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我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布罗夫斯基认为“自我”

    是主观现实的中枢联结和推动因素④。

    心理学家们(阿纳尼耶夫、列昂季耶

    ①参见《列宁全集》,第32卷,第82—83页。

    ②参见米哈伊洛夫,。

    T。

    :《人的“自我”之谜》,莫斯科,1976。

    K③参见斯皮尔金,A。。

    :《意识与自我意识》,莫斯科,1972。

    J④参见杜布罗夫斯基,。。

    :《理想问题》,莫斯科,1983。

    I B

…… 14

    自 我 论11

    夫、梅尔林、斯托林、切斯诺科娃和绍罗霍娃等人)或者认为“自我”是个人的内在核心,或者认为“自我”是个人的自觉因素,或者认为“自我”是个人自我意识的凝聚即人对自身的观念系统。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兴趣是要揭示心理调节机制的定位即分布于大脑的哪些部分,这些机制的作用是使生命体能够区别自身和其它生命体,确保自身生命活动的继承性。在精神病学家们那里,“自我”问题的焦点落在自觉与无意识的相互关系、自我监督机制(“‘自我’力”)上,如此等等。

    随着问题着眼点的不同和分解问题方法的不同,“个体”

    、“个性”

    、“认定性”

    、“自我性”

    、“个人”

    、“人身”

    、“自我”和“私我”这些概念以及它们的无数派生概念也都发生变义。

    科学(至少是人文科学)的语言不论多么专门化,也不可能同日常应用语言完全分开。我们的一般基本术语都是以形象即比喻为基础的。一切比喻都是把术语从此一意义系统或层次移入彼一意义系统或层次。

    如果直接机械地加以解释,一切比喻都是荒谬的;比喻总是有赖于理解,亦即主体独立地从中引申和分析出所含联想的能力。一切比喻都不是单义的,都是有意按照“好比”的原则构成的。

    这也关系到个人学说的一些基本概念。黑格尔有所谓“欲望自我意识”

    ,马克思曾把人比作商品,库利有所谓“镜中的‘自我’”。即使不谈这些词语构成的强烈形象性,我们只要揣摩一下任何一种个人学说的术语变式,就会发现这些变式背后都有比喻,例如把人(“个体”

    、“个人”

    、“自己”

    、“自我”)

    叫做心灵或小宇宙,机器或有机体,镜子或关系,角

…… 15

    21自 我 论

    色或面具,等等。随着比喻着眼点的不同,人或者是作为“掌握”

    自己和自身特性的主体出现,或者是作为受外力和自身欲望支配的客体出现,或者是单一的,或者是多重的,或者是恒定的,或者是可变的。

    一个比喻一旦变为一个科学变式,即可刺激一定的研究方向,而这种研究的结果则又可帮助我们比较各种不同理论的启发效能、解释能力和实践价值。但是,只有考虑到这些变式—比喻的互补性,才有可能进行这种比较。把个人规定为社会关系并不取消人是机器这个说法(例如在控制论中)

    的意义和比喻。

    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将不从“自己”

    、“自我”

    之类的标准定义开始,而是首先明确一下,在日常言语中,这一现象使人联想到哪些最起码的问题。

    “我自己”

    这个短语意味着什么?

    “我”这个词,是单数第一人称代词。语言学家把代替名称的用词称为代词(拉丁文pronomen的本义即为“代替名称”)。人称代词与各种语境中使用的指示代词(“这个”

    、“那个”等等)不同,总是含有语法的人称内容:“我”表示说话人,“你”表示交谈者,“他”

    、“她”

    、“它”

    、“他们”分别表示所说的人或事物。尽管在各种语言中人称代词的构成方式各有不同,但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原则上均以专门指人而与第三人称有别。真正的人称即言语主体只有“我”和“你”

    ,这两者有别于无人称性的“他”或“它”

    ,具有专一性和互换性:“我称为‘你’的那个人,自己总是用‘我’这个

…… 16

    自 我 论31

    词思考自己,他把我的‘我’变为‘你’。“

    ①

    但是,除了个体的“我”

    ,还有集体、群体的“我们”

    (“大我”)。

    为了强调个体意识对集体意识的第二性、派生性,有人提出“我”在历史上是派生的,是在“我们”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自我”概念的具体形成,我们下面再说。现在要说的是,就作为代词的“我”而言,上述看法是错误的。

    无论在儿童的言语发展上或者语言的历史发展上,“我”

    的出现都先于“我们”。

    尽管在人称代词的起源问题上可以展开争论,“我”与“非我”的对立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先于代词“我们”的形成。此外,“我们”这个词不是单义的;它不是指“我”的多数,而是或者表示“我”+“你们”

    (包括式)

    ,或者表示“我”+“他们”

    (不包括式)。

    至于以多数式代替单数式的情况(如君主或作者以“我们”

    自称)

    ,则是出现较晚的事。君主以“我们”自称在欧洲最早见于3世纪的罗马帝国文献,当时罗马帝国是由两个或三个执政官当政,他们颁发敕令时使用多数人称代词“我们”是自然的。随着一君制的确立,这种称谓方式虽然不复必要,但已形成习惯,因此,在欧洲各国语言中,君主均仍堂而皇之地以“我们”

    ,自称,而臣民对君主乃至以后又旁及其他显贵人物,也都一律以多数第二人称称之,即不称“你”而称“你们”

    (“君”

    、“您”)

    ,以后这就成为一般的尊称方式②。

    ①本维尼斯特,E。

    :《普通语言学》,莫斯科,1974,第264页。

    ②参见迈京斯卡娅,K。

    E。

    :《各种语系中的代词》,莫斯科,1969,第156页。

…… 17

    41自 我 论

    在学术著作中作者以“我们”自称盛行于近代,看来有双重的根源。一方面,这似乎是要强调所述事实的非个人性即客观性。另一方面,这是继承了传教士的言语传统,是同听众建立心理接触和争取听众的一种手段。例如,“总之,我们已经确信”

    这个句型,或者表示这不单是作者的个人意见,其他许多学者也都如此认为(“我们”

    =“我”+“他们”)

    ,或者表示这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意见(“我们”=“我”+“你们”)。

    从表面看,人称代词的语法问题同哲学上的“自我”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哲学著作本文和任何其它著作本文必然反映它们所用的那种语言的逻辑。概念的历史同词语和语法结构的历史密切相关。例如,当威廉。詹姆士需要区别作为活动主体的“自我”

    和作为自我知觉客体的“自我”

    时,就采用了现成的语言学结构I(“主我”

    ,“我”的主格)和me(“客我”

    ,“我”的宾格)

    ①。

    此外,人称代词不仅表示我们自身的地位和同其他参与谈话者的关系,而且还好似一面反映社会关系系统的微型镜②。人称代词的语义学和历史总是可资借鉴的。

    例如,俄语的反身代词“自己”

    (cam)是指示行动发出者的人称,“自己”

    型的代词被称为反身定语代词或者反身助

    ①在俄语、德语和法语中没有类似“me”的代词,因此该词一般都不直接译出而只加以解释。

    ②参见列昂季耶夫,A。

    :《语言的产生和初期发展》,莫斯科,1963,第107页。

…… 18

    自 我 论51

    语代词,因为它们不是单指一定的人身或对象,而还仿佛有进一步确指他(它)的意思,强调他(它)的同一性。这些词本身虽然并不含有任何具体的、实质性的信息,但是,在各种不同语言中,构成这些词的基础的大部分是具有“灵魂”

    、“头脑”

    、“身体”

    、“人”

    、“胸”

    、“面”和“心”之类意义的名词。俄语中的“自己”以及其它斯拉夫语言中的类似代词,其斯拉夫语的词根意义都是“个别的”

    、“单独的”

    ,近似古印度语中的samas(“相等的”

    、“一样的”)和拉丁语中的similis(“同样的”)。所有这些词都起源于印欧语系的词根sem(“一”)

    ①。

    反身定语代词最初是在名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后来作为词冠或词缀成为大量新词的组成部分,在某些语言中还构成了独立名词。例如英语中的the

    self——自我性“

    ()

    F L M E F G H就是如此,在学术言语中已经通用。俄语中的“自我性”这个名词,据达利的释义即“一人称”

    、“真确性”

    ,在俄语中没有普遍使用。

    英语中的the

    self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译为“自我”

    ,莱宾已经指出,这并不完全准确②。德语的情况也是这样。德语中的das

    Selbst这个名词,是在17世纪按照英语的模型构成的,但是并未普遍使用。在德语著作中更常使用的是das

    Ich(“自我”)这个词或它的派生词IchN①参见法斯默尔。

    M。

    :《俄语词源学词典》,莫斯科,1964,第4卷,第552页。

    ②参见莱宾,B。

    M。

    :《心理分析学的个人结构观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自我观念》,载《哲学问题》,1977年第6期,第153页。

…… 19

    61自 我 论

    heit——“自我性”

    ,均见于费希特、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法语根本没有与“自我性”相当的同义词;这个意义一般均按照句法结构而分别以代词moi(“我”主格、受格、宾格)或soi(“自己”主格、受格、宾格)来表示。

    以上对人称和反身代词虽然只是作了一点很表面的研究,但是已经能够说明,它们在各种不同语言中虽然有着种种差异,但还是存在着一系列语言心理学上的共相。

    “自我”

    始终表示人称,亦即主体;它是独有的、第一性的东西;它同心灵或者某种实体性的积极性载体相联系,但是只有在同某个别人的交往中它才具有存在的实在性。

    “我自己”这个短语似乎只是肯定着同一性:“我=我”。

    但是,当婴儿最初说出这个短语时,它表示的却是自我肯定即自立要求。

    “自我”总是表示分出自己,即把自己同什么或某人对立(“我=非我”

    ,“我——他”

    ,“我——你”

    ,“我——我们”

    ,“我——我的”

    ,“我——我”)

    ,并且只能在这种关系的语境中获得确定涵义。与“自我”对立的另一极愈抽象,“自我”本身也就愈不具体。

    “我——非我”的对立除了肯定自己的区分即从周围世界中分出而外,没有任何内容。在同他人相关的语境中看“自我”

    ,则已含有复合的意义。

    “我——他”不仅要求区分,而且以潜在的相互作用为前提。

    “我——我们”表示归属,即参与某种共同性;“我——我的”表示整体与局部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你”表示称谓,即同另一个“我”的交流。

    “我——我”表示自我交流,即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自我”

    一词离开具体的语境毫无意义可言。

…… 20

    自 我 论71

    比喻和变式

    概念象个人一样各有自己的历史,也象人们一样不能对抗时代的冲击。可是它们又跟人们一样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童年的情景。

    克尔凯郭尔

    “自我性”

    的问题是人的本质问题的一个侧面。

    但是它实际上又包含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人的类特性即人与动物的区别,个体的本体论同一性(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是否始终是他自己)

    ,自我意识现象及其同意识和活动的关系,以至还有个人积极性的界限(人实际可能实现什么,以及人的选择的合理性受什么制约、推动和验证)。所有这些问题虽然都是互相联系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涵义在各种哲学主张中却远不相同。

    对于笛卡儿来说,“自我”问题首先是自我认识的问题。

    其《方法谈》一书之所以采用第一人称手法以及从作者自己的求知经历写起,不是偶然的,因为他自认为有权“凭自己的看法去评判所有的别人”

    ①。不过,这种对经验的、个人的“自我”的说明,后来却被对认识主体的一般分析所取代。

    “我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笛卡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①《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958,三联书店,第105页。

…… 21

    81自 我 论

    “一个在思想的东西”。笛卡儿认为,思想不是一个纯逻辑抽象的过程,“在思想的东西”就是“在怀疑、理解、理会、肯定、否定、愿意、不愿意、想象和感觉的东西”

    ①。那么,促使个人思考“自我”的本性,促使个人把“自我”视为一种特殊精神实体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笛卡儿认为“自我”这个观念是天赋的,那么英国的感觉论者却在这里看出了问题。洛克从下面这个问题开始考察个人这个概念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有理性的在思想的东西”

    “能在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在思想的东西”

    ②。洛克认为,人可以失去自己的某一部分肉体,改变自己的职业,清醒或者酣醉,但是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同一个人。

    这是否合理呢?

    洛克回答说是,因为在所有这些变化过程中,人的意识保持着继承性(连续性)和统一性。因此,“自我”

    取决于意识。

    “自我”是有意识的在思想的本质(不管这种本质是由何种实体——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简单实体还是复杂实体——组成的)

    ,它能够感觉到或意识到快乐或痛苦,能够成为幸福的或不幸的,并在意识可能达到的程度上关心自己③。

    但是,“关心自己”的前提已经不单是意识,而是自我意识了。由此就产生了“自我观念”的起源问题,而且不是在抽象认识论的意义上,而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既然一切观

    ①《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上卷,第369—370页。

    ②参见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81,上册,第309页。

    ③参见同上,第316—317页。

…… 22

    自 我 论91

    念都是来自感觉或反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