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营子仅剩数千残余,保着袁熙,突出围困,往东急走。仓仓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

又走不数里,半空之中一声大喝,“袁熙小儿!走哪里去!”

道路正中闪出一队人马,个个威武、人人剽悍,身罩重铠、手执长枪,号称八百狼丁。常山赵子龙一骑在先,抬豪龙胆往对阵一指,“常山赵子龙在此!汝等速速下马受降!免遭屠戮!”

袁熙和手下这些兵兵将将一见赵云,吓的三魂出窍、七魄升天,一个个呆立当场,瞠目无言。

韩营子一声叹息,对袁熙道:“末将去拖住赵云,公子趁机速走!”

袁熙听韩营子这么一说,似乎无边苦海中抓住一根稻草,赶紧点点头,“好好!将军小心!”

韩营子也不多说,把心一横,催马出阵,直取赵云,口中大喝,“赵云休得猖狂!某来斩汝!”

赵云冷冷一笑,“螳臂当车!自寻死路!”。催动胯下马,飞出阵外,如一道白虹,闪至韩营子近前,抬手处,枪似银龙出海,撞在韩营子身上,犹如狂风扫叶。只一击,将韩营子震飞五丈之外,口喷献血,当场毙命。

袁熙这里缰绳刚抬起来,马蹄还没挪窝儿,就看见韩营子飞了。把那一声“驾”,又给生生的憋了回去。

他身后这些兵丁将校全都傻了,在赵云强大的战力威慑之下,一个个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

赵云慢催战马,缓缓的骑到袁熙跟前,抬枪一指袁熙,两只星目一瞪。都不用说话,那强大的威慑力顿时让袁熙头晕目眩,轱辘一下,滚鞍落马,浑身如大箩筛糠,磕头如鸡奔碎米,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身后那些残兵败将这才回过神来,争先恐后,磕头求饶。

赵云一声令下,身后勇士上前,将袁熙捆绑结实,收兵回城。

此时周鑫早已将土垠城平定,赵云即刻题写战表,发快马向大哥报捷。

此时高云已围困太原多日,但太原城池坚固非常,石炮难以奏效,故而尚未破城。

好在袁谭袁尚都已诛杀,如今又捉了袁熙。太原城里的刘氏和高干,不过是袁绍的次妻和外甥。凭她们这种身份威望,是不足以让河北的袁氏旧族再冒死兴风作浪的。

高云心里很清楚,袁尚在冀州的时候,为了对付袁谭,已经从太原调走了大半军粮。太原城中剩下的粮草必然不多。

所以高云只围不攻,就等着城内兵粮耗尽,太原城不攻自破。

高干为了帮自己的大姨妈,集合了十五万兵马屯守太原,这下反而成了累赘。兵马众多,日耗粮资浩大,一个月时间不到,太原城便兵粮告罄。

高干跟刘氏商量道:“大姨妈,如今兵粮将尽,军心动荡,恐怕大祸将至啊!”

刘氏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毕竟跟了袁绍这么多年,多少也知道一点常识,心里也慌,忙问高干道:“干儿,那以你之意,当如何是好?”

高干想了想,说道:“之前高云渡河北上时,曹操趁机攻打徐州,与高云反目。如今高云得势,必将攻打兖州。眼下曹操在紧张备战,我们若去投靠,必能收留”。

刘氏听了这话,颇为忧虑,对高干说道:“你此言倒是不差,但是要投靠曹操只能去孟津,必然要走上党一境。那上党太守孟恪已经投降,岂能放我等过去啊!?”

“大姨妈不用担心,那孟恪怎么说也是姨夫的旧部,又懦弱无能。到时候多半是假意拦截,应付一下高云,便放我们过去了”。

刘氏半信半疑,但也没别的办法,叹了口气,只好委托高干全权安排。

太原城里的兵粮已经快没了,逃走的路上还要耗费,所以高干一点也不敢再耽误下去。跟大姨妈商议了计划,即刻点集兵马,分作三路。一路出西门、一路出东门,高干自己领大军出南门突围。

高干这样做,也无法评论是聪明还是傻。他这样安排,其实是让那两路兵马牵制一部分兵力,好增大自己突围的成功率。

但是那两路领兵的小将也不是白痴,高干这样的用心谁都能看出来。那两员小将分头出了城门,一见,连一支箭都没放,直接就投降了。

高干白白损失了兵力,却一点作用都没起到。带着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保护着自己的大姨妈,开了南门,杀出城来。

0378:返徐州高奏凯歌

眼下的太原,已经是孤城一座。袁谭袁尚一死,袁氏旧族就全都投降了。冀州、并州甚至到幽州蓟县等地,已经都成了的地盘。高干和刘氏要逃走,就只有去投靠曹操这一条活路。

这点儿局势,高云自然了若指掌。所以,早在几天前,高云就给高干和刘氏安排好了口袋。

莎琳娜、张华嫣、张飞、甘宁、张辽、张绣、董袭、廖化、赵婴,九员大将、九路兵马,早就在高干的逃跑路线上依次埋伏好了。

这样的战力,要说剿灭高干一军,那是易如反掌。但是高云珍惜的战士,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只要是能避免,他绝对不会让战士们去拼。

所以,传令之初高云就一一嘱咐众将,只许随后追杀,不许正面拦截。

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杀法是非常残忍的。高干的十万兵马完全处于被虐(和谐)杀的状态,每隔二三十里就被追杀一阵,每一波都追杀十几里,基本上是上一波刚杀完,下一路又接着杀。高干想停都停不下来,只能不断的逃、不停的跑。

这些兵丁将校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精神高度紧张,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痛苦可想而知。

一连九阵追杀,奔波近三百里,高干十万兵马剩余三千不到。绝大多数都承受不了这种折磨,除去被杀掉的之外,大部分都半路跑了或者投降了。

高干和刘氏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领着手下这点儿残兵败将,勉强脱出了九路追杀,但前面却是上党城了。

高干虽然嘴上信心满满,但是孟恪究竟能不能放他们过去,那还很难说。

战战兢兢的来到上党城下,远远就看见孟恪大军已经严阵以待。高干装着胆子来到两军阵前,冲孟恪一抱拳,苦求道:“太守大人,在下与主母被追杀,一路九死一生,逃到此地。望孟大人看在昔日同僚之情,放我等过去。大恩大德,日后必当重报!”

孟恪沉思半晌,突然一声叹息,“好吧!看在主公份上,我今日便冒死放了你们。闪开道路!放高将军和主母过去!”

高干和刘氏没想到孟恪这么容易就放行了,高兴坏了,千恩万谢,领着三千残兵败将仓皇逃走,投南而去。

九路大将依次回城,向高云交令,对于高云故意放走高干和刘氏大惑不解,忍不住纷纷询问。

高云笑了笑,示意众兄弟落座,然后说道:“如今高干和刘氏一无兵将、二无钱粮,杀了他们一点用处都没有。倒不如当个人情,送给曹操。之前我们与袁绍交战的时候,曹操寇犯徐州。如今我们破了袁绍,平定河北。曹操担心我们讨伐,必然先发制人,再起兵端。但是,我们方历大战,急需休整。此时与曹操交兵,实不相宜。而曹操之前为云长和小明所破,士气低落,兵力损耗,必然也不想与我们厮杀。此时高干和刘氏去到孟津,曹操必然将其押送徐州,以图暂时与我们和解。如若所料不差,十日之内,必见分晓”。

众人听了高云这话,或信或疑,议论纷纷。唯独贾诩和郭嘉二人笑而不语。

到了第九日上,徐州传来快马飞报,说曹操解压高干和刘氏至徐州,请天子发落。

文武众人听了这个消息,各个惊叹不已。

河北各地虽然平定,但是袁绍统治的时候横征暴敛,致使河北大地荒僻凋零,生产力锐减,山贼草寇丛生,百姓生存维艰。

为了尽快恢复各地秩序和生产,高云将“虎猎”和“虎行”二旅升为“令”,任甘宁为“虎猎令”督军,镇守太原;任张绣为“虎行令”督军,镇守蓟县。剿灭各处山洼贼寇,恢复各州郡治安。

又举荐孙斌为冀州刺史、邹穹为并州刺史,推行新政,整顿吏治,恢复生产。最后还请玉儿派出虎威商贾联盟里的大量精英,为各州郡谋划商业布局和规划。

将这一切安置妥善之后,高云统领大军,一路高奏凯歌,回还下邳。

小天子刘协早得了消息,亲自率领文武朝臣,出午门之外迎接。

高云将剿灭袁绍,平定河北等等战事一一上奏。皇帝闻报大喜,传令将袁熙、刘氏、高干等一干人犯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袁氏一门,从此灰飞烟灭。

因为此次剿灭反贼袁绍,众文武皆功勋卓著,汉皇帝当殿颁旨,对文武众人大加封赏。

主高云,亲统大军,平定叛乱,居功至伟,拜为太尉,授爵虎威候,总掌兵马、兼辅国政;

虎啸令督军关羽,加升卫将军之职,授爵东海候;

虎掠令督军张飞,加升车骑将军之职,授爵燕城候;

虎咆令督军赵云,加升骠骑将军之职,授爵常山侯;

右军师郭嘉,加升大司徒之职,授爵济南候;

左军师贾诩,加升大司空之职,授爵定远侯;

虎吼令督军张辽,加升征西将军之职,授爵雁门候;

虎步令督军典韦,加升征东将军之职,授爵信都候;

虎剪令督军太史慈,加升征南将军之职,授爵东莱候;

虎狩旅都尉莎琳娜,加升征北将军之职;

虎行令督军张绣,加升镇西将军之职;

虎猎令督军甘宁,加升镇东将军之职;

虎吼令督师高顺,加升镇南将军之职;

虎镇旅都尉张华嫣,加升镇北将军之职;

虎吼令督师李典,加升安西将军之职;

虎扑旅都尉张瞳,加升安东将军之职;

虎啸令督师周泰,加升安南将军之职;

虎啸令督师周仓,加升安北将军之职。

加升孙斌为光禄勋、加升糜竺为司农、升诸葛亮为太尉府留府长史、加升韩霜为中护军、加升张虏为前将军、加升廖化为后将军、加升赵婴为左将军、加升董袭为右将军。

其余诸葛瑾、马钧、邹穹、陈登、胡车儿、裴元绍、周鑫等等文武众人,尽皆擢升,量才委用;田丰、高怀等一般新近归降的文武也都授予官职。

但是唯独张飞麾下的督师黄盖,没有获得任何官职和封赏。

0379:赦黄盖两全之策

汉天子大封群臣,高云在太尉府设宴,为众家兄弟庆贺。酒席刚刚排罢,侍卫来报,说黄盖求见。

高云略加猜想,知道黄盖此来何意。于是把众家兄弟齐聚太尉府正厅,命人将黄盖传唤进来。

黄盖袒胸露背,背负荆条,上了大厅,叩首便拜,称罪求死。

高云笑道:“黄公覆,何故如此啊?”

“回禀主公,黄盖命知孙策叛逃,却故意隐匿不报,按照规,理应处死,请主公刺死!”

“噢!?竟有此事?那你为何隐匿不报啊!?”

黄盖回道:“属下昔日受孙坚将军厚恩,不忍见孙氏灭门,故而隐匿此时。黄盖自知罪孽深重,恳请主公,将黄盖刺死,以证军法!”

高云略一沉吟,拿眼角看了一眼贾诩,贾诩恰好也正看着高云,微微的点了点头。

高云心中一笑,随即又道:“黄盖感念旧主恩德,不惜以命护主,其情可悯。但是,‘国有常刑,军有军法’不得不从。我的军规,更是绝不容冒犯!刀斧手!”

“在!”

“将黄盖推出,斩!”

左右刀斧手闻令向前,一左一右押定黄盖,就要往外走。贾诩赶紧起身,拱手抱拳,劝高云道:“主公,以军**之,黄盖之罪绝无赦免之理。但他虽是隐匿不报,却并未随孙策逃走,而甘愿领罪受死,实属难得。如今天下纷乱,正是用将之时,黄盖文武全才,足堪大用。望主公念此种种,法外施恩,容他戴罪立功,以赎前愆”。

黄盖虽然到不是很久,但是为人爽快,又十分仗义,在文武众人中颇有人缘。

况且他这种情况,宁愿请罪受死,也不肯跟孙策叛逃,其实是挺让人敬佩的。

贾诩这一求情,其余文武将官无不认同,纷纷跪倒,求免黄盖一死。

高云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来回走了两步,说道:“哎!斩杀黄公覆,我也是于心不忍。但是法又实在不能容他。既然众家兄弟如此为他求情,那么我有一法,黄盖是生是死,认从天定!来人!”

“在!”

“点集三军,校场集合!”

文武众人谁都不知道高云到底要干吗,但也没人敢再问,一齐跟着,来到大军校场。

精锐齐集,刀枪曜日、旌旗盈天,文武将官,分列两旁。高云上了点将台,手持令箭,传谕三军,“众位将士!现有虎掠令督师黄盖,知情不报,致使孙策叛逃!依我法,当杀无赦!但念其昔日曾为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勋。又怜其不忘旧主恩义,其情可悯!我今日且赐他一线生机,众将士且看!”

高云说着话拿手一指,一百五十步外,黄盖正直挺挺的站在那里,头上顶着一个盒子,盒子上放着一个桃子。

高云又道:“点将台距离黄盖一百五十步开外,我今日便在这点将台上射他一箭!如若此一箭射中他头顶的桃子,则黄盖免死,戴罪立功!如若一箭将他射死,那是他罪有应得!如若射偏,那便是天意不能容他,即刻处死!”

高云这话一说,全体将士、两旁文武全都慌了。大家都知道高云的刀法举世无双,但是却从没有人见过高云用箭。一百五十步外射一枚桃子,那可是比百步穿杨更高的箭术。

一时间全都哑口无言,整个校场静悄悄的,都觉得高云其实就是要把黄盖军法从事,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止有人求情而已。

高云独自一人站在点将台上,目视着远处的黄盖,一句话都不说。台下面几万战士开始窃窃议论。

“黄督师虽然是知情不报,但是能甘心领罪受死,而没逃走,也算是英雄好汉,绝没给丢脸啊!主公难道真的……”。

“是啊!与袁术大战的时候,黄督师身先士卒,斩敌将六员,身背数箭,取下敌营,那也是战功赫赫啊!真希望主公能法外施恩!”

“你们说的,主公岂能不知啊,只是咱的军规那是何等神圣,主公身为太尉都不敢冒犯,又岂能因为黄督师而徇私情!?”

“是啊!主公是何等爱惜军士,向来都是尽其所能护我们周全。每有兄弟战死沙场,主公都会为之落泪。相必此刻,主公心里比谁都难受吧……”。

高云站在点将台上,站了许久,突然大声问黄盖,“黄盖!我今日若将你处死!你可有怨恨!?”

黄盖毫不犹豫,慷慨回道:“主公!黄盖罪有应得!请主公成全!只是此生,不能再侍奉主公鞍前马后,不能亲眼看到主公得成伟业,实为憾事!恳请主公,大业铸成之日,派人告知黄盖。黄盖在九泉之下,亦为主公贺!”

高云暗暗的点了点头,手往旁边一伸,“甘兴霸!”

甘宁完全没想到高云会叫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叫他干嘛,一愣神儿,赶紧回道:“末将在!”

“将你弓箭拿来,与本座一用!”

甘宁不知道主公为什么偏要用自己的弓箭,但也来不及多想,赶紧应命,将自己的弓箭送上点将台。

高云伸手接住甘宁的弓和箭,低声说了一句,“我要黄盖活着”。

甘宁一听这话,立马明白了主公的意思,原来主公是要借他的鬼目之术,保下黄盖。赶紧微微点了点头,默默的站到了高云身后。

高云站稳身形,叫了一声“黄公覆!站稳了!”。拈弓搭箭,拽满弓弦,开如满月悬天。

甘宁赶紧施展鬼目,紧紧的盯着高云箭的方向,“主公,偏左三分,好!再偏右半寸、抬高一寸,好!放!”

高云听得甘宁一个“放”字出口,松动弓弦,破长空流星飞錾,“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