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陈德兴莽撞,却没有人敢否认他的武力强大。

反正,任何一个南北豪雄都不敢去单独对付陈德兴,便是联手也要思虑再三!

而如今,陈德兴竟然和北地最有实力的汉侯李璮结成联姻。也就是说,一个包括了十五万大军和南北最强藩镇的反蒙大联盟已经形成!忽必烈很快就要处于阿里不哥、李璮、陈德兴三方围攻之下了!

单是一个阿里不哥便和忽必烈鏖战了好几个月,虽然处于下风,但毕竟还能抵挡。现在又加入了陈德兴和李璮的十五万大军,忽必烈的颓势已成,想要逆转是难如登天了。

一阵悉嗦之后,大厅里面的众人都已经在心里面打好了小算盘——燕京,忽必烈已经丢定了!这北地不是姓陈便是姓李了……

“在下替我主恭贺李相公、陈招讨。”

“在下替李相公、陈招讨贺!”

“李陈二家结秦晋之好,必能合两家之力驱胡虏,克中原,天下太平近在眼前了!”

大厅里面的众人纷纷开口向陈德兴、李璮道贺。陈德兴满面春风,笑吟吟地点头:“吾与李大帅便是翁婿,大婚过后,吾便发兵辽东,与蒙古东道四王会战,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东道四王转用大军于燕云河北之地。北地诸君如能趁机而起,克服燕云当不在话下!吾华夏四百年之憾恨当一扫而空!而后……先复燕云者,便是北地之君,北地豪雄便如列国待宗周,行臣下之礼。诸君可有异议否?”

李璮语气凝沉地道:“某家并无异议,某家在此立誓,无论谁先复燕云,某都率益都儿郎奉之为北地之主!”

“我主亦无异议!”

“我主并无异议!”

“我主只愿早日驱除鞑虏,恢复中原!”

大厅里面,南北群雄的代表们全都纷纷表态支持,他们既然肯来赴会,就不是来找麻烦的。现在还对大蒙古赤胆忠心的几个汉侯根本就没有派人来江华岛。

陈德兴却把目光投向了南宋朝廷的使臣文天祥,今日出嫁的是太上之女,大宋的周国、汉国公主,大宋方面自然要派人来的。不过临安朝中有分量的官员都不大愿意和陈德兴往来,陈淮清又要留在临安监视朝政,不方便远行。于是便推了文天祥出使,还转了两官,升到了从六品上的奉直郎,又给了个太常寺少卿的差遣。放在临安之变以前,二十多岁升到这个位置,铁定是宰执在望了。

但是他看上去却有点心灰意冷,他早就给扣上了陈德兴一党的帽子,在临安士林可算是臭不可闻,身上背着的各种弹章已经能堆满一间屋子了!

临安朝廷现在还是有御史台的,只是一帮子台臣不敢再拿宰执开刀了,因为如今的宰执就是顾命六大臣,根本不是御史可以参倒的。而且也不敢随便参,这六大臣手中都有武力,万一惹毛了谁闹出个血洗御史台算谁的?

现在可不是“不杀一士”的年头了!

宰执们不能碰,那么就只能找下面的小官参了。而贾似道、吴潜、江万里等人的党羽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去参,他们这些人再怎么都是拥宋。在这个年头,只要大节不亏就行了,贪点、捞点根本不算事儿。

所以陈德兴一系的文天祥就成了御史们每日必参的对象了。罪名更是五花八门,从通奸、不孝、贪渎到谋逆造反还有通敌卖国,无一不有,已经到了人皆言可杀的地步!不过就是杀不了……

历史上名流青史的文天祥,现在已经差不多被搞成一代巨奸了!

一代巨奸沉默着不说话,也没有对陈德兴的正妻多了一位提出任何异议——反正异议也无用,大不了回临安再多背几十份弹章吧!反正只要陈德兴不倒,弹章再多也不会有人拿他问罪的。

“文山兄,”陈德兴笑着对文天祥道,“吾等诸侯之约,是为驱除鞑虏,克复中原。而中原乃是失之于大宋朝廷之手,朝廷若有意北伐燕云,吾等当让朝廷先往。”

这当然是假客气了,如果朝廷不取,那么陈德兴和李璮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打燕云了!

文天祥并没有接下陈德兴的茬,却突然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这位老朋友,一字一顿地道:“听闻汉王有意复周礼?”

“吾正有此意!”陈德兴点点头。

“既有周礼,可有周室?”文天祥追问。

文大奸臣当然知道大宋式微,再无恢复天下的希望,但是他也不甘心宋朝就这么完蛋,还想谋个东周的地位,好歹再混个几百年呐。

陈德兴一笑:“宋天子欲为周天子乎?不知是西周还是东周?”

文天祥苦笑:“周有东西,宋有南北。东迁之周,南渡之宋。不知汉王以为如何?”

陈德兴哈哈一笑,扭头看了看李璮:“老泰山以为如何?”

“那北地之主算什么?”李璮冷冷地反问。

陈德兴思索着道:“北地之盟主,类似五霸如何?”

李璮摸了摸胡须,笑道:“春秋五霸都是西周所封,吾等北地诸侯可不是大宋臣子。若庆之你复了燕京,便让南宋变东周也可。若老夫先入燕云,这北地之事,当由北人做主!”

陈德兴哈哈大笑:“便是如此罢!”

他目光投向了文天祥,“烦劳文山兄回去和贾平章他们说说,吾陈德兴是宋臣,若得复燕云,便是北地盟主,还是要认大宋天子的。若是天命在李,那么益都李帅便是北地天子,今后南赵北李,各修德政吧!”

文天祥闻言,却有些哭笑不得,这皇帝谁当,居然可以这样讨论,这陈德兴和李璮还真有些五代武夫的气概!不过话说回来,像这样开个会把事情挑明了说也是不错的,就不知道临安的诸公会不会同意这个“便把南宋变东周”的方案了?

第315章大婚,杀局(一)

江华岛城中,从望北门直到永安宫前,在陈德兴大婚日前已然是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

江华岛城的这条主要街道也起名“御街”,用青砖或麻石铺成。这些日子天天都有专人洒扫,街道如洗,清爽宜人。城中的垃圾,也组织专人清扫一空。街道两边的店铺,也全部开张营业,不是原来的高丽商人在做买卖,就是济州岛过来的汉商,大部分都是从明州港让人裹挟来的,不过也渐渐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活——江华岛和济州岛的商业固然没有明州繁华,但是相对的物价也低廉了不知道多少!

一贯铜钱在江南不算什么,但是到了高丽,足可以让一家三口宽宽松松过上一年!所以这些被陈德兴裹挟来的小商人,到了济州岛、江华岛,日子过得也不算艰难,而且也没有什么胥吏来盘剥他们。不少人还拿出些资本盘下了店铺,就在江华岛上重开旧业,居然让这个被高丽王室放弃的战时首都又有了繁荣的气息——这个岛屿本就是交通便利之地,在高丽蒙古战争的那些年中,便充当着和大宋贸易的中心。

而现在,随着陈德兴的到来,高丽和大宋甚至是汉地北方贸易的枢纽,便不可避免的要从开京迁回了。

天气也到了春意盎然的时候儿,从江华岛北岸码头(从开京渡海而来的渡口)直到江华岛城,南北横穿全岛的一条官道两侧,都是依依杨柳,绿意连连。

从望北门开始,两边的商户,但凡有二楼的,都已经插上了北伐军的红色战旗,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红云灿烂。

街道两边,还有江华岛城的城墙上,披坚执锐的北伐军士,已经肃然密布,早就开始警弼戒备。自从陈德兴大封武士之后,北伐军上下的士气,顿时就高昂的不像话儿了。

过去是靠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天庭还有对蒙古人的仇恨在支持士气,而现在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已经是士了!是比书生士子地位还高的武士——书生士子什么的是他们自封的,谁知道他们有多少学问?北伐军的武士可是陈大将军封的,将来还会有封地,起码是一座有300亩耕地的田庄!

谁都知道,这“封”的地和“买”的地不是一会事儿。后者是那些在乡里横着走的胥吏乡绅可以使些儿手段夺走的,是寻常百姓很难守住的。而前者,呵呵,谁敢侵夺天子(在北方军将士看来陈德兴早晚是天子)封臣之地?

他们这些大头兵在未来的陈皇帝跟前是可以自称“臣”的!寻常乡下的土财主、村秀才,哪怕是县里面的胥吏,只要没有官身,都不敢称“臣”,他们就是一“草民”啊!

这些被封过的士兵,现在站在那里,只觉得腰杆子都是硬的,心里更是无比的踏实——他们都是与国同休的武士,将来陈家的天下也有他们一份儿的!

凡这些本就高大强壮,而且不失坚韧的北伐军战士,现在身上散发出来的不仅是上过阵杀过人的精悍气息,还有一种汉家军士已经失去了几百年的豪气,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气。

那些从汉地北方而来的汉侯使者或是汉侯本人,看到这些散发着森然煞气和冲天豪情的北伐军壮士,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只有“怯薛”二字。

连那些被北伐军从明州挟来的百姓,看到这等精锐,也都多少在心中升起了几分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或许这支军队真有扫平中原,开辟帝王业,还天下一个太平的日子。

到时候他们这些从龙之民,多少总能沾点儿光吧?

……

“他们……真的不是蒙古人!?”

从江华岛北面的汉江口码头一路过来,看到官道两边执矛披甲而立的北伐军官兵,肩负着将历史拉回原本轨道重任的别抄勇士们,都只觉得一阵阵的心悸。

这些北伐军士兵身上的煞气和豪气,怎恁般的像蒙古人啊!须知道几千蒙古人便可以从西京平壤一路杀到开京把高丽国王都撵走的。任凭什么三别抄、四别抄都只有避其锋芒的份儿!

“还好,他们是我们一边儿的……”

“他们的大将都是大王陛下的女婿,他们一定会听大王的命令!”

“有这样的军队打头阵,我大高丽的雄兵一定可以渡过鸭绿江,打回辽东去,恢复高句丽昔日的辉煌!”

左别抄军的甲士们并没有震惊太久,便一个个都神采飞扬起来,一边扛着武器行军,还一边无比自豪地低声交谈起来了。左别抄军之中,知道今晚上便要同这些看上去和蒙古人差不多的北伐军将士动刀兵的人,眼下仍然只有林衍一人,余众都以为他们和陈德兴是一伙儿的。

一想到有这样的精锐来相助,这些别抄精锐的心气顿时就高涨了起来,也都挺胸凸肚,士气高昂地前进。

“没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到了晚上,等他们酒足饭饱的时候下手,而且还有秘道可以直透宫中……”

骑在马上,看到周遭肃立的北伐军将士,都是重铠在手,刀枪在手的样子,林衍便反反复复地在心里面盘算着下手突袭的步骤。

白天当然不能下手,而且还要示好对方。全部的左别抄军将都没有携带弓弩——没有弓弩便无法列阵而斗,这表示别抄勇士绝没有加害陈德兴的意图。

而且,随着高丽国王王倎、司徒柳⑶彀补骰褂衅渌肝淮蟪家黄鹕系旱模褂卸啻锸档暮镁坪萌猓际怯美搓捅狈ゾ俦摹

根据金仁俊、林衍的估计,今天晚上,陈德兴、王倎,还有其他宾客都会在永安宫的大殿内饮宴作乐一直到深夜。而北伐军的普通官兵则会在吃饱喝足后呼呼大睡。到时候,林衍就带着4000别抄精锐,从江华岛城内的崔氏故宅出击,一路通过地道前往永安宫击杀陈德兴、王倎;余下之人直扑永安宫门,拿下永安宫后便据守起来,等待金仁俊亲率的大军赶来。

总之,这个计划在金仁俊、林衍看来是万无一失的!

……

高丽半岛北部沿海,这个时候,正有一十二艘张着三角帆的三桅杆大船,破浪南下。海船上面没有打出任何旗帜,甲板上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水手在操帆掌舵,便没有什么人走动了。

在为首的一艘帆船的舱内,正有三人盘腿而坐,全都脸色难看,显然是有些晕船。

这三人之中,一人四十多岁,面貌忠厚,身体魁梧,皮肤黝黑,还留着三缕长髯,正是新鲜出炉的蒙古水军总管万户郭侃。

郭侃对面是一个白面儒服的书生,大约二十多岁,额骨很高,留着山羊胡子却没有仔细修剪过。手里还捧着一本陈德兴和任道士合编的《数学》在仔细读者,这本书其实就是北伐军军校少年班的课本。相当于后世的初中,算不得深奥,也没有公开发行过。却不知道这个书生是如何得到的?

此人便是郭侃的同族,同是郭子仪之后的郭守敬。因为善于算学、天文学,又会动手制作工具仪器,被忽必烈派来当了郭侃的幕僚。现在自然要随军出征。

还有一人,却是个高鼻子的西域人,也不是金发碧眼的极西人,而是个畏兀儿人,名叫阿里海牙。原本以色目人的身份充当忽必烈的卫士,后来因功转迁,现在是水军副总管,负责管辖蒙古水军中所有的色目人。

看到郭侃的脸色不是太好,阿里海牙爽朗地笑了起来:“总管,您不必担忧,我们这次偷袭江华岛八成可以得手的,因为我们选择的日期正好是陈德兴大婚的日子,而且我们还会夜袭江华岛,攻其无备!而且……高丽人同时还会在江华岛上下手刺杀陈德兴。如果得手,江华岛上的陈家军就会群龙无首了。

另外,大汗还有万一的准备,30000蒙古大军会从鸭绿江南岸火速南下,直扑开京!便是陈德兴逃过刺杀,他也没有办法打败那么多蒙古军。到时,我们水军只须将塔察尔大王的兵马运上江华岛就能大胜了!”

高丽人的三别抄,郭侃、阿里海牙的水军(蒲寿庚留在海津镇负责后勤和造船),塔察尔大王的三万大军。合在一起就是三重杀招,应该是万无一失!

但是久经战阵的郭侃却知道,计划虽好,但是变化往往更大!特别是和强敌对垒的时候,还是应该小心为上。未谋胜,先虑败。

而且,据蒲寿庚言,陈德兴的海军还有一样会喷火会喷铁弹的管状武器!

“若思,”郭侃唤着郭守敬的字号,“找到对付陈家铁铳的办法了么?”

“铁铳?不可能,应该是铜铳或青铜铳……”郭守敬放下手中的数学书,摇摇头道,“这陈德兴真是天纵之才,天文、地理、算学无一不精通,还通铸造铜铳……这铜铳不好对付,还是用冲撞和肉搏的办法,别让他们有机会发铳吧!”

第316章大婚,杀局(二)

大宋咸淳元年三月十八,距离陈德兴来到这个时代,悠忽已近三年时光过去。

论起长短,三年时间也就是转瞬即逝,若是浑浑噩噩也就过去了。可是陈德兴的这三年却过得惊心动魄,从保障河边一介承信,已然变成了五万北伐大军之主,还堂而皇之的开府建政,会合诸侯,欲将盘踞中原的蒙古天骄忽必烈驱逐!

短短的时间,便走到这一步,简直是宛如梦幻。便是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如此人物也算得上绝无仅有。而陈德兴所追求的还不止于此。因为来自后世的他,是知道历史上的宋朝是华夏文明走上下坡路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两亡天下直到最后成为半殖民地,才借着红潮席卷世界的风暴而得到一个推倒重来的机会。用来自西方的马列意识形态扫荡了华夏原本的古老传承,才让华夏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新生。

而这次新生距离如今还有整整七个世纪!

也就是说,华夏民族还要走上七百年的下坡路,才能重新赢得一次上升。

长达七百年的下坡路,错过了瓜分世界的大航海时代,神州大陆两次天倾,还差一点在眼下那个把大宋当偶像崇拜的倭国手上遭遇了第三次天倾!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拥有后世眼光,又深刻了解大宋社会的陈德兴看来,便是在科学技术尚不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