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说得好!哈哈哈哈!”,高云听到这里,心潮澎湃,忍不住大声叫好,推门而进。

赵宇一见高云来到,急忙下拜,口称主公。高云略微一笑,让赵宇起来。转身观瞧那答辩之人,此人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长脸短髯,着白衣,风姿飘洒,器宇轩昂。

这男子听赵宇称高云为主公,自然猜到这当面的是谁,赶紧拱手下拜,说道:“在下拜见虎威将军”。

高云伸手搀扶,让那人免礼,又问道:“方才听足下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足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实属难能可贵。敢问足下贵姓”。

“哦,回禀将军,在下复姓诸葛,单名瑾,小字子瑜。乃是将军治下之民,祖居琅琊阳都。闻听将军开科选士,特来应考。”

“噢!!”高云猛然一醒,心说:“难怪了,诸葛瑾是三国中的一个奇才,只不过被演艺弱化了。难怪十七岁就有这样的见识。”

想到这里,高云笑道:“呵呵,原来是子瑜先生。方才先生所言,颇为精妙,多有与我心意相合之处。科场内围乃是我大营,先生可否随我到营中一叙?”

诸葛瑾连忙拱手称谢,随高云来到大营。

高云虽然从史料中知道诸葛瑾是个奇才,但是毕竟这时候诸葛瑾才只有十七岁。高云想对他委以重任,但是又怕他还太年轻,不知道究竟有什么样的才学。所以高云才带他到营内,详细的询问。

一番谈论下来,不由得高云暗暗称赞。无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政令律法、行军谋略,诸葛瑾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字字珠玑,句句扼要。听的高云大喜过望,心想:“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诸葛瑾不愧当世奇才,看来是我多虑了”。

确定了诸葛瑾的才华,高云才提起一件更重要的事来,问诸葛瑾道:“子瑜先生确有大才,本公必当委以重任。敢问先生家中还有何人?”

第3章 。19|

一百六十七回:幼年奇才

一百六十七回:幼年奇才

弈局将终,

提子即崩。

棋盘空处,

黑白复争。

高云询问诸葛瑾家里的情况,一来是为了千古流传的智者化身诸葛孔明、二来是高云发现诸葛瑾胳膊上居然绑着一块孝布。

诸葛瑾自然不会知道高云询问他家里情况的目的,觉得高云是因为器重自己而关心自己,心里颇为感动,赶忙详细回报,说道:“禀报将军,现如今家中还有家母章氏在堂,诸葛瑾乃家中长男,家中男丁还有二弟诸葛亮,刚满九岁;幼弟诸葛均,刚刚五岁。之外还有二妹,长妹诸葛芷一十五岁、次妹诸葛汐一十二岁。家母多病,家中一直依靠叔父诸葛玄接济为生。今岁春末,叔父居家迁往荆州。因家父期年未满,无法跟随。诸葛瑾便在乡中学馆教书,勉强度日。听闻将军开科选士,特来应考,祈将军不弃,予以收录。诸葛瑾愿结草衔环,以报将军之恩”。

高云听诸葛瑾这么一说,禁不住心里一震,暗说:“史料记载诸葛亮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看来都是真的。这样看来,这位千古大智囊的童年还真是不幸啊。诸葛瑾这兄弟三个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样一推算,那诸葛亮和诸葛均都是诸葛瑾带大的,难怪才十七岁就这样老成持重。真是难能可贵啊”。

想到这里,高云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道:“我方才见先生之时,见先生左臂戴有孝布。却不想是令尊仙逝,令人叹惋。然人死不能复生,子瑜先生还须节哀顺变呐。我敬佩先生才德,欲委先生以重任。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既是令慈在堂,又兼体弱。我不能让先生失于孝道。恰好我府下多有房屋空余,若先生愿意,我即刻派人随先生一同去往阳都。将先生家眷及令尊仙位一并接来下邳,便在我府中住下。一来便于我早晚与先生探讨军务;二来有神医元化先生在我府中,也好为令慈调养身体。不知子瑜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瑾是个诚实君子,听了高云这话,顿时两眼含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泣道:“主公大恩大德,诸葛瑾纵肝脑涂地,焉能报乎!?”

高云没想到诸葛瑾这样动情,急忙把他扶起来,诸葛瑾已经磕的额头上鲜血直流。高云哎呀一声,急的连连跺脚,说道:“子瑜你何必如此啊!”

诸葛瑾情不自禁的拽住高云两臂,涕泪横流,哭泣道:“主公有所不知,家母病重在床,无钱医治,属下心急如焚。家中兄弟姊妹俱各年幼,属下无能,使家中一贫如洗,度日维艰。眼见母亲病重,二弟曾数次与我商议,要我将他卖掉,换银钱为母亲治病。可怜他小小年纪,却受如此煎熬,属下身为长兄,闻听此言,宁不悲乎!?今日主公如此垂恩,使属下全家性命得周全矣!叫诸葛瑾如何不感激涕零!主公请坐,诸葛瑾叩谢主公大恩大德!”

诸葛瑾这一席话,确实凄惨,说的高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扶住诸葛瑾,让他坐下,满面悲怆的说道:“琅琊是我得治下,百姓不得安乐,便是我的失职。子瑜家中如此凄凉,也是我的过失。不过你放心,我高云就是穷尽此生,也要让这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还望子瑜多多相助”。

诸葛瑾此时过于激动,心里的感动无法表达,听了高云这些话,更加不知所措,说话竟然语无伦次,焦急之下,跪倒又要磕头。高云连忙搀住,几次三番才把诸葛瑾劝住。诸葛瑾犹自泪流不止。

高云为慎重起见,让高轩和高卓带领鬼攫营丙字、丁字两队战士保护诸葛瑾回乡去取家眷。

琅琊隶属徐州,阳都位于琅琊北部,距离下邳大约四百里路程。第九天上,高轩和高卓回来复命。诸葛瑾因为母亲病重,又一路颠簸,身体虚弱。便先把母亲安顿好,之后才带弟弟妹妹们来拜见高云。

高云看了看这几个孩子,一个个骨瘦嶙峋,脸上都带着菜色,心里不是滋味。

高云从桌案里走出来,慢慢踱到这几个孩子跟前,仔细的打量。

诸葛芷、诸葛汐和诸葛均三个都低着头,显得十分拘谨。但惟独诸葛亮却是昂首挺胸,毫无卑色。

看着这个不丁点儿的孩子,高云突然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心说:“我这穿越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千古智囊的诸葛孔明啊,居然这么一丁点儿。我本来还想着让他帮我排兵布阵、一统天下呢。这得等到猴年马月了。要是像史料上说的,他是二十七岁出山,我还得等小二十年。估计那时候早就不打仗了吧。哎吆我地个亲,要是历史上没有了诸葛亮这一号,那得少去多少精彩啊……”。

高云心里想着,不由得盯着诸葛亮看起来。诸葛瑾是个大厂脸,眉骨和颧骨都很高,说实话长相不咋地。但诸葛亮却是个小圆脸儿,长得眉清目秀的。高云不禁对诸葛瑾笑道:“子瑜啊,你这二弟长得可跟你一点不像啊”。

诸葛瑾还没来得及说话,诸葛亮便脱口而出道:“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不足为奇”。

“嗯!”高云一惊,这话可绝对不是一个九岁大的孩子能说出来的。

诸葛瑾连忙呵斥诸葛亮道:“小小年纪,口出狂言,还不速向主公赔罪!”

高云摆摆手,笑道:“唉!子瑜此言差矣,令弟虽然年幼,但却才思敏捷,出口惊人。将来必可成大器啊”。

又问诸葛亮道:“你小小年纪,怎敢以龙自比啊?”

小诸葛亮冲高云深施一礼,毕恭毕敬的答道:“启禀将军,亮以为龙之为物,可比英雄。有道是王侯将相本无种,亮虽家境贫寒,但姜呂望曾渭水垂钓、汉高祖起身十里亭长、韩信曾受百家之食。此皆寒门之士,岂非英雄耶?将军若以亮年幼,然秦甘罗一十二岁只身赴赵,以三寸之舌说赵击燕,使秦坐得五城,昭王封之为上卿。生有英雄志,岂在年事高乎?”

听着小诸葛亮用稚嫩的声音说完这些话,高云差点儿没惊呆咯,心说:“听说过神童,但没见过神成这样的。九岁大的孩子,就算打娘胎里就看书,能知道多少事啊!?这nm是要逆天吗?”

高云是越听越吃惊,亲不自禁的连连称好,心里越发的好奇,想考量考量诸葛亮到底有多少真本事,便笑着说道:“嗯!说得好!有英雄之志是好事,但是要成真英雄,还得有英雄之略。我问问你,如今天下,其势如何?”

高云话音刚落,诸葛亮便即答道:“弈局将终,提子即崩。棋盘空处,黑白复争。”

小小诸葛亮这十六个字,让高云大惊不已。不但用棋局比拟天下,避开了言语忌讳,而且用这短短十六个字把天下大势说了个透透彻彻。“弈局将终”说的是汉室天下已经到了末尾;“提子即崩”是说董卓把小皇帝这颗无气之子提出局外,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而“棋盘空处,黑白复争”则是说新的群雄即将诞生,这没有主的空白天下又将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

这样巧妙的回答,高云深信自己也做不到,但九岁的诸葛亮竟然毫不思索的就说出来了,这绝对已经远远超出了神童神马的范畴了。所谓神童不过是在某一小方面的精通,但是像这种天下大势的大智慧,绝对不是一个孩子可以理解的。高云几乎想破脑袋,仍旧觉得这实在太不科学。

思量了一会儿,高云又问诸葛亮道:“那以你之见,若欲争之,当以何为先?”

诸葛亮张口即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欲争全局,以民为先;‘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九州之地绵延万里,天下之雄,难以数计。非一征一战所能成功,其利在持久,以粮资为先;‘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军之常法也,’三军之众,动辄十万,非一人可治。若禁令不行,则为乌合之众也。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欲成百战百胜之兵,以法为先”。

“好!”高云听罢,不禁鼓掌叫好。

第3章 。19|

一百六十八回:九岁军参

一百六十八回:九岁军参

高云本意要委任诸葛瑾为虎吼令军师,但是考虑到诸葛瑾刚来,为了避免众将心里有想法,高云故意在诸葛瑾来拜见之前安排让众文武都在场。本来是想让诸葛瑾露点才气,好让众人知道他绝对不在邹穹之下。没想到风头全让九岁的小诸葛亮抢了。

小小诸葛亮连番秒论,大堂上下一片惊愕之声,连郭嘉都赞不绝口。

高云更是听的喜出望外,笑道:“今日方信秦甘罗之故事,此真不世之神童也。昔日秦昭王胆气过人,敢以十二岁之秦甘罗为上卿。我与众家兄弟既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气魄岂能不及秦昭王乎?小小诸葛亮虽然年仅九岁,然却胸怀伟略,腹有良谋,才堪大用。我意封诸葛亮为行军参赞,于本公帐前听用。众家兄弟以为如何啊?”

郭嘉笑道:“主公心怀天下苍生,志略胜秦昭王多矣。诸葛亮虽只九岁,然却能明辨天下之势,熟知纵横之略,其才必不在秦甘罗之下也。主公用为参赞,实不为过。”

其余众人也都被小诸葛亮的才气惊动,更何况连军师郭嘉都这么说,哪有不认同的道理,全都纷纷推荐。

高云哈哈大笑,问小诸葛亮道:“你可愿意否?”

小诸葛亮也是福至心灵,纳身拜倒,口中应道:“诸葛亮拜谢主公大恩!”

高云对小诸葛亮是越看越喜爱,伸手上前搀扶,笑道:“快起来”。

可不知为什么,诸葛亮却往后退了一步,跪在地上,磕起头来。

高云一愣,问道:“你这是为何啊?”

小诸葛亮这才抬起头来,两眼含泪,泣求高云道:“主公,诸葛亮听闻中有当世两大神医。慈母卧病在床,诸葛亮敢请主公使神医为家母医治。诸葛亮愿一生为奴,报答主公大恩大德!”

高云一听这话,登时鼻头一酸,眼泪好悬没掉下来。伸手拽住小诸葛亮胳膊,一把把他从地上拉起来,摸了摸小诸葛亮的头发,说道:“你放心,本来我接你母亲来,就是要请神医为她医治的。如今元化先生不在此处。走!你跟我一起,去军营请神医去!”

诸葛亮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孝心,大堂上下,无不感动。高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心说:“难怪啊,难怪中国上下五千年,大智大贤首推诸葛亮。这么点儿年纪,就能这样德才兼备。也就不难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了……”。

高云此时对小诸葛亮除了喜欢之外,更多了一层心疼,心疼这个身世不幸的孩子。

“哎!”,高云一声叹息,伸手把诸葛亮抱了起来,竖在肩膀上往外走去。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但终究是个九岁孩子的心灵。家境贫寒加上幼年丧父,使得诸葛亮极缺乏父爱,此时趴在高云肩膀上,诸葛亮情不自禁的紧紧搂住高云的脖子,闭上眼睛,满脸洋溢着幸福。

年龄最大的诸葛瑾和诸葛芷兄妹俩,看着弟弟趴在高云肩膀上那幸福的小脸儿,眼泪禁不住的往下掉。弟弟这种幸福的模样,只有早年父亲还健在的时候,他们曾经见过。心里对高云的那份感激恐怕这辈子也无法释怀了。

高云带着诸葛亮,乘大车前往军营。一路上,诸葛亮都紧紧的依偎着高云,这种久违的幸福,他太渴望了。他不敢撒开手,怕一松手,这幸福就会跑掉。

马车来到大营外面,正门外是官用通道,直通大营。高云怕打扰张仲景监考,便打算先到营里等候。经过营门东侧的武科擂台时,高云却听见外面一片叫骂声,“杀了他!敢对虎威将军出言不逊!张将军!杀了他!”

“咦!?”高云一愣,叫停了马车,调开车窗的帘子,往外面擂台上看。

擂台上张虏正在跟一名壮汉较量,那壮汉实在魁梧的有点过分,按现在来说身高得有两米半上下,膀大腰圆,光那两条腿看起来就有水桶般粗细。张虏本身在里是最魁梧的,前文说过,张虏身高两米开外。但跟对面这壮汉一比,立马就小了一号。

那壮汉看起来似乎是受了什么刺激,拧眉瞪眼,冲张虏怒吼道:“你别拦俺!叫高云出来!俺要找高云!”

诸葛亮趴在车窗边看了看,轻轻的告诉高云道:“主公,此中有诈”。

“嗯”,高云点了点头,笑道:“咱们看看再说”。

这壮汉一副要拼命的神态,又满口直呼高云的名字,现场观众大多都是徐州的,哪里受得了他这样不尊敬高云,一个个怒不可遏,大喊着让张虏杀了那人。

张虏最尊敬的就是高云,听那壮汉竟然直呼高云名讳,心里也是愤怒,喝道:“放肆!我看你有一身蛮力,有意收你入围,因而手下留情!你若再敢对将军大人出言不逊,休怪我取你性命!”

那壮汉哪里听得进去,怒吼着冲向张虏。张虏大喝一声,“讨死!”,跟身进步,右手直拳,猛攻那壮汉前胸。

那壮汉见张虏一拳撞来,不闪不避,挥拳迎击。

两只醋坛般大小拳头对冲相撞,那壮汉发出一声闷哼,身形一连晃了几晃,站稳身形。

再看张虏,情况远不如那壮汉,“噔!噔!噔!噔!”一连退了好几步,才勉强站住身形。

高云一看这个情况,心里大吃一惊。高云熟知怒魄,他清楚的知道,刚才的打斗,台上两人都没有怒魄。而不论怒魄冲撞的话,张虏的力量在里绝对是首屈一指,没想到这一拳下来,力量竟然输给对方一截。

张虏自己也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自己在力量上居然会占下风。

那壮汉稳住身形,更加暴躁,哇呀怪叫着,再度冲了上来。一边冲,一边还大嚷道:“你个丑八怪快点滚开!高云你给我滚出来!”

张虏一听那壮汉敢骂高云,登时火冒三丈,两脚发力,“嗖”的一声,风一样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