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幸福论-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总体上说,从根本的趋势说,欲望的满足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相促进的。然而,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通常都以矛盾的方式进行着,在欲望的满足、幸福的追求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当然为了追求幸福、满足欲望,人们总是竭力发展自己,发展社会。但人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个人都轻而易举地获得同步的发展,而往往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进行的,即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分工而进行的,这样就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同乃至不平等、对抗,于是社会就成了由各个不同的个人矛盾地统一到一起的社会。各人有各人的欲望,或者说在各个人那里欲望的组合、占主导地位的欲望是各不相同的。各人的发展状况、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各人的发展前景不同,各人为竭力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也不同,乃至相互对立、矛盾。这样,就使得人们欲望的满足和通过社会化表现出来的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得不到统一,产生了各种矛盾。各人竭力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由于社会的分化、对抗,往往使得各人的幸福发生冲突,一部分人追求的幸福往往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上,有你的幸福,就没有我的幸福,或者干脆是在矛盾、冲突、斗争中大家都没有幸福。
就一般意义说,分化社会中的人们都竭力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各人越是只顾自己欲望的满足,就越是使社会分化。在一定限度内,这种分化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方式、表现,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往往就成为对他人、社会和自己都有害的东西。
…… 640
426第三章 幸福需要自我调整
欲望本是追求幸福的动力,现在却成了幸福的破坏者,这样,就促成了反欲望的欲望(禁欲主义、理性)的产生,促使了批判欲望论的思想的诞生和广泛传播。
…… 641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526
第三章 二 欲望的冲突欲望难以穷尽A贪欲的罪恶A贪欲的社会根源A没有欲望的满足,就谈不上人的幸福。
为了欲望的满足,就必须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通过人和社会的发展而使欲望满足,这的确使人得到并享受了不少幸福。但是,人和社会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起来的,而是渐渐地、曲折地发展起来的。人和社会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不是单纯的,都内含有先前的成果,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的欲望不断丰富多样化起来,对应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人的欲望也既有共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乃至相矛盾的方面。在同一个人身上,就可以有多样的、不同的欲望,在不同的人身上,更是有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欲望。
由此而形成的欲望的冲突,使幸福难以得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人、社会是通过分工、分化而发展的,每个人在每一时期的欲望由于其地位、条件的限制是有限的,而整个社会的欲望、可以追求的对象相对来说是大量的、无限的。
随着个人的成长、觉醒,人们的欲望不断地扩大起来,要享有整个社会的发展成果,可又因为个人始终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因而常常没有能力去满足这不断扩大、多样化起来的个人欲望,或者是这样
…… 642
626第三章 幸福需要自我调整
的欲望不胜满足,这就造成挫折感、不幸感。这可概括为欲望的不可满足。另一种情况是处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某些欲望过分地膨胀,妨碍了自己的发展和他人、社会的发展,甚至危害他人、社会的发展,因而这些欲望不应该得到满足。
一般说来,这是指比较粗俗的贪欲。
欲望难以穷尽A所谓欲望的不可满足,主要指这样的情况:一个欲望满足了,又接着产生了更高的欲望,当这更高的欲望满足了,又产生了比之更高的欲望,如此不断,似乎欲望永远也得不到完全的满足。欲望从来就没有完全满足过,或者说,从来没有真正彻底全部地满足过,因而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悲剧,总觉得自己不幸、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
应当说,这种情况是极普遍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想的时候,相对于欲望的个别满足来说,欲望的不可满足是绝对的、始终的,相反,欲望的满足才是相对的、暂时的。
普希金的寓言诗“渔夫和金鱼”就很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现象。
如果说这些寓言、故事太虚拟的话,那么,还可以看看现实中一位老人的自白:“我上小学的时候,非常想上中学,认为能够考上中学就是最大的幸福。谁知考上中学后又为考大学犯愁,为考大学又奋力苦读。原以为上大学就没了苦恼,可上了大学又想到毕业后就业,整天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苦恼、犯愁。找到了工作又为找对象、结婚奔波,憧憬着幸福美好的小家庭。
有了小家庭,又想有孩子,有了孩子麻烦就更多,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整天不得安宁。孩子们小时盼望他们长大,又
…… 643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726
为他们上小学、中学、大学费尽千辛万苦,大学毕业后又为他们的婚事操心。
老大结了婚,接着是老二,老二结了婚,又开始为老三的婚事发愁。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每个孩子结婚等于剥我们老俩口一层皮。好不容易老三结婚了,原想可该好好享享清福了,老大家又有了孩子,我们又得为孙子操心。
老大家孩子刚大一点,老二家又添了孩子……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有个头啊?何时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类似这位老人的经历、感受,可以说,如果不是每个人的话,至少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相比较之下,这位老人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幸运的,他想上中学和大学、建立小家庭、有孩子,这些都一一实现了。而现实中,很多人常常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有时连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大学考不上,工作没找好,知音难寻觅到,人生的路途上满是艰难和不幸,内心里十分的苦闷、烦恼。
这种欲望的不可满足,并非是偶然的个别现象,也不是历史的暂时现象,而勿宁说是人类悲剧命运或者说悲壮命运本身,它是一个通则,有其必然性。其根源就在于人和社会是通过分工、分化的途径而发展的,每个人首先只是自然的个体,然后才不断地通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发展为社会的人。在这个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总是作为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个体、部分而不断地与更广大范围的种种社会关系相联结。
就具体现实讲,个人是有限的,但就过程、趋势讲,个人就要不断地、无限地发展下去。这就意味着欲望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其实这也正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动力和标志。
…… 644
826第三章 幸福需要自我调整
但是,这种欲望的不可满足既可以以悲剧、苦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以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后一种情况下,悲剧就不表现为悲痛、苦难,而是成了壮烈,成了喜剧。究竟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和社会制度及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关,也和个人的选择、能力、活动有关。
在私有制社会,在异化社会,由于个人只作为私人而存在,他人、社会对他来说是异己的,而整个社会又是对抗的,因而,个人就很难满足他的欲望,或者,满足了某一个别欲望,但新产生的欲望就难以满足了。
个人局限在某一领域,而他又有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或公开或潜在的欲望。这时,悲剧的性质特别明显和强烈。在社会越不发展,特别是物质生产能力落后、物质产品匮乏时,就越是如此。奴隶的苦难,农奴的苦难,原始资本主义时期工人的苦难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民主昌盛、文明发达、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里,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是较为顺利的,欲望会不断产生,不断满足,因而众多欲望及其满足一般不表现为悲剧,个人甚至不感到有什么悲剧命运,而只是感到一连串的幸福。但这么发达完善的社会,只有到共产义社会才能实现。但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还是会有不顺利,并因而体验到不幸福,体验到悲苦的。
从个人方面说,一个人的能力(包括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等)越强,选择得越正确,越是切合自己和社会的实际,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那么,他也就越少有挫折,甚至会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这样,个
…… 645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926
人就不会总处于悲惨、苦恼的境地,而是有较多的幸福感。
或者,个人明确地以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超越、不断地向更高境界迈进为奋斗的志向,虽百折而不回,虽苦亦乐在其中,或是以某种自己特别喜爱的活动,某种高雅、崇高的事业,某种神圣的现象为终身追求,沉湎于其中,乐此不疲,孜孜以求,为之神魂颠倒,为之物我两忘、主客混融,这样,他也不会有多少苦难的感觉,相反,倒会有一种常人所不具有、不可理解、不曾体验过的特别的幸福感,悲剧在这里便升华为史诗、崇高、神韵。
如果个人的能力不强,选择又不恰当,好高骛远,总想着奇迹,总想不劳而获,但是机遇不佳,就容易导致严重的挫折感,导致真正的、强烈的不幸。这样的人,很难能使欲望得到较好的满足,有的甚至不仅得不到自己本想得到的东西,甚而还会把自己本来有的、本可有的幸福丢掉。
例如,一个不算富裕的人,不自量力地把仅有的资金、财富全部押入赌场或者赌博性的活动中去,梦想一夜之间发大财,过上有钱有势的富贵生活,结果输了个精光,落得妻离子散、人财两空,自己也想跳楼,这种不幸可谓是咎由自取。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也确有自己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坦坦荡荡地做人而终难逃恶运的情况,这是真正的不幸和悲剧,这种情况甚至不在少数,它常令人感叹不已。
贪欲的罪恶A认为幸福在于欲望的满足这样一种观点常受到一种有力的反驳,即那些纵欲、沉溺于酒色和感官刺激的人,不仅没有带给自己幸福,而且败坏了社会机体的文明,导致社会道
…… 646
036第三章 幸福需要自我调整
德沦丧,甚至导致社会、文明的毁灭,导致政权的跨台、国家的动乱。
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时代都曾存在,例如我国封建朝代的中后期,古罗马帝国的末期等。
有人认为,20世纪的人类社会也在很多地方、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这样的纵欲时代。
纵欲换来的是痛苦,贪欲导致的是罪恶。
对于这一点,历史上多少思想家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大声的疾呼,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曲曲悲壮诗篇。它们是人类崇高精神的巍峨大山,是一代代的人们清洗净化心灵的精神源泉,也是人类走向越来越文明的指路明灯。
但是,如果根据贪欲的罪恶而根本否认欲望的作用及欲望满足的必要性,否认在欲望满足中会得到幸福感,从而根本否定欲望,宣扬实施禁欲主义,那也是不恰当的,不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且也是做不到的,最多只能是强烈地压抑下去某些欲望。这种错误、有害的倾向之所以产生,有很多原因。它是对贪欲的矫枉过正,而对贪欲之为贪欲及贪欲的产生和消解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这是矫枉过正的重要原因。
纵欲、贪欲,一般可看作某种欲望的极度的、无限的膨胀,个人沉溺于其中,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追求某种欲望的满足。此外,还有一些欲望的极度膨胀则不被人们视为贪欲,它们的确也没有什么危害,有的还被看作是有益的、应当鼓励的,是一种德性。例如,强烈的求知欲,其强烈的程度,在某些人那里,比之另外一些人强烈的肉欲、色情欲望还要强烈得多,但是,谁曾说过求知欲是贪欲、是不好的呢?
纵然这个求知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有很大很多的缺点,甚至
…… 647
第四编 幸福的实现136
他的求知本身是为了一种不很崇高的目的,人们还是不会责备说他的强烈的求知欲是一种贪欲,他那么强烈地求知就是在纵欲。当然,对于知识越多越反动论者、读书越多越愚蠢论者、读书无用论者除外,这些论者是贬低求知欲的。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曾责骂过强烈的求知欲是贪欲。
对于赤裸裸的、没节制的肉欲、物欲、感官刺激、权力欲、权势欲、金钱欲、征服欲、破坏欲等,无论人们多么地厌恶、仇恨,但还必须承认,这些欲望也是人的欲望,即使是一些恶人的欲望。
这不仅因为,它们确实是一些人的欲望,并有一定的生理、心理根源,而且因为,这些欲望之所以为有害的贪欲,还要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方式、特点去分析。单独的一个自然人,是不太可能会有什么贪欲的。就一个人来讲,如果只是一个人,那无论他有什么样的贪欲,也谈不上什么危害不危害。
贪欲的社会根源A前边讲过,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曲折的方式,通过社会分工、分化和斗争的方式进行的。按照理想的机制和逻辑讲,人的欲望及欲望的满足是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随着人和社会的发展,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样、丰富、高级并得到升华。但是,不论人和社会怎样地发展,也不论欲望怎样地丰富、升华,人的一些基本的自然欲望是始终都有的,如食欲、生存欲望和情欲等。当着人和社会在其矛盾曲折的发展、运动过程中形成某些促成贪欲发生的环境、条件时,贪欲就会发生、膨胀起来。例如,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以后,产生了私有
…… 648
236第三章 幸福需要自我调整
观念时;当着社会出现尖锐对抗,国家四分五裂,没有起码的正常秩序,也没有必要的手段来维系、安定人心,无法培育人们的基本道德教养、精神情操之时;当着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本身丧失了进取的志趣而腐败起来,好逸恶劳,花天酒地,男盗女娼之时;当着金钱成为社会的润滑剂,成为社会权力本身;当着民主体制不健全,权力的享有带来无穷的荣华富贵,行使权力者不是社会公仆,而是社会的主人;当着科学技术不发达、经济不发展……在这样的时候,种种贪欲就会急剧地形成、蔓延、膨胀起来。当然,贪欲既是果,又是因,贪欲产生后又会促使产生、膨胀的各种贪欲更加“发达”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迅速腐败、没落下去,直到彻底动荡、瓦解。要摆脱这种苦难,唯有通过革命,包括社会的革命、科学技术的革命、精神的革命等,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实际上,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就是这样发展的。发展了的文明总要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和消灭贪欲,虽然贪欲总和文明相伴随。
由此可见,贪欲是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而其危害作用又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个人纵情于酒色,会损害自己的身子,耽误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