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云知道孙坚是个忠厚之人,这些话也确实是肺腑之言,心里也是感慨,自己没看错人。

孙坚辞别高云,领黄盖、韩当等七十七名部下,回归故里,重振旗鼓,暂且不表。

联军营里可就炸开了锅,“想不到啊!孙文台号称江东猛虎,竟然败于李傕之手”。

“是啊!据说孙坚被杀的只剩七十余骑,自觉无脸,连夜回长沙去了。”

众诸侯议论纷纷,都知道孙坚败了,而且是大败亏输。

袁绍聚诸侯商议,想再选一人,领兵进讨虎牢关。连问数遍,无人搭腔。

谁都不傻,孙坚是怎么败的,这些人表面上碍着面子谁都不说,但实际上谁都明白。

这时候最慌的是曹操,因为如果没有人愿意出战,恐怕用不了多久,诸侯联军就要解散。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还是自己。

见无人搭腔,曹操站起身来,说道:“董卓兵马强盛,虎牢关又险要无匹,以操之见,恐非一两路诸侯可胜。诸公既皆为忠义而来,理当竭尽全力,报效国家。为今之计,应当聚集各路兵马,齐至关下,示以威慑,瓦解其心。然后依次而进,方可大胜”。

袁绍也害怕盟军散了,自己是联军盟主,要是人家孙坚一败,这诸侯联军就散了,那也太没脸面了,必然让天下以为笑柄。

听了曹操的话,袁绍也站起身来,说道:“孟德所言极是,如今正是我等为国尽忠之时,皆当戮力同心,共伐国贼。若有避刀畏剑,退缩不前者,乃我辈不耻者也!传我号令,各路兵马休整三日。三日后同往虎牢关取齐!”

话到了这个份儿上,谁都没法退缩了。更何况韩馥、袁术、刘岱、张邈、曹操早都拱手尊令了。其余诸侯谁还敢不听。再说了,还有在呢。既然是各路兵马都去虎牢关作战,那肯定高云也勉不了啊。想到这一节,诸侯心里又轻松不少。

高云送孙坚走后,早料到这一节。袁绍快马军令来到的时候,高云已经安排各营打点完毕了。接了军令,便即刻拔营,赶奔酸枣。

三日过后,诸侯联军全军进发,兵临虎牢关,屯驻荥阳。二十几万兵马,下南北二十里联营,将虎牢关封了个严严实实。

这下董卓真害怕了,毕竟这是二十几万大军堵在家门口啊。急忙使牛辅领兵马三万往虎牢关助守。

盟军中军大营内,十六路诸侯汇聚,商议破关之策。

北平太守公孙瓒道:“虎牢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可强取。而李傕又避守不出。如今之计,可使一路兵马直临关下挑战。另出二路兵马由谷外上山,占取高位。届时便不由得他不出战了。”

诸侯皆道妙计,袁绍赞许,传令安排。使北平太守公孙瓒,领盟军五千,临关搦战。使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各领盟军五千,循谷口两侧,择路上山,占据关上高地,逼敌出战。

第3章 。19|

一百八十八回:又见黑山将

“兵十则围,兵五则攻”,两军交战是没有任何绝对的险要可以一直防御的。虽然虎牢关被称为天下八大关之首,地势极险。但是如今联军二十几万兵马围困,即便李傕他们闭门不出,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的。

高云一再的回避策略,这时候终于产生了效果,联军全部被逼到了前线。

虎牢关两侧都是陡山,虽然险,但是并非无路可上。先前孙坚不敢采用登山占据制高点的战术,是因为兵马稀少。一旦李傕领兵截断退路,孙坚就会被困死在山上。

但此时,关外络绎二十里都是联军兵马,所以也就不用担心退路被截的问题。联军这才使用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的战术。

公孙瓒领五千兵马临关下搦战。一开始的时候李傕仍旧采取坚守不战的战术。但过不多日,李傕的斥候兵开始发现联军已经在外围登山的行踪。

这时候李傕就坐不住了,知道再不出战,恐怕是不行了。第一,你不可能延关内上山去打高点的敌军,因为人家居高临下,扔点石头就很厉害;第二,又不能放任不管,如果人家在高处做好工事,集结人手。到时候配合墙外的大军攻关,你根本防守不住。

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出战,跟关外的地面部队正面交锋。打退关外的部队,然后才能困山对付上面的奇兵。

李傕跟牛辅、华雄商议好,领兵马下关出战。

公孙瓒虽然领了盟主将令来搦战,但他可不傻。挑战是挑战,早打定主意只挑不战,要打那得大家***。

见关上有动向,急忙领起兵马,后军变前军,往后撤退。

李傕、牛辅、华雄三人领三万兵马,顺势而近,直抵谷外。列阵方圆,屯住谷口,把住退路。

公孙瓒领五千兵马撤回,报知袁绍并众诸侯,虎牢关兵马出关而来。

袁绍急忙传盟主号令迎敌。诸侯各自集合兵马,十六路大军齐聚两军阵前,各列阵势,捉刀待命。

这一列阵,部队的优劣立马就看出来了。李傕手下三万兵马,中路在前,左右两路稍后,靠住两翼,把住谷口。三军各按队伍,行止有法,丝毫不乱。

再看十七路联军,抛去不说之外。除了公孙瓒等少数几路兵马还算有点样子之外,大多数诸侯的兵马都是一片熙熙攘攘。旗帜杂乱、兵甲各异,你推我搡,毫无章法。

李傕举目往对阵观望,哼哼冷笑,说道:“此等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号称十七路盟军,我看皆是乌合之众也!哪位将军出阵搦战!?”

李傕话音一落,旁边一将答道:“待末将先去!”,说罢,纵马提枪,奔出阵前,提枪点指,大喝道:“对面何人先来送死!?”

高云打眼仔细一瞧,当时笑了,对赵云说道:“子龙,你看阵前这将,是不是有些眼熟?”

赵云笑道:“大哥你忘了,这不是九门城漏网的黑山贼张燕嘛!想不到竟然投到了董卓手下。要不要小弟去把他拿了,与大哥发落”。

高云还没发话,阵前张瞳看到张燕早气的七窍生烟,大喝一声,飞马出阵,挺枪直取张燕,“张燕匹夫!忘恩背义!与我拿命来!”。

张燕猛见中一骑飞来,心里也自害怕,但近前一看,心里又稳当了下来。认识,张牛角的女儿张瞳。

张燕跟张牛角相识多年,对张瞳的武艺了如指掌,知道她不是自己的对手,便降低了戒备,拿枪一指张瞳,说道:“且慢!张瞳侄女儿,汝父之事,也非我愿。大难之时,不得已耳!你要恨也应当恨那高云,是他们将黑山军逼入绝境,我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今你却认贼作父,投入麾下,大不孝也!我看在你父面上,不愿为难与你,速速回去,莫要逞强!”

“呸!狗贼!忘恩负义之徒!枉我父对汝推心置腹,视若手足!汝却趁火打劫,不但弃我父女于不顾,还将兵马粮草洗劫而去。若不是虎威将军仁德,我早已死于乱军之中,汝焉敢在此胡言!?休逞口舌之利,吃我一枪!”

小张瞳怒不可遏,抬手一枪,直取张燕面门。张燕丝毫不以为意,大枪往上一横,往外一磕,“玱啷啷”一串声响,张瞳那枪在张燕枪杆上撮出一溜火花。

张燕只觉虎口发麻,心下大骇,急忙使出全力,将张瞳那枪推开。

这才觉出,张瞳的武艺已经今非昔比。他哪知道,张瞳除了整训兵马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高云身旁,受高云言传身教,武艺早已大进。

高云见张瞳和张燕这一拆招,暗暗发笑,心说:“张燕这货碰上张瞳,估计有苦头吃了。这两年张瞳下的功夫都不比我少,你这货就好好见识一下故人女儿的成长吧”。

张燕接了张瞳一枪,心下大惊,知道张瞳早已经不是原来的张瞳了。哪里还敢有丝毫大意,奋全力迎战。

早先文中交代过,张燕也是拥有怒魄天赋的武将,属于八系中久战系,成为莫疲之术,能使人长时间处于全力状态之下,普通的武将还真不一定是张燕的对手。

但张燕碰上张瞳,算是遇到克星了。张瞳的怒魄早在跟张飞交手的时候就觉醒了,当初能接下张三爷蛇矛一击,也就是凭了这怒魄之力。这两年在高云的悉心**之下,张瞳的怒魄大有精进,已经比之前提高出不知多少。

张瞳的怒魄属于八系中的坚壁一系,古书中记载叫做“卸力”之术,这种怒魄可以在与人交手的时候,将对方的力道分散开,从而在对抗中获得优势。

小张瞳一击不中,趁势将枪往上一举,冲张燕天灵盖猛然砸下。

张燕刚才轻敌,起手大意,已经失了先机。这会儿完全被张瞳压着打,提不起全力,不敢硬接张瞳全力砸下的一枪。急忙斜枪过肩,侧身避让,用枪柄改变攻击轨迹,把张瞳那一枪勉强卸开。

这就能看出来,张燕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劣势之下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要是换做没有临战经验的战将,刚才情急之下必然举枪硬接。但在失去先机的情况下,仓促之间是使不出全力的。刚才那一枪要是接了,估计不是接不住,就是废掉两只手。

张瞳枪一滑开,张燕不顾身形不稳,仓促间抖出两枪,取张瞳中三路。

张瞳枪刚收回,见张燕袭来,不及拦挡,急忙闪身躲避。

张燕得这个机会,调整状态,运起全力,提枪再战张瞳。

张瞳武艺高出张燕一筹,而张燕临战经验丰厚,两人战到一处,恰好是旗鼓相当。

两杆大枪,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大战有六十余个回合,不分伯仲。

三军两阵兵丁大多是第一次见女将上阵,而且这女将还这么厉害,上下啧啧之声,此起彼伏。

两人杀到八十回合上,张瞳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张燕拥有莫疲之术,善于久战。但是张瞳的怒魄修为本就在他之上,而且张瞳无论攻击还是防御,都会把张燕的力道化开,这就让张燕不得不每一攻守都要竭尽全力。

八十回合杀下来,张燕已经到了极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而小张瞳却是越杀越勇,毕竟年纪轻,精力充沛,而且对怒魄的修炼又高过对方。

只见小张瞳一枪紧似一枪、一枪快似一枪,将张燕杀的全无还手之力,战到酣处,娇吒连连。

第3章 。19|

一百八十九回:虎牢关之战 一

张燕苦战了八十多个回合,渐渐不敌,被张瞳逼的险象环生。李傕看到张燕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忙道:“张将军苦战,谁去助之!?”

阵中一将应声而出,直奔阵前,来帮张燕。

高云看到从敌阵里出来的这个人,差点没笑出声来。赵云他们也认出来了,“这是黑山贼重聚了吗?怎么这当日在九门漏网的贼将接二连三的都出来了”。

原来这出来帮张燕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九门漏网的黑山军首领之一—刘石。当年张燕带着黑山军的残部逃进了冀州的纵深地带,占了几处山头,靠劫掠附近百姓度日。后来董卓进洛阳,兵到渑池的时候,张燕带着部下贼兵贼将来投靠。正好那时候董卓也需要扩大兵力跟何进抗衡,便把张燕部收编了,归在牛辅麾下。张燕、刘石、郭大贤等原黑山军头目,都在牛辅帐下做了将校。

十六路诸侯联军兵临虎牢关,董卓命牛辅领兵增援,所以张燕等人才一起来到两军阵前。

刘石自黑山起事的时候就跟张燕最好,多年并肩作战,感情深厚。见张燕危急,急忙拍马出阵,来帮张燕。

但张瞳这边可是啊,哪里会缺少帮手。韩霜跟张瞳多年随高云征战,军旅中都在一起,那姐妹的感情绝非一般。那面刘石一出阵,韩霜几乎在同一时间拍马而出,提双枪迎头而上。

刘石见对阵中有人来,也顾不上张瞳了,急忙将坐骑调转,举刀迎战韩霜。

这刘石虽然也是黑山军一路头领,但却是个好色之徒。见韩霜是员女将,又长的俊俏,有心轻薄。

手下自然就慢了,见韩霜马到,手中举刀,满脸堆笑,充斥着下流与卑鄙的恶心。

韩霜看见刘石这幅嘴脸,差点没吐咯,心中暗想:“此贼合死!”

左手枪往前隔开刘石大杆刀,右手枪抡圆,冲刘石面门猛然砸下。

刘石本来轻慢,心中不以为意。见韩霜一枪砸来,将大刀往回一旋,横里一一荡,去磕韩霜右手那枪。本想弹开韩霜这一枪,就势再往前一拍,取韩霜左肩,把韩霜拍下马去,生擒活捉。

但这一磕非但没有把韩霜那一枪弹开,反而震得自己虎口发麻。正在惊骇,韩霜左手枪又到,“啪!”的一声,砸在刘石胯间。

刘石啊呀一声惨叫,听那情形估计胯骨都粉碎了。将刀一撇,拨马就跑。刚装过神,被韩霜错马赶上,从后面双枪齐下,砸在天灵盖上。“噗通!”一声,跌落马下,死在尘埃。

“该!”,上上下下,同时冒出这一个字。“轻薄主公四夫人,死有余辜。”

郭大贤见刘石惨死,张燕又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起双刀,飞纵胯下马,直奔韩霜而来。

韩霜得胜一阵,气势大增,提双枪迎头而上,再战郭大贤。

这郭大贤原本与黄龙是拜把兄弟,在黑山军中起兵较早,当年也是颇有威名,手中双刀不知道斩过多少人头,武艺胜刘石许多。

见刘石被韩霜所杀,心中大怒,舞双刀搂头便剁。

韩霜刚胜一阵,难免心中懈怠,单使左手枪往上格挡,想以右手枪抢占先机。

但这一接上,韩霜才知道,郭大贤绝非刘石可比。只觉左手户口被震的生疼,几乎攥不住枪杆。情急之下,急忙右手抡枪横扫,全力一击,才把郭大贤双刀挡开。

这一下,把韩霜吓出一身冷汗,不敢大意,急忙摆好招式,全心迎战。

郭大贤这一招抢得先机,也大概知道了韩霜的身手,感觉自己很有把握,便更加的肆无忌惮。双刀左劈右砍,招招狠毒,毫不留情。

韩霜终究是女子之身,又不像莎琳娜、张瞳那样天赋怒魄。碰上刘石那样伸手弱的还好说。但碰上稍强一些的武将,劣势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力道上明显比郭大贤差一截,兵刃相交之时,显得十分吃力。

勉强战到五十余合,韩霜渐露颓式,情势堪危。

高云看出韩霜危险,刚要拍马出阵。韩霜突然不顾郭大贤双刀砍来,不守反攻,双枪分左右两路,齐袭郭大贤双鬓。

郭大贤那双刀占先,见韩霜双枪不守反攻,以为韩霜是垂死挣扎。自己双刀在先,这一下就能把韩霜剁在马下,自然她那双枪也就伤不到自己。

郭大贤这样想着,使出全力,双刀“咔嚓!咔嚓!”,接连剁在韩霜腰间。

“啊!?”“噗通!”

郭大贤这最后的一“啊”,都是带着问号发出的,摔在地上,死不瞑目。

他到死的那一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砍不进去呢?他哪知道韩霜有祖传“百锁宝甲”护身,郭大贤又没有怒魄,噗通的兵刃怎么能砍得进去呢。

恰好被韩霜捡到破绽,双枪一左一右,砸在郭大贤两个太阳穴上,一命呜呼。

高云吓出一身冷汗,本来按照情况来说,韩霜十个回合内是没有问题的,高云飞马救夫人,只需一瞬间就够了。韩霜突然弄了这么一个险招,高云一着急哪里还想的起来自己这四夫人有百锁宝甲。

吓的高云坐在雪麒麟上连连的喘息,头都嗡嗡的,刚才他都以为韩霜要死了,那可是自己刚娶的媳妇儿,能不害怕嘛,差点儿从马上掉下来都。

张燕本来就已经被张瞳逼到绝境了,这又见自己多年的兄弟接二连三的战死,心里哪能不惊。

这一多想,手下就更慢了,被张瞳逮个破绽,一枪贴中左肩,骨头破碎的声音传出,疼的张燕啊呀一声,调头就跑。

还得说张燕确实临战经验丰富,在临跑的一瞬间,全力把枪扔向张瞳。就借着张瞳挑落飞来枪的功夫,跑出战圈,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