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在中国称王称霸可以不大管宗教方面的事情。但是出了国门,无论下南番还是征西域,都不能不考虑宗教。否则是会事半功倍的!

陈德兴思索了片刻,他仿佛对波罗王朝的事情颇感兴趣,追问:“这个波罗王国已经灭亡了几十年,怎么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波罗王国曾经天竺霸主,是继戒日王的笈多王朝之后崛起的以佛教为国教的大国。不过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九十年前已经走到了末路,被来自中亚的天方教征服者灭亡。而波罗王国支持的那烂陀寺和超戒寺又苟延残喘了一些年月,最后被天方教军队彻底毁灭。

“百足之虫,虽死而不僵嘛,”季老贼笑了笑道,“波罗王朝好歹兴盛了数百年,怎能没有一点后手?据臣所知,这三佛齐王和波罗王国就是几百年的盟友,双方还有婚姻关系,在波罗王朝大势已去之时,他们就大量的向三佛齐转移金银财宝,许多波罗王室出身的高僧也都转移到了三佛齐。现在三佛齐的许多大寺庙和占碑、巨港的许多地产都是流亡三佛齐的波罗家族所有。”

“原来如此,看来等到了三佛齐,是要找波罗家的人物好好谈一谈的……”陈德兴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就站了起来,推门就走出船舱,今天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了,这次谈话得到的信息,是需要好好消化一下的。

而且,计算航程,明天就该抵达吕宋岛的小吕宋湾,如果蒲寿庚和马寿山还没有逃走,少不了就是一场大战!所以他现在要去船上的地图室和赵与郁、顾大力、方玉门等人讨论军务了。

……

地平线上,大队大队的人车缓缓出现。

之所以是人车而不是马车,那是因为一辆辆满满当当堆着各种腌肉、咸鱼、干果的两轮大车,正由体格健壮的印第安人连推带拉的行进在坑坑洼洼的平原上——明洲大陆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明明是个自然资源丰富到让旧大陆的人们嫉妒的天选之国,却偏偏落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仅拉车的马没有,连人拉的车也是刚刚才被大明殖民者制造出来,在这之前印第安人居然没有发明轮子……没有轮子自然没有车,没有车自然没有拉车的牲畜(虽然没有马,但是有牛啊),也不需要供车辆行驶的道路。

于是堂堂征服明洲大陆的殖民者蒙起、杨阿过、文天祥他们,也就只能靠两只脚从另一个时空的旧金山走着去征服墨西哥了,那可是三千多里地呢!而他们聚集起来的一万印第安八旗兵,非但要自己走路,还得轮流拉车推车——车上装得是军粮——真是辛苦到了极点。

靠一对量天尺一步步量到“墨西哥”去,自然是快不了的。大军每天也就走个二十里地,慢慢三千里路,按照这个速度起码得走上四五个月。这还是在拥有充足后勤供应的情况下!而实际上,所谓的后勤供就是两百多辆大车上面装着的腌肉、咸鱼,最多也就够大军一个月的消耗。

等到这些食物消耗完毕,远征军还得一边行军一边打猎。这三千多里路,七八个月也未必能走完。

不过最大的困难还不是长路漫漫,而是如何在远征过程中维持军心士气——这次动用的可是刚刚成军的印第安八旗兵,核心是蒙起花了一年时间才拉起来的三千二百印第安兵,又在完成对金山印第安人的“八旗化”改编以后,加入了另外六七千印第安战士,编成了八个旗,每旗都是一千二百多人,算是一个协,协领和下面的四个佐领都是陆上探险队的士爵兵担任。

为了方便交流,每一名士爵军官都会配属一名印第安书生担任翻译官。同时,这名印第安书生还兼任天道教的随军道人。而这些随军道人就是维持军队士气的关键。

没错,维持士气的主要手段还是宗教迷信活动——对于刚刚摆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私有制的印第安八旗兵来说,财富的画饼未必比得上一个万能的神。而要让他们时时刻刻保持对神的信仰,才是维持这支印第安八旗大军不在行军途中解体的关键。

大军终于到了大休息的时候,同时也是晚饭点了。印第安八旗兵是每日开顿伙,都是鱼肉,没有米面,外加一些干果。营养当然是足够的,而且用盐腌制的食物远远要比印第安人的淡食美味,所以印第安人对于军中伙食还是比较满意的。年纪轻轻就成了这支万人大军统帅的蒙起背着手在部队当中转圈,只有一只手的杨阿过则跟在他的背后。他们俩一个掌兵权,一个掌神权,俨然就是这支大军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自然要万分留心军心士气的变化,不过眼下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每个佐自成一个伙食单位,围坐着烧烤。烤肉、烤鱼已经发出了诱人的香气。但是印第安人却没有开始享用,而是在做晚课——就是在晚饭前念一段《太一光明经》,然后才能吃饭。这叫先念后食,原是明教的宗教仪式(估计是从基督教的餐前祷告山寨来的),现在原封不动的被墨影娘搬到了天道教。

此外,天道教徒每旬还要去道观听道烧香,烧完香还可以单独和道人谈心。这些是明教的仪式,同样被墨影娘引入了天道教。不过在中土,天道徒往往不大严格会遵守这些宗教仪式。倒是金山的印第安八旗现在做的有板有眼,好像真的对天道教深信不疑一般。

第547章寻找带路党

蒙起和杨阿过转了一圈,看到下面的印第安人都念完了经开始吃肉,他们俩也回到了他们自己就餐的地方——就是一辆板车当成了餐桌,上面摆放了一些咸肉和腌菜。文天祥和九灯和尚正愁眉苦脸吃着不知道什么肉。永心大和尚倒是嚼得有滋有味,这大和尚不挑食,是有什么吃什么的。

蒙起在一个小马扎上坐了下来,抓起块肉,一边吃一边道:“等到了玛雅(他们称墨西哥为玛雅)就好了,玛雅人会种地,会盖房子。有了他们,咱们的金山就会好起来的。到时候我们也不回金山城,就在南面靠近玛雅的通格瓦海湾部(后世圣迭戈的所在)筑个新城作为咱们在北明洲的大据点。海军已经考察过那里了,那里的港湾不比金山半岛差,最合适建设海军军港。而且那里的气候也暖和,土地也肥沃,是个种地的好地方。到时候咱们就从玛雅抓个几万奴隶,让他们帮咱们种地、筑城、盖房子……还有金山八旗帮咱们打仗,明洲的局面就算打开了。就能放船回去,再招募更多的人来明洲了!”

这打算和陈德兴早先计划的不一样,陈德兴是想让周小七、蒙起他们在金山半岛上建立个据点,再和印第安人交换一船金银,然后就回东亚的。没有想到他们能折腾出上万印第安八旗兵,还要去征服玛雅,还打算用玛雅奴隶建造城市、开垦农田——不过周小七和蒙起的确有这样的权限!

而且这么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按照这个办法,从东亚过来的殖民者一踏上明洲大陆就能有吃有喝有房子住,不用身心疲惫的去和蛮荒世界搏斗,生存下来的概率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历史上,早先到达美洲的欧洲殖民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饿死的!

不过文天祥、九灯和尚、永心和尚他们仨,听着蒙起的话却忍不住皱眉。这是什么打算啊!抓几万个玛雅奴隶,然后让他们种地、筑城、盖房子……怎么听都不像是仁义之师干的事儿!这么个搞法,明洲土人能信服?明洲大陆能太平?

蒙起却自顾自往下说:“最多再有一年半,咱们的探查也能继续开始了。文状元,两位大师,到时候你们想去哪儿?”

因为有了印第安八旗当打手,金山殖民地的安全已经有了保障,自然不需要留船以备万一。所以四艘探险船会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向南探索明洲大陆的海岸线,一队满载抢来的金银财宝返回东方去。

“贫僧要去天竺弘法!”永心大和尚吃得满嘴流油,但是却没有忘记佛法。

“贫僧也想去天竺看看,”九灯和尚也在吃肉,这些金山殖民地的主食,不吃就得饿死。“若是佛法还和天竺有缘,贫僧自当尽力弘扬,若是无缘,贫僧也不强求。”

这就是高僧啊,万般不强求,一切在缘法。

文天祥却是轻轻一叹,道:“本想早些西归的,不过如今却在写一本游记,只想将天下万国的风物人情,皆一一记录……只记亲眼所见,不写道听途说。所以我还是去天竺一游吧,若能在游历天竺后再去弗林一趟,那就更好了。”

蒙起笑了笑道:“这个好办,去天竺路上要经过大食国故地,大食东北就是弗林,到时候差一队金山八旗兵护着状元公去弗林一游就是了。”

文天祥笑着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因为蒙起的这个决定,他文天祥就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名留青史了——他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成环球旅行的人,他的一本游记更会成为日后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东方人走出他们生长的大陆,去探索整个世界……

……

海水起伏,海风轻拂。也许是风暴的季节已经过去,巨大的小吕宋湾中平静的仿佛是临安城中的一池西湖。

在小吕宋湾的南岸沙滩上,一个穿着白色道装的高大男子,正背着手在海边漫步,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是道装打扮的女子,还有一个穿着红色战袄的中年男子。沙滩的一边是刚刚被火焚过的城镇,就是小吕宋城!蒲寿庚、马寿山所部撤离那里时,放了把火,将数千汉人移民的家园完全焚毁了。住在那里的汉人,不是被杀就是躲到了附近的森林里面。现在陆陆续续有人返回,都聚集在海岸附近,呆呆看着停泊在海上的庞大舰队。

因为小吕宋的码头也被焚毁,所以舰队的登陆行动变得很困难,只能用小船驳运士兵和物资实行滩头上陆。一天一夜,才有不到两千人登陆,在沙滩边找了快平地扎了营寨。

陈德兴和墨影娘、觉信、杨婆儿三人还有赵与郁也上了岸,也没有什么正事儿,就是在岸上走走看看,透个气儿。

那穿着道装的高大汉子正是陈德兴,他身边的四个人就是墨影娘、觉信、杨婆儿和赵与郁了。

他在海边缓缓而行,低头背手若有所思,海水溅湿了他的道袍,他也浑然不觉的模样儿。偶尔还会捡起一块贝壳,向远处掷去,呆呆地看着贝壳溅起的水花。

赵与郁凑到他身边,低声道:“明王,蒲寿庚、马寿山两个贼子已经跑去三佛齐了。咱们不如尽快追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德兴笑道:“急什么?蒲寿庚、马寿山若一心要走,这会儿天竺都到了。不过孤王看这二贼对东方的繁华还是依依不舍,要不然也不会在吕宋岛逗留那么长时间。”

他这猜测只对了一半,蒲寿庚、马寿山的确不急着去西方,不过不是留恋东方的繁华,而是他们手中的钱财不多了。他们原本打算大掠泉州,捞一票走人。可是却替天道教做了嫁衣,一路狼狈逃出,连原本自家的积蓄都来不及全部带走。到了吕宋岛计点一番后,两贼发现他们的财产包括船只在内只剩下了几百万贯。虽然也不少了,但是考虑到他们带着的家属、部众多达一万余人,衣食住行的开销绝对不是小数。所以他们不敢贸然西行,而是盯上了麻六甲到天竺的商路。

不过赵与郁却不知道蒲寿庚、马寿山的想法,只是恨恨地道:“不管二贼跑去哪里,某家都要追过去!”

陈德兴看着四周山海景色,淡淡道:“与郁,你看此处山海壮丽,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又有良港可通四方,可是一片好家业啊。这仇当然要报,但是也不能忘了创业……若是你没有功夫管这事儿,也一定要选个良相主持吕宋的基业。”

“这个某心中有数,”赵与郁道,“某打算让陈刚中当吕宋相国。”

陈刚中就是太学生出生的陈子龙,他背后是兴化大族陈氏,本人又是福建士林名流,可以依托宗族、乡党、同窗打造出一个军政集团。相比之下,赵氏南宗因为泉州之乱而人物凋零。现在赵与郁又一心报仇,将大事皆托于陈子龙,未来难免要有一场陈赵之争了……

不过这事儿和陈德兴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沉沉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你有了安排就好,且让大军休息一些时日,顺便在小吕宋筑个城池,待孤王的使者从三佛齐回来就出兵!”

“大王的使者?”赵与郁一愣,他不知道陈德兴什么时候派出过使者。

陈德兴一回头,冲已经改当道姑的觉信招招手,“觉信。”

“弟子在。”

“还知道怎么当尼姑吗?”

“当尼姑?”觉信一愣,点点头,“自然知道。”

这事儿她当然不会忘记,她爹是和尚,她妈是尼姑,她的哥哥姐姐们不是和尚就是尼姑,整个就是僧尼世家。

“那就带上你的人,换上僧袍,拿着孤王的手书去占碑。”

“师尊有何使命相托?”觉信追问。她是日本高级女僧出身,对“外交”并不陌生。在日本,僧侣一直都是“外交”舞台上的主角。

“公开的使命有两个,”陈德兴转过身,遥望着海上庞大的船队,淡淡地道,“第一,要求三佛齐国将蒲寿庚、马寿山两族诛灭,把他们的首级送到吕宋岛;第二,告诉三佛齐人,孤王虽立天道,但是并不灭佛,如果三佛齐王有意在天竺再兴佛法,孤王可以出兵相助,共襄盛举。”

陈德兴创立天道教主要是为了对抗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大的几个一神教,并不是要去灭亡战五渣的佛教。而且佛教在南番的势力庞大,也不是说灭就能灭掉的。对于佛教徒,该拉拢的时候还得拉拢,该安抚的时候也要安抚一下。

而且三佛齐的佛教徒还掌握着通往天竺大门的钥匙——三佛齐国的上层,其实都是信仰佛教的印度人。

“不公开的使命……”觉信试探着道。

陈德兴一笑:“找到波罗家的人,带到吕宋岛来!”

第548章印度式的三佛齐

南海的海面,水蓝得如同一张闪闪发亮的毯子,一层层的涌浪滚动,就像这层蓝毯在缓缓起伏。阳光一照,满眼都是光芒闪动。极目向四下望去,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蓝色世界。

一处处小岛,点缀在两艘帆桨快船南下的航道上面,每座小岛都是丛林葱郁,沙滩洁白。美景仿佛都要从当中溢出来。偶尔有一队商船出现在前方,然后被这两艘三桅快船从后面超越。看这些商船,都是福船的样式,船尾都挂着日月旗帜,全是从中国沿海开赴南番贸易的。

随着蒲家、马家等白番海贸世家的破落,如今往南番贸易的商船,大多都是汉人的福船。阿拉伯人的大三角帆船几乎绝迹,只有北明海军才会装备张挂三角帆的战船和探险船。

另外,一种可以将横帆(软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的三桅帆船也开始出现在了南海海上。这是北明海军的一种实验船型,是陈德兴提出的设计思路,首舰为“明洲”号。据说建造这种三桅软帆船的目的是用于将来的跨太平洋航线。

南下三佛齐的觉信使团乘坐的就是两艘“明洲”级,分别是明洲号和大洋号。都是载重两千石左右的中型船只,每船载有十门三寸大炮,航速很快,续航力也很强。虽然战斗力只是平平,但是考虑目前北明还保有着颗粒火药的秘密。这种战舰倒也能够应付来自海上的挑战了。

况且,北明海军现在还拥有装备了24门大炮的“大明”级帆桨混用舰,还在建造可以装备48门大炮的太一级风帆战列舰。

在可以想象的年月里,大明的海上霸权,仿佛是不可动摇的!

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点,大谷觉信才会义无反顾的弃佛入道,还成为了陈德兴的入室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