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哲学初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弄清这一点,必须回到老子生活的年代去。毋庸置疑,老子哲学的形成过程,与奴隶制走向灭亡的过程是密切相关的。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诞生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的对抗、冲突和斗争的过程。 正是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老子有可能充分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①
提倡仁义意味着大道废弃,提倡智慧即便带来更多虚伪,提倡孝慈实因六亲不和,提倡忠臣诚为国家昏乱。 显然,老子这里很清楚地看到,一件事的出现,本身就包含着矛盾;任何一个矛盾的似乎解决,也不过是引起新的更多的冲突而已。人们甚至不能设想有某种事物在某一时刻、某一场合可以回避对立面的抵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②。 一当你执著某一东西是美善时,你必须同时把另一些东西贬斥为丑恶的。 美善丑恶的事物和观念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③,要是没有矛盾的彼方,此方也不复存在了。
①《老子。 十八章》②③ 《老子。 二章》
…… 62
65中国哲学初步
既然任何事物都是依存于对立面才得以存在,那么很显然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具有绝对自足的性质,都无法获得永久性的价值。“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①
一切东西都是相对的、有限的,要在它们当中区分什么好一些什么坏一些是没有意义的。 狂风暴雨似乎威力无穷,但能持续多久?天地为狂风暴雨的本源者,天地似乎更伟大。 但“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②包括天地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在迅速变化,没有什分事物比别的事物更具根本性的意义。既然如此,现实的一切事物便都不可能进入最高范畴。那么,世界的终极本源在哪里?最高范畴从哪里给出?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不能不“在物外”去求索本源—本体,不能不从“与物反”的角度来赋予本体以规定性,这个最高本源—本体,老子既不指认为“五行”
、“水”
,也不指认为“气”
,而别开生面地提出一个“道”来“强为之名”
,恰恰就是从“与物反”的原则下引伸出来的。 而所谓“物”
,在老子那里,既包含了自然物事,也包含了社会物事以至观念形态。 老子描述他的道常用的语句如“寂兮寥兮”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显然就是从与自然物事相反的原则规定道。 就是说,在自然物事那里,是有状有象有声有色可听可见可搏可执的。 它们是“有”
、“有物”。至于道,要从感觉去把握它吗?那么它是不可见、不可听、不可闻的。 这就是道。 老子描述他的道常用
①《老子。 四十四章》②《老子。 二十三章》
…… 63
中国哲学初步75
的语句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①等,则是从与社会物事和世俗观念相反的原则规定道。就是说,社会物事和世俗观念与人的有为有事有知有欲是密切相关的。 这也是“有”
、“有物”。至于道,要从为、事、知、欲的方面去理解它吗?那么它是无为无事无知无欲的;要拿仁、义、德、礼与之相比较吗?那么它是非仁非义非德非礼的。 这也就是道。 这个道与前面那个与自然物事相反的道是同一的,都是从与感性万物相反、通过对感性万物的否弃获得的。 而感性万物之得以存在,以及它们在时间、空间上之得以延续和展开,根自于它们自身固有的矛盾性。 因此,道“与物反”的原则,就又表现为对矛盾的否弃。 老子常说到的“混成”
、“混而为一”
、“玄同”
,都是指道自身的无差别状态;“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下殆”
,则是指道外部的无对待情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②,那是指去掉矛盾、冲突、斗争,才能复归于道。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③。 这个“无”
,正是道那种无形无质、无为无事、无知无欲、无冲突无矛盾的一个最高的归结,是老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推演出来的结论。老子从对万物的鄙弃中获得道,从积极的方面看,表明了他对迄今以往的旧制度、旧事物和旧观念的否定性的认识与在精神境界上的超越追求;从消极方面看,他没有捕捉到
①《老子。 三十八章》②《老子。 四章》③《老子。 四十章》
…… 64
85中国哲学初步
对当时和将来的社会发展有普遍意义的新事物,没有任何新事物可以进入他的道范畴,这又表现了他在社会变动时期的失落感。 事实上没有任何现实内容、物质内容的道不可能为人们改造外部世界的行为提供积极的意义。在这一意义上说,这样的道不过是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在本体观上的投射而已。
庄学:借“齐万物”给出的物我同一说
庄子哲学是在老子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老子哲学大量地触及到事物存在的矛盾性。帛书《老子》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随)
,恒也“
①,这“恒”即恒常,实指矛盾的普遍性。庄子承继老子的这种见解,进一步确认:不仅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而且,任何事物的规定,也都是在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获得的: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②
大木梁丽被看作良材,是相对于筑城而言的,如果用之于堵
①帛书《老子》甲本《道经》②《庄子。 秋水》
…… 65
中国哲学初步95
塞小洞,那就成为一根废木头;骐骥骅骝被称作良马,是相对于赶路而言的,如果用之于捉老鼠,它就不如野猫子;猫头鹰被认为明察秋毫,是与夜晚相联系的,如果在白天,它睁眼不见丘山。 就是说,世界上并没有单个的孤零枣的存在物,一切事物都是在与别的事物相对待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都是在周围环境中被规定的。“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②。 庄子这些论题无疑表现了他对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以及由这种依存关系决定的事物存在的相对性的深刻认识。 依此看,庄子哲学是相当辩证的。又,既然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周围事物相互矛盾、相互对待的情况下被规定的,那么,随着相与对待的对象、环境、条件的不同,事物就可能获得不同的属性;随着相与对待的对象、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事物及其规定也需要发生变化。 依此,庄子对事物的变动性、不确定性,也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③
“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④
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你我之间,终身只能有一臂之交,随即你已不是原先那个你,我也不是刚才那个我。 你要是执著
①《庄子。 齐物论》②③ 《庄子。 秋水》④《庄子。 田子方》
…… 66
06中国哲学初步
把原先的你、我看作就是现在的你、我,那无疑就像去到马已经跑过了的街道上找马,是决不可能找到的。 于此,庄子对事物及其性状不断转化、变动不居的描述,显然也是辩证的。客观事物质的规定的相对性、可变性,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必然又要带来认识和真理的相对性、可变性问题。 庄子从以下两个方面触及到这种相对性和可变性,也是颇有价值的:其一是从客观对象方面看,既然事物的质的规定性都是在矛盾对待的情况下才具有的,其相与对待的情况不同,规定性也自然不同,其相与对待的情况变化,规定性也随之变化,那么,与此相应地,人对事物所谓本质的认识和确定,也必然只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关系、环境而言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也就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结构系统、某一特定参照系而言的,并且是随这种特定结构系统、特定参照系或特定环境的变化而可改变的。“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鱿然乎哉?
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①
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病,可是鱿鱼会吗?人爬在树上会害怕,可是猿猴会吗?三者谁真正知道“正处”
(好住处)?人爱吃牛羊之肉,可是麋鹿爱吃青草,蜈蚣(螂蛆)喜吃小蛇,
①《庄子。 齐物论》
…… 67
中国哲学初步16
猫头鹰喜吃老鼠,四者谁真正知道“正味”
(好味道)?毛嫱、丽姬,这是人以为美的,可是鱼见到即沉落水底,鸟见到即远远飞走,麋鹿见到即赶快跑掉,四者谁真正知道“正色”
(美色)?这都说明,在不同系统、不同对待状况下,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不同的,相对而可变的。其二是从人—主体方面来说。 依上所说,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在矛盾对待的情况下获得的。 这个矛盾对待,也包括人—主体的实践需要、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列宁在谈及认识与真理问题时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
①
意即真理固然是客观的,但又不是与人—主体毫无关系的。客观世界的联系是复杂的,客观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多样的。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种种联系、结构、发展可能性予以认识,对其本质属性作出规定,并以某种规定作为真理,这都与人—主体在特定阶段的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 主体实践的需要变了,真理也会发生变化。 这点同样说明认识和真理的相对性。 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②
庄子的这些话,就明确地讨论了人—主体认识的角度与真理的相对性问题。 他认为人—主体的需要和考察角度不同,认识和真理会有不同。 庄子还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
①《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②③ 《庄子。 秋水》
…… 68
26中国哲学初步
白公争而灭。 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舜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③
同样搞“禅让”
,尧舜那样做便成为好帝王,燕国的子之、子哙那样做却导致倾覆;同样讲“争夺”
,汤武由此开创了帝业,白公因之却招致了灭亡。 这固与时势不同有关,也与人—主体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阶段有关。 人的任何认识“未可以为常”
,就是确认了真理的相对性。以上分析都表明,庄子对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认识的看法,带有相当辩证的色彩。 我们知道,庄子以前,孔子和墨子的哲学都具有常规性的思维特点,以为一种认识只要是在人们日常的经验范围内普遍地被认可,能够为人们的常态心理所接受,就是永恒的。 庄子与老子却揭示出常规事物背后隐含着的对立面和矛盾性,又从矛盾性揭示出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和人的认识的相对性,这无疑为打破常规性的僵化与片面执著的认识方式,为把人们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和对人的认识的真理性的理解引向辩证的高度作出了贡献。但是,能否说庄子哲学的主导方面就是辩证法,庄子本身已属辩证论者了呢?问题在于庄子只看到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变动性的一面,而否认其中包含的绝对性、稳定性一面。 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固然都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依赖于一定的矛盾关系才得以存在,这表明其存在具有相对性。 但是,只要具备了这种条件、关系,它就必然存在;反之,没有这种条件、关系,它决然不存在;这两者都是非常确定的,绝对的。 这表明事物的存在又具有确定性、绝对性的一面。 与此相联系,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
…… 69
中国哲学初步36
总是要依据于某种特定的条件、特定的矛盾关系,才有可能进行,并且,随着条件、矛盾关系和人—主体实践的水平和需要的变化,认识也会变化,这表明认识和真理同样具有相对性。 但是,只要是处于这种特定条件、特定矛盾关系、特定实践水平下,对于事物的这种判定就是正确的;反之,特定条件、关系、实践水平变化了,认识也必须改变,这也是非常确定的、绝对的。这表明,人的认识同样具有确定性、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庄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他只承认相对性、不确定性。 依照他的思路,事物既然都是在相互对待下才获得规定性的,那么,它就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真实的存在,应该是指在没有任何对待的情况下的事物的本然状态。这里,庄子实际上已割裂了物象与本然—本体的相互关系,不是从相互依存、辩证联系的物象之中来抽取物象的共同本质—本体。而我们知道没有任何对待关系的事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也是无从规定的。庄子要在物象之外给出一个世界本质—本体,这个本质—本体,也只能是“无”
、“无物”
、“无有”
:“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 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 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①
光曜无形、无声、无色,近于“无”
,但既有所问,这还是
①
…… 70
46中国哲学初步
“有”。只有无形、无声、无色、也无问,即什么属性都没有,才能成为本体,才是世界本然的、最真实的存在状态。 可见,庄子哲学虽然处处发现了事物的辩证联系,但是却不愿意“停留”
在这种辩证的联系上,而去追求一个物外的、超越的、异在的本然—本体。 这个本然—本体只能是庄子主观追求的事物。 庄子从夸大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的一面,进而否定客观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必然要走向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就其“不满足”于物象的相对性、变动性,追求超越物象之外的绝对静止的、无矛盾的境界,并赋予本体—本质以永恒不变的性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