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与崔礼不同,他从朴永吉的眼神中除了震惊外还看见了炙热,这是朴永吉商人本性所产生的本能反应,而崔礼的志向是在仕途故而除了惊愕外并无其他的异样。

“本使问你,你是想在朝鲜国当上湾商大房,还是想把货物卖到大洋彼岸的国家?”随后,李云天微笑着问向了朴永吉。

“上使大人,小人愿意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朴永吉闻言后先是有些疑惑,随后明白了李云天的意思,知道李云天有招揽之意,随后面色不由得一喜,连忙神情激动地冲着李云天跪了下去。

即便是坐到湾商大房的位子,一年来也不过为了几十万两的生意来回奔波,而一旦加入到大明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商团,那么届时经过他手上流通的货物将达到千万两白银的规模,这是每一个商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据本使所知,大明的九州商会将在汉城设立汉城分会,专门负责与朝鲜国的商贸事务,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本使将推荐你担任副会长。”

李云天见状欣慰地点了点头,朴永吉的表现令他很满意,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朴永吉很显然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符合他的要求。

为了加强对朝鲜国的掌控,李云天准备双管齐下,从政界和商界逐步进行渗透,届时朝鲜王会发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李云天悄悄织下的一张大网里。

因此,李云天决定在汉城设立九州商会,通过九州商会逐渐掌控住朝鲜国的商贸,这样一来无疑就握住了朝鲜国货品的流通,届时将给朝鲜王沉重一击。

朝鲜国最基础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的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经济的关键,这也是李云天肯出大价钱从朝鲜购买军粮的重要原因,想要以此来笼络朝鲜国的农户。

因此,土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朝鲜王朝的太祖在朝鲜国立国后确立了高丽王朝末期开始的科田制,废除了贵族占有大片土地的陋习并解放了大批奴婢,不过可惜的是朝鲜国的奴婢现象依旧十分严重,而两班贵族们通过科举侵占土地的情形也日益严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贸在朝鲜国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与大明之间的贸易更是变得日益频繁,商税已经成为了朝鲜国的一项重要税收。

宣德年间,大明的经济在宣德帝休养生息国策的推动下逐渐走向繁荣,对朝鲜国的那些高档特产,如人参、高丽纸、裘皮、海产干货等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巨大。

汉城、义州和开城的商人,也就是京商、湾商和松商每年可以给朝鲜国带来近百万两的白银输入。

朝鲜国本土金矿和银矿稀少,要依赖外界的输入,主要是从日本国的输入,朝鲜国的商人除了与大明贸易外还作为大明和日本国贸易的中转商,用从日本国贸易得来的白银购买大明的丝物,再将大明的丝物运到日本换取白银。

据史料记载,朝鲜国“贸白丝于大明者,皆入倭馆,则辄得大利。白丝百斤,贸以六十金,而往市倭馆,则价至百六十金,此大利。故白丝虽累万斤,皆能售之”。

为了挣脱商业上的主导权,松商在人参批发和出口贸易活动中与京商、湾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纷纷与大明和日本国进行三方间的国际贸易。

他们通常从朝鲜寺庙里的生产者那里大量买进高丽纸,从东部海岸买进海带、海参等干货,从中部和北部山区猎人那里买进水獭、豹、虎等野兽的毛皮,从大明进口白丝、锡等物,从日本国进口红铜、铁器等物。

此外,朝鲜国通过大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城出现了专门航行到朝鲜的琉球国贸易船。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王朝立国后与和大明、日本国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与大明的贸易包括三种类型,既官方的朝贡贸易、官方人员的夹带的走私贸易和民间的走私贸易。

其中,除了牛、马、盐、铁等商品外,由于朝鲜国盛产人参,因此朝鲜国对大明最重要的贸易就是人参贸易。

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朝鲜国允许到大明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每包人参为10斤,故此得名。

后来,朝鲜国为了扩大货物流通,规定使团的官员可以携带朝鲜货物,如皮毛、纸张、海产干货等杂物去大明进行贸易。

由于使团里像译官等低级官员手无余钱,无力置办前去大明交易的货物,因此朝鲜国的商人们就趁虚而入,或贷款给那些低级官员,或直接为使团提供包参和包银,从大明购买商品。

通过这种方式,商人们出售人参和其他商品来换取大明的织物、日用杂货、金属品、书籍、药材、染料,还有朝鲜王室所用的药材、珠宝、苏杭绸缎等奢侈品,以及日本国的白银,数量巨大,利润可观。

据史料记载,朝鲜国输送到大明的商品包括马匹;貂、水獭、青鼠、豹等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

从大明输入朝鲜国的有牛、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各种书籍;乃至于进口珠宝玉石、漆器牙雕、家具古董、钗环首饰、猫狗鹦鹉等珍禽异兽。

另外,大明严禁出口的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类的书籍,以及牛角、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米、豆、麦等谷物,以及生丝铜铁等物,主要也是由使团私带和走私进口。

第663章两粒妙棋

九州商会汉城分会成立后,将负责处理大明和朝鲜王国之间日益频繁的商贸,规范两国之间的贸易秩序,既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商品流通,同时也能从中收取关税用于辽东的边疆建设。

“小人愿意,谢上使大人提拔!”

得知李云天想任命他为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副会长,而九州商会汉城分会将负责大明与朝鲜国之间的商贸,朴永吉顿时又惊又喜,如此一来他岂不是将掌控住朝鲜国对外贸易的大权,随后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郑重其事地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

“九州商会的运作与你们松商不同,你若想要独当一面,那么必须要熟悉九州商会的规则流程,本使觉得你能胜任这个职务。”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开口嘱咐道。

“上使大人放心,小人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厚爱。”朴永吉闻言连连点着头,神智有些恍惚,一时间有些难以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本使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来处理个人事务,然后来汉城找九州商会的人,本使希望你能参与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筹建事宜。”李云天见朴永吉冲劲十足,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让朴永吉参与九州商会汉城分会的筹建无疑将使得其更有一种归属感。

“上使大人,小人交接完手头的账册后就赶来汉城。”朴永吉再度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然后欢天喜地地离开了,此次前来太平馆他可谓收获丰厚。

“上使大人心胸宽广,下官深为敬佩。”等朴永吉走后,崔礼冲着李云天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像李云天这样能委以朝鲜国商人重任的大明官吏着实少见,也可见李云天宽阔的胸怀。

“本使只不过给了他一个机会而已,以后如何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李云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然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崔礼问道,“你如何看待贵国的科举制度?”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崔礼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向李云天躬身回道。

“哈哈……”李云天顿时笑了起来,像崔礼这样能清晰地看清楚朝鲜国科举制度弊端的两班权贵子弟实在是凤毛麟角,恐怕那些两班权贵们正忙着如何兼并土地,中饱私囊。

而说到朝鲜王国的科举制度,那么就不得不提及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所设立的科田制。

高丽王朝时期实行的是土地国有的制度,但是自高丽王朝中期以来,豪族、寺院兼并土地日益严重,大地主的农庄林立,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受到破坏,国有的土地被权臣所霸占,并且肆无忌惮地不断扩占,由此造成税制紊乱,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经济基础陷入危机,类似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

权臣对土地的占有是其得以在朝政作威作福的资本,占有国家大部份土地的权臣自然就可以影响国家财政,进而可以左右国家政治,排斥打压异见的士大夫。

因此,朝鲜王朝的开国太祖李成桂为了打击反对他立国的权贵阶层,就必先要改革田制,只有削弱权臣的根基后才能将其一举除去。

公元1388年,李成桂宣布将属于佛寺的三百多处土地收归国有,并没收国家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私田文契。

公元1390年,李成桂下令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

公元1391年,李成桂让官吏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共79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宣布实行科田法,整顿高丽王朝中期以来陷于混乱的田制,恢复土地国有制度,重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保护其使用权。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称科田。

第一科得田150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

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

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10结或5结。

从“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看,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

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而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结糙米30斗,旱田1结杂谷30斗。

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1结白米2斗,旱田1结黄豆2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田作为国家开支的来源。

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国家规定公私田租的数额,“此外有横敛者,以脏论。”

科田法的实施有积极意义,它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也多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

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防止土豪的产生威胁中央。

科田制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争斗,通过田制改革,旧贵族失去了经济基础纷纷崩溃,李成桂及其心腹新官吏(郑道传、赵浚等)通过坚决地实行改革,获得了大量土地,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

因此,在实行科田制后的1392年,清除了高丽王朝旧贵族势力阻碍的李成桂建立了王朝王国。

虽然李成桂凭借着科田制成功打击了高丽王朝的那些旧贵族,但同时也给朝鲜王朝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使得新的两班贵族迅速崛起,对田地的吞并程度远超高丽王朝时期。

朝鲜王朝的科举分为正统科举、武科举同杂科科举三种,前者是两班子弟的特权,一般百姓只能参加杂科。

李成桂开国后也承袭了高丽时代的旧制,形成了新兴的两班贵族,其身份是世代相传,成为朝鲜王朝的统治阶层,垄断了国家一切的利权。

与高丽王朝的旧两班贵族一样,朝鲜王朝的两班贵族从建国起就掌握着朝鲜国经济基础。

在李成桂的科田制改革中,以郑道传为首的功臣从旧贵族手中夺得了土地,而建国后由于李成桂以各种名目授予的田地(科田)、俸禄(所谓功臣田),再加上两班贵族私自圈占、兼并的平民田地,使得两班财不断积聚,而政府税源则日益捉襟见肘,两班的经济特权造成了国家的贫弱。

自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也就是现任朝鲜王李陶以来,两班农庄的扩展到了无法抑制的程度,两班的********使得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了佃农,而拥有足够的庄丁、奴婢的两班因为加速对荒芜土地的开垦、并进一步兼并土地,使得他们的财富因此犹如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

地方上,两班官吏鱼肉人民,获得巨额田租,而政治上,两班官吏也是财大气粗,因此造成的朝廷纲纪紊乱,弊端丛生。

最终,两班贵族们成为了隔在庶民与王室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掌握了国家的实际统治权,进而造成了王室的没落,在朝鲜王朝存续期间朝鲜王通常都会受到两班权贵的制约,乃至于在两班贵族的推动下改朝换代。

作为一个没落的两班权贵子弟,崔礼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故而他能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两班权贵们鲸吞土地的后果,不仅会使得百姓生活困苦,而且还将架空王权。

不过,要想扭转朝鲜王国两班权贵吞并土地的局面谈何容易,首先要否定朝鲜王朝太祖大王李成桂开创的科田制,其次是要对付科田制的既得利益体――掌握了朝鲜王国政权的两班权贵。

说起来,朝鲜王国的科田制与大明的屯田制十分相似,李云天之所以迟迟未动屯田制,不仅因为屯田制是明太祖定下的祖制,更重要的是它与大明勋贵的利益休戚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李云天才想方设法成立了讲武堂和骁武军,通过对外战争逐渐用募兵制来取代屯田制。

“崔检详,你愿不愿与本使一起结束贵国这种使得两班官吏日益坐大的科举制度,给百姓们创建一个安逸祥和的太平盛世!”笑了一阵后,李云天语峰一转,神情严肃地望着崔礼。

“上使大人救了下官一命,恩同再造,下官愿意誓死追随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崔礼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向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躬身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对李云天所勾勒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想要看看李云天究竟如何来创建所说的太平盛世。

“路在自己的脚下,本使相信你会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李云天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像崔礼这种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的聪明人来说,一个远大的目标比高官厚禄更有吸引力。

在离开汉城前,李云天在汉城布下了崔礼和朴永吉这两颗棋子,希望两人能齐头并进,在朝鲜国的政界和商界都能混出一番名堂来,不负他的厚望。

第664章建州女真

十月下旬,李云天和雷婷等人离开了汉城,在朝鲜国军队的护送下赶往位于平安西道的西京平壤府,跟在平壤城里坐镇的赵德会合。

赵德原本以为他在平壤城里会很清闲,等运送货物的大明船队抵达平壤府的码头后他这才愕然地发现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故而忙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