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① 这一节说明正式史诗是在诗的历史发展最初的阶段,通过神和人的事 迹,来表现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特别是宗教意识)和客观现实生活 的艺术形式。各民族的史诗就是各民族的圣经,但是有史诗的民族不一定就有宗 教经典,例如希腊人;有宗教经典的也不一定有史诗,例如犹太人。

……………………………………………………………………………………………………………………………
第三章 诗
7 1 1

   2a)后来个人的自我和全民族的精神信仰整体以及客观 现实情况,以及所用的思想方式,所做的事及其结果都分裂 开来了,个人本身的情感和意志也分裂开来了,只有到了这 样的时代,史诗才让位给抒情诗和戏剧体诗,让这两个诗品 种达到最成熟的发展。这种情况到一个民族的较晚的生活时 代才会充分实现,当时人们定下来指导行动的普遍规定已不 再从属于全民族的情感思想体系,而是独立地显现为一种固 定的法律,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之类散文性的安排,这就使 得遵行的义务对于人成为不是内在固有的而是外来的,与人 对立的,人被迫要服从的一种必然的约束。面对着这种本身 已成定局的现实情况,人的心灵有时就转向由主体情感思想 所形成的一种仿佛是独立自在的世界,不使情感思想之类因 素表现于行动,而只是在它们上面流连玩索,于是就表现个 人的内心生活于·抒·情·诗;另一种情况是心灵把实践性的欲望 提升到首位,要在行动中去实现它自己的独立,要剥夺客观 情境和事迹在史诗中所享受的独立权。导致产生·戏·剧·体·诗的 就是这种人物性格和目的在行动方面所表现的个性尊严的加 强。但是史诗却不然,它却要求情感与行动的统一以及内心 所要实现的目的与客观世界事态的统一,这种尚未分裂的原 始的统一只有在民族生活的最初期和诗的发展的最初阶段才 会出现。
   2b)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一个民族在他们的英雄时 代即史诗的摇篮期,就已有用诗来描述自己的艺术了,因为 一个在实际生活上已具有诗的性质的民族是一回事,而对诗 的材料有意识地要去表现而且有艺术本领能去表现,却另是

……………………………………………………………………………………………………………………………
8 1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一回事。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要求,即艺术的形成,必然要比 自由自在地直接享受诗的生活的那种精神出现得较晚。荷马 和传说出于荷马之手的诗篇要比所歌咏的特洛伊战争晚几百 年。特洛伊战争是一件实际发生过的事,正如我所相信的荷 马本人也确是一个历史人物。奥森 (假如用他的名字流传下 来的那些诗歌真正是他写的话) ① 也是歌颂过去的一个英雄 时代的,这个英雄时代的已沉没的光辉使人感到有必要用诗 来表现它和纪念它。
   2c)不过民族的诗的生活和民族史诗的出现尽管在时间 上有间隔,诗人和他的题材之间仍必须有紧密的联系。诗人 必须完全熟悉他所描述的情况,观照方式和信仰,对他基本 上仍是现实的题材只须提供诗的意识和描述的艺术。如果当 前现实所强加于诗人的那种正起作用的信仰、生活和习惯观 念和诗人以史诗方式去描述的事迹之间毫无亲切的联系,他 的作品就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因为一方面是诗人所要描述的 内容,即史诗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原来离开这内容而独立的 诗人自己的时代意识和观念的世界,这两方面虽然都是精神 性的,却依据不同时代的原则而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诗人自 己的精神和他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由产生的那种精神 根本不同,那就会产生一种分裂现象,使人感到不合式乃至 不耐烦。因为一方面我们看到过去世界情况的各种场面,另 一方面又看到毫不相同的诗人所处时代的形状,思想方式和 对待事物的方式,其结果是从文化较发达时代的眼光去看这

① 《奥森的诗》,已见第一卷325页注。

……………………………………………………………………………………………………………………………
第三章 诗
9 1 1

种对过去信仰的描述,就感到枯燥无味,简直是迷信,是诗 人所虚构的无聊装饰,这就使原始心灵所特有的那种生命力 完全丧失了。 ①
3.这就牵涉到诗人在正式史诗里所应处的地位。 3a)尽管史诗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描述一个有内在理由 的,按照本身的必然规律来实现的世界,尽管诗人自己的观 念方式还接近这个世界并且还能使自己和这个世界等同起 来,描述这个世界艺术作品却还是他个人的一部·自·由·创·作。关 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回忆希罗多特的一句名言:荷马和赫希 俄德替希腊人创造了神。希罗多特称赞这两位大史诗作者所 具有的这种自由创造的大胆也可以说明史诗在一个民族中必 然是古老的,它所要描述的却还不是最古老的情况。几乎每 一个民族在它的最早的起源时代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某一种 外来文化和异族宗教崇拜的影响。正是这种外来影响导致精 神方面的奴役,导致迷信和野蛮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精 神对最崇高的对象不感到家常亲切而感到陌生,不是由本民 族和个人的意识所产生出来的。例如印度在它的伟大的史诗

    ① 第2段三节说明史诗的产生时代,民族精神已觉醒,但是关于宗教道德 法律等观念,还没有固定成为对个人有约束力的教条和规章制度,民族理想和个 人理想还没有分裂。到了后来民族与个人在意识形态上分裂了,个人本身的情感 和意志也分裂了,于是史诗就让位给偏重主体情感的抒情诗和偏重表现主体性格 于客观事迹的戏剧体诗。史诗的出现比史诗所写的生活时代较晚。但史诗作者与 他所写的过去时代相隔也不能太远,否则诗人的时代意识和所写的史诗的时代意 识有本质的差别,作品就会显出这种分裂,不能表现过去史诗时代的真正的民族 精神。

……………………………………………………………………………………………………………………………
0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时代以前,在宗教观点和其它情况方面就已经历过多次大革 命。希腊像我曾经提到过的,也要在埃及、腓尼基和小亚细 亚等外来文化基础上进行改革。罗马人沿袭了希腊文化的一 些因素,民族大迁徙中一些蛮族也接受了罗马的和基督教的 影响,如此等等。只有到了诗人凭自由的精神抛弃了这种外 来桎梏,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看法,重视自己的精神,因而 克服了意识领域的混乱,这时才能开始产生真正的史诗。另 一方面,在一个时代里,如果已出现了抽象的信仰,定得很 完备的教条,固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基本原则,那也就已离 开 史诗所要求的具体 (一般与特殊尚未分裂) 而家常亲切 (摆脱了外来文化的束缚)的精神状态了。真正的史诗作者所 处的情况却与此不同,尽管他在创作上享有自由独立,他对 所描述的世界,从在个人内心中起作用的那些普遍力量,情 欲和旨趣到一切外在事物,却都要了如指掌。例如荷马描述 他的史诗世界就亲切如道家常,对旁人家常亲切,对我们也 就家常亲切,因为我们从这里看到真实情况,看到生活在那 个史诗世界里而感到自在的精神,又看到诗人自己和他的全 副心思和精神都显现在诗里,这就使我们更感到心情舒畅。这 样一个时代可以处在文化·发·展的较低阶段,但是仍然处在诗 和美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从内容意蕴上领会到真正的人的 高尚要求—— 即每一个英雄人物的荣誉,思想和情感,计谋 和行动—— 并且欣赏这些描绘得很详细的,既高尚而又生动

……………………………………………………………………………………………………………………………
第三章 诗
1 2 1

鲜明的人物形像。 ①
   3b)为着显出整部史诗的客观性,诗人作为·主·体必须从 所写·对·象退到后台,在对象里见不到他。表现出来的是诗作 品而不是诗人本人,可是在诗里表现出来的毕竟还是他自己 的,他按照自己的看法写成了这部作品,把他自己的整个灵 魂和精神都放进去了。他这样做,并不露痕迹。例如在《伊 利亚特》这部史诗里叙述事迹的有时是一位卡尔克斯,有时 是一位涅斯特, ② 但是真正的叙述者还是诗人自己。就连在人 物角色的内心变化诗人也往往借神来加以客观的描述,例如 阿喀琉斯发怒时,雅典娜女神就出现在他面前,劝他息怒保 持镇静。这是诗人的意造,但是所叙述的毕竟是客观事实而 不是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创作主体的因素应完全退到 后台,正如诗人也不应在他展示给我们看的那个世界里露面 一样。从这个观点看,伟大史诗风格特征就在于作品仿佛是 在自歌唱,自出现,不需要有一个作家在那里牵线。 ③
3c)但是史诗作为一部实在的作品,毕竟只能由某·一·个人 生产出来。尽管史诗所叙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作诗者毕竟

      这一节说明史诗作者的地位:他应该保持客观态度,但是史诗还是他个 人的自由创作。史诗起源于民族早期但不是最早期。因为在最早期民族文化一般 都要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或奴役,只有诗人摆脱这种奴役,真正能代表本民族的精 神和意识,他才有自由创作的可能,他的作品也才显得家常亲切,能得到听众的 同情共鸣和欣赏。 卡尔克斯是一位星相家,涅斯特是一位老谋士,《伊利亚特》里有些故事 片段是由他们叙述的。
③ 这一节重申史诗的客观性,诗人不应在史诗里露面,但这并不是说,他 的作品不是他的整个灵魂和精神的体现。




……………………………………………………………………………………………………………………………
2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不是民族集体而是某某个人。尽管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 神是史诗的有实体性的起作用的根源,要使这种精神实现于 艺术作品,毕竟要由·一·个诗人凭他的天才把它集中地掌握住, 使这种精神的内容意蕴渗透到他的意识里,你为他自己的观 感和作品而表现出来。因为诗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而精神 只有作为个别人的实在的意识和自意识才能存在。按一定语 调写成的作品既已存在,它就成了一种现存的榜样,可以供 人摹仿,按照类似的或相同的语调去歌唱。例如我们现在听 到一大批一大批的诗人都在摹仿歌德的语调歌唱。但是许多 首诗都按照同一个语调歌唱下去,并不形成一部首尾联贯完 整的作品,这种完整的作品只有从某·一·个人的精神中才能产 生出来,这一点对于荷马史诗乃至于《尼伯龙根歌》 ① 的认识 都特别重要。《尼伯龙根歌》的作者是谁,并没有确凿的历史 根据。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却有一种众所周知的 意见,认为实际上并没有荷马这样·一·个人作出这两部史诗的 全体,而是先由一些个别的作者作出其中一些个别的部分,然 后这些部分被结集成为两大部作品。 ② 涉及这个看法,首先就 要问:这两部史诗之中是否每一部都自成一部史诗的有机整 体,还是像现时流行的主张所说的,这两部史诗都没有必然

《尼伯龙根歌》是中世纪日尔曼民族的史诗,上文已屡见。详见下文“正 式史诗的特征”2b节注。
    ② 关于荷马史诗的看法,西方文学史家至今还没有定论。比较可信的是史 诗起源于民间歌唱,后来才由文人结集起来,加工整理过。现存的荷马史诗是公 元前七世纪才结集的,而荷马却传说是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以唱诗为职业的盲 人。


……………………………………………………………………………………………………………………………
第三章 诗
3 2 1

的开头和结尾,所以可以无休止地歌唱下去?荷马史诗的结 构在本质上固然比较松散,不像戏剧体诗那样紧凑,其中各 部分不免显得彼此独立,乃至还有一些题外的穿插和异文;但 是它们毕竟各自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而这样的整体 只能出于·一·个人的手笔。如果说荷马史诗缺乏整一性,只是 由一些用同一个语调的史诗片段拼凑成的,这种看法是粗陋 的,不符合艺术性质的。如果这种看法所指的只是诗人作为 主体在他的作品里不曾露面,那倒是对他最高的表扬;那就 等于说,人们从这些史诗里看不出诗人自己的主体的思想和 情感,这倒是荷马史诗的真实情况。其中所表现的只是事实, 只是全民族的客观的观照方式。不过就连民族诗歌也要一张 口或一副喉舌,从充满民族情感的内心里放声歌唱出来。一 部本身·整·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某·一·个人的整一的精神。


b)正式史诗的特征

   上文讨论史诗的一般性质时,我已约略提到一些雏形的 史诗品种。它们尽管用的是史诗语调,却还不是完整的史诗, 因为它们并没有把一种民族情况和一种整体世界中发生的具 体事迹表现出来,而只有这种情况和事迹才是完整史诗的适 合的内容,完整史诗的基本特点和条件上文已经指出了。
在这番回顾之后,我们现在就要研究可以从史诗艺术作

    ① 在这一节里黑格尔举荷马史诗为例说明一部首尾联贯的完整作品必须 由某一个作者作出。他还没有集体创作的概念,也不明白真正的原始的民族史诗 一般都起源于民间歌唱,在流传中陆续增删修改成的。

……………………………………………………………………………………………………………………………
4 2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品的本质中抽绎出来的一些·特·殊的要求。这里马上碰到的困 难在于就特殊的方面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就没有多少话可说, 我们就不得不研究历史发展以及各民族的个别史诗作品,而 各民族和各时代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就很难得到适用于 一般的结论。不过这种困难倒有一种解决办法,这就是从许 多民族的史诗经典中挑出一种来,把它作为正式史诗的标本 或例证。·荷·马·史·诗就可以作这种标本。所以我想主要地根据 荷马史诗来找出一些我认为符合史诗本质的基本定性。这种 基本定性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我们要研究·一·般世界情况具有什么样性质,才可 以使史诗的事迹得到洽当的表现;
·其·次,我们要研究这种个别的史诗事迹本身·性·质; ·第·三,我们要看看用什么形式才可以使上述两方面在一 部艺术作品里达到统一,形成·史·诗·的完整体。
(一) 史诗的一般世界情况

   我们开始时就已经说过,在真正的史诗事迹里要完成的 因而要描述的并不是一件孤立的偶然的事,而是一件从时代 与民族情况的整体中派生出来的动作(情节),所以只有把这 个动作放在一个较广大的世界里才能把它认识清楚,在描述 中也要求反映出这种结合在一起的实际情况。—— 我现在只 能约略提一提这种一般世界情况基础所应有的正确的诗的形 状,因为在第一卷讨论理想的动作情节所要求的一般世界情

……………………………………………………………………………………………………………………………
第三章 诗
5 2 1

况时,已指出这方面的要点了 ① 。
现在我只谈对史诗特别重要的几点。 1.史诗用为背景的最适宜的世界生活情况可以略述如 下:这种生活情况对于个别人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