道的执政在过去几个月却是麻烦连连,特别是迟约风波给贾似道的威信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此要求实行学校议政的呼声又陡然高涨起来。甚至有不少手握团练的地方实力派大臣,也参与其中。
这隐约就是要倒阁了……想到这里,赵昀陷入了沉思。连贾似道走过来都没有留意到。还是江万里提醒了一声:“太上,贾太师来了。”
赵昀抬起头来,就看满脸倦容,鬓角已经发白的贾似道正拖着步子朝他这里走过来。这个平章军国事在迟约风波之后,日子就很不好过了。各方面一大堆事情涌过来,没有一件是顺心如意的,以往几年那种在西湖葛岭逍遥度日的时光,算是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在赵昀面前,他还是尽量显得一切如常,一个长揖到地。赵昀则淡淡地点头,开口问道:“贾卿,江北情况如何?”
贾似道恭谨地道:“江北还算平稳,伪唐军在高邮军和楚勇打了几仗后就消停了不少,没有继续南下的迹象。”
“也没有要退兵的意思吧?”赵昀接着问。
贾似道默默地点了点头。宝应州的人口起码好几十万,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又高,李彦国如何肯轻易放弃?
赵昀叹了口气,招呼贾似道和江万里道:“贾卿、江卿,陪朕走走。”贾似道和江万里都跟在他身后,就听见赵昀似乎很感慨地道:“想我赵家自太祖陈桥兵变,龙袍加身,到现在已经享国三百年了。三百年之国祚,实在也不算短。一国气数,终究是有限的……”
“太上!”
“陛下!”
贾似道和江万里听了赵昀的话,同时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赵昀挥手制止。赵昀道:“今日只有我们君臣三人,还有什么说不得的?”
他顿了下道:“朕坐大位三十余年,都是多难之秋,这大宋国运如何?朕岂不知?如今的大宋,就如年迈老者,又病入膏肓,亡故不过是早晚之事。卿等能做的不过是替大宋延续性命……可你们知道大宋的病根在哪里吗?”
贾似道和江万里互相看看,贾似道说:“本朝家法制度远胜历代,唯有用兵取胜之道不如汉唐。”
赵昀摇摇头,开口吟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他叹口气道:“这就是大宋的病根,同时又是我大宋的国本!大宋得以终五代乱世而一统天下,得享一百数十年太平繁华,皆在于此!皆在贵文轻武,皆在以文御武,皆在使天下英雄尽往书中去寻富贵。而靖康之耻,北地沦陷,百多年干戈不息,根源也尽在于此!这道理,朕早就知道,朕是起于民间的,如何不知道士大夫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去读圣贤书了,如何不知道一国志士大都习文废武才是我大宋兵弱将寡的根源?但是贵文轻武是国本,国本不可动,一旦动了,这国也就要风雨飘摇了!”
贾似道和江万里同时心中一沉。大宋的国本,仿佛已经动了!如今的大宋,是书生掌兵!书生掌兵就要通兵事,习武艺。而天子所重之英豪,也不再是靠一篇文章和满腹经纶脱颖而出之辈。而是手握团练,能文能武之人了。
“可是书生掌兵总比让粗鄙武臣拥兵自重好吧?”江万里摇摇头道。“若不如此,大宋就没有兵可用了。”
赵昀苦笑,“朕不是怪你们……大宋的国本不是被你们搞坏的,是陈德兴的罪过!朕今天说这个事情,只是要你们知道,大宋国本已失,国运犹如无根飘萍。
至于能不能重塑一个国本,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你们尽管放手去做,大宋已然如此,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对了,如今有不少士子在提学校议政吧?连朕在北内都听说了。这事儿,你们也不必压了,能答应就答应他们吧。如今的大宋,也只能靠这些士子来保了。”
第556章奸臣乎?忠臣乎?
贾似道和江万里两人辞别大宋太上皇赵昀,心思沉沉的离开了北内德寿宫。从德寿宫往门下省去,并没有多少路。两人并辔而行,一路无语,只是片刻就到了大宋宰执都房所在的门下省。这里现在是大宋国货真价实的权力中心,那位脑子有毛病的皇帝就是个橡皮图章,秉政的就是贾似道和下面的几个宰执——虚君实相,书生掌兵,如果再加一个学校议政的话,这可真是儒家千百年来最理想化的国家吗?除了有一个贾似道贾大奸臣当道!
在门下省门外,一众来自台州的亲卫都在门外守候。
他们都是贾似道的人,从北内德寿宫门外开始,一路都是他们的人马。将大宋太上皇和皇帝妥妥的保护了起来。这可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臣虽然奸,但是对大宋王朝的忠心是没话说的。
这段时日,他真是夙夜忧叹,也真是想替大宋朝觅一条活路的。当日听信蒲寿庚炒米粮炒迟约,目的也是想挽回大宋岌岌可危的局面。可是没想到,迟约炒作的结果反而让陈德兴大赚一票,还让整个江南的经济和金融,都陷入了危机。而且迟约危机更直接导致了泉州之乱,又让泉州三县落入陈德兴之手……
这一连串的失败,几乎完全抵消了兴办团练带来的些许振作局面。
现在的贾似道,除了日日悔恨自己的糊涂,就是忙着拆东墙,补西墙,勉励维持局面。不过看北明崛起的速度,大宋灭亡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长久了。
一想到这些,贾似道眼睛一酸,几滴奸臣之泪就要下来了。
这大宋朝的家,怎么就这么难当呢?
“太师,太师……”
贾似道正在亲卫搀扶着下马的时候,就见廖莹中飞也似的从门里面跑出来了,一张同样苍白衰老的面孔上,少见的浮出了喜色。
有什么好事?
贾似道下得马来,眯着眼睛仔细看看,果然是喜色。
“群玉,出了什么事?”
廖莹中没有回答,只是上前恭恭敬敬给贾似道和江万里行了礼。然后又看看左右。这里人太多,不是说话的地方。
贾似道看了看江万里,然后做了个肃客的手势,便跟在廖莹中背后,大步往自己的都房走去。
……
门下省,平章军国事贾似道都房之内。
“什么?什么?刘秉忠那厮又南来了?人已经潜行到了江州?”贾似道低声问了一句自己跟前的廖莹中。廖莹中默默点头,从怀里摸出一封已经拆开看过的书信,双手递给贾似道。
贾似道接过书信,匆匆拆开,一目十行的看完,接着又仔细看了一遍。
果然是好消息!刘秉忠在信里面提出了一个元宋唐三家同盟对战大明的方案!而且还附带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可行的作战计划草案。
蒙古人负责当出头鸟,正面扛大明的主力,北上攻大名,吸引明军主力南下。然后蒙古人且战且走,将明军引向河南。
大宋第二个跳出来,出兵去打泉州和舟山,同时宣布海禁,断绝海贸,查封江南地面上的天道庄。逼陈德兴分兵南下进攻江南。
而蒙古和大宋同时动手发难,一定可以将北明的主力扫数吸引。这样燕京、辽东肯定会空虚。这个时候李璮再突然发难!挥军偷袭燕云,一举掏了陈德兴的老巢!
这个计划,就是三家联手,全力以赴,先把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北明打出局!
贾似道不动声色,将书信递给了江万里。江万里取过来也细细看了一遍,脸上浮出复杂的表情。
“太师……”
贾似道转过身,看着江万里,低声道:“古心,你是懂兵法的,你说……这个谋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江万里皱着眉头,认真地思索了一番,点点头,道:“有可能成功!”
他深吸口气,语气凝重地道:“顶多五成胜算……”
贾似道挑起了眉毛,“五成胜算不低了!如果不干这一把……待到明年春耕完结,陈德兴就有可能兴大兵。”
他侃侃而道:“吾要是陈德兴,就不顾什么翁婿之谊,先出兵攻李璮,再用重金收买史天泽、张柔等北地豪强。如此一个月内就能灭了李璮,全有山西、益都。然后再渡黄河同忽必烈决战。不过忽必烈未必敢战,李璮一败亡,他就有可能全伙西窜,他有二十万蒙古铁骑,还有那么多天雷铜铳,在中原打陈德兴不过,到了西边,还不任凭他称王称霸?他要一走,北方就会被陈德兴统一。自古,北平南易,南定北无!而且陈德兴毕竟是汉人,又标榜周礼,四川、京湖、淮西的藩镇,多半会不战而降。而江南的商家富豪,谁不存钱在天道庄?明宋一旦开战,他们是为大宋效死,还是开门迎降?
便是书生所领的团练又如何?!”
贾似道惨笑两声:“如今的吕宋王赵与郁又是何方英雄?”
赵与郁据吕宋自立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临安,只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不提罢了……被大宋倚为长城之靠的团练军居然成建制投靠了陈德兴!而且这支团练军的主帅还是赵氏南外宗的赵与郁,他可是当今天子的皇叔,堂堂的赵皇叔啊!
赵皇叔的团练军都靠不住,还能指望他人拿着整个宗族来替赵家皇帝效死?
江万里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到了最后,只是长叹一声:“看来……也只得如此了!只是……此计顶多五成胜算,若大事不济,如之奈何?”
贾似道又是几声惨笑:“若大事不济,就护驾往洪州(江南西路)去吧……”
……
太原,李璮行宫。大唐皇帝脸色阴沉地看着站在自己御书房内的大元使者刘孝元,冷冷地开口。
“刘孝元,现在已经没有旁人了,只有你和朕还有朕的太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陛下,”刘孝元冲着李璮一拱手,道:“在下给陛下道喜了!”
“喜?”李璮苦苦一笑,他真是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喜”可道。哦,自己的女儿又要给陈德兴生孩子了,如果这算喜事的话……
“喜从何来?”李彦简冷冷问。
“自然是大唐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大唐一统天下?”
“正是。”刘孝元当说客的本事是一流的,自然知道怎么忽悠李璮,他笑了笑道,“大汗已经准备最后一搏,若不成就西走别失八里,再不回中原了。这不正是陛下一统中原的机会吗?”
“什么?”李璮定定看着刘孝元,“忽必烈要和陈德兴决战?他找到对付钢甲、大铳的办法了?”
刘孝元笑着点头,“自然是找到了,大元如今也有了炮军,以炮斗炮,没有什么好怕的。”
蒙古炮军在上一次大清河之战中已经露了面,而且忽必烈也觉得不错,所以退到了河南之后,就命人大造铜炮,现在蒙古炮军已经颇具规模了。这些小铜炮虽然对付不了北明的青铜大炮,但是却能对付钢甲!
刘孝元眼珠子转了转,又笑道:“而且……大汗还说,万一事有不济,想要从中原全身而退,就一定要寻好接盘之人。”
“接盘?”
“就是接管大元放弃的地盘……这地盘如果扔给陈德兴,他必然会不依不饶的追击大元的。”
刘孝元说着话,目光一转,已经将李璮、李彦简的表情变化,全都收入眼底了。两人都露出了极其感兴趣的模样儿——蒙古要最后一搏,如果失败就会退出中原!但是得胜的陈德兴,是不可能吞下整个中原的。他的兵力有限,又刚刚和忽必烈拼了一把,就算打赢了也是自损三千,不可能把河南道西部和关内道全都吞下去。
大唐如果得到大元的配合,说不定可以拿下河南和关内的地盘!这可真是大便宜了!
不过世界上真有那么好的事情?
李璮和李彦简只是稍稍高兴了一下,就容色平静地看着刘孝元。
“条件当然也是有的,”刘孝元笑了笑,看着李璮父子,“不知二位可听说过韩信面相可封侯背相更大贵吗?”
这是秦汉之交的著名谋士蒯通劝韩信造反时的言语,李家父子那都是熟读史书的,如何不知道?
刘孝元又说:“吾观陛下和太子面相可封王背相更大贵!”
李璮父子都是聪明人,用不着刘孝元把话说透,就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了。就是要李家在蒙古人和陈德兴决战的时候在背后下手,偷袭燕京!
“可是大唐若背了盟,蒙古还肯离中原而去?”李璮立即就听出不对了,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孝元。
刘孝元一笑,淡淡道:“两虎相争,一死一伤,死老虎是去不了西域的,只有伤虎才得远行万里……只是什么时候下手打虎,又该如何下手,这就得看猎手的本领了。本领高强的猎手可以将这二虎全都打死,若本领不精,被老虎咬死也是有的。不知陛下是不是好猎手呢?”
第557章大元炮队
“大家都觉着这是个机会?”李璮低声问了一句身边的人,大家都默默点头。虽然书房里声音不大,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喜的表情。
李璮把目光转向了史天泽,他微笑道:“皇上放心,咱们的河东新军已经扩到了四万人,加上原本从河南带来的老兵,光是河东道这边得用的兵就不下八万之众,只待秋收结束,一声令下,就马上能南下北上。”
还没等李璮看他,大唐的丞相王文统就笑道:“皇上,军费也已经筹措好啦。这些日子,靠着解池盐田和河东世家豪强的捐输(其实就是卖官),一百三十万贯的军费,算是积攒起来啦。等秋粮收上来,军粮也就有着落了。”
大家听到一百三十万这个数字,都没有说话。王文统在罗掘俱穷的时候搞到这笔钱也实在太不容易了。但是八万大军,其中还有三四万是必须发饷的长征兵(包括史家、张家的兵,还有别隔断在河东道无法回家的唐军都算长征兵了),还要添置一些兵甲器械,购置些军马,这可都是要钱的。这样算下来,这些钱支持八万兵一两个月的行动已经非常勉强。如果扑击燕京失败,后果大概就是全军解体了。
不过只要陈德兴的主力都被蒙古和大宋吸引过去,基本上也问题不大。再说这一战,大唐其实就是个旁观者,如果明军大获全胜,那么也别扑击什么燕京了,去抢关内和河南的地盘就是了。这样大家倒更加放心些,至少没有硬仗要打了。大家想到这里,都忍不住盼忽必烈失败了,抢地盘总比去打燕京坚城要舒服吧?
李璮嗯了一声,朝王文统笑笑表示嘉许。他站了起来,稍微一个踉跄。大家都发现,李璮比起在益都的时候,是老得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