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他的天才放进作品里去,也要把他自己所特有的材料 编织到作品里去,但是不管这些材料是一般性的还是偶然的; 比较确切的个性描绘却不是他自己的,在这方面他利用他对 意象、表现方式和过去艺术形式所储蓄的知识,这些因素就 它们本身来说对他本是无足轻重的,它们之所以成为重要的, 只因为他觉得它们对这一种或那一种题材恰恰合式。
   此外,在大多数门类艺术里,特别在造形艺术里,题材 是由外界提供艺术家的;艺术家按照雇主的订货条件而工作, 碰到宗教的或世俗的故事,场面,人物肖像,教堂建筑之类 题材时,他所关心的只是用这种题材可以作出什么样作品来。 尽管他也很用心去体验那种已定的内容,那内容对他毕竟只 是一种材料,而不直接就是他自己意识中具有实体性的东西。 另外一种办法对他也没有多大帮助,那就是把某些过去的世

……………………………………………………………………………………………………………………………
2 2 4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界观当作营养移植到自己身上来,例如近来就有些人为艺术 的缘故而改信天主教,目的是使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使自 己的艺术表现受到一定的约束,具有一种自在自为(绝对)的 因素。艺术家并没有必要使自己的心灵洁白无瑕或是关心自 己的灵魂得到解救;他的伟大的自由的心灵,在动手创作之 前,首先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把握,有信心,特别 是现代的大艺术家要有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不受只用某些 既定的观照方式和表现方式的迷信和成见之类因素所束缚, 而是把它们降低到自由心灵所能驾御的因素,不把它们看作 创作或表现的绝对神圣化的条件,而是把它们看作只是作为 服务于较高内容的手段才有价值,他要按照内容的需要把这 些因素加以改造之后才放到作品里去。
   艺术家的才能既然从过去某一既定的艺术形式的局限中 解放出来而独立自由了,他就可以使任何形式和材料都听他 随心所欲地指使和调度了。
3)最后,如果我们要问从现阶段艺术的一般立场来看, 什么内容和形式对它才是·符·合·特·性的,回答就大致如下。
   一般艺术类型都首先涉及艺术所达到的绝对真实,至于 它们各自特殊的原则在于如何具体了解所有对于意识是作为 绝对而发生效力的,而且本身就已包含应该用什么方式表现 的那种内容意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看到在象征型艺术里内 容是自然的意义,表现形式则来自自然事物和人格化;在古 典型艺术里内容是精神的个性,表现为摆在面前的肉体存在, 这肉体存在是受命运的抽象必然性支配的;在浪漫型艺术里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3 2 4

内容是精神性及其本身所固有的主体性,对于这种主体性的 内在方面,外在的形象始终是偶然的。这最后的艺术类型也 象较早的那些艺术类型一样,也是以自在自为的神性的东西 为艺术题材。但是这类神性的东西却要获得对象化,受到定 性,从而发展为主体性的世俗内容。人格的无限首先见于荣 誉、爱情和忠贞,然后见于特殊的个性,见于和人类生存中 某一种特殊内容意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人物性格。最后 出现了幽默,它消除了人物性格与某一特殊的有局限性的内 容的联系,它能使一切定性都变成摇摆不定,乃至于把它消 灭掉,从而使艺术越出了它自己的界限。艺术在越出自己的 界限之中,同时也显出人回到他自己、深入到他自己的心胸, 从而摆脱了某一种既定内容和掌握方式的范围的严格局限, 使人成为它的新神,所谓“人”就是人类心灵的深刻高尚的 品质,在欢乐和哀伤,希求,行动和命运中所见出的普遍人 性。从此艺术家从他本身上得到他的艺术内容,他变成实际 上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类精神,对自己的情感和情境的无限方 面进行观察、思索和表达,凡是可以在人类心胸中活跃的东 西对于这种人类精神都不是生疏的。这种内容意蕴并不是绝 对可以用艺术方式来赋与定性 (确定)的,内容和表现的形 象都听命于艺术家的随意任意性的创造活动,—— 任何旨趣 都不会被排除掉,因为艺术现在所要表现的不再是在它的某 一发展阶段中被认为绝对的东西,而是一切可以使一般人都 感到亲切的东西。
面对着这样广阔和丰富多彩的材料,首先就要提出一个

……………………………………………………………………………………………………………………………
4 2 4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要求:处理材料的方式一般也要显示出当代精神现状。近代 艺术家当然也可以与不同时代的古人为邻;做一个荷马派诗 人,尽管是最后的一个,也还是很好的;甚至反映中世纪浪 漫型艺术倾向的作品也还有它们的功用;但是今天某种题材 的普遍适用、深刻和具有特性是一回事,而对这种题材的处 理方式却另是一回事。不管是荷马和梭福克勒斯之类诗人,都 已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时代里了,从前唱得那么美妙的和说 得那么自由自在的东西都已唱过说过了。这些材料以及观照 和理解这些材料的方式都已过时了。只有现在才是新鲜的,其 余的都已陈腐,并且日趋陈腐。我们在这里应该从历史和美 学的观点对法国人提出一点批评,他们把希腊和罗马的英雄 们以及中国人和秘鲁人都描绘成为法国的王子和公主,把路 易十四世和路易十五世时代的思想和情感转嫁给这些古代人 和外国人。假如这些思想和情感本身比较深刻优美些,这种 转古为今的办法对艺术倒还不致产生那样恶劣的影响。与此 相反,一切材料,不管是从哪个民族和哪个时代来的,只有 在成为活的现实中的组成部分,能深入人心,能使我们感觉 到和认识到真理时,才有艺术的真实性。正是不朽的人性在 它的多方面意义和无限转变中的显现和起作用,正是这种人 类情境和情感的宝藏,才可以形成我们今天艺术的绝对的内 容意蕴。 ①

① 这一节提出了关于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比较进步的看法,但这种看法
毕竟没有跳出普遍人性论。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5 2 4

   既已就现阶段艺术内容的特性作了一般性的界定,现在 我们回顾一下我们最后讨论的浪漫型艺术在解体阶段所采取 的形式。我们一方面特别指出艺术的衰落由于就偶然形状对 外在事物进行摹仿,另一方面也指出它由于幽默,亦即主体 性在幽默里按照它的内在的偶然性而趋向自由化。在这结束 部分我们还可以指出在上文已经提到的材料范围之内浪漫型 艺术的两极端倾向之间的联系。我们在由象征型艺术过渡到 古典型艺术的阶段,曾经讨论过意象、比喻和箴铭之类过渡 形式,现在也要指出浪漫型艺术中的类似的过渡形式。在这 些过渡形式里,构思方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在意义与外在形 象的分裂,这种分裂部分地由艺术家主体活动消除掉,特定 是在箴铭里它可能转化到统一。浪漫型艺术从一开始就显出 满足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中的更深刻的分裂。由于客观事物一 般不能完全适合静观反省闭关自守的精神,这种内心生活对 客观事物不是断绝关系,就是漠不关心。这种矛盾对立随着 浪漫型艺术的发展过程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它的唯一兴趣 或是集中在偶然的外在事物上,或是集中在同样偶然的主体 性上。但是无论是单从外在事物还是单从对主体性格的表现 得到满足,按照浪漫型艺术的原则,都可以转到心灵沉浸到 对象里去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幽默则从主体反映里也可以见 出对象及其形态,我们因此就得到了一种心灵对对象的亲密

……………………………………………………………………………………………………………………………
6 2 4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情感 ① ,这仿佛就是一种客体的幽默。但是这种亲密情感只能 是部分的,只能表现于一首短歌的范围里,或是一部完整的 巨著中的某一片段。如果彻底把自己伸张到客观事物内部去 活动,那就会产生动作和事迹,这就需要进行客观的描述。但 是我们在这里所要考虑的主要是这种心灵对对象的一种情感 性的自我渗透,固然可以伸展扩大,但毕竟只是·主·体·的想象 和心情的一种微妙的活动—— 一种突然起来的观念,但却不 纯粹是偶然的和任意的,而是精神完全集中在对象上时的一 种内在的运动,这就成了它自己的兴趣中心和内容。 ②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浪漫型艺术的这种最后开出的花朵拿 来和古希腊的箴铭作对照,在希腊箴铭里,上文所谈的形式 是以它的最早最简单的形状出现的。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说 到一个对象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命名,不是说明对象是什么 的一种题记或标签,而是要有一种深刻的情感,一种中肯的 巧智,一种聪敏的反思和活跃的想象活动参预进来,使最微 细的东西通过诗的领会而变得有生气和显得开阔。这类诗可 以随便描绘一种对象,一棵树,一个磨坊,春天,活的东西 或是死的东西,可以显出无穷的变化,每个民族都产生过这

Verinnigung in den Gegenstand 法译作“渗透到对象里去”,直译 “是从对象里获得一种亲密情感”即感到对象和自己契合,亦即所谓“物 我同一”,下文 “客体的幽默”即由对象 (= 客体)产生的幽默。
② 黑 格 尔 在 这 段 里 所 说 的 “心 灵 对 对 象 的 一 种 情 感 性 的 自 我 渗 透”
(Sichergeh-en)颇类似一般德国美学家们所常谈的“移情作用”,“移情 说”的倡导人费肖尔本来就是黑格尔派。黑格尔认为这是浪漫型艺术末 期才有的一种现象。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7 2 4

类诗。但是这类诗终不免是次要的,一般容易流于纤弱。特 别是对于在思考和语言方面有教养的人来说,大多数事物和 关系都可以触动某一个念头,他都可以象写信一样,有能力 把它表达出来。这样一种空泛的再三重复的 (尽管每次添一 点新花样)信口开河的歌唱很快地就使人厌倦。所以在现阶 段艺术里主要的事是心灵连同它的内在生活,要以深刻的精 神和丰富的意识,完全沉浸到情况和情境等等里去,住在那 里面,体验对象的生活,从而根据那对象创作出一件新鲜优 美、本身有价值的作品来。
   在这方面特别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创造出一些形象,显 出东方式的堂皇富丽和自由欢乐的想象,完全以观照的态度 对待对象的想象;他们提供了一种光辉的典范,对于现在表 现当代内心生活的诗人还是有用的。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在 这类诗歌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克洛普斯托克提到彼得拉克 时固然说过:
  彼得拉克在诗歌里歌颂过劳拉。   对欣赏者固然美,对钟情者却不然。 但是克洛普斯托克自己的情诗满纸都是道德的感想,对不朽 的幸福怀着感伤的向往和激昂的情绪,而彼得拉克却以本身 高尚的情感所显出的自由博得我们的惊赞,他尽管也表达了 他对所爱对象的眷恋,却在自己的情感本身上获得满足。在 诗的题材限于醇酒和爱情,限于酒楼和斟酒侍女时,这类眷 恋和欲念总是在所不免的,例如波斯诗人就喜爱极端奢豪淫 逸的形象;但是想象在这里却不让对象成为感官欲念的对象,

……………………………………………………………………………………………………………………………
8 2 4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它的主体方面的兴趣只在这种奇思幻想的自由驰骋本身,以 最聪敏的方式把悲欢情节都一律当作游戏场面来玩弄。在近 代诗人中,显出这种聪敏的自由和主体方面的亲切深刻的想 象的主要是 《西东胡床集》 ① 中的歌德和吕柯特 ② 。歌德在 《西东胡床集》里的诗和他以前的诗特别显出本质的不同。例 如在《欢迎与惜别》里,语言和描绘固然很美,情感固然很 真挚,但是情境却很平凡,结局很陈腐,自由的想象也没有 起什么作用。《西东胡床集》里的《重逢》那首诗就完全不同。 这里爱情完全是在想象中进行的,通过想象的活动,幸福和 极乐而表现出来的。在这类作品里我们一般见不出主体的希 求,实际的钟情或感官的欲念,所见到的只是对对象的纯洁 的喜悦,无穷无尽的想象的尽情恣肆,天真的游戏和笑谑,韵 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自由,同时还有心灵在自己的自由活动 中所感到的亲切和欢乐,形象的爽朗把心灵提高到超越于有 限现实苦痛的纷纭扰攘之上。
   关于艺术理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类·型的研 究到这里可告结束了。我比较详尽地讨论了这些类型,目的 在于说明这些类型所用的内容,这种内容本身产生了和它相 应的表现形式。因为在艺术里象在一切人类工作里一样,起 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按照它的概念(本质),艺术没有 别的使命,它的使命只在于把内容充实的东西恰如其分地表

《西东胡床集》是歌德晚年摹仿波斯诗的作品。
① ② 吕柯特 (Rückert),十九世纪德国诗人和东方语言学者,他译过一些波
斯和印度的诗,他自己的诗也受到东方诗的影响。

……………………………………………………………………………………………………………………………
第三章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9 2 4

现为如在目前的感性形象。因此,艺术哲学的主要任务就在 于凭思考去理解这种充实的内容和它的美的表现方式究竟是 什么。 ①

① 在《浪漫型艺术的解体》这最后部分,黑格尔就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
型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差别作了概括的总结,并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 发点是主体性原则,亦即精神集中到凝视它自己内心生活的原则,这就 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 分裂,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中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 一种内容和采取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 浪漫型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这其实反映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瓦 解。这个过程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就偶然形状对外在平凡事物进行主观 的描写,一个是用幽默态度打碎打乱外在事物的必然联系,描写自然事 物在主体心情上的反映。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一方面转变到自然主 义,另一方面转变到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与黑格尔所说的大致吻合。

美  学
 第 三 卷 上 册 〔德〕黑 格 尔 著
朱 光 潜 译

……………………………………………………………………………………………………………………………

目  录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序论 2 ……………………………………………………………
1.各门艺术共同的发展过程 3
……………………………………
a)严峻的风格 6 ………………………………………………
b)理想的风格 7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