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请”字不过是客气话,其实刘协不过是个傀儡,得亏了高云这么个善主儿,好生好气的待他。高云的话,刘协自然是心甘情愿的奉行。

一见高云奏折,刘协即刻拟定诏书,便数袁绍举兵造反、谋朝篡国之大罪,派人马便行各州,张贴传谕。

事不出郭嘉所料,冀州、并州、幽州、燕州这些大小官吏也都是明白人,在官场混迹多年,辨别局势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谁都看的出來,袁绍眼下已经是垂死挣扎了。河北、辽东等这些地盘势必会被高云收归帐下。自己要是再跟着袁绍,那到时候肯定是死路一条。

所以,各地官吏争先恐后的发表声明,与袁绍决裂,尊奉天子诏令。

这一下好了,除了袁绍屯军的安平、三儿子袁尚镇守的太原和大儿子袁谭镇守蓟县三处之外,其余各地一片同声,全都脱离了袁绍。

这时候的袁绍已经病的不轻了,卧床不起,听说了这些情况,顿时病情加重,口吐鲜血,几度晕厥。

审配、郭图、颜良、文丑等一般心腹文武看到袁绍这个样子,各个忧心。

审配与郭图等人暗地商量道:“眼下兵临城下,主公如此状况,只恐凶多吉少。若无人主持大局,岂能抵挡高云大军,不知诸位,可有高见,”

郭图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可否请大公子暂时主掌局面,以抗高云,”

颜良和文丑对视了一眼,文丑说道:“主公尚在,岂可如此,”

审配摆手道:“将军此言差矣,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汇集清河,不日必然來袭。主公昏迷不醒,岂能拒敌,若拘执我等常理,冀州必为高云所破矣,届时,又将置主公于何地,只是长公子谭远在蓟县,路途遥远,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倒是公子尚近在太原,若提兵前來,旦夕可至。以我之意,不如请公子尚暂执军政”。

郭图摇了摇头,说道:“不妥,公子谭乃是主公长子,此时若我等请公子尚出來执掌均衡,只恐公子谭不服。倘若因此惹出事端,岂不适得其反,”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0362:袁绍二子起兵戈

见审配郭图二人争执不下。颜良和文丑互相对视。拱手告辞。一起走了。

自袁绍病后。军中事务都被审配和郭图把持。沮授和田丰因为太过刚直。得罪审配和郭图的地方很多。因而越发被排斥。如今已经无法参与军政。俩人索性自娱自乐。在居所饮酒笑谈。

俩人正喝着呢。门帘儿一挑。颜良和文丑走了进來。见了沮授和田丰二人。颜良文丑拱手施礼。

沮授哈哈大笑。“二位将军。不在主公近前。到我等无用之人这里。有何贵干呐。”

颜良赶紧说道:“沮大人何出此言。如今主公病重。不能理事。审配郭图等人意图拥公子上位。却因人选之事起了争执。末将等皆是粗鲁莽夫。如此紧要关头。不知如何是好。久知二位足智多谋。故而特來求教”。

田丰仰天而叹。“唉。晚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之事。有死而已。二位不必多言。今朝之酒尚可饮。明日之头未必存。哈哈哈哈。喝酒。”

沮授大笑。“大丈夫处世。不识其主。死有何惜。。当死。当死也。哈哈哈哈。”

颜良文丑面面相觑。尽皆愕然。

袁绍此时已经昏迷不醒。汤水不进了。审配和郭图这里还在为立长还是立幼的事争执不休。袁谭和袁尚却先有动作了。

斥候得了消息。回來报告。袁谭袁尚已各自起兵。齐奔冀州而來。

高云这边也收到了消息。便召集众人商议。

贾诩笑道:“袁绍子嗣之争由來已久。长子袁谭虽是嫡出。然骄奢淫逸。缺失威信。而袁尚乃是袁绍后妻刘氏之子。袁绍偏爱刘氏。故亦有意立袁尚为嗣。此局之下。文武为之分立。逢纪郭图等人拥戴公子谭;而审配辛评等人则欲立公子尚。两派之间勾心斗角。互不两立。如今袁绍病笃。二子起兵名为拱卫冀州。实则争夺嗣位耳。

若主公起兵攻打冀州。袁绍二子势必联手。则于我军不利矣;但倘若主公按兵不动。袁绍二子必然相争。待他两败俱伤之时。主公挥军西指。一举可平袁氏矣。”

高云心里暗笑。“袁绍这俩儿子还真是操蛋的主儿啊。一共就还剩下三座城了。还争个屁啊。真有意思……”。

心里这样想着。脸上不由得就笑了出來。“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文和说的是。那就这样。先按兵不动”。

高云这里按住兵马。隔岸观火。优哉游哉的。但袁绍这边可就乱成一锅粥了。

袁谭和袁尚两路兵马。几乎同时兵临冀州。但是因为不清楚城里的情况。所以谁都不敢进城。

袁谭领兵马屯扎在冀州城北袁尚驻军在冀州城西。两军一开始还盯着。生怕打來。

但一连过了十几天。一点动静也洠в小T废瘸敛蛔∑恕8昙蜕塘康溃骸白蛉粘侵兴蛠硐ⅰ8盖撞∏樵椒⒀现亍V慌率比瘴薅唷H舸耸痹邢冉顺恰1厝黄仁垢盖琢⑺梦弧H绱艘粊怼S谖疑跷焕N乙馇老冉恰2恢壬庀氯绾巍!

逢纪琢磨了琢磨。点头道:“公子此言不无道理。既然主公病笃。那么谁争得名分。谁便抢占了先机。到时候名正言顺。必然胜券在握”。

袁谭点点头。打定主意。即刻传令。拔营出寨。开赴冀州城。

而袁尚这里也一直盯着袁谭。听说袁谭起兵南进。知道准是要进冀州城。赶紧找辛评商量。

辛评劝袁尚道:“此时袁谭进城。恐怕主公病情已危。若袁谭进了冀州。恐怕主公迫于形势。会传位于他。既然袁谭有心争位。那公子与他之间。必然难免一战。此时袁谭急于进城。戒备松懈。公子若发兵突袭。必可大胜。如此一來。局势皆在掌控也。”

袁尚连连点头。“先生所言甚秒。我即刻发兵。截击袁谭。”

袁谭这里倒确实一心只想进城争名分。完全洠氲皆懈叶4蠖尤寺砭嗬爰街莼褂卸嗬铩T斜硗蝗簧钡健T反胧植患啊4蟀芸魇洹1巳铩T笊恕

逢纪劝袁谭道:“袁尚一时得势。未足为惧。如今公子退兵在此。袁尚必然急于进城。如此一來。他营寨必然空虚。公子可暗派兵马。突袭袁尚营寨。焚其粮草。断其粮道。纵然那袁尚争得名分。他兵马失养。也必将溃散。届时公子再发兵攻打。必可复夺冀州。”

袁谭大喜。称赞不已。即刻发兵。偷至袁尚营寨附近。一声呐喊。杀入寨内。四下放火杀人。

袁尚大败袁谭之后。果然不再防备袁谭。因为不明城中形势。所以带着大队兵马进城。正好被袁谭兵马趁虚而入。袭破营寨。焚其粮草。

袁尚听闻大怒。发兵攻打袁谭。袁尚的母亲刘氏在太原听了消息。也发兵马。与袁谭交战。袁谭这里也赶紧从蓟县调兵增援。

一时之间。冀州城外战火纷飞。两下兵马厮杀。混战不休。

高云在清河府呆着。一个多月按兵不动。就跟看戏似的看袁绍俩儿子厮杀。

看的多了。也不禁叹然。“袁绍也算是英雄一世。也算是叱咤风云的主儿。但洠氲剿饬┒诱媸侵砉凡蝗纭J翟谑翘懒恕T舷氩幻鸲寄寻 !

郭嘉笑道:“子嗣纷争。自古就有。只是袁绍洠氲阶约夯嵬蝗徊≈亍R蝗换蛐砘共恢劣谡庋薄

高云点点头。“嗯。眼下我看袁家俩儿子也打的差不多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替袁绍收场了。”

郭嘉看了看贾诩。贾诩笑道:“然也”。

高云哈哈大笑。随即升帐点将。使张飞赵云甘宁张绣分军四路。各自依计埋伏。

高云自领大军。使莎琳娜张华嫣为左右副将。出兵清河。直奔冀州。

这一下。袁谭和袁尚立马不打了。一个个都吓蒙圈了。他们原本的如意算盘。是想先把位置争过來。然后调集兵马。抵御。

但是他们这也太理想化了。高云二十万兵马就在清河驻扎着。怎么可能让他们平息了局面再打。

0363:沮授田丰遭狱厄

高云这兵马一动,对于此时此刻的袁家势力来说,无异于冷水浇头。袁绍俩儿子这才意识到,眼下相对于争夺权位来说,保命似乎更为迫切。

袁尚听了消息,赶紧聚集文武商议对策。

辛评献计道:“如今高云大军压境,其势颇大,难以匹敌。若要退之兵,除非上下一心,戮力拒敌。属下以为,公子可速发信函与公子谭,约其共同举兵,援救冀州”。

袁尚琢磨了琢磨,略带迟疑的说道:“父亲仍在冀州城内,绝不可不救。然而,若袁谭趁机袭吾之后,如之奈何?”

辛评又道:“属下以为,公子不必忧虑。如今公子以援救主公为名,进兵冀州。公子谭若趁机作乱,乃大逆不道之罪也。以属下所见,他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子当速起兵马,联络冀州城中诸将,退之兵为重”。

袁尚听了辛评这一番话,似乎也觉得可信,点了点头,即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去袁谭军营。

此时袁谭在冀州城北屯扎,也意识到才是最要紧的。看了袁尚书信,正好符合他的心意。随即提笔回书,答应双方暂时休战,一起营救冀州。

此时的冀州城内已经是人心惶惶,上到文武将佐、下到兵丁军卒,全都知道主公病重不能理事,大军已动,旦夕将至。

审配看到这样的情形,心里也惶惶不安,便找郭图商议,想让俩公子一起出兵,合力抵御。

郭图也知道,这是唯一一条还有可能存活的路。于是俩人一拍即合,与颜良文丑商量之后,便各自修书,派人发给袁谭和袁尚。

颜良和文丑俩人离开郡衙大堂,一路无话,并行来到城墙,望着远处。

良久,颜良叹了口气,开口说道:“你我兄弟自黄巾造逆时追随主公,南征北讨许多年。如今主公情势堪危,此一役,恐怕你我将葬于此地矣”。

文丑笑了笑,“生为马上将,何惧裹尸还?即便今日便死,你我兄弟为伴,黄泉路上,亦不孤单”。

颜良听这一眼,与文丑对视一眼,旋即仰天大笑。

袁谭袁尚二人达成了约定,各带兵马启程,赶到冀州。袁谭屯兵冀州城北二十里、袁尚在冀州城西十五里扎营。与冀州城颜良文丑麾下的五万亲兵形成品字形布防,各派人马打探消息。

但是打探到的消息却是,在东武城停下了。东武城在冀州城东南百里之外,高云领着大队兵马到了这里,即刻传令兵马进城休整,一连半个多月,毫无动静。

袁谭、袁尚以及袁绍麾下众文臣武将尽皆诧异,不知道高云这是要干吗。

又过了十多天,依旧没有一点前进的意思。袁谭、袁尚等人也逐渐开始有点懈怠了。

这人就是这样,即便是再大的危急,只要时间一拖延,总会形成一些潜意识上的错觉,错误的以为危急似乎越来越远了。

其实就算明白危急仍旧还在,但也没有人可以保持一直的精神紧张。

包括颜良文丑这样的大将,拖了近一个月之后,心里那根弦也开始松了。

但是,假象终归是假象,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危急好像要自己消失的时候,惊报却突然来了。

袁尚在西营多日无事,正在中军跟谋士武将们议论的意图。突然帐外高喊“急报!”

袁尚赶紧通传,紧跟着便又一名斥候撩帘而入,跪倒在地,急报道:“启禀公子!张飞突袭巨鹿,吴将军战死,巨鹿已失!”

袁尚大惊失色,还没来得急再问一遍,门外又是接连急声“急报!”

“报!启禀公子!赵云领兵偷袭,占了平棘!”

“报!邬县失守!守将为甘宁所杀!”

“报!张绣突袭武邑!守将魏忠不战而降!”

“报!高云大军突进,已进驻枣强!”

袁尚噗通一下,跌坐在椅子上,吓的面无血色。

袁谭和冀州城也差不多同时得到了回报,一个个吓的魂不守舍。

唯独沮授和田丰俩人,听了消息,哈哈大笑,齐道:“果然如此!足下高见!高见也!哈哈哈哈!”

俩人虽是举杯大笑,但却双目流泪不止。沮授敲着碗、田丰敲着酒盏,俩人异口同声,泣声唱起了屈原的诗,“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有一个审配的亲兵小卒,恰好经过田丰门外,听到里面沮授和田丰同声高歌,虽然听不懂什么意思,但小人的直觉却让他很欢喜。

赶紧跑到审配面前,添油加醋的一描述,说田丰和沮授听说主公病笃,一起在田丰家里饮酒作歌,大相庆贺。

审配本来就跟沮授和田丰不和,一听这话,也不细问,即刻派人,将沮授和田丰一同下狱,等候发落。

颜良文丑听闻消息大惊,急忙来到狱中,要救沮授和田丰逃走。

沮授却反问颜良文丑道:“二位将军,冀州旦夕不保,二位欲逃乎?”

颜良冷笑一声,“我二人身为战将,临阵无退,杀身有择,命之然也!岂有逃走之理?先生未免太过小觑吾等!”

沮授和田丰哈哈大笑,田丰乃道:“二位将军不走,却为何要让我与沮授先生逃走?”

文丑一愣,说道:“我二人身担主公护卫之责,岂能弃主而逃,留千古骂名?然则二位先生经天纬地之才,今为小人所害,吾二人不忍见高士惨遭屠戮,故此特来相救!”

沮授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谋士,不能辅明主以成伟业,又岂能惜杀身而失名节乎?二位将军虽在牢狱之外,然亦难免一死;吾二人虽身陷囹圄,亦不过一死。有何惜哉?二位速去,各全己名,休要两误!哈哈哈哈”。

说完这些,沮授回过身去,又跟田丰开始抚掌作歌,不再理会颜良和文丑。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黯然叹息,只好离去。因为此时,冀州的形势,已经没有时间让他们耽误了。

张飞取巨鹿、赵云占平棘、甘宁夺邬县、张绣袭武邑,高云再从东武进军到枣强。实际上已经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对冀州城形成了完全包围的战略局面。

(今日欠补更一章,改为1月23日补)

0364:袁谭袁尚熄战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眼看着袁绍俩儿子打的风生水起,实力磨损的也差不多了。

高云决定进兵冀州,一举攻取城池,击破袁绍残余兵马。

但是这令还没传,却被贾诩给拦下了,“主公,此事尚须三思啊”。

高云一愣,问贾诩道:“文和何出此言啊?”

贾诩笑着问高云道:“诚然,以眼下局势,出击冀州,实为必然。但不知,主公意欲如何进兵啊?”

高云一摊手,“这还有什么顾虑吗?所谓‘兵贵神速’。当然是大军齐举,急攻冀州城啊”。

贾诩摇了摇头,“主公,属下以为,如此不妥”。

“噢?为何?有何不妥?”

贾诩又道:“如今袁绍之势虽已穷尽,然而袁谭袁尚二人,仍旧于太原、蓟县等地屯有重兵。主公若长驱大进,打破冀州自然易如反掌。然而,主公自付,果能擒获袁绍二子乎?”

高云琢磨了琢磨,摇了摇头,“未必,冀州城里少说还有五万兵马,袁谭和袁尚虽然打了这么久,但是俩人一直在从本太原和蓟县增兵,麾下兵马各有近十万。虽然我们骁勇善战,但要说一定能保证不让袁谭和袁尚逃走。这个我心里确实没底”。

贾诩点了点头,“然也,正如主公所言。若冀州城破,袁谭袁尚必然挥军突围,回走太原、蓟县。而袁氏一族,久居河北,关系脉络盘根错节,极其复杂。若袁谭袁尚不除,必为后患。如此一来,主公势必又得分兵远袭太原、蓟县,劳军耗力,迁延日久。而即便主公打破蓟县,倘若袁谭奔入辽东,与乌丸沆瀣一气,主公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