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50章蒲跑跑和鸠摩智

觉信尼姑、季老贼还有巨港汉商的首领陈立,都盘着腿坐在蒲团上面,仔细地打量着他们待的这个地方。这是三佛齐都城占碑城外一间金碧辉煌的寺庙的大殿。鎏金也不知道是纯金的佛像摆在大殿中央,是一尊密宗的佛像,佛的怀中抱着个女人——就是所谓的佛母。虽然日本国内也有密宗,但是日本密宗并没有双修这回事儿(或者说日本僧尼就没有不结婚的,根本不需要借助双修的名目),所以这样露骨的佛像,觉信尼还是第一次见。

除了这一尊怀抱女子的佛像,殿中便再没有其他的佛像了。而且这间大殿的光线有些阴暗,还有一点薰香的气味在大殿内缭绕,不远处隐约有点人声,但是听起来都是刻意压低了的,反而使得这大殿更加幽静神秘。

他们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听见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音。一男一女两位僧侣打扮的人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就在觉信等人对面两张空着的蒲团上盘腿坐下。

觉信仔细打量着来人,发现这两人是一长一少,年长的是个和尚,约莫四十许岁,穿着红色僧袍,五官都是白番式的,鼻梁高挺,双眸凹陷,只是皮肤颜色比寻常的白番深一些。也不知道是走了种还是晒多了太阳。

那尼姑和觉信一样,都是其耳短发,短发还被掩在长长的头巾下,脸上还罩着一幅淡红的轻纱。那幅轻纱与头巾连在一起,从少女额前覆下,将她面孔整个遮住,只露出一张嫣红的小嘴。她唇角微微上翘,带着一缕娇俏的笑意。

巨港汉商的首领陈立微笑低声向觉信和季老贼介绍:“这位就是飞天寺的鸠摩智波罗上师,上师是来自天竺的高僧,也是三佛齐国的第一高僧。这位是上师的女儿,达玛波罗空行母。”然后他又用梵文向鸠摩智波罗父女介绍:“上师,空行母,这位就是来自中国的佛母觉信,她是明王殿下的佛母,极受明王信任。这位是季治济爵爷,他是明王殿下的特使。”

鸠摩智波罗朝觉信和季老贼微笑,开口却是流利的汉语:“季爵的大名,我也早就听说了,没想到能在占碑见面,幸会幸会。”

没想到这个天竺来的和尚竟然还会说汉语,觉信和季老贼都微笑点头。没有语言障碍,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鸠摩智波罗又往下说:“觉信佛母……我听人言,明王殿下自创天道教,并不是佛的信徒,身边怎么会有佛母呢?”

觉信淡淡一笑:“明王悟天道,未必与佛母无缘,未必与佛无缘。而且……我等传法之人,是该去向信众传法,还是应该去向不信之众弘法呢?”

鸠摩智波罗笑了笑,“度信众和不信众,传法和弘法,皆是我等使命。只是佛母毕竟不是上师。”

密宗讲究上师指引修行,没有上师引导,是不能修成佛果的。这一套和觉信尼的净土真宗理论完全相反,后者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就行。不过觉信尼还是懂一些真言宗(日本密宗)的道理,因此能听懂鸠摩智波罗的话。当下就淡淡一笑,道:“明王自有天道,成佛非其所愿。但是明王却是我佛之友,见天竺法难,极其痛心,愿意替我佛弘法于天竺。因此才派贫尼前来三佛齐见上师。上师若有此宏愿,可随贫尼往吕宋岛一行。”

“什么?”鸠摩智波罗怔了一下,一张宝相庄严的面孔上顿时显出了复杂犹豫的表情,片刻之后才恢复如初,“此事还需和沙伦答腊大王商量,这位大王是虔诚的佛徒,本身就是金刚上师。在天竺弘法,亦是他多年的心愿。”

觉信尼淡淡道:“心愿不等于能力,弘法天竺靠的不是心愿,而是武力!沙伦答腊大王的武力,在南番或许足以称霸,但是和明王相比,实在就是萤火之虫比上当空日月,根本不足一提了!”

“不值一提?恐怕没有那么不堪吧?”鸠摩智波罗笑着摇摇头。

觉信尼冷冷一笑,道:“不值一提,就是不值一提。而且……很快就要不存在了!”

“不存在!”鸠摩智波罗猛地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珠看着觉信,“你是说……”

觉信点了点头,笑道:“不可说,不可说,只管等着听消息吧。”

她的话音刚落,脚步声就响了起来,一个小沙弥飞也似的跑了进来,凑到鸠摩智波罗耳边嘀咕几句。鸠摩智波罗的脸色瞬间大变,脱口而出的却是梵文:“这个时候?这些天方教外道想干什么?”

……

“真神至大!杀光卡菲勒!”

“神圣之战万岁!”

“吉哈德战士光荣!”

阿拉伯语、波斯语或麻六甲土话的呐喊声这个时候已经响彻整个巨港,当日泉州大乱的一幕,仿佛又在巨港上演了。无数身穿黑衣的白番或是打着赤膊的土著,好像潮水一样,四下乱窜,仿佛不可阻挡。

巨港的天方教徒并不都是白番,也有不少是又矮又黑的麻六甲土著,宣扬教众平等的天方教,对深受印度教种姓等级压迫的麻六甲土著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天方教相比儒家要简单多了,成本也低。只要会磕头,有一本古兰经,会念“万物非主,唯有真神,穆罕默德是真神的先知”就行了。

所以在巨港的天方寺内,是能看到有黑又矮的土著在祷告的。但是在巨港汉商办的儒家书院里面,绝对看不到一个在读四书五经的土著。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天祥可以教出“金山七十二贤”还真是儒家教化的巨大成功。

和大部分在巨港经营商业的天方教白番相比,这些土著的天方教徒无疑是非常激进的。巨港这里,每一次天方教闹事,或是和佛教冲突,或是去洗劫汉商聚居地——巨港的天方教商人和汉商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冲锋陷阵的都是这些土著。毕竟白番商人大多是富豪,性命娇贵,不大愿意冒这样的风险。而这些土著天方教徒都是无产阶级,自然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因此,每当巨港天方教白番想折腾事儿,基本上就煽动这些土著。而这些土著天方教徒,也愿意出头。反正死了可以上天堂,死不了可以趁乱抢一把,发一笔小财,何乐不为?

久而久之,这里的土著天方教徒,就成了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暴徒,一有风吹草动,就蜂拥而起。譬如这一次,蒲寿庚和马寿山本来没有想过要发动巨港当地天方教的势力作乱。可是没想到穿着黑衣的吉哈德战士们路过土著聚居区的时候,无数打着赤膊,头戴小帽,手持着棍棒或长刀的土著就自发加入动乱了。不过这些作乱的土著却没有跟着白番往城北去,而是南下往汉商聚居地去了。

原来巨港的白番,无论是奉天方教还是奉佛教、印度教的,他们都有一个默契:就是要维持白番不可被土著侵犯的地位。毕竟在麻六甲,白番的数量远远少于土著,如果土著可以肆意杀戮白番,那么白番的统治很快就会瓦解。

因此,天方教土著要么和土著佛教徒斗殴,要么就去找汉商的麻烦,从来不会去攻击巨港城北的贵人区。

而巨港的汉商,则仿佛是最倒霉的一个族群,每当巨港出乱子,他们总会被土著洗劫上一番。哪怕巨港汉商都有武装,在如潮水一般涌过来,性命又不大值钱的土著面前,仿佛也没有什么大用。大部分的时候,都只能破财免灾。各个汉商大家族都在自家码头边上修建了好似堡坞一样的坚固大宅,平时用来堆放货物,遇到乱子就是一家老小避难的场所。至于店铺、宅院,就任凭这些土著去洗吧,只要保住了元气,复原还不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一次,情况注定会和以往不同了!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天道教组织起来的,装备了火药武器,还有少量明军官兵带领的汉商武装。而且前来征服三佛齐的舰队,已经驶入了麻六甲海峡!

“父亲,那些土著没有跟来,他们好像去找汉人的麻烦了!南区好像也打起来了。”

蒲师文这时气喘吁吁冲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这是刚刚被蒲寿庚带人攻下来的,守在这里的和尚、尼姑不是跑了就是被屠了。蒲师文进来的时候,就看见蒲寿庚真在指挥手下砸碎几尊金光灿灿的佛像。

“这样也好!有他们牵制,天道徒的军队就暂时顾不上我们了!”蒲寿庚仿佛有些恐惧地看了眼西南方的天空,一阵阵的火光不断闪烁,还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不知道是天雷箭爆炸的响动,还是码头上的两艘大明战船在开炮。

蒲寿庚吸口气,大声下令:“动作快,再快点,把所有的金器和银器都砸碎带走!把所有值钱的东西,统统带去天竺!我们,去天竺!快快快……”

第551章热爱和平的天方教

大宋咸淳三年秋十月十八日,巨港。

史称“巨港之乱”的变乱,已经在半个月前结束了。那场据说造成了三佛齐王国彻底走向衰弱的动乱整整持续了五天。一开始是天方教徒的暴动,外来的天方教白番洗劫了巨港的贵人区,焚毁了数十座金碧辉煌的寺院,杀死了数以千计的和尚、尼姑。不过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和世界上别的地方发生过的天方教神圣之战不同。取胜的天方教徒既没有宣布巨港是真神统治下的土地,也没有将佛教寺院改成天方寺。而是恐惧万分的仓惶的登上了他们的大三角帆船,抛弃了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天方教同胞,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走了!

而他们前脚才走,一支由数十艘大型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就浩浩荡荡开到了还在内乱中的巨港。这支舰队悬挂着天道教的日月旗帜,是由运兵船和战舰组成的。运兵的福船直接靠上了巨港汉商区的码头,从上面涌下来数千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明军士兵!他们在早就等候在码头上的天道徒的引领下,迅速对正在进攻汉商区的土著天方教徒展开了反击——全副武装的士兵,对一群打着赤膊的土著暴徒的攻击,自然是一边倒的屠杀。而这场屠杀整整持续了四天,被杀掉的,当然不止是参与进攻汉商区的土著天方教徒……

暴动加上屠杀,一共花了五天时间。而清理现场却花了十天。直到十月十八日,陈德兴乘坐的大明号帆桨船驶入巨港港口的时候,这座城市才被收拾得干净了一些。

原来位于城市中央,大片大片的贫民窟,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显然是过了遍火。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不是被杀,就是被集中关押到了靠近码头的一块用木栅栏圈起来的空地,只有少数跑进了城外的森林。现在,死者的尸体已经被尽可能的收集起来。脑袋割下来垒成了京观,就堆放在天方教聚居区外。无头的尸体,则被运到城外胡乱掩埋了起来。

至于城南的天方教区和城北的贵族区,现在都处于明军士兵的包围监视当中。特别是一直以来和天道教关系颇为紧张的天方教白番们,现在则时时刻刻都被数十门三寸青铜大炮对准着。仿佛只要一颗火星,就能让整片区域,都变成一片废墟!

几十穿着白色、黑色或绿色长袍的大胡子番人,现在都低眉顺眼的站在他们的社区入口处,手里捧着装满了黄金的托盘,在静静地等着某个人大驾光临。方玉门浑身披挂,穿着闪亮的钢甲,铁塔一般带着数百名士兵散步在他们左右,死死的监视住他们。在四周的高大建筑物上,到处都有持着弩机和弓箭的士卒在晃动。只要一声令下,又一场屠杀立即就会展开!

他们都在等待陈德兴的到来,巨港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陈德兴居然也紧跟着他的舰队来了巨港!就在中原的战火方兴未艾的时候。很显然,这位东方世界的君王已经充分认识到麻六甲海峡的价值!

一群战战兢兢的番僧和三佛齐白番贵人,也捧着金光闪闪的礼物,被带到了这里,站在天方教白番的身边。他们都是几日前那场暴动中的幸存者,先生被暴起的天方教白番杀戮了一番,然后又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汉人军队控制起来。一夜之间,他们就从巨港的统治者,变成了阶下囚!现在更是惊魂未定等候着巨港的新主人来亲口宣布他们的命运。

马蹄声响动,一行人马由远而近驰来。当选是一队步行的弓骑卫,人人都穿着闪亮的钢甲,挎着钢刀,背着弓箭,好一幅精锐无敌的模样儿。想想这些汉人军队在过去十几天内大开杀戒,几乎杀掉了巨港城内三分之一的土著,还把另外三分之一圈了起来,仿佛也准备杀掉的样子,所有这些奉佛教或是奉天方教的白番,个个都低下头不敢逼视。每个人心里只是转着一个念头。

不能对抗,绝对不能对抗,一定要乖一点,再乖一点……我们都是善良的、温和的、无害的天方教(佛教)徒。

“明王殿下驾到!”

不知道是谁,中气十足的用汉语喊了一嗓子,所有的番人都是浑身一抖,纷纷跪伏行礼。看也不敢看正向他们这边开来的虎贲之士一眼。

陈德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只是扫了这些战战兢兢,好像快要被吓死的番人一眼,也发现了他们捧着的一盘盘黄金。看来顾大力和方玉门做的不错!

让巨港的天方教白番知道了厉害,又没有把他们屠光杀尽,这样很好。巨港这里的白番,还是很有用的,可不能把他们都宰了。

接下去,就看觉信尼姑能不能带几个波罗王家或三佛齐王家的人来见自己了。现在可不是灭亡三佛齐的时机,这些印度来的白番已经用佛教、婆罗门教驱使了南番土著几百年。何不让他们继续发挥一下余热?无论是巨港还是淡马锡,都需要不怎么怕疟疾的南番土著奴隶来建设的呀!

至于这些天竺白番和尚想要打回天竺去弘法的想法很好……天竺这个地方,怎么看都不适合科学神教,还是让和尚们去和婆罗门、天方教徒斗争吧。

“你们都是天方教的信徒么?”

跪在地上的几个大胡子天方教领袖,一直在诚惶诚恐地等着陈德兴发话,却没想到陈德兴神游物外了好一些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和太一神进行什么精神上的交流?正等得浑身发抖冒汗的时候,才听见他沉着声发问。

其中一个能说汉话的老头子慌忙回答:“伟大的明王陛下,我们都是天方教徒,但是我们和阴险的叛教着蒲寿庚、马寿山不一样。我们都是虔诚的信徒,遵奉真神和先知的教导,温和、善良、诚实、热爱和平,愿意和所有人和平共处的真正的天方教徒……蒲寿庚、马寿山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代表天方教。毕竟,天方教的温和、善良、宽容和对和平的热爱是尽人皆知的。”

陈德兴也不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打量着眼前这些温和善良,仿佛人畜无害的天方教徒,冷冷地道:“你们是什么样的天方教徒,孤王不感兴趣!孤王从来不怕他人凶残暴虐,说起残暴,你们天方教徒比蒙古人还差一些呢!

孤王今日亲临此地,只为宣布一件事情,这麻六甲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门户。来自西方的天方教、基督教,不准在麻六甲以东传播!巨港,就是你们天方教的世界尽头!”

麻六甲这里暂时就是大明在南方海上扩张的极限了。如果不是为了海贸的需要,陈德兴现在都不会对麻六甲下手——因为蒲寿庚、马寿山在泉州发动的神圣之战,造成泉州和南宋的任何一个大型海港,都不能继续充当东西方贸易交汇点了。而为了替泉州和江南的工商业和海商寻找市场,陈德兴就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贸易交汇点。一个西方人能来、敢来,自己又够得着,中国的海商也来得了的贸易枢纽。

而这个枢纽就是麻六甲——现在是在巨港,将来会迁往淡马锡岛。同时,淡马锡岛还将成为大明海军南洋舰队的大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