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腥说耐换鞑⒃诙淌奔淠谧橹鹦碌姆老摺�
由于战斗和战役的上述特点,坦克兵的作用提高了。因为坦克兵能够最充分地利用使用核武器的后果。火箭兵至和炮兵应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好发射和射击准备并对敌实施密集突击,同时要提高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工程兵要掌握快速保障部队机动以及构筑防护敌人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工事的方法。防化兵要进一步完善防化学武器的方法,掌握辐射侦察方法和采取消除敌人使用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后果的其他措施。航空兵的战斗行动也有新的特点。飞机的高速和低空飞行使航空兵与地面部队的协同动作更加复杂。精心组织的侦察、防空、防护敌人大规模系伤破坏性武器以及其他战斗保障措施的作用更大了。后勤分队和部队不得不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在各种物资和技术器材的消耗大大增加,不断受到敌地面和空中兵力袭扰破坏的情况下不间断地保证部队一切需要。
战斗和战役组织工作复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各种兵力高度机动,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军队的指挥问题又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各级指挥员、司令部和政治机关必须提高工作效能,在解决组织与实施战斗行动的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越来越显而易见的还有,在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作战,要求全休军人必须使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勇敢无畏,随时准备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完成受领的任务。因此,精心组织的党政工作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957年苏共中央十月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苏军党政工作的决定》,强谢指出,在解决武装力量担负的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改进苏军中的党政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工作旨在加强我国武装力量的战斗威力,把全体军人团结在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周围,教育军人无限忠于苏维埃祖国,发扬苏联各族人民友好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苏共各次代表大会、苏共中央各次全会都强调,必须把我党和苏维埃国家争取与维护和平的政策同随时准备还击任何侵略的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党的第二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苏联武装力量,同时也指出必须进一步完善其战斗准备。这是因为,在现代条件下,武装力量所担负的任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都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军事勤务的条件完全不同了,对战斗准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由以下几个极为重要的情况造成的:
第一,我们正在同比过去的敌人强大得多的可能的敌人相对抗。列宁预见到了这一点,并警告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反对的是渺小的、小得可怜的(从世界帝国主义的角度来看)敌人,如白痴罗曼诺夫,吹牛大王克伦斯基,士官生和资产者匪帮。现在反对我们的是有高度文化的,用头等技术装备起来的、组织非常严密的世界帝国主义巨人。必须同他斗争。必须善于同他斗争……工人同志们!学习沉痛的但是有益的革命教训!认真地、紧张地、不断地准备保卫祖国、保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美国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近些年来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伊朗及其他地区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因此正在通过加强自己政策的侵略性为摆脱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外交和社会经济矛盾寻找出路并全面加紧战争准备。西方国家和其他敌视我国的国家公开结盟,改变了世界军事政治力量的态势,要求我国武装力量准备同时在数个战区作战,而在有的战区将面临敌人的优势兵力。敌人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全体军官应保证武装力量备军种的兵团和部队具有更高的战备水平。
第二,苏军担负着繁重的国际主义任务,根据有关协定,它不仅要保障祖国的安全,而且还要保障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同“华沙条约”各国兄弟军队一起担负着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住务。第三,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经常地引起准备与实施战役和战斗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并要求完善军事学术。高水平的战斗素养和军事学术是提高我国武装力量战备水平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物质消耗的源泉。苏联前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苏联元帅曾指出,敌人发起的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以及其公然奉行以武力解决国际问题的方针,使我们没有权力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军事发展的辩证法在于,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要解决一些更复杂、更重要的任务。一定要继续前进,一定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列宁的这些话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法则。列宁指出,“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白白可以得到的……”。因而,战争作为政治的暴力手段的继续,也是科学和艺术:“没有科学是不能建设现代化的军队的”。马克思说,起义和战争一样,是一种艺术。认识军事的客观规律和原则很重要,但是,这还不能回答在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下如何行动的问题,也不能保证在战时取胜。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在战争中有各种客观规律同时在起作用。这些规律往往互相交织在一起并且互相对立着,从而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同时,交战各方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力图认识并为自己的需要而利用某些客观规律的作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因此,在战斗中就会出观复杂、极其紧张、不断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战斗和战役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首长和各级指挥员能否正确判断客观情况,及时定下正确决心并善于将其付诸实现,或者换言之,需要作战艺术。这就是军事的全部“秘密”,即全部复杂性之所在。战争经验表明,司令员和各级指挥员要想真正掌握作战艺术,除具有渊博的军事知识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外,还须具有发达的战役战术思维能力,对待事物的创造性态度、迅速判断和深刻分析情况的能力,以及诸如勇敢、大胆、果断、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定性和顽强精神等素质。要求全体军人具有高度的精神战斗素质和军事技能、很强的耐力。要求整个部队具有良好的野战素养和空战素养。随着军事的发展,对这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表现这些素质的条件却越来越复杂。就是在战场上表现出的一般的自制力,其精神和肉体上的紧张程度也要比以往的战争高得多。
因此,在将军和校尉级军官的训练中,除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外,不断提高指挥部队的实际能力,提高组织能力,磨练意志,搞好指挥机关和整个军团的战斗协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列宁说:“如果没有实际本领,任何学校,任何大学都是一钱不值的。”这在作战艺术上特别重要。当然,如上所述,如果没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就不可能表现出很高的作战艺术。但是,也应注意到,最先进的理论只有在它不仅被个别军事首长和指挥员所掌握,而且被广大军官所掌握时,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和作战艺术的组成部分。须知,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尽管不懂得应当集中主要力量于决定性方向和建立突击集群或必须集中火力杀伤敌人的理论的司令员和指挥员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学会实际运用这些似乎人人皆知的军事理论原则仍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更深入地研究过去战争的具体经验。
总之,要养成为表现出高超作战艺术所必需的素质,首先就要无条件地执行训练与培养军事干部的一条基本要求:战争中需要什么,军队就训练什么。
二、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在军队及其指挥机关训练中的作用
现代条件下,对军队及其指挥机关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所指出的,“军事技术、军队编制、战争特点和作战方式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对军队全体官兵的战斗素养、精神政治素质、思想和心理的坚定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实战的条件下训练军队,不得有任何姑息懈怠和程式化的东西,使军队受到全面锻炼,做好在同技术装备精良、力量强大的敌人进行艰苦、紧张斗争的情况下夺取胜利的准备。为此,在训练中应设置复杂的、符合多变的战斗条件的地面战斗情况和空中情况。所有演习必须经过精心准备并在各种地形、各个季节、各种气象条件下不分昼夜地进行。演习的规模(其中包括行动纵深和演习持续时间,要符合诸兵种合成分队和部队将在战斗中完成的任务。演习过程中,要根据战术情况的特点完成一切必要作业(构筑战壕、掩体、掩蔽部、发射阵地、观察所,伪装,设置障碍与排除障碍,采取防护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措施)。演习中的部队给养、医疗保障、后送“伤员”、运送物资和技术保障等,完全按照当时的战术情况即按照实战要求组织。演习的内容应当是非常丰富的和全面的,符合多变的战斗情况。战后年代,诸兵种合成军队战术演习在军队的整个战斗训练体系中的作用更大了,成为军队训练的最高形式。每个战斗训练阶段均以演习告终。在演习中,可以综合研究并解决军事学术的基本问题,推广应用军事学术的新成果,实际演练战役战术任务,使军事学术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有各军、兵种的分队和部队、各专业部队和勤务部门共同参加的演习中,组织与实施战斗行动的问题能得到全面演练。各兵种的分队和部队均按照诸兵种合成分队和部队的需要协调自己的行动,共同努力完成统一的战斗训练任务。
在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中,各分队和部队不仅受领符合实战正面和纵深要求的任务,而且全面实际演练那些任务完成。在演习中,不允许人为地中断训练问题的演练,而应当根据设置的战术情况,以及双方的实际决心和行动,自然而然地、一个接一个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双方的行动应象在实战中一样是军队有机体各个环节(直至班、组长和士兵)共同参加的行动。在诸兵种合成军队演习中,现代战斗的特点将最充分地显露出来。
通过演习,可以提高野战素养和空战素养,练习各种武器和战斗技术装备的使用方法,使分队和部队的动作协调一致并做好在各种情况下采取积极、果断的战斗行动的准备。指挥员、司令部和政治工作人员则通过演习检查自己的决心和计谋正确与否,并在组织协同、全面保障作战和实际指挥部队方面受到锻炼。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在演习中能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实战的条件下开展党政工作。部队全体人员能在演习中巩固并丰富先前学到的各种战斗训练知识,增强经受战斗情况考验的能力,学会使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体力完成受领的任务,养成战斗中所必需的其他精神战斗素质。
除根据战斗特点设置战术情况外,在演习中还应广泛运用模拟手段。在演习进入实弹射击阶段,火炮,迫击炮,和坦克向各战斗队形的间隙射击,让炮弹从己方部队头顶上飞过,部队则练习紧跟己方炮弹的炸点冲击,飞机向地面部队近前投弹,在地面部队战斗队形上空进行“空战”。为了克服对坦克的恐惧感,在演习中象在战争中一样,让坦克从步兵、炮兵及其他兵种人员的头上方碾过。要采取各种心理训练方法锻炼部队。总之,诸兵种合成军队战术演习,可以在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实战的条件下训综军队,使之保持最高级战斗准备状态。此外,这种演习中还可以实际检验条令内容、各种战术标准、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战斗性能,以及发现组织与实施战斗的新方法并以此促进军事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诸兵种合成军队的演习的分类:
按实施方法分为:对抗演习和单方演习,有假设敌或带实弹射击以及使用其他兵器;
按作用分为:示范演习、试验性演习和以协调分队、部队、兵团的行动并检验其训练水平为目的的一般演习。按演习规模和任务性质分为:分队演习、部队演习和兵团演习。
对抗战术演习是指挥员、司令部和部队战术训练的最完善的方式。在这种演习中,双方都是实实在在的作战部队,事件的发展,无论从时间上讲还是从地域上讲,都是双方在统一的战役战术情况下实际行动的结果。在对抗演习中,一开始就充满竞赛精神,各方都力图及时识破对方构企图,争取先发制人并使自己的部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是,对抗演习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第一,演习双方都是根据苏军的组织方法和战术行动,因此不可能针对可能之敌的组织方法和战术组织部队的训练。第二,在对抗演习中防方不是总能实现自的己训练目的。在许多情况下,演习第一阶段过后,防方实际上就退出了演习的全过程,而被迫按照总导演的计划行动。为了在全纵深组织对抗,在演习的某些阶段不得不使用假设敌。
在单方演习中,只一方有部队和分队行动,而另一方的行动则用专门派出的分队或靶子和模型表示。这些分队的战术情况和行动是按照总导演预先确定的计划安排的,因而演习充其量只能是在没有尖锐对抗的情况下按照一方的决心和行动进行。但是,在单方演习中有可能根据可能之敌的作战观点更具体地进行组织与实施战斗行动的演练。因此,只有在假设敌的兵力相当强,其行动非常积极的情况下,单方演习才是有益处的。单方演习实施方法与对抗演习大致相同,只是敌情是由总导演通过负责假设敌行动的副导演和调理员规定的。在单方演习中,总导演可以集中精力于一方的训练,使之进行得更好。在这种演习中,更便于从一个训练问题转入另一个训练问题,在必要时还可以重新演练掌握不好的战术动作而不影响演习的全进程。最后,采用这种方法实施演习时,可以更多地进行实弹射击。
根据以上所述,在准备战术演习和选择演习的实施方法时,要全面权衡它们的利与弊并善于把各种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实弹射击演习(使用各种兵器的)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演习进行,又可以在单方演习或对抗演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内利用现有靶场进行。
实弹射击演习的主要特点是:演习中把完成战术任务和射击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是实弹射击,所以责任特别重大。应杜绝任何程式化的东西,实际演练对目标的侦察,准备射击诸元,观察射击效果,指挥射击和搞好各种火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
在这种演习中应特别注意设置好靶场,按照规定的距离射击。还应特别注意在实弹射击中不要忘记分队要迸行适当的战术行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搞好与友邻、配属和支援兵力的协同动作,等等)。在实弹射击演习中,应完全按照可能之敌的观点设置靶场和组织防御。在某些演习中,应实际摆放一些敌人的武器和战斗技术装备。
试验性演习通常是为了以下目的举行的:研究和检验部队的编制、军事学术的新原则,试验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战斗性能,探索有效使用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方法以及更完善的指挥部队的方法,解决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和正在研究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的,既可是实弹射击演习,也可不是。为了对所研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