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学-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绘画性的情境和一个·雕·刻·性的情境的基本区别,象 上文已经提到的,在于雕刻的主要使命在表现本身独立自足 的,无冲突的,没有始终一贯定性的平板 (无害)情况,只 有在浮雕中才开始主要运用一群人物的组合,使人物形象向 史诗方面伸展,以及描绘以一种冲突为基础的动荡性较大的 动作;至于绘画则不然,它要完成它所特有的任务,就得跳 出人物和外界无联系的独立自足性以及缺乏明确定性的情 况,才能走进人和外在环境不断发生关系的情况,情欲,冲 突和动作之类生动活泼的运动中,即使在描绘自然风景的构

……………………………………………………………………………………………………………………………
2 0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思中也坚持要有一种具体情境的定性以及它的最生动鲜明的 个性。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向绘画提出一个要求,要它描绘人 物性格,灵魂和内心世界,不是要从外在形象就可以直接认 出内心世界,而是要通过·动·作去展现出这内心世界的本来面 貌。
   主要就是这一点使绘画和·诗发生较密切的联系。在这种 联系中这两种艺术各有优点。绘画不能象诗或音乐那样把一 种情境,事件或动作表现为·先·后·承·续的变化,而是只能抓住 ·某·一顷刻。从此就可以见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情境或动作动 作的整体或精华必须通过这一顷刻表现出来,所以画家就须 找到·这·样·的一瞬间,其中正要过去的和正要到来的东西都凝 聚在这·一·点上。例如战争中这样一顷刻就是胜利的一顷刻:战 斗还在进行,但是结局却已经很明显了。因此,画家有能力 使过去的残余一方面在消逝,一方面却在现时仍发生作用,而 且同时也把未来表现为当前情境所必然产生的直接后果。 ① 不过在这里我不能就这一点详细讨论。
   在这一点上画家虽不如诗人,他比诗人也有一个优点:他 能描绘出一个具体情境的最充分的个别特殊细节,因为他能 把现实事物的形状摆在目前,使人一眼就把一切都看清楚。 “诗如此,画亦然” ② 诚然是一句人所喜爱的格言,特别在理 论上多次被人强调提出,而且由描绘体诗在描写季节,时辰,

这就是莱辛所说的“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或顶点前的一顷刻。在这一 点上黑格尔的看法和莱辛的看法却相同。
② 见贺拉斯的 《论诗艺》,这是诗画一致说的经典根据。


……………………………………………………………………………………………………………………………
第一章 绘  画
3 0 3

花卉和山水风景中加以运用。但是用文字来描写这类事物和 情境,一方面很枯燥无味,如果逐一胪列,那就永远胪列不 完;另一方面这种描绘也不免歪曲,因为它要把在绘画中一 眼就看遍的东西作为一系列的先后承续的观念表达出来,以 至我们总是听到下句话,就忘去上句话,而这上句话却必须 和下句话联在一起,因为两句话所说的事物在空间中本是同 时并列的,只有在这同时并列的关系中才有价值。此外在另 一点上绘画也落后于诗和音乐:那就是在抒情方面。诗艺不 仅能表达一般情感和思想,而且还可以展示出仑们的转变,进 展和上升。就集中了的内心生活而言,这种情况尤其适用于 音乐,因为音乐所要表达的正是灵魂的运动。至于绘画却只 能表现面容和姿势,如果要专门抒情,就会误用它所特有的 媒介或手段。因为尽管绘画也能把内心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于 肉体的姿态和运动,这种表现却不能直接触及情感本身,而 只能触及情感的·某·一·种·外·在·表·现,事件或动作。所以如果说 绘画也用外在事物来表现,这并不是抽象地认为它通过面容 和形象使内心世界成为可以眼见的;而是说,它用来表达内 心世界的那种外在因素正是某一动作的个别情境,或某一具 体行动中的情绪,通过这种行动,那种情感才展现出来,才 可以让人认识到。所以我们如果把绘画中的诗的因素假定为 具有这样的意思,即绘画应该用面部特征和姿势去直接表现 内心的情感而无须用较重要的动机和动作,这就无异于把绘 画推回到抽象,而这却正是绘画所应避免的,而且这也就无 异于要求绘画去做诗的特殊领域中的事,如果它照办,结果 只能是枯燥无味。

……………………………………………………………………………………………………………………………
4 0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我 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在去年德国艺术展览 (1828 年)里,所谓杜塞尔多夫 ① 派的很多作品博得了称赞,这派 画家们显示了很好的知解力和技巧的本领,采取了这种专写 内心生活的方向,亦即运用只有诗才能表达的材料。他们的 内容大部分是从歌德以及莎士比亚,阿里奥斯陁和塔梭等诗 人的作品中借来的,主要是关于爱情的内心情感。这派的一 些最好的作品照例描绘一对情人,例如罗米阿和朱丽叶,芮 那尔多和阿密达,此外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情境,所以这些成 对的情人就没有什么旁的可做或表现,只有互相恋爱,互相 倾慕,一而再,再而三地眼漾情波,互相凝视。在这种情况 之下,主要的表情自然要集中在口和眼上,特别是男人芮那 尔多伸着一双长腿,看来好象不知道怎样摆布这双长腿才好。 所以它们伸在那里,毫无意义。雕刻像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 雕不出眼睛和流露灵魂的目光,绘画却掌握着丰富的表情手 段,但是也不应把一切都集中在这一点上,不应把眼睛所流 露灸热的情感或是没精打采,忧伤眷恋的神色以及口的亲密 姿态弄成表情的主要目标,丝毫不写出动机,户伯纳 ② 所画 的“渔夫”也是如此,题材是从歌德的名诗 ③ 借来的。歌德 的诗本来以令人惊赞的深度和优美的情感描绘出一种飘渺不 定 渴求安静生活的心情以及水的清凉和洁净,但是在 “渔

德国莱茵区的一个城市。 户伯纳 (J.Hübner,1806—1882),德国画家。
③ 歌德的小诗《渔夫》写一青年垂钓,水中涌现一仙子,唱歌召唤他,他 就情不自禁地跳到水里,长辞人世。




……………………………………………………………………………………………………………………………
第一章 绘  画
5 0 3

夫”这幅画中那位捕鱼的男孩裸着腿投到水里,正象其它作 品中男子形象一样,挂着一副很枯燥无味的面容,人们从这 副安静的面孔看不出他能感受到深刻而优美的情感。一般说 来,这派画中的男女形象都不能说显出了健康的美,恰恰相 反,他们只露出爱情和一般情感中的神经兴奋,憔悴和病态, 这些表现都是人们不经过再现也可以看得到的,无论在实际 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人们见着它们只好宽容一点。
这派的大师·夏·多
                      ① 用歌德的《密娘》 ② 诗意所画的作品在 表现方式上也属于这一类。密娘的性格极富于诗意。她之所 以引人入胜,是由于她的过去经历,外在的和内心生活的艰 苦命运,她的热烈动荡的意大利人的缴情中的矛盾,而她的 心灵对这种激情还不完全自觉,还没有什么目的和决择,沉 浸在这种蒙杯状态,对自己束手无策;我们对她所感到的兴 趣正在于这种既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而又完全呈现分裂状态 的自我表现,这种自我表现也只有零碎的前后不协调的情绪 迸发中才可以见出。这样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我们固然可以 想象到,但是画不出来的。而夏多偏要不用明确具体的情境 和动作而单凭密娘的形状和面相把它描绘出来。所以就大体 来看,可以说上面提到的一些形象是没有通过对情境,动机 和表情的想象来体会的。绘画的真正的艺术表现就要求用想


夏多 (Schadow-Godenhans,1789—1862),德国画家。
    ② 《密娘》(Mignon)是歌德的一首著名的小诗,密娘险遭暴徒凌辱,被威 廉·迈斯忒营救,在这首短歌里她召邀他的恩人同她回到她的意大利故乡,去过 优美宁静的生活。贝多芬曾用此诗大意谱成乐曲。

……………………………………………………………………………………………………………………………
6 0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象去掌握整个对象,把它表现为形象以供观照,这些形象通 过一系列的情感,即通过一种动作,把它们的内心生活表现 到外面来,而这种动作要很能显示出情感,使得艺术作品的 全体和每个部分都显得由想象运用来把所选择的内容充分表 达出来。特别是早期意大利画家们也象这些近代画家们一样, 描绘过爱情的场面,有时也从诗中借取题材,但是他们却懂 得怎样去凭想象和健康的爽朗心情去表现这类题材。例如男 爱神库匹德和灵魂女神,库匹德和女爱神维弩斯,阴曹地府 大王普鲁陁劫掠普洛索聘娜,赛拜尼族妇女们被劫掠,赫库 勒斯在奥姆法利家摇纺车,奥姆法利披着狮皮等等,都是早 期画师们所习用的题材,他们把这类题材表现于生动具体的 情境,画出场面和动机,而不是把它们表现为不由想象通过 动作来掌握的单纯的情感。他们还从《旧约》借取一些爱情 场面。例如竺列希敦美术馆里就挂着乔治俄涅 ① 的一幅画,画 的是雅各从远方来,招呼拉结,握她的手,吻了她;背景远 处有两个年轻人在泉水旁汲水饮牲口,这些牲口成群地在山 谷里吃草。另一幅画的是以撒和利伯加 ② 。利伯加拿水给亚伯 拉罕的仆大喝,因而就被认出来了。也有从阿里奥斯陀的诗 里取材的,例如麦道尔在井栏上写安杰里卡的名字。
近代人大谈画中的诗,这不能指别的,只能指题材是凭 想象来掌握的,情感是通过动作揭示出来的,而不是作为抽

乔治俄涅(Giorgione,1478—1510),意大利名画家;雅各遇拉结的故事 见 《创世记》第二十九章。


② 见 《创世记》第二十四章。

……………………………………………………………………………………………………………………………
第一章 绘  画
7 0 3

象的情感来把握住和表现出来的。诗本来可以按内在状态来 表达情感,就连诗也要借助于许多表象,观照和审察。例如 诗在表现爱情时如果只停留在“我爱你”这句话上,永远只 复述这句话,这也许是高谈“诗中之诗”的老爷们所爱听的, 但毕竟是最抽象的散文。因为涉及感情,艺术的本领在于通 过想象去把握和玩味感情,而这想象在诗里把情绪转化为明 朗的表象,通过这些表象的表现使我们获得满足,无论表现 的方式是抒情的,还是叙述史诗事件或戏剧动作的。为着要 表现内心生活本身,在绘画中单凭口,眼和姿势是不够的;还 必须有一种完整的具体的客观情境,才可以把内心生活显示 为客观存在。
   所以一幅画的主要任务是要描绘出一个情境,一个动作 的场面。这里第一条规律就是·可·理·解·性。在这一点上宗教题 材具有很大的便利,因为它们一般是人所熟知的。例如天使 预报基督的诞生,牧羊人或三王朝拜基督,基督逃往埃及而 获得平静,基督钉上十字架,埋葬和复活以及关于圣徒们的 传说之类题材都是看画的群众所熟知的,尽管我们现代人对 殉道者们的故事比较疏远了。例如在一座教堂里画的大半是 施主或本城市护神的故事。所以画家们选题往往不是出于自 愿,而是适应某某祭坛,礼拜堂和修道院等等的需要,所以 画所陈列的地方就可以帮助人理解画的意义。这种对理解的 帮助有时是必要的,因为画不象诗,不能借助于语言,文字 和题名以及其它多种多样的标志。再如在一座王宫里,市议 会厅和国会大厅里,本国本市或本建筑物的历史中重大事件 或重要阶段的场面都适宜于用作画题,在画所挂的地方,这

……………………………………………………………………………………………………………………………
8 0 3 第三卷 (上) 各门艺术的体系

些题材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不会轻易地从英国史,中国史或 米特里达特王的生平中替一座德国王宫选画题。在绘画陈列 馆里情况却不如此,这里人们把所收藏和搜购的好的艺术品 都陈列在一起,因此一幅画就失去它和某一地方的个别联系 以及它通过地点而获得的可理解性。私人收藏的情况也是如 此。收藏家把他所能搜到的作品都摆在一起,凑成一个展览 馆或是满足其它的嗜好和好奇怪的念头。
   有一个时代很风行的所谓寓意画在可理解性这一点上远 不如运用历史题材的画,而且由于寓意画的人物形象必然缺 乏内在的生气和特殊具体的东西,它们总不免含糊而枯燥。反 之,自然风景和人类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在意义上既清楚, 而又具有个性,戏剧的错综复杂和实际存在的运动和丰满性, 倒替绘画的构思和创作提供了最适宜的发挥作用的场所。
   2b)但是要使一个具体情境成为可以辨认出来的 (就画 家的任务是要使它成为可理解的这一点来说),单靠陈列的地 点和一般人对题材的熟悉就还不够。因为这些在大体上都只 是外在的联系,与艺术作品本身却很少关联。真正涉及问题 本质的关键却在于艺术家要有足够的才智和精神,去把具体 情境所含的画意揭示出来,并且凭丰富的创造发明的能力把 这些画意表现于形象。在每一个动作中,内心生活都外现为 客观存在,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直接的表现,感性的后果和 各种联系,这些既然实际上都是内心生活所发生的作用,就 要泄露出和反映出情感,因此都可以最妥帖地利用来一方面 作为帮助理解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作为进行个性化的手段。例 如人们对拉斐尔的《基督变形》画提出过一个众所周知和屡

……………………………………………………………………………………………………………………………
第一章 绘  画
9 0 3

经讨论的指责,说这幅画分裂成为两个毫不相关的情节。如 果·单·从·外·表·来·看,它确实有这种情况,上部画的是基督在山 顶上变形,下部画的是中魔的婴儿。但是从精神方面来看,这 幅画却并不缺乏最高度的紧密联系。因为一方面基督的感性 (肉体)方面的变形正是他脱离尘世的实际超升以及和他的青 年门徒们的·别·离,这种分割和别离是应该表现成为可以眼见 的;另一方面基督的崇高在这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事例 来阐明的,那就是门徒没有基督的帮助就不能医治那中魔的 婴儿。所以这里的双重情节都是完全事出有因的,而它们的 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也通过一位门徒有意地用手指着离开他 们的基督这件事揭示出来了,这就暗示出上帝之子的真正的 使命是要同时处在尘世,证实了他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有两 个人以我的名义聚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还可以举另 一个例。歌德有一次悬奖征画,出的画题是阿喀琉斯在俄狄 普来到家门时穿上女装 ① 。应征的稿件中有一幅素描画着阿 喀琉斯一瞅见这位全副武装的英雄的头盔,心里就激发起热 情,这一阵激动使得他头上戴的珍珠项圈都裂开来了,一个 小孩把落下的珍珠从地上拣起来搜在一起。这些画意是想得 很巧妙的。
   此外,艺术家要把不同程度的大幅空间填塞起来,就得 有自然风景作为背景,就得有照明,建筑环境,次要的人物 和器具之类。他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