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幸福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昧硪恢直曜肌⒓纯加贸扇说谋曜祭匆蟆⒑饬克牵焉缁嵩鹑谓桓恰<页び肷缁岫运堑囊蠹雀咔已稀K侨粲辛瞬畲恚膊辉倩嵊腥怂邓腔故呛⒆樱蚨砣菟恰K谴耸贝シ噶朔桑运堑拇ΨS攵猿赡耆说拇ΨR膊辉儆惺裁辞稹C康奔页び肷缁嵊贸扇说谋曜祭匆笳庑┐τ谏缁峤巧浠逼诘那嗄耆耸保嗄耆说男睦碛幸恢炙挡怀龅目嗝疲腔岣械缴缁岫运翘豢推耍运堑囊筇狭恕K坪跎缁嵩谝灰怪涠运堑奶染头⑸吮浠U馐乔嗄耆擞肷缁嶂涮赜械囊恢置埽乔嗄耆颂赜械囊恢挚嗄铡�

    平心而论,处于社会角色正在变化、处于过渡时期的青年人,虽然应当担负社会责任,虽然已经不是小孩子,但是

…… 236

    02第一章 人与幸福

    他们毕竟还是刚刚脱离少年时代,对于人生责任尚没有深切体会,也没有社会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没有处理社会矛盾的经验。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待青年人,还是应当以教育与热情帮助为主。在他们办错事的时候,批评是应该的,但应当给予恰当的分析和评价。

    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那样,上帝是允许青年人犯错误的。

    ①可惜许多的成年人:家长、教师、领导,都不明白这一道理,他们忘记了自己是怎样从青年阶段走过来的,忘记了自己在青年阶段也做过一些荒唐的事。人生与社会之间的这种特殊的矛盾,也许只能在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之后,才能消除。

    人生与自我的矛盾A人生与自我的矛盾,也就是个人与自我的矛盾。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人与自己的矛盾。

    也许有些年轻人对“人与自我有矛盾”这个说法闻所未闻,或者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在人的生活中,这是经常有的事情。有一个中学生写信给报社的编辑,他说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自制力很差,有时明知做某一件事于己于人都有害,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请求编辑同志救救他。

    有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给报社的编辑写信,说他的性格内向,怕见生人,不敢在全班面前朗读课文;同女同学说话,更是胆怯,脸红、心跳、出汗,甚至紧张得说不成话,两腿颤抖。他对编辑说:我真恨自己,渴望自己能很快地勇敢起来,但是不知该如何办?

    ①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225页。

…… 23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2

    还有一个青年人写信到报社,说他从小至今不论大事小事,都是靠家长给他拿主意。考大学前报考专业,都是父母给他定的。他原来喜欢文科课程,父母也同意他学文科。可是到了高二文理科分班时,父母又让他学了理科。他考入一个全国重点大学的理科专业,可是自己又不喜欢这个专业,第一学期就有两门课不及格,一见到一些课程就头疼,甚至梦中都会惊醒。他写信给报社的编辑,问编辑他怎么会落到这般地步?他现在应该怎么办?这个青年内心的痛苦,我们是可以想见的。

    有一个农村男青年,高考落榜,既进不了工厂,又无一技之长供他外出谋生。这时父母又逼着他与一个从不相识的姑娘订亲。他六魂无主,不知是否应当顺从父母,与那个不相识的姑娘订婚。写信向报社的编辑诉说他的烦恼,希望能从见多识广的编辑那里讨得主意。

    凡此种种,都可以称之为人与自我的矛盾。前两个例子是纯粹的人与自我的矛盾;后两个例子中既有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有人与自我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后两种情况更为多一些。

    人与自我的矛盾,在孩童时代是不曾有的。即使有,也会是一闪而过,不会长久地存留在脑际里,也不会带来长时间的自我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而且越来越强烈。

    人不仅要观察、认识外部世界,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同时也开始观察、认识自我;开始发现,现实的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总是和谐的;开始意识到除了现实的

…… 238

    2第一章 人与幸福

    我之外,还有一个自我。自我似乎是一个独立的主体,现实的我成了自我观察、认识的对象。比如说,青年人喜欢说自我设计,即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这实际上就是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客体来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这前一个“自己”

    ,便是我们说的自我、或称为自我意识;后一个自己,便是现实生活中的我。这两个“我”所发生的矛盾,就是人与自我的矛盾。

    人与自我的矛盾,内容是很多的。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的时候,他的内心会产生悔恨,即自己恨自己。这是人与自我的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当一个人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时,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内心矛盾重重,甚至感到不论怎样做,都不能表明自己的心,这也是人与自我的一种矛盾。

    在青年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中的我,是带有一定的完美性的。我们称它为理想之我。但是这个理想的状态,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只能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一步一步达到。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们常常用理想之我来要求自己,使现实之我一步一步向理想之我靠近。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是人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的另一种矛盾。比如,理想境界与现实的能力之间的矛盾;事先设想的理想状态、预期的结果,与后来事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也都是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如果有人用理想之我谴责现实之我,那么这个矛盾会越闹越大,以至使人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失落感。

…… 23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2

    人与自我的矛盾,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内容。诸如灵魂与肉体、情与理、现实与未来、性格与人格、事业与家庭、以及精神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做人与做事之间,都会出现人与自我的矛盾。

    人生的幸福与痛苦,同人有自我意识,人与自我存在着矛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能够思考自己身心诸种问题,人才会追求自己生存的价值。

    没有自我意识,人生的诸种问题也就都没有了。

    第一章 三 幸福对于幸福的种种不同理解A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目的A幸福是创造力的实现而获得的满足感A幸福是人生价值得到肯定的满足感A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物A对于幸福的种种不同理解A在本书的第一编里,我们已经研究过哲学家对幸福追寻的道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间,不同的思想家们,提出过多少种关于幸福的理解和定义啊,它们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如此之多,以致有人认为“没有一种幸福的定义,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

    这个看法虽然过于偏颇,但是的确触及到幸福问题的复杂性。

    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承认,人们难以提出一个确切的

…… 240

    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幸福”概念。他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①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说得更清楚:“现实的幸福是形形色色的,真实的幸福只是主观的选择,在某甲认为是真实的幸福,在某乙看来可能是非真实的”。

    “在各种不同的人们中,在各种不同的时代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极其相反的,但是都被认为是致福的事物。

    在这里是幸福的东西,在那里却是灾难,反之亦然“。

    ②根据傅立叶的说法,单是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78种关于幸福的互相矛盾的定义。

    上述哲人的话表明,幸福问题自古以来就困扰着人们。

    这里,我们把古今中外的一些关于什么是幸福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罗列于下: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竭力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

    ③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伊壁鸠鲁很不相同,但是叔本华也认为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甚过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

    伊壁鸠鲁所说的灵魂的宁静是幸福的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当代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幸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366页。

    ②《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94页。

    ③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下同)

    ,第103页。

…… 24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2

    上,必是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因为只有在宁静的气氛中,真正的快乐幸福才能得以存在。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外面得安全,固是幸福,自家心境坦然,乃是更大底幸福。——试问,一个人尽外面幸得安全,而他的心境常是忧急恐慌底,其幸福又有几分呢?

    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费尔巴哈也有相类似的论述,他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他认为幸福是生活的本性: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因为生活(自然是无匮乏的生活、健康的和正常的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就是幸福。

    他说:“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又是什么呢?

    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不论是一般大众,还是个别出人头地的人物都说: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

    ①

    也有许多人不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幸福不是道德行为追求的目的。杜威就认为幸福只在于行为的不断地成功,而不是道德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弗罗姆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幸福是一个人创造性心灵所带来的结果,是个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喜悦。

    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能用理智来指导生活,就是最高的幸福。

    他说:“神的活动,那最高的至福,也许只能是思辨活动,而与此同类的人的活动,也就是最大的幸福。”

    ②

    ①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4、28页。

…… 242

    6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卢梭也有相似的看法。

    他认为狂热和激情都是短暂的,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几个点,不能构成一种境界。在他看来,幸福是一种境界。他说:“我的心所怀念的幸福,并不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片刻,而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强烈刺激的东西,但它持续越久,魅力越增,终于导人于至高无上的幸福之境。”

    也有人不赞同这种看法,而是把感性快乐当作幸福。霍尔巴赫就认为幸福与欢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幸福只是连续的快乐”。

    ③穆勒也认为快乐就是幸福。他说:“幸福是指快乐和痛苦的免除,不幸福是指痛苦和快乐的丧失”。

    ④

    爱因斯坦对幸福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他说:“对于我这样的人,一种实际工作的职业就是一种绝大的幸福”。

    ④

    池田大作在与基辛格谈论人生问题时说:“我实际感受到,能够遇上给自己带来最大启发的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⑤卢梭也有过相类似的话。他认为人生来是易受情感的引导的,而不容易被理智所引导。所以“当一个人受到指引,从而不知不觉地奔向了理智,这个人是多么幸福!”

    ⑥

    马克思对于什么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

    他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

    ③④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88、240页。

    ④《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46页。

    ⑤《和平。人生与哲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31页。

    ⑥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下同)

    ,第656页。

…… 24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2

    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①关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在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此处暂不分析。

    对于幸福的不同的理解,还可以举出几十种、几百种。

    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中,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道理,当然道理有多有少,境界有高有低,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依据的理论体系也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之所以如此不一致,是因为什么是幸福,不仅是通过单纯的理论推导,尤其要通过各种人生的体验,才能总结出来。作为人生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条件总是有差别的、变动的、相对的。

    尽管具体的幸福形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尽管各学派、具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观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使用幸福这个词。这就需要我们从最抽象最本质的意义上,研究一下幸福到底是什么?并且由此来分析各种关于幸福的理解,指出它们在哪一点上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怎样用正确的幸福概念,来引导青年对待追求幸福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概括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目的A幸福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作为一件具体的事物存在的,它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目的。人的一生中要做无数件事,有无数追求,要经历数不尽的困难、痛苦。但人们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不是为了追求而追求,更不是为了经受痛苦而经受痛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 244

    82第一章 人与幸福

    苦。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无不是为了追求幸福。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终极性的目的,或者说是人的行为的最高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既然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是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

    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总而言之,只是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它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②

    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还有更为深层的、最终的。人们追求金钱,不是最终的目的,钱是充当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起一种手段的作用。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有时是可以被其他东西所替代的。

    而幸福不具有这种性质,幸福不是手段,不是工具,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