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天下大半的百姓、财富和舆论都是掌握在儒生士大夫手中的。如果天下儒生都反对陈德兴,那么他能在辽东、高丽立国已经不容易了,想要入主中原甚至一统天下,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而陈德兴扶起来的天道教,便是一个能让天下大部分儒生都反感的教派——历史上,儒家和各种教派其实都不大和睦,因为儒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派,而是一个准宗教,只是没有神仙而是用敬天法祖替代了神仙。儒家的经义一大堆,但是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上天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由此又引申出了对上古政治和思想的向往,以及对孝道的极度推崇还有强大宗族观念。

而天道教却是主张科学发展观的——就是人可以通过研究和掌握宇宙间的学问、真理,无限接近于神,可以通过运用这些学问、真理建设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可以按需分配的理想王国……

也就是说,随着人对科学的掌握,现在和未来将会远远胜过古代!这和儒家崇古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同时天道教将“学问”重点放在了自然科学领域,而不是古代经义。还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于发现,提到了“天道”的高度。这就等于将自然科学置于儒家经义之上,自然科学才是大道所在!

这套道理,真是比陈德兴的装神弄鬼还遭人恨!不仅儒家不能答应,就是和尚、道士也要跟陈大仙斗到底的。这一下子得罪了儒释道三家,陈大仙的天道教还真是个挺能拉仇恨的教派。

陈德兴一直嘴角带着一丝淡淡微笑,听文天祥和九灯和尚在那里拐弯抹角批评天道教。天道教会被中原的主流思想排斥是早在陈德兴预料之中的,但正如他对墨影娘所言,天道教是将来建设新国家的关键——天道教是将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引入中国,同时在中国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工具!

如果没有天道教,用神的名义传播科学的思想,陈德兴根本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去动摇已经形成完善哲学体系的理学——除非焚书坑儒,大开杀戒!可即便是大开了杀戒,陈德兴还是需要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去取得儒学,否则要不了多久,比儒学更加消极佛教、道教就会乘虚而入,占领中国人的思想!

而在南宋理学的统治下,即使他将自己所知的科学知识都传授给13世纪的中国人,这些些知识也不大可能变成中国科学崛起的基石,多半会在陈德兴似乎逐渐湮灭,即便不失传,也不会继续取得什么进步。因为无论陈德兴拿出什么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在一帮大大的儒眼里,都是小道而已,都是奇技淫巧而已,是根本不能和道德文章相比的。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假托神谕,以神的学问对抗孔孟圣人的学问,扶植起一个“科学神教”,从而在华夏哲学思想体系中植入科学方法和实践主义。

也就是说,用宗教传播科学和真理!用科学的迷信对抗儒学的迷信……

而要树立起科学神教,陈大仙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是在装神了。

想到这里,陈德兴也不再和文天祥、九灯和尚绕圈子了。他将酒杯轻轻的在案几上敲打了一声,然后放沉了声音:“文山、大师,你们说了半天,无非就指陈某在装神弄鬼,天道教乃是异端邪教,不容于中国。可是陈某确实有天命在身,陈某所知之学问,的确不是此世间所用。陈某的大炮、黑火药、望远镜和通天球,并不是陈某所创,而是陈某将天庭的学问引入了凡间。而且陈某还知道更多天庭的学问,这学问皆可验证,并不是装的!”

这就是说,陈德兴的大仙是真的,因为他的学问都是真的!既然他的大仙是真的,那么天道教的天道什么科学方法,什么实践主义的,也就不是邪教的学说,而是真正的大道理了!

文天祥却是坚决不相信,所以怒气冲冲的和陈德兴对视,冷冷道:“庆之兄还有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就请说出来,也让文某开开眼界。”

九灯和尚只是微笑摇头,并没有公开反驳陈德兴的话语。佛家是相信轮回转世的,而且佛家还相信“三千大世界”的理论,认为婆娑世界(大概就是地球吧)只是三千大世界之一,陈德兴的灵魂来自其他大世界,而且没有完全忘记前世的知识也是有可能的……

陈德兴也没好气的看着文天祥,他也知道文天祥这种大儒是没有那么好说服的——他和赵复不同,赵复经历坎坷,族破家亡,又在北地流落多年,对儒家的道理早就没有那一份执着了,也就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而文天祥可是状元出身的南朝大儒!虽然现在的名声有点臭,被当成奸臣了,可是大儒那份执着和傲气还是在的。

陈德兴也将语气放冷:“道理自然有许多,但是现在不方便说。因为我已经谋划好了,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场天道辩法,要和儒家、道家、佛家的大德高人一起坐而论道!到时候,陈某自然会提出新的学问!”

文天祥一脸诧异的看着陈德兴,好像在看个怪物。陈德兴要是去和儒释道三家的大德高人比摔跤,或许是稳赢一筹的。比论道……那岂不是在自取其辱吗?那些大德高人谁不是能说会道,死的都能说活了,陈德兴有什么学问能说得过他们?

九灯和尚摸了摸光头,哈哈大笑起来:“这感情好啊,开个辩法大会,遍请儒释道三家高人一起坐而论道,这世上的道理总是越辩越明的。我们灵隐寺一定会派人参加辩法的!不过贫僧却想要赌个彩头。”

陈德兴笑着点点头,反问道:“九灯大师莫不是想在辽东开设灵隐下院吧?”

九灯和尚双手合十,笑道:“大王真乃神人,小僧便是想在辽东开设灵隐下院,弘扬佛法。”

“当然不许了!”陈德兴摇摇头,很干脆的拒绝,“辽东不许有佛寺尼庵!除非和尚尼姑结婚吃肉,和寻常百姓一样当差纳赋,否则辽东不会有一间寺院庵堂!”

和尚的脸色也顿时难看起来了。和尚尼姑怎么能结婚吃肉?难道要大和尚娶小尼姑生小沙弥?这成什么了?陈德兴这是要在辽东兴法难啊!

陈德兴一笑,语气沉沉地道:“陈某身负天命,挽狂澜,救华夏只是其一。因为此番华夏之难并非是胡虏有多强,而是在我华夏之沉沦,如今的华夏已经没有了汉唐之气象。如今的华夏只知道守旧因循,没有了开拓向上之锐气,暮气沉沉,毫无希望!陈某便是要重塑华夏之精神,重振华夏之锐气,使之能开拓四海,引领寰宇!”

牛逼吹得很大,实际上陈德兴现在也真的相信自己身负天命了——都是给墨影娘这个女神棍捧的——所以野心也越来越大,不仅要把蒙古人从中原弄走,还开始幻想让华夏成为世界了。

文天祥和九灯大和尚互相看看,都对陈德兴的执迷不悟颇是无奈。

九灯和尚合十双手,颂了个佛号,低声问道:“大王,不知道您想在什么地方举办辩法大会?”

陈德兴思索了一会儿,朗声道:“便在普陀山吧!今年四五月间,某家便在明州外海的普陀山召开天道辩法大会,儒释道三家高人及外道大能,皆可参加,便在法会上决出个高低胜负!”

第388章科学神教(四)

“可是梁易夫吗?”

江华岛上的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下来,天道教高丽总坛的热气球表演已经散场,看了气球飞天,又听了天道教道人的布道,还捐了一点小钱,领到了《太一光明经》和《天道、科学和实证》这两部天道教经文的看客们,大多已经散去。梁崇儒也和几个日本和尚、尼姑一起离开了。刚走到繁华热闹的大街上,就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唤他的名字。他忙回头一看,顿时就是满脸诧异的表情。原来唤他名字的正是做客商打扮的廖莹中!

“群玉兄,你这是……”梁崇儒慌张地四下看看,他可是陈德兴的死敌——其实陈德兴早就忘记他这个死敌了,也没有在高丽通缉他,当然也不知道他来了高丽——而廖莹中和陈家父子关系可是相当密切啊!

“莫慌,莫慌。”廖莹中枢起一根手指靠在嘴唇上,示意梁崇儒不要声张。“易夫,这几位是……”

“哦,都是日本国的友人。”梁崇儒这话儿听得有点像汉奸,不过嘛……宋日关系一直是不错的,当时的日本就是个崇拜中华文化的小兄弟,自己国内还一直乱糟糟的,一帮封建武士没事儿就打架玩儿,对大宋是既没有威胁也没有野心。

梁崇儒又对日本和尚尼姑们道:“在下遇到一个临安故人,想小叙片刻,诸位可先回客栈吗?”

他说的当然是汉语,此时日本的僧侣和公卿基本上都能说汉语写汉字做汉诗,高级一点的武士也同样精通汉学——就好比后世东亚这边有点文化的主儿都能来几句英语一样,谁要是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那铁定是文盲一只。

和梁崇儒一块儿来的和尚、尼姑也都恭敬的向廖莹中行了佛礼,然后便纷纷离开自己去逛街了。这两天刚刚过完新年,江华岛上的年味还没有过去,正是热闹繁华的时候儿。

现在的江华岛商埠和济州岛商埠、釜山商埠一样,都是由黄家商会牵头的商人自治城市。税收也是承包的,三大商埠的市税加上进出口税、市舶收入,一共就是每年12万贯铜。

另外,凡是跑中日高(高丽)航线和南海航线的商船,无论什么来头,每年都要根据船舶大小向陈德兴控制的大宋总贸易司交一遍“船税”,多则2000贯铜,少的也要交300贯铜,取得总贸易司发给的“船税旗”,才能在海上进行贸易。否则就会被北洋舰队、南洋舰队拦截——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南北洋舰队控制海域,该商船会被勒令缴纳“船税”,如果涉嫌“走私”则会被判罚款,如果胆敢抵抗,那就毫不客气的俘虏或击沉!

通过这种近乎于拦路打劫的收税方式,陈德兴已经成功的把大宋总贸易司变成了整个大宋最遭人恨,同时又是最来钱的衙门了。

不过在“拦路征税”的同时,原来的市舶制度却被取消了,不再强买进口商的货物,而是改成按照船型大小统一征税——总之,都是些比较容易操作的收税办法。还是海军和贸易司双头监管,想要偷逃税款的难度比之过去市舶司管辖的时候可高了不少!而且,现在掌控总贸易司的是陈德兴,这可是六亲不认的主儿,那些海商无论什么背景,都甭想再逃税了。

因而,这段时间,掌控了海上贸易的北伐军的经费还是相当充裕的。

而天道教作为陈德兴贯彻其思想、主张的机构,自然也得到了相当多的拨款。而得到拨款的天道教,则一方面大肆招募道人教士,一方面在高丽和南宋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宣传,办了不少小报,成天鼓吹什么科学迷信思想。

廖莹中和梁崇儒二人刚一走进一间装潢富丽的酒楼,便有伙计递上了一份天道教招募文告和免费赠送的《天道报》。

那这报纸和招募文告,两个人找了间僻静的包间儿坐下,点了几小菜一壶烧酒,便关上门对饮起来了。

“易夫兄,多日不见,你怎么和一堆倭国的僧尼混在一块儿了?”廖莹中给自己和梁崇儒都斟满了酒,便笑问道。

梁崇儒摇摇手,苦笑道:“别提了……总之是梁某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陈明王,只能流亡东瀛,依附几个倭僧。人家大和尚知道我在高丽和宋国都呆过,叫我护送几个小和尚小尼姑来探查天道教的事情,我能不来吗?”

原来梁崇儒不敢跟日本人说自己是陈德兴的死对头,那些日本大和尚自然也不知道他和陈德兴的恩怨。

“哦?倭人也知道天道教了?”廖莹中愣了愣,随即一想也就通了。陈德兴的天道教是在高丽创立的,原先的总坛就在江华岛。江华岛上那么多倭商,要不把陈大仙的事迹传回倭国去才怪呢。

“知道了,怎么不知道啊?有不少倭国的商人还入了天道教,回去以后还向他们的公卿和武士传教。要不是日本和尚反对,平安京都有天道教分坛了。不过……看现在的情况,这天道教入倭国是肯定的。”

“肯定?”廖莹中皱眉,“倭人不都信佛么?”

梁崇儒摇摇头,道:“倭人还有神道,各种各样的神有很多……而且倭人素来喜欢模仿我中国,既然我们有了天道教,看上去又挺灵验,他们自然会引入了。对了,群玉兄是为何而来江华岛?莫不是也为了天道教吧?”

“自然是因为天道教!”廖莹中一叹,“同来的还有几人,昨日看了通天球,今日就去开京一游了。”

和廖莹中同来的李庭芝去开京自然不是旅游,而是身负外交使命的。不过廖莹中却不方便细说,只是一句话带过。

“群玉兄,你怎么看这天道教?”梁崇儒问。“这通天球……”

“不是障眼法,肯定不是……”廖莹中顿了下,又道,“不过我还是不相信那个是法术。”

“是学问,”梁崇儒道:“天道教自己都说是学问了,神仙和咱们凡人的区别就是学问大,晓得什么宇宙间所有的学问,所以就成神仙了。这个说法……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儿。只是这神仙的学问都是……”

梁崇儒皱起了眉头,吞吞吐吐的没有往下说。他可是吃足了得罪陈大仙的苦头了,不大敢妄加评论了。

“都是小道!”廖莹中倒是不信这个邪,“天道教的道未及大道,不似孔子孟子之说,直指大道。其道,皆是世间万物之理,乃是格物之理。”

梁崇儒思索了片刻,点点头道:“格物之理本是小道,但是天道教要是做大了,小道也就成了大道!”

廖莹中放沉了声音:“这是道统之争!陈德兴要用天道教和儒家争道统!”

……

“明经兄,这陈明王的道,虽说不是大道,但却是可以验证之道……不能验证者,真假难辨,焉知真道。这话说得在理!大道难证,小道易通,得证亿万小道便近似神,能建地上天庭,能治天下大同,能让庶民享物质之丰富。这难道还不如儒家治天下的大道吗?”

同样的夜晚,在紧靠着天道教高丽总坛的一间客栈的上房之内。郭守敬正捧着一本《天道、科学和实证》赞叹不已。看他的样子,俨然是被陈德兴的科学神教迷惑了。

陈德兴的科学神教在13世纪很有点高低通吃的意思,无知庶民看到各种“科学神迹”自然会无比信服,将陈德兴当成大仙来拜。而高端的精英,则会被《天道、科学和实证》一书所迷惑。这本书上的道理,主要就是科学万能——万能了自然就是神了!其次便是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感觉、经验、实验和推演,轻视形而上学的那些探究根本大道的哲学思想。认为探究根本的通天大道是好高骛远,探究可以实证的亿万小道才踏踏实实的求道做学问。如果能得证亿万小道,那无需探究通天大道,也能近似于神,也能让天下大治,也能让万民大同。

而且在《太一光明经》中,陈德兴还描绘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天庭世界,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已经到了极大丰富,以至于人人都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而这个世界的精神文明也到达了至高的境界,人们不是为了取得财富而劳动,劳动本身已经成了第一需求……

而这个理想化的天庭世界不仅存在“想象”,而是可以通过得证亿万小道而逐步实现的——因为科学知识是可以转化为生产的,掌握的知识越多意味着生产的物质财富越多,当世人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他们能够生产的物质财富将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而且,陈德兴还拿蛮荒之地靠渔猎为生的野蛮人和相对富庶的江南百姓相比——江南所生产的物质财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