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的这一句话演讲,被当时的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透过这句“一句话演讲”,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其里边蕴含着的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谴责了当时政治战线、思想战线、文化战线上“不战而屈”的投降派,又赞颂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勇敢战斗,决不屈服的可贵品格。“不战而屈”和“战而不屈”,相同四字的不同组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硬骨头精神的试金石。这是一句话,但又不仅仅是一句话,它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鼓舞了人们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挺身而出,战斗不止。

由上可见,有时候,语言贵精不贵多。一句话演讲,抛开转弯抹角与旁生枝节,抓住要表达的东西的精髓,巧作对比,达到了一语中的、一招致胜的效果。

第五部分 “小平特色”: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谈话是一门艺术,尤其是领导干部找人谈话,既能看出谈话者的水平,又能感觉得到谈话者的风格与个性。中国伟人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杰出的领导人,其语言特点是一针见血,往往几句话就能切中要点,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他曾经和数不清的人谈过话,不少听过邓小平谈话的人虽然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他的谈话很有“小平特色”——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忌大话、空话。〃

且看邓小平同志与刘志坚同志的三次谈话,领略一下邓小平同志谈话的魅力。

第一次:引而不发。

作为原红三军团宣传部长的刘志坚,被派往张国焘领导的四方面军去慰问,并被留在了那里,后来还被安排当上了四方面军的宣传部长。在那里,刘志坚度过了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他数次提出要回原部队都没获得批准。当红军过草地到达陕北后,他正式向组织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在黄土高原上一间很普通的窑洞里,身穿灰色军服的红四方面军宣传部长刘志坚,找到了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

邓小平和他握手后就问:“你有什么事情吗?”

“邓副主任,我想找你谈话。”

“谈吧。”

“邓副主任,我想回原来的部队去,那里的同志我都熟悉,工作起来顺手。”

邓小平看看刘志坚,说:“你就不要回去了,我们还要派人到四方面军的部队去。”

由于种种原因,中央红军和张国焘主持的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之间有一些隔阂,现在会师到了陕北,要解决这些隔阂和矛盾,互相调动干部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小平同志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你就留在那里,这道理不用我多讲。”

道理刘志坚的确明白。刘志坚还想说些什么,但看看邓副主任的目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时,邓小平说:“没有别的事了吧,那就这样吧。”

刘志坚琢磨琢磨着小平同志的话,思想上也就想通了。于是,他还是回到了原四方面军,肩负起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第二次:直来直去。

淮海战役后,中原野战军在河南商丘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把中原野战军更名为第二野战军,同时成立了各个兵团。

会议闭幕的前一天,时任桐柏军区政治委员、桐柏区党委书记兼十纵政治委员的刘志坚接到通知:午后邓政委要找他谈话,内容面谈。

刘志坚准时赶到了邓小平的办公室,坐下后,小平同志便开门见山地说:“你不要回桐柏军区了,到四兵团去,和陈赓搭伙计,他做司令员兼政委,你做副政委兼主任。”邓小平语气顿了顿,“你做政治工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说到这里,他目光直视着刘志坚。

刘志坚刚说了两句怕自己不能胜任的话,邓小平就截住话头,说:“不要说了,没有什么问题就这样吧。”

刘志坚只能举手敬礼,告辞了。整个谈话不超过5分钟。

第三次:要领突出。

1975年,刘志坚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的政治委员。很快,邓小平把他叫去谈了一次话。这次谈话的特点是干脆利索、一言中的且指点迷津。

刘志坚赶到邓小平家时,看见张爱萍也在那里。小平先和张爱萍谈,刘志坚就坐在旁边。内容不是很多,但重点十分突出。军委决定让张爱萍当好科技人员的后勤部长。“要让他们安心搞科研,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和张爱萍谈完,小平同志便把目光转向了刘志坚:“你去昆明,第一条,首先要把军队的工作搞好。”见刘志坚点头,他又接着说:“第二条,军队不能搞资产阶级派性。”刘志坚知道他是有的放矢,当时昆明军区内部的派性相当严重,对军队的破坏很厉害。“第三条,军队要同地方的派性彻底脱钩。”

刘志坚深知这三条的重要性,便坚毅地点点头。

“还有什么问题吗?”见他们没有说什么,邓小平又说:“那就这样吧。”

正是由于小平同志谈话往往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要领清晰,因此,事隔几十年后,刘志坚同志还记忆深刻。但愿我们在与别人谈话时,也能像伟人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语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切中要害。

第五部分 邓小平智对法拉奇(1)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人民大会堂,邓小平同志接受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

邓小平是一位睿智机敏、虚怀若谷、言简意赅的领导人,而法拉奇则是一位以提问刁钻刻薄而著名的“极不好惹”的女记者。采访结束后,两人的交锋令整个世界为之一震。两次采访共计四个小时,内容重点是邓小平同志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分析。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两人斗智斗勇,以高超的语言艺术,短兵相接,妙语连珠,而又谈笑风生。

8月21日两人见面时,可能是要给邓小平一个好印象,一落座法拉奇就对邓小平说:“明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邓小平幽默地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就算是吧,也别祝贺我。我已经七十六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啦!”法拉奇接过话头说:“如果我父亲七十六岁,我这么跟他说的话,他一定会打我!”邓小平微笑着说:“那当然,你不能这样跟你父亲说。”在如此轻松的气氛中,采访开始了。

以问题尖锐著称的法拉奇单刀直入地开始了第一个问题:“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要永远保留下去!”他接着说,“毛主席的功过要‘七三开’,功是主要的,应该排在第一,错误是次要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否认毛主席就是否认了我们党。我们将永远纪念他。”

法拉奇紧追不放地问:“中国人民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但传闻说在中国人谈‘四人帮’时,伸出的是五个指头!”

邓小平立刻明白法拉奇是想问毛主席与“四人帮”的关系。他一针见血地说:“必须清楚地区别毛主席的错误和‘四人帮’的罪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极其巨大,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至少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虽然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犯了‘左’的错误。但是,审判‘四人帮’不会影响到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邓小平说到这一点时非常明确。

法拉奇又问:“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将何种程度提及毛主席?”

邓小平说:“第一,毛主席是有功的,第二位才是过。毛主席有许多好的思想,我们要继承下来,但他的错误也要讲清楚。”他指着法拉奇的笔记本说:“请你记下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法拉奇问道:“为什么天安门广场节日时,还要挂着斯大林的像,这个我很不理解,斯大林犯下了种种罪行,赫鲁晓夫给予改正,为什么不尊敬他却要继续恭敬斯大林呢?”

邓小平反问法拉奇:“赫鲁晓夫做过什么好事?”法拉奇说:“他谴责了斯大林。”邓小平说:“所以你就认为这是他做的好事?”他接着指出,斯大林功大于过,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援助过中国,虽然并非无偿。

法拉奇紧接着问:“那么您觉得赫鲁晓夫不如斯大林好?”邓小平抓住她问题的实质,再次一针见血地回答:“我要告诉你,我们决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这时,法拉奇提了一个令整个大厅空气都紧张起来的问题:“我有一句话,希望您听了不要生气,这不是我说的,西方有人说您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不料,邓小平听完翻译,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用平静的语气回答说:“在西方,他们怎么称呼我都可以,但是我对赫鲁晓夫是了解的,我直接与他打了十年交道。把我比作赫鲁晓夫是愚蠢的。”

邓小平概括了赫鲁晓夫对中国做的种种坏事,然后宽容地说:“看样子,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达不成协议了。这样吧,你保留你的观点,我保留我的。”

“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是真的?”

小平同志坦率地回答说:“毛主席说我不听他的话是有过的。但也不是只指我一个人,对其他领导人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也反映毛主席后期有些不健康的思想。”接着,小平同志风趣地谈了他三下三上的经历。

第五部分 邓小平智对法拉奇(2)

法拉奇听了以后感到有些惊奇,又好奇地问:“这里存在什么秘密没有?”〃

小平同志爽朗地笑着说:“没有什么秘密。就是觉得我这个人还有点用处。虽然有错误,但总还有点用处。”

法拉奇又问:“很奇怪,你从来没有被他们抓起来,没有开除出党,你是否担心他们会杀死你?”

小平同志坦然地说:“林彪、‘四人帮’总是想把我整死,应该说,毛主席保护了我。”

法拉奇马上火上浇油地问:“当时你是否非常气愤,希望报仇?”

/奇/小平同志非常冷静地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大喜欢气愤,气愤也不能解决问题。有不少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活下来?我说我是乐观主义者,相信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我还可以告诉你,我长期在毛主席领导下工作,就我个人内心来说,对毛主席抱有希望。我相信毛主席了解我。事实证明,一九七三年他又把我接回来了并很快委托我非常重要的任务。”

/书/接着,法拉奇又问:“周恩来总理为何一直能在台上掌权?”

/网/小平同志怀着敬佩的心情恳切地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位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也保不住,也就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小平同志说完,她又冒出一个问题:“对江青你觉得应该怎么评价,给她多少分?”

小平同志不假思索地说:“零分以下。”

法拉奇顺势又问:“你对自己怎么评价?”

小平同志微笑而谦逊地说:“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

随着采访的深入,法拉奇对邓小平越来越钦佩,于是她有些不平地问:“邓先生,像您这样的人为什么总是处于二把手的地位?”

邓小平明显感觉这个问题很可笑,便笑着回答说:“我现在的岗位没有影响我的工作。”他进一步透露,为了打破干部终身制,他和一大批老同志都将退居二线,让比较年轻的同志来担任国家领导人。

四个小时的谈话结束时,邓小平也仿佛放下了重担,站起来高兴地与法拉奇握手告别,并幽默地说:“怎么样,我考试及格了吧?”法拉奇由衷地说:“精彩极了!”

法拉奇的采访录很快于8月31日和9月3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分两次全文发表,很多国家报纸纷纷转载,引起了巨大反响。普遍认为“这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无论从谈话的内容,还是从谈话的风格来看,都是世界上少有的。”法拉奇本人也非常得意,她说:对邓小平的采访是她“一次独一无二、不会再有的经历,在我的‘历史采访者’中,我很少发现如此智慧、如此坦率和如此文雅的。邓小平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中国的领导人中有位邓小平是非常幸福的!”意大利总统府的秘书长马卡尼科更是赞不绝口地说:“法拉奇是个难以对付的人。她同不少领导人在采访时都谈翻了,可是她对邓小平特别钦佩、尊敬,这很不容易。”

第五部分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短句(1)

在浩如烟海的俗成语言中,有一些是人们极其常用,又对人际交往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短语,若能在适当场合适当地使用,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些短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充分体现了语言文明的基本形式。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如能经常使用这几句用语,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它们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下面收录的是当代社会里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果的黄金短语。

“早上好!”

无论你昨天多么累,在今天早上起来后,在这新的一天里,都要精神抖擞地向你周围的人道一声:“早上好!”特别是对你的老板和同事。

问一句“早上好!”就是要打破从昨天下班以后到今天早上一直处于停顿状态的同事关系,重新开始新的一天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别人说“早上好!”是很有必要且是一个严肃的行为。

“早上好!”是一句问候语,是亲善感、友好感的表示,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早上好!”一旦说出了口,双方都有了亲切、友好的愿意,彼此间的距离便缩短了,既增进了信任,还沟通了关系。

当然,除了“早上好!”之外,平日里,相互见面时叫“你好”、“再见”也能起到与“早上好!”一样的良好效果。

“请”

在西方国家,几乎在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请指教”、“请稍候”、“请关照”等等。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

“谢谢!”

生活中,我们要常说“谢谢”两个字。道一声“谢谢”,看似平常,却能引起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交际成功的促进剂。人际交往里有一个“黄金法则”,内容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

向别人表示你的感谢是一个积极而有意义的举动。因为这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和行为。感恩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和奉献精神。若你能对别人的帮助表示一下谢意,彼此的关系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