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方社会思想史-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题是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焦点是社会秩序问题。阿隆说涂尔干的思想“不难纳入天主教和世俗思想之间的对话”。

    ①大一点说,涂尔干思想是与19世纪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持续对话。涂尔干看到传统的宗教不能再适应他所谓的科学精神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危机在他看来产生于基于宗教之上的传统道德未曾得到代替。他相信社会学应该用来奠定和重建科学精神所需要的道德。

    从理论上重新确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涂尔干工作的主要方面。他竭力求取摆脱传统束缚之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整体需要之间的平衡。个人解放既值得称道又不可避免;但事实同时告诉他,社会尚未产生任何机制足以控制由这一种解放过程所释放出来的无政府力量。

    从法国的学术历史看,涂尔干思想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启蒙主义传统,一是圣西门、孔德传统。他接受了卢梭的“公意”观,这一概念设想社会是社会团结的体现,这种社会团结既不是建立在经济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基础之上,也非建立在公民对集权统治的屈从(霍布斯)的基础之上;他从孟德斯鸠学到了所有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都相互联系的思想;而涂尔干强调道德信仰的约束力是团结的基础,强调分工在彼此依赖的个人之间创造出整合力,这些观点基本出自

    ①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第332页。

…… 309

    203西方社会思想史

    孔德和圣西门。上述影响加强了他对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的批评倾向。他批评自由主义者视社会仅为个人聚合而成的名义存在,批评其将人不适当地还原为单纯的“经济人”

    ,“功利人”

    ,从而将社会的功能归结为只在保证个人最大的独立性及物质的利益。涂尔干相信人必须受教育,社会必须组织起来,没有哪一项职能可以听任自发力量的安排。因此自由放任的个人主义既错误又危险。

    涂尔干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很难按肯定或反对这样简单的二择一格式来判定。他对社会主义运动抱着热忱而严肃的研究态度。

    1896年他撰写了《社会主义》教材(这本书是在他死后的1928年才发表的)

    ,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与社会学的诞生及19世纪初的宗教改革为本世纪初的三大运动,出于同一种社会危机的影响。他所认为(也是他所赞成)的社会主义是,“凡是主张把所有的经济职能(或目前尚处于分散状态的某些经济职能)和指导性的、有意识的社会中心联系起来的学说,都叫做作社会主义学说。”

    ①他又说:“社会主义不能归结为工资问题,或正像有人所说的吃饱肚子问题。它首先是对社会机体进行重新调整的愿望,其目的在于用另一种办法把工业机器纳入整个社会机构,使工业机器摆脱自动运转的黑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人类意识的监督。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看到,不仅社会下层阶级有这样的愿望,国家本身也有这样的愿望,因为随着经济活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国家迫于形势

    ①涂尔干:《社会主义》第25页,引自阿隆《社会学主要潮流》,第404页。

…… 310

    第十二章 社会学主义303

    和在与生命休戚相关的必然性影响下,也在进一步监督和调整经济活动的表现。“

    ①就其把社会主义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有意识地重新组织经济生活的观念,理解为把个人融合在社会里的更自觉的组织的观念,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他既不愿把阶级斗争,特别是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没有把所有制的变革视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点。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远远没有耗尽,当代社会的危机也决非靠一场社会主义的政治革命所能解决的,在这些问题与观念上,他是反社会主义的。

    涂尔干常被人们视为保守人士。涂尔干对当代社会与道德危机的诊断,他对于原子主义自发秩序论的批评及对社会权威与道德权威的强调,无疑可看出保守主义的影响。但正如阿隆所说,涂尔干是一位属于世俗传统的法国哲学教授。

    ②

    他崇尚理性,宣称作为社会理论家,他的“主要目标是将科学的理性主义扩展到人类行为”

    ,③他为使社会学成为公民教育的奠基石而不辞辛劳;他在德雷福斯案件④高潮期间,积极地为德雷福斯辩护,表现了一个自由民主战士的勇气;他在精神上与卢梭、康德、法国革命是一脉相承的。

    ①同上,第34页,同上。

    ②参阅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第332页。

    ③引自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161页。

    ④德雷福斯(Dreyfus)为法国一位犹太裔军官,被军方判为叛国罪。许多人认为这是反犹运动的结果。第三共和国的许多社会名流,知识界精英起来为德雷福斯辩护,并发展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德雷福斯案件以法国民主力量的胜利而告终。

…… 311

    403西方社会思想史

    涂尔干认为,解决现代社会危机的方案既不是功利主义的,也不能是保守主义的,其方向应由科学来指引。因此他瞩目于实证主义。但他指责先前的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犯了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同样的错误,即满足于现成的信条,而未走上直接接触事物的道路。因此他的社会学是第一个不从观念出发而从事物出发的关于社会的学科。

    (2)社会学的对象及其性质

    对涂尔干来说,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跻身于严密而客观科学的行列。

    在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书中,特别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涂尔干提出了他对社会学的看法。

    他指出社会学以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

    为对象,“社会学方法的基础是必须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

    ①涂尔干知道这一命题会招致误解,他马上接着解释,这不等于说“社会现象是物质事物,而是认为社会现象像物质事物那样,也是一种客观事物”。

    ②所谓客观性,涂尔干是指社会现象的实在性,也即实际上存在的现象,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也排除了人们主观上认为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但作为客观事物的社会现象并非通常意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反映着一种同个人所理解的现实非常不同的现实,它是一种“自成一类”(sui

    generis)的特殊实在,既“不能通过个人意识的状况去解释”

    ,③

    ①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2页。

    ②同上。

    ③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7页。

…… 312

    第十二章 社会学主义503

    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①“它的特别属性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出来”

    ,②这是因为,社会事实不是个人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常识所了解的普通现象,而是为普通知觉所觉察不到的社会的潜在秩序、结构和模式。质言之,集体性社会性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性质与其它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现象的性质有着很大差别”。

    ③正因为此,社会学始有它专门的对象和目的,否则,它的活动领域就与其它科学混淆起来从而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坚持社会现象的客观性、独特性,社会学才能进步。涂尔干反复强调这种集体的现象具有一种新质,“只有用‘社会的’一词可以表明这种性质和它的含义。”

    ④“我们必须将社会现象看作是社会本身的现象,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外部事物,必须摆脱我们自己对它们的主观意识,把它们当作与己无关的外部事物来研究”

    ,⑤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社会现象不是人的活动的产物?虽然涂尔干一再说社会现象是“非有机体的”和“非心理的”现象,但他并不怀疑社会现象是与人有关的,人对其产生起了作用。但第一,社会现象产生于若干个人间的相互作用之中;第二,一经产生它便获得了一种新质,成为自成一类的集体现象的实在。它的新质的独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①同上,第3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一章,第3页。

    ④同上,第一章第5页。

    ⑤同上,第23页。

…… 313

    603西方社会思想史

    合成的新质。社会的性质不能归结为其组成部分的个体性质,这就如同化学元素合成的新物质,其性质不同于其构成要素。例如生命现象只存在于蛋白质、氨基酸等大分子结构的水平上,而不能还原到分子水平。

    集体心理的新质。

    涂尔干进而利用19世纪集团心理、社会心理的研究成果,说明聚合在一起的个人的行为不同于其独处时的行为。人从未生活于彻底孤立的状态中,这就是为什么精神的风尚会持续地变化其影响及强度并凝结为社会的理念和集体的观念。

    先在的实在性。

    集体现象是一种先于我们的个人的实在。

    “信徒在出世之初,社会上早已有了宗教和信仰。

    这个事实说明信仰和宗教规则是在信徒个人以外的事物。同样,我们用以表达思维的语言信号系统,用以结算债务的货币制度,用以商业往来的信贷手段,以及从事职业活动的规范……都是独立运行的,并不在乎我们是否使用它们。“

    ①对于每一代人来说,意识形态、法制规章、社会组织等都表现为先于他们而存在的历史前提,而不是由他们所创造的。这使我们马上想起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信中的一段名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

    ①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一章,第4页。

…… 314

    第十二章 社会学主义703

    而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①涂尔干自然没有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但在肯定社会条件和因素对于个人的先在性这点上是与马克思一致的。

    强制性。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都不是他们自己造就的,而是来自社会。人们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适应团体、社会所认可的标准。

    如果不这样做,试图抵抗它,马上就会感觉到社会的强制力。从道德舆论的压力到法律的禁止与惩罚。不遵从习俗,穿着不合时宜或不合身份会招致嘲笑和轻视;不用大家通用的语言,不用大家通用的货币,只能到处碰壁,“工业也不禁止人们采用古代的方法来操作,但是如果有人硬是仿效古老的生产方式,他肯定会以失败告终。

    法律也同样。

    法律并没有叫人不要违犯它、反对它,即使法律被人反抗并且被征服了,它的压制力也仍然可以从反抗力来证明其存在“。

    ②并不是只有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现象有强制力,“社会潮流”虽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但同样以个人为对象,同样强制着个人。

    “教育儿童的现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是一个不断强迫的过程。儿童视听言动的方式不是生来就如此的,而是通过教育的强迫力使然。”

    ③“社会强制力之所以特别表现在教育方面,是由于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④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②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1章,第5页。

    ③同上,第1章,第7页。

    ④同上。

…… 315

    803西方社会思想史

    综上所述,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是客观的、自成一类的、集体的和强制性的现象,作为社会学对象而被涂尔干提到的社会现象有:政治团体、宗教、政党、行会、法制规章、货币制度、职业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系统、教育、“社会潮流”等,结合他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第五章对“社会形态学与社会环境”物质性条件的讨论,可将社会现象分成两类:一类,物质性的社会现象(或事实)

    :A。社会;B。社会的构成部分(如政党、教会、行会等)

    ;C。社会的形态成分(如人口密度、交通设施等)

    ;另一类,非物质性社会现象(或事实)

    :A。道德;B。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如思维方式,价值模式等)

    ;C。社会潮流(如“自杀潮流”)。

    ①

    涂尔干将制度性、物质性与观念性的几类不同社会现象概视为外在于人强制人的客观实在,这自然招致了不少怀疑与批评。批评者认为涂尔干的集体性的社会事实概念仍不免是哲学实体论本质论假设的残余,不比他所批评的孔德的抽象的“人类”概念或德国浪漫主义的“民族精神”好到哪里去。

    一些批评者主张抛弃与社会体系结构有关的古典问题,而只研究诸如人类行为这样一些真正的社会学问题。

    ①参阅涂尔干在《社会学和社会科学》中对社会学的研究所作的划分,《埃米尔。涂尔干阅读材料选》(伦敦,1985年)

    ,第27页。

…… 316

    第十二章 社会学主义903

    涂尔干一再为其集体现象集体意识的客观性辩护,否认关于他试图将它实体化的批评。他不认为“社会生活是由表现以外的事物构成的。”

    ①但就社会的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绝非人们主观所想像的那样而言,社会超越于个人,但社会亦内在于我们之中,因为社会只有藉人才能存在。一方面,“人必须开化才能成为人”

    ,只有在社会里,并且由社会开化才能成为人。

    “很久以前,卢梭就论证过,如果从人身上剔去来自社会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只是一个只有感觉、与动物不大有区别的生灵”

    ,②因此,“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了他身上最好的东西,一切使他成为有个性的及在其它生物中由于他的知识的与道德的教养而占有一个特殊地位的东西。……但另一方面,社会存在于个人中并只有通过个人才有其生命。如果关于社会的观念在个人的心智和信念中死灭了,团体的传统与抱负不再为个人所体会所共享,社会也就灭亡了”。

    ③

    涂尔干固然倾向于把社会现象分成物质性的与观念性的两类,但他显然更重视后者:集体表象的意识;并且这种观念实在论基本上可按关系实在论来理解,即是指人们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持久的关系,它们是思想、感觉及行动的模式,这些模式是个人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的并从内部支配着个人、而成为自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以这种方式作为一种道德力量进入个人。

    “因此,社会学并不研究外在事

    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