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决策的时候,听说内阁都吵翻了天,司礼监也不敢批红,吵来吵去,最后还是嘉靖亲自拍板,把唐毅送上了应天巡抚的宝座。

嘉靖是气迷心了?还是觉得把唐毅推到了火坑,良心发现,突然要弥补他的损失了?

你要是这么想,显然是把嘉靖想得太美好了,这位道君皇帝把唐毅又推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火坑,饿不,根本就是火山!

先说说应天巡抚吧,南直隶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安徽加上江苏,面积非常大,事情也多,就会根据不同的使命,设置不同的巡抚,比如为了对付倭寇,就设立了苏松巡抚,为了平定农民起义,设立了凤阳巡抚,从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同为巡抚,但是管辖的侧重区域完全不同。

那唐毅这个巡抚管什么呢?

简言之就是南京,就是留都,就是应天府!

再说明白点,就是管理南京多如牛毛的军队!

“徐公子,喝茶。”唐毅倒了一杯。

徐邦阳慌忙双手捧起来,“多谢大人,您只管叫我邦阳就是。”唐毅没说话,而是示意他把茶水喝下去。

徐邦阳仰脖,把茶水倒了进去。

呕!

一股难以形容的苦涩从嘴里蔓延开,徐邦阳差点都吐了,他强忍着把茶水咽了下去。难道唐毅还要戏耍自己?

下一秒,他也傻了,只见唐毅给自己倒了一杯,也喝了下去。

“喝得了苦茶水,才能干得了大事情。”唐毅叹道:“朝廷让我裁军。”

“不会吧?”

徐邦阳真的吓坏了,开什么玩笑,光是减少一点俸禄,就弄得振武营兵变,死了一位侍郎,要是大刀阔斧地裁军,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唉,振武营兵变,陛下极为震怒,不只要严惩叛乱士兵,还要彻底清查,将无用之兵悉数革去,减轻朝廷负担。”

唐毅淡淡说着,针对振武营兵变,南京兵部侍郎李遂主张安抚士兵,许复旧制月粮及折银,并密捕为首25人入狱,杀3人,其余戍边卫。

胡萝卜加大棒,这也是历来哗变的惯用手段,这一次还死了一个侍郎,不杀人是交代不过去的。

只是朝廷态度非常耐人寻味,以往得过且过的内阁对这个处置非常不满意,认为乱兵烧杀抢掠,残忍分尸朝廷命官,已经形同匪徒,不可能效忠大明朝廷,必须全部解散。

同时,还有其他募兵,世兵,也积弊重重,必须加以清查整顿,重新核定员额,发放粮饷。

内阁如此态度,嘉靖又处在盛怒之下,自然准了内阁所请,在挑选办事人员的时候,平叛之中,表现出众,沉着冷静,才华横溢,有大将之风的唐状元,唐钦差,就成了不二人选。

要不是内阁热情推荐,唐毅无论如何也当不上应天巡抚的。

只是破格提拔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严党想要把唐毅放在火上烤!看着略显瘦削孤单的唐毅,徐邦阳突然生出一丝同情,他曾经痛恨过唐毅,恨不得他粉身碎骨。可是这些年下来,徐邦阳越发敬佩唐毅的手段,羡慕他的好运气。只是到了如今,他才窥见了唐毅的另一面。

从出道至今,唐毅一直充当背黑锅,干脏活,当牛做马的悲催角色,所做之事,都危险重重,换一个人,只怕早就粉身碎骨了。

“唐大人,卑职,卑职才疏学浅,要是能帮得上大人,只管吩咐就是,绝不含糊!”徐邦阳坚定地说道。

第496章裁军

裁军,绝对是最难的事情,可越是艰难,就越能显示出本事。徐邦阳清楚,他的出身不但不是助力,相反会成为包袱。别人可以靠着努力,升到总兵,自己是万万不可能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承袭爵位,道路艰难不说,他还有些看不上。

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不管多么艰难,都要拼一把!

“你真的想好了?”唐毅道:“你要是反悔了,巡江参将可以交给别人,你还是继续当国公少爷,不用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不!卑职愿意相信大人!”

徐邦阳下定了决心,就不再迟疑了。唐毅的手段他领教过了,别人干不成的事情,他没准就有出人意料的办法。

“嗯,咱们也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可要你的帮忙。”

徐邦阳痛快道:“大人只管吩咐就是!”

“痛快,是个爽利的人!”唐毅赞道。

其实如何处理东南庞大的军队,唐毅早就想过,倒不是他未卜先知,而是形势所迫。王直和徐海虽然降而复叛,但是倭患越发减轻,是不争的事实。

东南上上下下,几十万的大军,百姓苦不堪言,裁军是必然的,可也是危险的。哪怕是后世,打了几年仗下来,也和普通人的习惯不一样了,很难融入社会,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大明朝的财政出了名的艰难,地方官吏又贪墨无度,到时候很有可能给一点钱,甚至不给钱,就地解散。经过战火考验的士兵,没了生活来源,落草为寇,上山为盗,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唐毅却不想这样,一来朝廷如此对待有功之人,会寒了天下人的心,二来也会给地方留下祸患。

放在别的时候也就算了,大航海时代,到处都是等待开发的土地,经过军事训练的士兵正是开疆拓土的急先锋,随便解散了,根本就是浪费资源,是犯罪!

“军士们不是恋着那件鸳鸯战袄,而是离开了军队,就没了生活来源。东南人多地少,他们没有可耕织田,也不会经商做生意,搞不好就要饿肚子。如果我们能解决军士的生活问题,让他们离开之后,活得更好,更潇洒,自然就迎刃而解。”唐毅道:“徐公子,你有什么看法,开诚布公,只管说出来。”

“遵命。”徐邦阳思索了一下,道:“大人,道理虽然如此,只怕行不通。”

“原因?”

“数万大军,遣散他们要多少钱?少了他们不干,多了朝廷拿不出,而且就算银子给够了,军中的家伙都是不懂得算计的,拿了银子,到赌场转了一圈,就什么都不剩了。回过头,他们还是会闹事的。”徐邦阳把两手一摊。

唐毅微微一笑,“说得好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给银子是不行的。”

“那还能怎么做?给土地吗?”徐邦阳惊问道,银子虽然难,还能张罗,土地却是有价无市,让谁吐出一亩半亩的,都难度不小,他可不认为唐毅有那个本事。

感到了对方的怀疑,唐毅索性把自己的打算和徐邦阳说了……要给几万人找到体面的工作,绝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军士除了年轻力壮,就没有什么技能了。

想了想去,唐毅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职业,那就是运输物流!用人多,技能也不复杂,收入还相当可观,简直就是为了军士们量身打造的。

唐毅把徐邦阳叫过来,两个人围着地图,又聊开了生意经。曾经的记忆又唤了回来,徐邦阳眼睛瞪得老大,最初还是倾听,到了后来,直接和唐毅大声嚷嚷,越聊越热乎。整整一个下午过去了,他们还意犹未尽,转过天,两个人又跑到了江边,对着往来的船只,不停指指点点。

在他们的面前,已经不是一条涛涛的江水,而是无穷无尽的财富,金山银山,滚滚而来啊!

东南开海之后,丝绸茶叶畅销,江南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改成了桑田,棉田,茶叶园,粮食产量下降,越发依赖外省调运,最近的就是江西和湖广,两地相对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如果走长江航道,运到东南一石粮食不会超过十二钱,很有赚头。

要不了多久,长江就会变成一条“金江”!

上下游商业繁荣,人员物资往来频繁,就需要有发达的物流系统。原本的小打小闹肯定不行,尤其是沿途还有不少水贼强盗,威胁着客商的安全。

振武营的士兵多数和倭寇打过仗,对付区区水贼,不在话下。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航运公司,往来长江之上,运输物资,传递消息,再连带着经营客栈酒馆,每年少说也有上百万入账。

光是这笔钱,就足够养活数万名的士兵了。

徐邦阳越想,越觉得唐毅高明,最后更是捧腹大笑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莫非本官的办法不好?”

“不,不是!”徐邦阳道:“大人,您要做的不就是在长江上成立一个漕帮吗?这些年过去了,您还记仇呢?”

唐毅也笑骂起来:“凡是得罪了本官的,我就要让他一辈子都不舒服!”唐毅霸气地宣布着,其实他对徐邦阳还有所保留,光是航运显然满足不了唐毅的胃口。

交通行下辖不少棉纺的作坊,由于推行新式的机器,织布效率大增,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松江的土地一多半都种上了棉花,临近的州县也都差不多。

显然,必须要开拓新的棉花产区,才能满足对原料的旺盛需求。想来想去,就把目光放在了湖广。

江汉平原在后世也是棉花的主产区之一,加上靠近长江水道,运输便利,地价也相对便宜。完全可以在湖广大量种植棉花,供应江南近乎无底洞般的需要。

唐毅进行的完全是产业布局,这种超前的目光,可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有了方向,下面就是忽悠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选择徐邦阳,是唐毅反复思索的结果。

经过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的杀戮,勋贵功臣剩下的太有限了。南边能数得着的,就是魏国公一家。徐邦阳是徐鹏举的儿子,身份很有优势。军中关系错综复杂,外人是弄不清的,而徐家是一百多年的地头蛇,犄角旮旯都看得清清楚楚。

“徐公子,我给你三成航运公司的股份,你去拉拢那些军中的将领,凡是愿意交出兵权,解甲归田的,都可分到股份,不止他们衣食无忧,还能传给后人。再有,你告诉他们,只是暂时交权,只要进入了航运公司的体系,以后有好机会,一定全力支持他们东山再起。”

“明白!”

徐邦阳点头,“大人,股份要怎么分配才好,是按照官职高低,还是从军长短……”

“这是你的事情。”唐毅毫不客气打断,说道:“我只管把事情交代下去,你要是办不好,我就换人。”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唐毅收起了商讨时的开诚布公,到了分配任务的时候,他就像是霸道的地主,拼命压着手下的长工,一点不留情。

徐邦阳咧了咧嘴,几天之前,他看到嘉靖逼着唐毅,冒着天大的风险裁军,他还有些同情,可是到了如今,他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丫的,唐毅和嘉靖是一路货色,对待手下人,用起来一点不客气,活该有个嘉靖使唤你,要不然我这心里怎么平衡?

徐邦阳一肚子气,可是办起事,却不敢迟疑。他积极在军中奔走,说服大家,同意唐毅的计划。

……

孙凡的家里十分贫寒,要不然也不会跑到振武营从军,他靠着战功,升到了总旗。他参加了一场叛乱,孙凡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完蛋了,可是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迎来了生命中最重大的转折。

巡抚大人到了他的家中,还带来了礼物,两匹柔韧的棉布,正好给小孩子做衣服穿。孙凡激动地落下了泪,他就是被唐毅救下的那个妇女的丈夫。

由于被乱军惊动,妻子受到了惊吓,提前一个月生产,在临盆的当天,孙凡都吓得半死,连接生婆都告诉他这种状况很容易出人命。

孙凡跪在地上,嘴里头不停念着文曲星,别人都以为他疯了,又不是考科举,你拜文曲星干什么?

孙凡心说你们懂得什么,要不是唐大人,媳妇早就死了,唐大人就是天上的文曲星,有他保佑着,保证能逢凶化吉。

还真别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神仙显灵了,母子平安,孙凡总算是有了儿子。

小孩子今天百岁,请来了不少军中的兄弟,一起开怀畅饮,只是大家都想不到,唐毅竟然会来了,孙凡激动地脸都紫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剩下趴在地上,砰砰磕头,脑袋都青了。

“不要拘束,本官其实早就想来看看,只是公务繁忙,好不容易才有了空闲。”

有会说话的军士忙陪笑道:“大人日理万机,还能记着我们,小的们真是感激不尽。”

“是啊,是啊!”孙凡感动的又要磕头,唐毅连忙拉住了他,“再磕就成磕头虫了。”

唐毅站起身,笑道:“本官这次过来,一来是道喜,二来嘛,想要和大家伙商量一件事情。”

“大人请讲。”

“你们还愿意留在军中吗?或者说,朝廷要裁撤振武营,你们作何感想?”

第497章榜样的力量

果然来了!

在场的几十个当兵的全都脸色煞白,自从哗变之后,朝廷处置了几十个伙伴,虽然粮饷还照样发,但是大家全都忧心忡忡,生怕朝廷会秋后算账。

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朝廷竟然要裁撤振武营。

当年为了抗倭,把大家伙召集起来,出生入死,打了这么多仗,轻飘飘一句话,就要把裁了,把我们当成了什么!擦屁股纸吗,用过就扔,真是欺人太甚!

换一个官员说,只怕当场士兵就要哗变,可是面对着唐毅,大家都没了底气,一个个低下了头。

孙凡的岳父叫胡老成,是一个百户,听到消息脸色凄苦,可是大喜的日子,他生怕出事,女婿是个闷葫芦,不会说话,只有他出面了。

“唐大人,您是顶好顶好的官,兄弟们心里头都清楚,上面的意思,您也不能违抗,总而言之,兄弟们不会让大人难做的,裁就裁了,有手有脚的,总归饿不着。大家伙说说,是不是?”

军士们一个个低下了头,默不作声,有几个干脆端起酒碗,大口喝着酸涩的浊酒,心里面就跟有一股火似的,到处乱窜。

当兵虽然不好,可一个月有一石粮食,还能填饱肚子。大家伙也不年轻了,十几岁能去当学徒,都二三十岁,除了种田,真是不知道能干什么。可是家里头有田可耕,谁又会提着脑袋投军啊?

一想到要失去了饭碗,谁的心情也不好受,甚至有人眼圈发红,强忍着泪水。胡老成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破旧的院落,气压低得让人窒息。

孙凡仗着胆子,打破了沉默,道:“大人,俺还想当兵。”

“为什么。”

“俺要养活儿子。”

“一石粮食够吗?”

孙凡愣了一下,痛苦地摇摇头,“不够,有比没有强!”

“哈哈哈!”唐毅笑了起来,“其实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此话一出,大家伙都来了精神,聚精会神听着。

“本官可以帮忙,把你们打散,分配到其他的军中,继续吃粮当兵。”

孙凡和胡老成激动地就要下跪,唐毅一摆手,拦住他们,叹道:“什么地方都有欺生的毛病,你们去了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粮饷还会更少,再有每逢打仗,要冲在最前面,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说句实话,会比现在过得更难。”

唐毅说的坦诚,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可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别的选择吗?生活已经不允许他们做更多的奢望了,只要能活下去,就是幸运了。

人活着最大的动力就是希望,明天比今天好,儿子比自己好,当知道未来只会更暗淡的时候,再坚强的汉子也会承受不住。

有人捂着脸,怕别人看到自己的懦弱,却没有注意到,对面的人泪水也流了下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有把他们逼上了绝路,这帮人才会服从自己的安排。

“其实,还有一条路,不知道大家愿不愿?”

唰,所有目光都落在了唐毅身上,一双双眼睛的深处,燃烧起强烈的光芒。没有人说话,全都注视着唐毅,仿佛在聆听天神的旨意般虔诚。

“弟兄们,抗倭大局已定,朝廷大举裁军,是必然的,这一次振武营兵变,不过是把一切提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