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汉人工匠一般会选择将炮管铸造得很厚,大口径火炮的重量和造价都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于是,蒙元军方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求威力巨大的重炮,而求灵活机动的小铳。通常就是可以由骡马驮运的几十斤的铜铳,但是这种铜铳在战场上的运用却是个麻烦事儿。因为这种铜铳的有效射程太近,就比弓箭远那么一些,根本比不过三弓床弩。在战场上架设起来也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所以在井陉之战中干脆没有露面。

因而忽必烈还特别指示工匠营,要他们打造一款可以一边推动铜铳,一边开火的小车。

忽必烈围着这辆“小火车”转了转,哈哈大笑起来:“好好!赛典赤,你果然会办事。”

他一指“小火车”,笑着对左右的重将道:“可以用它和沙盾车合用,盾车在前,火车在后,待迫近敌阵火车再从盾车背后绕出,猛轰陈贼的钢甲兵!如此便能摧破其甲,乱其军阵,再以步骑掩杀,断无不胜之理。”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沙盾车克明军的大炮,火炮车又克明军的钢甲。明军的两大凭借,都被克尽,还有不败的道理?一票蒙古大将想到这里也都得意起来,纷纷附和。

“大汗英明,有了盾车、火车,陈贼必为大汗所擒!”

“何止是陈贼,便是李璮和弱宋,也早晚被俺们大蒙古铲平!我大蒙古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这次要是平了北地,一定不能再叫汉人有武力了,便是菜刀也要按户籍来买,一户最多一把,不,应该是三户合用一把……”

“唉,恁般麻烦作甚?依某看,最好尽屠了北地汉人,将黄河两岸都变成大蒙古的草原!”

“对!把汉人都杀光了才保险!”

附和到了后来,不知怎么就把话题转到尽屠北地汉人上面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德兴的崛起打击这群蒙古鞑子的信心,现在这群鞑子全都喊打喊杀,要尽屠了北地汉人!

忽必烈目光一扫,将众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在场的每一个蒙古重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来,这就是蒙古的人心了……

……

而在同一时刻,在大名府城之内的各处军营当中,被临时委任为新编军各部大义教官的天道教道人,同样在喊打喊杀,煽动民族仇恨……陈德兴特色的洗脑,又一次大规模的上演了。

不用说,规矩还是和原来一样,封闭起来洗脑,宗教神话和民族大义一块上,密集的信息轰炸和灌输。另外还隔三差五开控诉大会,找些被蒙古人欺负过的积极分子上台控诉蒙古殖民者的罪恶等等。同时再辅以一定的政治压力,譬如宣称军中有汉奸,有蒙古特务云云。

而已经贵为明王,有了半神之格的陈德兴本人,更是一有时间就会巡视各营,把将士聚集起来,进行一番煽动性的演说!

经过了反复的动员,现在大明城内的明军已经增加到了十万之众!不过其中绝大部分,既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有时间进行严格的训练。

被编入主力部队,预备出战的新军,不过是配了纸甲、长枪、弓箭和一张可以戴在头上的圆盾。而负责留守大名府的七万余人,干脆连一身纸甲和一张坚固些的盾牌都没有!甚至连一色的战袄的配不齐。只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头上包块红布,发根破烂长枪或一张木弓,就算是明军了。

这样的军队,如果再没有一点精神武装,那干脆就是乌合,上了战场搞不好就是一哄而散。即便是给这些新军洗了下脑,陈德兴也不敢把他们都带出城。

根据计划,将要在十一月的隆冬(农历)爆发的会战,北明军的出兵规模,仅仅只有两万八千余人。不过在陈德兴看来,此战却是有必胜把握的!

第477章大汗,陈贼跑了

大宋咸淳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夜风从大名府城城头冷冷的掠过,高大的城头上面,并没有一兵一卒的踪迹,只有一面北明的日月王旗在猎猎舞动。

这座北宋的北京城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单就周长而论,还要胜过临安行在。昔日鼎盛之时,也确实是人口百万的大城,是大宋五京之一,还是大宋在黄河以北的中心城市。

而现在,这座大城也被陈德兴当成了和燕京并列的重要据点——再三思考之后,他已经打算据有大名,而不是将之放弃了。

所以,在带兵离开大名城之前,陈德兴已经颁布诏令,将大名路改为大名府。由那位在天道教老神棍韩安生出任临时知府。

同时组建了一个凌驾于军之上的军事单位,大名都督府。这个都督府将负责指挥留守大名府的全部军队,在战时(就是现在这种情况),还有权指挥大名知府!可谓是大权在握,炙手可热。而大名都督府都督一职,则委派给了陈德兴的把兄弟王陆飞。

现在陈德兴率部出战,无论战局如何,都暂时不会返回大名府了。因为他已经离开燕京日久,必须回去处理一揽子军政事务了。而且,在明年春耕开始之前,燕京府(燕京路也将变成府)和平滦州附近的蒙古军据点都必须拔出,燕山各口都要堵塞,如何可能的话,最好完全夺取燕山东麓。只有这样,燕云山前诸州的春耕,才能顺利进行。

另外,筹集足够的粮食,好让北明一国军民吃到来年秋天,也是一件非常扎手的事情!因为落入陈德兴掌握的地盘和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先最乐观的预期。而唐元明三国在黄河以北地区展开的连番混战,也消耗了此地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存粮。在可以预见的来年,兵祸之后,必有饥荒!

而粮食不足,几乎是北明政权最大的软肋,相信忽必烈和贾似道,都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打击北明的机会。

所以在相当的时间里面,陈德兴是无暇顾及大名府的,而在他离开之前,需要关照的事情也就特别多一些了。

大名府南城,景风门的城门洞旁,此刻被数十把牛油火把照得通明。就看见一身铠甲的陈德兴,正在向王陆飞和韩安生这对文武面授机宜。

“陆飞,你的任务就是守住这座大名城……城外的事情,你不必去问,哪怕蒙古人在城外杀人放火,也别出去。”

陈德兴语气淡淡地交待道:“至于军资和补给,孤王会给你送来,还会派些军官过来。但是精兵是不会有的,也不会给大名府补充炮兵和骑兵。陆飞,你这都督可要预备受蒙古人的窝囊气。”

王陆飞一叉手道:“大哥放心,兄弟省得了。无论如何,总给哥哥守住!若是大名有失,不用哥哥来取我脑袋,我自己就把头割下来!”

“什么话!”陈德兴在王陆飞肩膀上擂了一拳,“你给孤记住了,人和城,一个都不能失!好好守住了!”

然后他又语气严肃地对韩安生道:“韩卿,大名府知府的位子就暂时给你了。这大名府的户口在吾大明仅次燕京一等,又是数百年的雄城。如何紧要便不说了。而你在吾大明文官中,不过是新人,虽然有功劳,但是骤得高位,还是会有诸多非议。若不是无人可用,孤也不会让你当大名知府。不过这大名知府给你做,你就要给孤做好了……你可知道今后一年在大名要做什么吗?”

“臣觉得就是两件事情:一是安排好二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二是替王都督打造兵器甲胄,修缮城池,预备战守。”

“不错,不算糊涂!”陈德兴满意地点点头,道:“韩卿,如果你今天提什么招抚,说什么农事,这份差遣,孤就要委任给别人了!不过,孤王还要补充一点,你还得当好天道教大名府分坛之主。这个圣职本不该给你的,不过孤王手里实也是无人了。待到来年,自会有人来接管天道教大名分坛的。”

现在陈德兴的军队、地盘都在飞速扩张,手中的文武官员就显得不足用了。而且陈德兴这次南下作战原本只是想骚扰一下忽必烈,没想到能到如今的地步,所以也没带着文官。还好天道教接管了河北明教势力,总算有一些土豪神棍可以利用。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至少在政治上算是可靠的。

“臣一定不负君恩。”韩安生连忙回答。

就在三个人说话的当口,大队大队牵着战马、驮马的士兵,正列队从景风门的城门洞中通过,也没有打什么火把。就是借助着夜色行军,眨眼的功夫,大队兵马就消失在夜色苍茫之中了。

陈德兴没有什么要交待了,只是一招手,陈千一已经帮他把战马牵了过来。陈德兴双手扶住马鞍,然后就飞身一跃上了马背,接着就策马而行,跟着行军队伍一起消失在茫茫黑夜中了。

……

“大汗,大汗,陈贼跑了,昨天晚上有大军出了大名城!”

安童的脚步疾疾,一边走一边大喊,人还没有进忽必烈的大帐,声音却已经传到了。

忽必烈正迷迷糊糊的睡着,身边还躺着一个岁才及笄的汉人女孩子,头发散乱,脸上还有点泪痕。

这几日蒙古人放开了手脚在大名府周遭大掠,捉了不少丁壮和女子,丁壮自然都被发遣去推沙盾车和打造沙盾车了——由赛典赤·赡思丁督造的沙盾车现在已经有了数百辆,推车的丁壮则预备了近万人。而捉到的女子,则分发各营充了军妓!

忽必烈身边的这个女子也是部下掠来的,容貌姿色俱佳,下面的人要拍大汗的马屁才献上来的。忽必烈见她哭的死去活来,还安慰了几句,问了她的家世。方才知道其父名叫刘景石,原是济南路的小官,因为不甘心从贼(李璮),才携家带口跑到大清河北岸,隐居在乡间友人家中。没有想到却遇上了来抄掠烧杀的蒙古人,刘景石因为年老体弱当场被杀!这位名叫媛媛的女孩子和她哥哥刘敏中全都被掠来了蒙古军中……

看女孩子哭得伤心,忽必烈居然还发了善心,许诺今天一早就让人去找那个刘敏中,想要给他的官做,还封刘媛媛当个妃子。

可是这会儿被安童一打搅,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忽必烈猛地就从榻上跳了起来,光着脚就绕过屏风到了外间。看到安童就问:“安童,你说什么?”

“大汗,昨天晚上有大军出了大名城!似乎往东北去了!”

安童也顾不上给忽必烈磕头,只是大声回答。

“大军出城……那大名城呢?”

“大名城还在逆明手中,城门紧闭,城上还有守军。”

“陈德兴弃了百姓轻装北上了!?”忽必烈光着脚丫子在大帐里面走来走去,急急道:“怎么搞的?昨晚是谁在监视大名城,怎么就没有发现陈贼出城?”

“大汗,昨夜去监视大名城的几个十人队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不用说,都已经被杨阿喜的八旗兵干掉了!

安童看到忽必烈仿佛消了点气,连忙道:“大汗,陈贼的兵马当没有走远,现在追还来得及!”

被安童一提醒,忽必烈才想起北明军的战斗力虽强,但是机动性比蒙古军还是差了一些。

忽必烈跺了跺脚,大声吼道:“擂鼓,聚将!快!”

……

骑在马上奔走了一夜的陈德兴正有点儿昏昏欲睡的时候。

顿时就听见一个急切的声音在耳边大喊:“大王,大王,蒙古鞑子动了,他们正在渡漳水,看来就要追来了!”

陈德兴转头,就看见杨阿喜那张满脸大汗的脸盘子凑了上来,一对眼珠子红红的全是血丝,这几日他和正黑旗的马甲们真是一刻不得闲,又是侦查,又是遮蔽,还时不时和蒙古人的探马游骑打上一架。不过瞧这杨阿喜的精神头倒是不错,看来功劳是立了不少,没准都能够得上一个伯爵了——目前北明只封了士爵,士爵以上的爵位要等正式建国时再封,不过功劳都是记着的。

“正在渡漳水……”陈德兴嘀咕了一声,之前的侦查显示,蒙古人已经在漳水之上架了几座浮桥,大军只要从桥上通过,便能渡漳水了。

“我们到哪儿了?”陈德兴问。

“目前已经到了东昌路境内。”跟随在陈德兴身边的陈千一回答道,“今天晚上可以到济河州。”

陈德兴的大军出了大名城后,并没有沿漳水进军,而是往东北方向的济河州而去——济河州在济南路的西北,和济南隔一条大清河相望。这济河州原本被唐国控制,不过在蒙古军攻入河南后,唐军全线收缩,放弃了济河,还将济河州的百姓一并迁过了大清河。

那里,就是陈德兴亲自选定的预设战场——背靠大清河,背靠济南城,在李彦国和几万唐军的眼皮底下,同忽必烈决一死战!

第478章忽必烈败,陈德兴死?

“报……”探马游骑飞奔而来,在忽必烈的马前翻身下马,“陈贼大队已经经过了东昌路,正往济河县去!”

“什么?济河县?那不是伪唐的地盘吗?”忽必烈知道济河和济南就隔一条大清河,那里原来是济南路万户张荣的地盘,张荣投唐后,济河也就跟着一块儿归了东唐。

跟在忽必烈身边的伯颜接过问题,道:“大汗,伪唐已经弃了济河,将百姓都移往济南了,连济河城都一把火烧干净了。”

济河城是一座木城——蒙古人不许北地汉侯增筑城池,所以北地的城池多是前朝所遗。若是前朝的城池在战争中毁损,那就只能用木栅栏替代城墙了。而济河城就是这么一座木头城,现在被李彦简派人一把火烧个干净。

忽必烈心中犹疑,“谁守在济南城中?”

伯颜道:“是伪唐赵王李彦国,他将着两卫府兵屯在济南。另外,伪唐济南郡王张荣的孙子张宏现为济南节度使,也屯兵济南。济南一带伪唐军的兵马约有三万。”

“三万伪唐军,查明陈贼所部兵力了吗?”忽必烈问。

那探马道:“约有三万!人人有马,乘骑而行。”

三万明军加上三万唐军便是六万人了,忽必烈手头的蒙古军兵也就六万五千人上下……

忽必烈眉头深皱挥挥手让探马告退。伪唐府兵的战斗力,他在井陉之战中已经领教过了。他沉声道:“陈贼若是入济南,或者李贼渡大清河同陈贼合兵,此战便不能打了。”

伯颜低声道:“大汗,若不战而走,这河北之地……”

如今忽必烈还赖在黄河北岸,便是舍不得让陈德兴或李璮占据河北之地……不过看忽必烈最近让麾下的蒙古兵放开手脚蹂躏河北,便能知道他已经做好最坏打算了!

忽必烈深吸口气挥动马鞭,拍打了一下坐下宝马的臀部,大笑道:“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吾大蒙古的勇士可不打无把握之战!”他回头瞧了眼正在前行的仿佛无边无际的蒙古大军,嚷声道:“告诉勇士们加快前行,可别让陈贼有时间在大清河北筑垒挖壕。”

……

“奶奶,奶奶……陈德兴的兵到济河了!”

济南城中,大明湖畔,一栋戒备森严的豪宅后院之中,响起了大唐赵王李彦国的声音。

被李彦国唤作“奶奶”的人,当然就是大唐太后,灭门师太杨妙真了。老尼姑原来住在益都,只是听说蒙元大兵南渡黄河的消息后才到济南来的。

“彦国,你说什么?”

老尼姑正在一间佛堂里面念“阿弥陀佛”。她是净土白莲宗的尼姑,就是历史上那个惹出好大风波的白莲教的前身。不过此时白莲教和明教还没有合流,没有引入明教光明胜黑暗的造反思想。只是不禁僧尼结婚,有点像日本的净土真宗。因此一度被南宋朝廷扣了个“食菜事魔”的罪名,当成明教给禁止了。

不过南宋对白莲宗的禁令并没有维持太久,毕竟和尚尼姑结婚生子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危险。所以早在宋孝宗时代就解除了,宋孝宗本人还在德寿殿亲自召见了白莲宗初祖茅子元,加赐“劝修净业莲宗导师慈照宗主”的称号。

“奶奶,陈德兴带兵到了济河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