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烈地有意地要摹仿名画,他们很 正确地抄袭一些次要的东西如衣褶之类,但是要在这种形象 里找精神的表现,所找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平庸的面孔,这就 产生出很坏的效果。拉斐尔所画的一些圣母像就不然,它们 向我们所揭示的一些面孔、腮颊、眼、鼻和口的形式,单就 其为形式而言,就已与幸福的快乐的虔诚的而且谦卑的母爱 完全契合。我们确实可以说,凡是妇女都可以有这样的情感, 但是却不是每一个妇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现出这样深刻的 灵魂。
   c)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 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 现。但是这种到内在生活的还原却不是回到抽象形式的普遍 性,不是回到·抽·象·思·考的极端,而是停留在中途一个点上,在 这个点上纯然外在的因素与纯然内在的因素能互相调和。因 此理想就是从一大堆个别偶然的东西之中所拣回来的现实, 因为内在因素在这种与抽象普遍性相对立的外在形象里显现 为·活·的·个·性。因为个别的主体性既含有一种有实体性的内容 (意蕴),同时又使这内容显现为外在的,它所处的就是一种 中途点,在这个点上,内容的实体性不是按照它的普遍性而 单独地抽象地表现出来,而是仍然融会在个性里,因而显现 为融会到一种具有定性的事物里去—— 就这事物方面来说,

……………………………………………………………………………………………………………………………
0 2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它也解脱了单纯的有限性和条件制约性,而与灵魂的内在生 活 结合为一种自由的和谐的整体。席勒在他在 《理想与生 活》那首诗里拿“寂静的阴影世界的美”来和现实世界及其 痛苦和斗争相对照。这种阴影世界就是理想,出现在这世界 里的·灵·魂对于直接存在来说,是死亡了的,消除了自然生存 需要的,从有限现象所必不可免的那些对外在影响的依存性 以及一切反常和歪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但是理想尽管出 现于感性世界及其自然形状里,它同时却能还原到它本身并 且把这外在世界也纳入到它本身里,因为艺术能把外在现象 借以保持自己的那套器械引回到一种领域,在这领域以内,外 在的东西可以显出心灵的自由。只有由于这个缘故,理想才 托身于与它自己融会在一起的那种外在现象里,享着感性方 式的福气,自由自在,自足自乐。这种福气的歌声在理想的 一切显现上面都荡漾着,因为外在形象无论多么广阔,理想 在它里面都不会丧失它的灵魂。只有由于这个缘故,理想才 真正是美的,因为美只能是完整的统一,但也是主体的统一。 因此,理想的主体 ① 也必须显现为从原来个体及其目的和希 求的分裂状态回原到它自己,汇合成为一种较高的整体和独 立存在。
   c1)从这方面看,我们可以把那种和悦的静穆和福气,那 种对自己的自足自乐情况的自欣赏,作为理想的基本特征而 摆在最高峰。理想的艺术形象就象一个有福气的神一样站在

① “理想的主体”,即足以表现理想的人物性格,英译本误译为“理想的主
题”。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1 2 2

我们的面前。对于这种有福气的神,有限领域与有限意图中 的一切困苦、忿怒和旨趣都不是什么严肃的事,而这种否定 一切个别事物而肯定地还原到自己,就使这种神们具有和悦 和静穆的气象。席勒的“生活是严肃的,艺术却是·和·悦·的 那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冬烘学究们往往拿这句话开玩笑,以 为一般的艺术,特别是席勒自己的诗,都是严肃的,事实上 理想的艺术都不排斥严肃。但是就在这种严肃里,和悦还是 基本的性格。我们特别在古代艺术形象里所看到的和悦的静 穆正是这种个性的力量,这种集中于自身的具体自由的胜利。 这种情形不只是在无斗争的满足里可以看见,就连在主体本 身有深刻的分裂,好象它的整个存在都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也 是如此。例如悲剧主角尽管显得是受命运的折磨,但是他们 还露出一种简单的自在心情 ② ,好象在说:“事情就是这样。” 这时主体仍然忠实于他自己;他放弃了被夺去的东西,但是 他所追求的目的不但没有放弃,而且他还不让它因为他自己 失败而同归于尽。束缚在命运的枷锁上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 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就是这种守住自我的镇定 ③ 才 可以使人在苦痛本身里也可保持住而且显现出静穆的和悦。
c2)在浪漫型艺术里,内在生活的分裂和失调当然是更厉 害些,它所表现的冲突一般是更加深刻化了,这种冲突所形
①”

heiter,兼有 “欢乐”、“明朗”两义。与“严肃”对立的是“幽默”,这 里 “和悦”包含 “幽默”,仅比 “幽默”较深较广。
② ③ Beruhen auf sich,俄译本作 “内在的独立性”,实即上文Beisichsein
(自在,镇定)。


Beisichsein,译 “镇定”亦可。

……………………………………………………………………………………………………………………………
2 2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成的破裂也可以是很突出的。举例来说,描写耶稣临刑的浪 漫型绘画往往在迫害耶稣的兵士的嬉笑的表情上,在凶恶的 痉挛的狞笑面孔上做工夫,在这种强调冲突破裂的作品里,特 别在描绘奸淫邪恶的作品里,理想所特具的和悦当然不能存 在;尽管冲突破裂的情形不一定都表现得那么突出,结果总 不免是丑,至少是不美。再举早期荷兰画派为例,这派绘画 在它的坦率与真实里以及在它所表现的坚定的信心里,都不 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心境的和谐,但是这种坚实却还没有达 到艺术理想所特有的明朗和愉悦。不过浪漫型艺术尽管把烦 恼和痛苦表现得比在古代艺术里能更深刻地激发情绪和主体 内心生活,它也还能表现出一种心灵的温柔亲密,一种退让 任运的喜悦,一种在烦恼痛苦中的泰然自若,乃至于在一种 在苦刑下的狂欢。就连在意大利的严肃的宗教音乐里,怨诉 的乐调中也渗透着这种对苦痛的喜悦和赞颂。这种表现在一 般浪漫型艺术里可以说是通过眼泪的微笑。眼泪来自苦痛,而 微笑则来自和悦,所以这种啼泣中的微笑表现出在烦恼痛苦 中的怡然自得。这微笑当然不应该只是一种轻浮的情感,不 是当事人在苦难中和他的琐屑的主体情感中嘲弄自己,它必 须显得是美的事物不管任何痛苦而表现出的镇定和自由,就 象《熙德诗》 ① 关于希敏娜所说的那样:“她在含涕中是多么 美!”至于人们的不能自持或不镇定的状态却不然,那是丑恶 低劣的,或是滑稽可笑的。举例来说,婴儿碰到鸡毛大的事

① 熙德 (Cid),十一世纪西班牙民族英雄,关于他的传说形成一部西班牙
史诗,希敏娜是他的妻子。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3 2 2

就流泪,就使我们发笑,而一个严肃镇定的人眼泪却来自更 深厚的情感,完全是另一种表情。
   笑与泪也可以抽象地彼此分立,就在这抽象分立状态中 被错误地用作一种艺术母题,例如韦伯 ① 的《魔术射手》曲 里一段笑的合唱就是如此。笑一般是爆裂的表现,如果艺术 理想不应丧失,这爆裂就不应表现出缺乏镇定。韦伯的《奥 伯雍仙王》曲里一段二部合唱里的那样笑声就是这种抽象化 的例子,它叫听众为歌唱家的喉咙和胸膛担忧。荷马史诗中 那种不可磨灭的出自神仙似的笑声所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 同,那是从神仙的和悦静穆的心境中发出来的,只表现明朗 的心情,没有什么片面的放肆。另一方面,啼哭在理想的艺 术作品里也不应是毫无节制的哀号,例如在韦伯的《魔术射 手》里就可以听到这种抽象的悲惨的调子。一般地说,音乐 听起来就象云雀在高空中歌唱的那种欢乐的声音,把痛苦和 欢乐尽量叫喊出来并不是音乐,在音乐里纵然是表现痛苦,也 要有一种甜蜜的声调渗透到怨诉里,使它明朗化,使人觉得 能听到这种甜蜜的怨诉,就是忍受它所表现的那痛苦也是值 得的。这就是在一切艺术里都听得到的那种甜蜜和谐的歌调。
   c3)从这个原则出发,近代滑稽说 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 得到证实,不过这种滑稽从一方面看,往往没有任何真正的 严肃性,它特别欢喜运用恶劣的题材;从另一方面看,这种 滑稽的结局只是心情的怅惘,而不是引人参加现实的行动和

韦伯 (K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浪漫派作曲家。
① ② 参看序论第三节B.3。

……………………………………………………………………………………………………………………………
4 2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生活。姑举诺伐里斯 ① 为例,他就是一个具有高尚心情而采 取这种观点的人,因而对人生缺乏兴趣,在现实面前怯懦,以 至于堕入精神上的痨病,就是这种精神上的饥渴病使人怕沾 染有限事物,不肯降身去从事现实的行动和创造,尽管对这 种遗世独立同时也感到缺陷。所以在这种滑稽里当然含有当 事人在消除定性与片面性中对他自己的那种绝对的否定;但 是象我们在序论中谈到滑稽原则时所已指出的,这里所消除 的不仅是象在喜剧里的那种自身空虚而就显现为空虚的东 西,而且同时也包括卓越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这种滑稽无 论就它否定一切而言,还是就它带有上文所说的那种精神上 的饥渴病而言,和真正的艺术理想比较起来,都含有一种违 反艺术的恣肆无节制。因为艺术理想需要一种本身有实体性 的内容(意蕴),这内容固然由于须表现为外在事物的形式和 形象而不免转到个别性相,因而有局限性,但是这内容虽然 包含局限性,其中一切纯然外在的东西却被消除了。只有通 过这种对单纯外在性的否定,艺术理想的某一确定形式和形 象才能用适宜于艺术观照和艺术表现的现象,把上述的有实 体性的内容 (意蕴)表现出来。 ②

诺伐里斯 (Novalis,1772—1801),德国浪漫派诗人。
① ② 以上论美的个性即理想的个性。美的根源在灵魂,统一的内在精神意蕴
不仅表现于外在形象整体,而且也表现于其中各个部分,艺术仿佛把形 象整体和各部分都化成眼睛,显出心灵的自由与无限。这才是理想的个 性。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5 2 2

2.理想对自然的关系

   形象的外在的因素对于理想是和本身真实的内容一样重 要的,这两方面互相融合的方式就要引导我们去研究艺术的 理想表现对于自然的关系。因为这里所说的外在因素及其形 状构造是和我们一般称为“自然”的东西密切相关的。关于 这一层,有一个时常重新掀起的老争论至今还没有解决:艺 术究竟根据现前的外在形状照实描绘呢?还是要对自然现象 加以提炼和改造呢?“自然的权利”和“美的权利”,“理想的 真实”和“自然的真实”—— 这些本来不明确的字眼可以使 人们争辩不休。人们说,艺术作品当然要自然,但是也有平 凡丑陋的自然,这就不该摹仿;而另一方面—— 如此这般,没 有底止,也得不出靠得住的结论。
   这理想与自然的对立近来特别由文克尔曼重新掀起而变 成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序论里已经指出,文克尔曼受到 古代作品和它们的理想形式的启发,孳孳不辍地研究,直到 他对古代作品的优越性获得了真知卓见,使世人重新承认这 优越性和研究这些艺术的杰作。这种承认就产生了一种对理 想表现的追求,人们自信从此就可以找到美了,但是结果却 堕入枯燥无生气,肤浅无个性。就是这种理想的空洞,特别 是表现在绘画里的,引起上文已经提到的吕莫尔对理念和理 想的攻击。
现在理论的任务就在解决这种争执;至于它对艺术本身 的实践意义,我们在这里可以完全抛开不论,因为人们可以

……………………………………………………………………………………………………………………………
6 2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随意选择一些原则来启发平庸的人和他们的才能,结果都还 是一样:无论他们根据的是错误的理论还是最好的理论,他 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还永远是平庸的和软弱的。此外,一般 艺术,特别是绘画,在旁的影响之下,已放弃了对所谓理想 的追求,而在它们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早期的意大利画 和德国画以及较晚的荷兰画重新发生兴趣,它至少是努力在 争取更有意蕴和更有生气的形式和内容。
   从另外一方面看,除掉上述抽象的理想之外,人们对于 艺术中过去被人喜爱的“妙肖自然”也感到腻味了。例如戏 剧,每个人看到日常家庭故事以及它的妙肖自然的描绘,心 里都感到生厌了。总是那些老故事,夫妻,子女,工资,开 消,牧师的倚赖性,仆从和秘书的阴谋诡计,以至主妇和厨 房女佣人的纠葛,女儿在客厅里多情善感的勾当—— 这一切 麻烦和苦恼,每个人在他自己家里都可以看到,而且还比在 戏剧里所看到的更好更真实些。
   谈到理想与自然的对立,人们心里往往着重某一种艺术, 特别是绘画,这一门艺术的范围是眼睛看得到的个别事物。因 此我们对于理想与自然的对立要提出这个一般性的问题:艺 术应该是诗,还应该是散文?因为艺术里真正是诗的东西就 是我们所说的理想。如果问题只在“理想”这个名词,就把 它抛开不用是很容易的。但是问题在于:在艺术里诗究竟是 什么,散文究竟是什么?尽管在某些种类的艺术方面,坚持 要有本身是诗的因素可以导入歧途,而且确实已经导入歧途, 绘画却还是表现过显然属于诗、特别是属于抒情诗的东西,这 种内容确实有诗的意味。例如现在这次画展 (1828年)陈列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7 2 2

出很多的画都属于同一画派 (所谓“杜塞尔多夫 ① 派”),这 些画都取材于诗,当然只取诗的情感可以描绘的那一方面。我 们看它们次数愈多,看得愈仔细,我们就会感觉到它们甜蜜 而枯燥 ② 。
上述理想与自然的对立包含以下几种一般特征: a)头一个特征就是艺术作品具有完全形式的观念性,因 为一般说来,诗按它的名字所含的意义,是一种制作出来的 东西 ③ ,是由人产生出来的,人从他的观念中取出一种题材, 在上面加工,通过他自己的活动,把它从观念世界表现到外 面来。
   a1)内容可以是完全不关重要的,或是如果没有经过艺术 表现出来,它在日常生活中就只能引起一霎时的兴趣。例如 荷兰画就能把现前的自然界飘忽的现象表现成为千千万万的 境界,好象是由人再造出来似的。天鹅绒,金属物的光彩,光, 马,仆人,老太婆,农民吸着破旧的烟斗把烟向外吹,酒在 透明的杯子里闪光,乡下人披着肮脏的袄子在玩破旧的牌:这 些以及无数的类似的题材,我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