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回过神来后,大殿里讲武堂和都察院的官员纷纷挺身而出表达了对李云天支持,一个个义愤填膺,使得现场刹那间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安武侯李大牛和忠武伯李满山虽然是李云天的嫡系,但两人却没有开口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神情异常严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面对着大殿上群情汹涌的一幕,宣德帝不停地在那里咳嗽着,由于咳得太厉害使得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异样的红晕。

“圣前不得喧哗!”侍立在宣德帝身旁的金英见大殿里乱哄哄的,禁不住上前一步,尖着嗓子高声喊道。

听闻此言,那些七嘴八舌地给李云天抱不平的文武官员们这才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望向了宣德帝,等待着宣德帝的圣裁。

“左都御史,你是否知道此事?”片刻之后,宣德帝的咳嗽声停了下来,在众臣的注视下望向了左都御史顾佐。

“禀皇上,吴御史事前并没有告知臣,臣不知此事。”顾佐闻言连忙离开队列来到殿前,沉声向宣德帝禀告,脸上一脸的无奈。

“吴御史,镇国公乃大明中流砥柱,你可知诬陷朝廷重臣该当何罪?”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神情严肃地看向了吴欣。

“皇上,镇国公看似是忠良之臣,实则大奸大恶之人。”吴欣丝毫不为所惧,向宣德帝一拱手,义正词严地高声说道,“皇上,据臣得到的消息,镇国公自从坐镇交趾后不仅从与南洋的海外贸易中获利甚重,而且还垄断了交趾的商业,从中攥取了大量税收!”

轰的一声,吴欣的这番话立刻在太和殿上引发了一阵骚动,众臣相互间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

谁都知道与南洋诸国的海外商贸以及交趾的税收都是李云天在负责,尤其是与南洋诸国的海外商贸,每次都给户部的国库和宣德帝的内库分别带来数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在众人看来,在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面前能挡住诱惑力的人寥寥无几,李云天辛辛苦苦地操劳南洋海贸的事情,因此从中捞些油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人会计较这些。

如今吴欣捅破了这层大家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自然使得众人倍感诧异,弄不清楚吴欣为何要这样做,难道是想以此博取不畏强权的清名?

能立在太和殿的文武大臣无不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肯定不会相信吴欣向李云天发难的目的是为了给大明追回流失的税收,因为这跟李云天对大明的贡献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况且吴欣以前行事一直中规中矩并没有拿下多少贪官污吏,岂会忽然之间就转了性子?

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吴欣想要通过李云天来博取清名来当做资本,朝堂上不少言官以攻讦当朝重臣为荣,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今李云天是大明朝堂之上风头正劲的人,要是弹劾李云天的话一定能引起朝野上下的注意力,那么吴欣也就一举成名了。

“吴御史,你可有证据,朝堂之上可不容你信口雌黄!”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面无表情地望着吴欣。

这使得大殿上再度安静了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了吴欣的身上,很显然,吴欣如果不是手头掌握了什么东西的话是不会在朝堂上弹劾李云天的。

“皇上,臣接到一封匿名的检举信,说镇国公把交趾的生意都交给了以九州商会为首的商贾,而商人逐利在交趾大肆压榨百姓。”

吴欣伸手从衣袖中拿出一个信封,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着呈给宣德帝,“不仅如此,信里陈诉了镇国公操纵九州商会与南洋诸国海上贸易,进而从中中饱私囊,攥取了惊人的钱财。”

宣德帝望了一眼那封信,然后向金英微微颔首,金英随即快步走下御阶接过了信封,躬身交给了宣德帝。

“皇上,单凭一封匿名的信件就要弹劾一名朝廷大员,臣觉得太过儿戏了一些。”就在宣德帝接过那封信的时候,内阁首辅杨士奇上前一步走出了队列,不动声色地向宣德帝说道。

“臣也觉得不妥,倘若众臣皆风闻奏事,那么朝堂局势必将混乱。”随即,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吏部尚书蹇义也难得地站了出来,沉声向宣德帝奏禀。

“皇上,镇国公乃朝中重臣,为国尽心尽力,臣以为应慎重处置此事。”张辅见状沉吟了一下后也站出了队列,向宣德帝宏声禀道。

由于内阁首辅杨士奇率先表明了态度,因此蹇义和张辅再也无法置身事外,这不仅因为李云天与两人之间有着很好的交情,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身兼多项要职,一旦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无人能顶替他的位子,故而他们自然要向着李云天说道。

“臣附议!”见内阁、军阁和六部的主官已经表明了立场,大殿里的文武重臣纷纷向宣德帝躬身说道。

李云天不可能给自己求情因此安静地立在那里,当听见众臣给他求情后心中感到颇为欣慰,看来他平常的工夫没有白下,朝廷各方势力都跟他相处融洽,此时自然会伸出援手。

不过随后李云天就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扭头向后望去,只见身后的众臣齐刷刷地躬着身子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那里,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与此同时,宣德帝的右手紧紧攥住了龙椅的扶手,冷冷地望着鹤立鸡群般站在殿前的的李云天,双目闪过一道杀机。

龙椅的一侧,侍立在几名庶吉士中间候旨的方良神情惬意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闪过了得意的笑容。

第755章心神不宁

“众卿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镇国公为国操劳,兢兢业业,岂容他人无端诋毁?”就在李云天有些不知所措地呆立在那里时,宣德帝的声音响了起来,“销毁此信,着锦衣卫查办吴御史!”

李云天闻言连忙转身望去,只见宣德帝把手里的信封递给了一旁的金英,金英躬身将其收下。

“镇国公,朕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的。”宣德帝见李云天望了过来,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剧烈咳嗽起来,冲着金英摆了摆手。

“退朝!”金英向宣德帝一躬身后尖着嗓子高喊了一声。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殿内的众臣不约而同地向宣德帝一躬身,齐声高呼道。

在两名内侍的搀扶下,宣德帝咳嗽着从侧门离开了太和殿,走的时候冷冷地瞪了李云天一眼。

由于李云天等人都躬着身子,因此没人看见这一幕,不过跟在宣德帝身后的方良却清晰地把宣德帝的这个举动看在了眼里,神情惬意地走出了太和殿。

与此同时,几名殿前侍卫架起吴欣离开了,吴欣也不反抗任由那几名侍卫带离,李云天暗中扭头望了一下,只见吴欣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慌乱,这使得他的心不由得猛然往下一沉。

宣德帝离开后,太和殿的文武重臣纷纷上前安抚李云天,虽然谁也不知道吴欣这是抽了哪门子风忽然间向李云天发难,不过很显然宣德帝对李云天十分信赖,不仅让金英销毁了那份匿名的检举信,而且还将吴欣打入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

李云天微笑着与众臣寒暄,虽然显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过心中却暗暗着急,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乾清宫,东暖阁。

“你们都下去吧。”待宣德帝在暖榻上坐下后,金英冲着屋子里侍立的宫女和内侍挥了挥手,不动声色地吩咐道,“让方大人进来侯着。”

“臣叩见皇上。”宫女和内侍们随即躬着身子退了出去,金英口中的方大人自然就是指方良,很快就赶了过来,跪在地上给宣德帝行礼。

“今天在朝会上的情景你也看到了,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吗?”宣德帝此时已经停止了咳嗽,面无表情地望着方良问道。

“皇上,臣已经准备好了,只是不知道何时下手。”方良闻言抬起头,神情严肃地问道。

“尽快,朕恐怕已经等不了多长时间了。”宣德帝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神情凝重地望向了手里攥着的手帕,上面有一大滩被他咳出的血渍,颜色有些发黑。

“臣明白。”方良眼前一亮,向宣德帝微微一躬身,然后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皇上,镇国公在京城人脉极广,不仅掌有骁武军而且与京军关系密切,皇上不可不防呀。”

听闻“骁武军”三个字,宣德帝的双目流露出了复杂的神色,骁武军是大明军中第一精锐,城外的骁武军大营里驻扎着三万李云天整编的骁武军,还有一万隶属于骁武军的蒙古骑兵驻扎在北京城北面你的昌平。

尤为令宣德帝感到忌惮的是,骁武军拥有着能攻破北京城城墙和城门的佛朗机炮,这样一来万一骁武军有变的话,那么京城可就危矣。

别看北京城的禁军和京军加起来有十几万,可真要是打起来的话还真的不是三万骁武军的对手,况且那一万蒙古骑兵半天之内就能从昌平赶回来作战,届时无疑使得骁武军如虎添翼。

况且,宣德帝还担心驻守京城的京军会放骁武军进城,原因很简单,取得了与鞑靼、瓦剌的交战的胜利后,宣德帝让李云天协助整编京城的京军。

经过一年多的整编京军的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使得李云天与京军有了香火之情,天知道到时候有没有京军会临阵倒戈,毕竟京军相当一部分是周征的手下。

周征进入军阁后虽然不再掌兵,但是他的那些属下却依然以其马首是瞻,而李云天是周征的女婿,周征会眼睁睁地看着李云天身陷囹圄?

宣德帝现在感到非常头疼,原本有李云天和周征坐镇,京城的防线固若金汤,可是一旦两人有了异心,那么将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传武平侯!”不过,宣德帝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开口吩咐金英。

武平侯梁少杰是宣德帝安插在骁武军的棋子,梁少杰是肃王府的仪宾,大明的皇亲国戚,因此用来制衡李云天最好。

早在李云天去交趾平叛的时候,宣德帝就未雨绸缪将梁少杰安插在了李云天的身边,结果得到了李云天的重用,一路飞黄腾达,现在是骁武军的三号人物,在骁武军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将成为宣德帝对付骁武军的杀手锏,一旦李云天出了事需要梁少杰来稳定骁武军的局面。

“下去吧,记着,一定要把事情办好。”随后,宣德帝面无表情地嘱咐方良,方良现在所办的事情事关重要,他需要一个由头来把李云天拿下,以给七岁的太子扫清登基后的障碍。

在宣德帝看来,李云天就犹如西蜀时的诸葛亮,有他在的话太子将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这绝对不是他所愿意看见的局面,因此必须要在离开这个世界前替太子解决这件事情,要不然朝中的各派势力都会团聚在李云天的身边,届时皇权将被彻底架空。

宣德帝最为青睐的其实不是李云天出奇制胜的谋略,而是李云天炉火纯青的社交手段,使得他得以与朝中各派势力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今天太和殿上众臣皆为李云天辩解而没有落井下石就很好地说明了李云天在众臣中的人缘。

这恰好是宣德帝不愿意看见的一幕,如果李云天是一个忠臣的话,那么他将游刃有余地帮太子掌控朝堂上的局势,可万一李云天是一个奸臣的话,那么太子将会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谁也不希望朝臣们一团和气,而是希望有几方势力相互抗衡争斗,否则的话就将演变成为君权独自对抗臣权。

这样一来的话,除非像洪武帝和永乐帝这样的强势皇帝,要不然君权就会在与臣权争夺中处于劣势。

而太子只有七岁,很显然与强势扯不上关系,这就令宣德帝感到异常担忧,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得不采取行动来保护太子。

“臣遵旨。”方良向宣德帝磕了一个头,起身倒退着离开了东暖阁。

等出了东暖阁的门,方良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狰狞的笑意,心中感到异常得意,别看李云天是堂堂的镇国公,结果还不是要栽在他的手里。

晚上,李云天吃了晚饭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留在讲武堂办公,而是乘坐他的那辆四轮马车返回镇国公府。

一路上,李云天忧心忡忡,显得有些心神不宁,白天朝会时发生的事情让他感到有些难以理解,不清楚好好的吴欣为何要向他发难。

很显然,李云天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简单的意外,吴欣不仅敢在朝会的时候公然弹劾自己,肯定是有所依仗,要不然在被殿前侍卫带走的时候岂会如此的轻松?

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李云天可以肯定,吴欣的这次发难是有备而来的,幕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利益团体,想要趁着宣德帝患病期间来对付他。

李云天很清楚,人一旦到了弥留之际就会变得非常敏感和偏执,吴欣今天虽然看起来弹劾他失败,但是实际上已经成功地达成了目的,使得宣德帝对他产生了戒备的心理。

宣德帝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如果李云天可能威胁到大明的皇权,那么他即便与李云天的关系再好,肯定也会下手把他给除了,免得给太子登基后带来麻烦。

当年洪武皇帝兴蓝玉大案,除了蓝玉骄横跋扈外,那就是趁机铲除朝廷里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骄兵悍将,给皇太孙朱允炆的登基扫平道路。

身为皇帝,宣德帝肯定要给太子以后的事情做打算,绝不愿意看见大明的权力旁落到臣子们的手里。

李云天不得不承认,吴欣选择的这个时机非常巧妙,不仅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成功地挑拨了他与宣德帝之间的关系。

在李云天看来,既然对方费尽心机挑起了战端,那么绝对不会半途而废,肯定会趁胜追击,一鼓作气地将他打垮。

因此,李云天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处理手头的事务,他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吴欣的身上下手找出蛛丝马迹以寻找躲在吴欣幕后的人。

非常可惜的是,如果李云天能审问吴欣的话,他就能从吴欣那里得到有用的线索,不过吴欣现在被关进了诏狱,除非有宣德帝的命令否则无人能进入诏狱去见吴欣。

而且,李云天现在也不方便去见吴欣,毕竟是吴欣当众弹劾了他,要是他去诏狱的话那就有了向吴欣示威的嫌疑,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因此只能全力探查吴欣的行程和关系圈。

第756章忧心忡忡

“相公,是谁在朝堂上向你发难?”回到了镇国公府,周雨婷见到李云天后神情关切地问道。

所谓人红是非多,吴欣今天在朝会上弹劾李云天一事早已经传遍了京城,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谁能想到堂堂的镇国公也有被弹劾的一天?这使得围绕李云天是否贪墨一事的流言蜚语漫天飞舞。

“相公也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捣鬼,不过他已经达到了目的。”李云天摇了摇头,神情显得颇为无奈,由于事发突然他手里没有有效的情报因此推测不出是谁指使的吴欣。

“皇上不是下令销毁了那封信,而且还将那个吴欣打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听闻李云天说对方已经达成了目的,周雨婷的双目顿时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一封莫须有的信根本就伤不了相公,然而通过这封信却可以离间相公和皇上。”李云天苦笑了一声,一言道破了其中的奥妙,对他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宣德帝极有可能从信任他变成忌惮他。

“皇上不会中计吧?”周雨婷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连忙娇声问道,她可是清楚其中的厉害,李云天现在是大明位高权重的忠臣,如果宣德帝认为李云天对大明忠心耿耿,那么李云天就是一个辅助幼主的贤臣。

反之,要是宣德帝怀疑李云天心存异志想要掌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